学术投稿

度冷丁联合利多卡因与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无痛技术应用的对比分析

黎春梅;董秋燕

关键词:度冷丁联合利多卡因, 无痛人工流产术
摘要:目的 了解度冷丁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无痛技术中的镇痛效果、安全可行性及优点.方法 选择我院2006年2月至6月度冷丁联合利多卡因行人工流产镇痛41例(观察组),与同期指征相近以异丙酚行人工流产镇痛4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间镇痛效果、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术中术后出血情况、术后起身时间,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无呼吸循环抑制发生,有效扩张宫颈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不用禁食、术中清醒配合.对照组均要禁食、术中深睡、有18例占45%出现无意识肢体扭动.结论 度冷丁联合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镇痛,患者无痛、不用禁食、清醒配合、宫口松弛、无呼吸循环抑制、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老年人耳鸣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与西药治疗中老年人不明原因的主观性耳鸣的疗效.方法 选择不明原因的主观性耳鸣患者6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服中药耳聋左慈丸化裁,30d为一疗程.对照组常规使用西药胰激肽原酶、654-2、丹参、ATP和神经营养剂.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8.4%(29/37)和40.0%(12/30),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老年人不明原因的主观性耳鸣有一定疗效.

    作者:赵理杰;徐海燕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我院几种小儿常用退热药物的合理使用

    发热是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常见的症状之一.发热,即体温升高,是病毒、细菌感染或由其它疾病引起的,退热药物的作用是使体温下降或恢复至正常水平,并不能根本治疗导致发热的病因,因此在使用退热药物时,必须弄清发热原因,在需要时采用退热药物降低体温,不然会影响诊断,掩盖病因,延误治疗.

    作者:修永红;赵树芳;孙朋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情商(EQ)培养在门诊护患关系中的应用

    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EQ)是现代心理科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其研究和考察对象主要包括把握自己的能力和感知他人的能力,其定义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哈佛大学教授Daniel Goleman将EQ概括为五方面的能力:认识自己的能力、控制自己的能力、为自己目标奋斗的能力、理解别人的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作者:沈香荣;曹俊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新生儿窒息复苏及护理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娩出后1分钟,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为新生儿死亡及伤残的主要原因,是出生后常见的一种紧急情况,及时准确处理新生儿窒息是降低新生儿死亡,减少远期合并症的关键.在抢救过程中,同一组复苏人员配合默契,形如一体对抢救新生儿窒息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陈玉仙;雷丽香;李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对静点药物速度的探讨

    研究静脉输液时给药的速度问题,解决达到有效血药浓度的短时间.根据药物的动力学原理,应用公式计算出体内药物总量,继而计算出静脉输夜的速度,设计出达到有效血药浓度的给药方法,以及静脉输液速度.大限度的减少输液中副作用地发生,尽快达到有效血药浓度,解决了静脉给药的速度问题.

    作者:梁雪山;杨贺美;霍振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心语疏通对人工流产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索术前宣传教育与心语疏通对人工流产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06年10月在我站进行人工流产的患者进行术前宣传教育及术中心语疏通相结合.结果 109例患者手术顺利,无1例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人工流产患者进行必要的术前宣传教育,术中通过心语疏通等可增强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转移其术中注意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蔡黎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存在问题与护理对策

    目的 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中有关护理问题的处理质量是直接影响到溶栓治疗的成败.方法 针对AMI溶栓治疗中出现的心理障碍问题、反复多次抽血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21例AMI患者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均成功,无护理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28天康复出院.结论 AMI溶栓治疗中的护理质量是保证溶栓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郑郁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35例晚期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分娩24小时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出血,称晚期产后出血.胎盘胎膜残留、子宫胎盘附着面复旧不全和感染、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是晚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产科重要并发症之一,如救治不及时,可危及产妇生命.现将我院治疗35例晚期产后出血分析如下.

    作者:张正会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一次性手术治愈阑尾周围脓肿48例体会

    我院自1998年10月~2006年6月共收治阑尾周围脓肿48例,采用阑尾切除、脓肿引流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48例,男20例,女28例,年龄15~74岁,平均56岁.发病至手术时间短2天,长50天,切口甲级愈合35例(73%),乙级愈合9例(18%),丙级愈合4例(0.09%).术前诊断阑尾周围脓肿40例,术中诊断8例.

