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创尿激酶灌洗引流治疗脑出血31例临床观察

窦桂忠;刘福岭

关键词:脑出血, 引流, 尿激酶
摘要:目的 研究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微创手术,探讨其手术适应证的选择以及术后综合治疗的临床意义,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病死率及伤残率.方法 对31例高血压性脑出血采用了CT定位下颅骨钻孔,血肿腔内置管引流加尿激酶灌注治疗,术后积极采用药物治疗、物理降温、康复功能锻炼等措施综合治疗.结果 31例中ADL112例,ADL26例,ADL33例,ADL42例,ADL51例,死亡6例,病死率19.6%,疗效满意.结论 (1)钻孔引流加血肿腔内尿激酶灌洗,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对患者干扰小且治疗费用低等特点,适合基层医院开展.(2)术后积极给予药物治疗、物理降温等综合措施可进一步提高救治水平.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健康指导

    心肌梗死是因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持久与严重的缺血使局部心肌发生坏死,死亡率很高,尤其是发病的第一周高.心肌梗死是一个急性重症疾病,延误抢救、不适当的运动和饮食,都可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加强对心肌梗死病人的健康指导对提高治愈率,预防并发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边平;李继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老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我国现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骨质疏松,反应性和应激能力降低,骨折机率大.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患者长期卧床,易发生褥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

    作者:翟燕;张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研究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探讨健康教育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寻找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对策,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将所辖社区6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为强化教育组,除给予降糖药物外,每周进行一次强化糖尿病知识教育;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2月后复诊.结果 2个月后,实验组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程度、对医生的信任和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控制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实行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实现知识、观念和行为改变的统一,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利于血糖控制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翠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激励机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在医疗市场日益竞争激烈的今天,医院要长期稳步发展,就必须创造自己的服务品牌,护理工作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如何保持自己的团队积极相上,建立健康型的护理队伍,使护理系统得到有效运转,这是护理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作者:李素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妊娠期妇女的健康教育指导

    妊娠虽然是一种很自然的生理现象,但它是妇女一生中的一个特殊时期,也是一个危机时期.妊娠会造成妇女身体各系统的生理改变和心理变化,妊娠的各个阶段会出现不同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胎儿和孕妇的生命安全..

    作者:王远侠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白内障摘除术中应用巩膜隧道内碎核法143例临床分析

    我院于2005年8月~2006年4月共施行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143例(152眼),术中均采用巩膜隧道切口,隧道内碎核,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昆;唐靖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小儿惊厥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小儿惊厥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惊厥患儿62例,正常对照组2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NSE水平.结果 ①惊厥组(VE、EP和FC)惊厥发作后24h内血液NSE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病毒性脑炎、癫痫、热性惊厥三组不同病因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惊厥普通组与严重组患儿惊厥发作后24h内血液NSE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惊厥严重组患儿NSE水平显著高于普通组(P<0.01).惊厥发作次数越多,持续时间越长,惊厥程度越重,NSE水平越高.结论 小儿惊厥性疾病(VE、EP和FC),惊厥发作后可引起血液NSE水平的显著升高,其水平高低与脑损伤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早期判断惊厥性脑损伤的客观指标之一.

    作者:朱余德;袁伯稳;周辉;季风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糖尿病性胃瘫30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性胃瘫是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理想并发的,排除了胃流出道梗阻,胃排空延迟导致的恶心、呕吐、上腹部饱胀等一系列症候群.现将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30例患者临床

    作者:胡惠萍;顾德良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高乌甲素复合咪唑安定在硬膜外自控镇痛的应用

    手术应激对机体的影响贯穿于整个围手术期,手术后机体处于疲劳状态,良好的镇痛可以减少应激对人体的干扰,促进人体正常功能的恢复.本文观察高乌甲素在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术后镇痛效果.

    作者:刘进忠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甲巯咪唑15mg顿服与糖皮质激素及左甲状腺素联合治疗Graves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甲巯咪唑15mg全疗程顿服,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左甲状腺素治疗Graves病临床效果.方法 180名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甲巯咪唑15mg顿服,联合糖皮质激素和左甲状腺素治疗,B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监测患者甲状腺功能、血常规、肝功能及TSAb.结果 A组TSAb阳性率治疗后下降更明显,Graves病的复发率低(P<0.01),且副反应少(P<0.05).结论 甲巯咪唑15mg全疗程顿服,联合糖皮质激素及左甲状腺素治疗可减少Graves病的复发,且副反应少.

    作者:陈贵言;孟丽珍;甄桂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血磁疗法的静脉穿刺技巧与护理

    血磁极化疗法是在血液疗法与磁极化疗法有机结合基础上开发的一种应用磁光氧的生物效应,作用于血液系统治疗疾病的高新医疗技术.它具有增加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净化血液,改善微循环等功效.

    作者:张庆玲;王洪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手术配合体会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2004年10月至2006年6月我院对36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施行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春艳;郭晓华;姜祥梅;刘晶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不典型心肌梗死18例误