    作者:夏岳山;杨琪;刘顺勋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替米沙坦治疗肾脏病45例短期疗效观察

    探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在肾脏病治疗中对血压、蛋白质、肾功能的影响,收集45例肾脏病患者使用替米沙坦治疗4周后,观察其疗效.结果 表明经替米沙坦治疗后SBP、DBP均下降(P<0.05),24h尿蛋白定量显著下降(P<0.05),血尿酸明显下降(P<0.05),临床未发现严重副作用.因此,替米沙坦对肾脏病治疗,尤其是肾性高血压短期效果满意.

    作者:杜忠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超声检查对胎儿畸型诊断价值的探讨

    利用B超检查尽早发现胎儿畸型,并及时终止妊娠,对于降低出生缺陷和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于促进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落实和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也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作者:金正植;洪莲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GSS-Ⅱ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GSS-Ⅱ椎弓根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3年3月至2006年4月,2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GSS-II后路减压内固定术.结果 随访6~24个月,所有病例伤椎高度和脊柱生理弯曲度恢复,脊髓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标准评价,23例有1~3级恢复.结论 GSS-Ⅱ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复位固定牢靠,是目前治疗胸腰椎骨折有效的主要手段.

    作者:秦文;曾月东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小儿喘憋性肺炎的护理

    喘憋性肺炎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临床上主要以咳嗽、喘憋、缺氧、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并且易并发重要生命器官的功能障碍,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尤为重要.现将2005年2月~2006年2月我院已治愈的68例小儿喘憋性肺炎的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玉秀;聂淑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颜面部烧伤患者的健康教育

    医院健康教育是医疗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医护人员有计划、有目的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教育,使患者及家属了解增进健康的知识,提高健康水平,使其行为有利于健康方向发展.我科2001年~2006年月11月,对80例颜面部、颈部烧伤患者及家属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取是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范明聪;林彩凤;吴黎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血标本是检验质量保证的前提

    血液标本的采集程序要规范,采集者必须了解检验目的,明确标本类别以及采血的时间和方法、抗凝剂选择及影响,标本的送检要及时,以保证检验质量,增加临床确诊率.

    作者:蔡贤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120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了解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临床使用中药制剂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月收集的120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以及临床具体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0例中药制剂中,以儿童患者占37.5%,以静脉注射给药多,占70%,临床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和全身损害为主,占总数的60.57%.结论 医务人员应全面积极开展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监测,避免相似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合理、经济.

    作者:王学蕾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应用愈合胶囊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观察

    愈合胶囊是一种促进骨折愈合的中药制剂,在临床应用6年(于1999年获市级制剂注册编号),收到了理想的效果.通过观察局部肿胀消退及疼痛、骨痂出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的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李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阑尾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治体会

    阑尾切除术是对阑尾炎患者的有效根治性治疗方法,在基层医疗单位已普遍开展.切口感染是本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因而降低切口感染越来越引起外科医生的关注.笔者根据临床实践,介绍一下阑尾术后感染的防治体会.

    作者:梁荣;梁静;梁永华;张怀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运用健康教育提高门诊护理质量

    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医学科学知识是医护人员的神圣职责和义务,也是病人的权力和需要.健康教育不仅是整体护理中重要的一部分,而且在门诊患者中也显得非常重要.我院门诊护士根据患者的需要,利用患者输液、就诊的机会实施健康教育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护士的整体素质都有重要的意义,现总结如下:

    作者:黄桂珍;何育宁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丹参对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药丹参对慢性肾功能不全大鼠肾脏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大鼠5/6肾切除作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动物模型,术后一周随机分为未治疗组、丹参组、苯那普利组及假手术组.于手术后第12周处死大鼠,留取肾组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肾组织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肾组织TGF-β1 mRNA相对含量.结果 5/6肾切除大鼠于肾小管及肾小球均见TGF-β1染色阳性,与未治疗组相比,丹参组和苯那普利组大鼠染色较轻,半定量积分低,有显著性差异.RT-PCR结果显示5/6肾切除大鼠TGF-β1 mRNA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丹参组和苯那普利组TGF-β1 mRNA水平较未治疗组降低.结论 丹参抑制慢性肾功能不全大鼠TGF-β1的上调.

    作者:关若飞;李红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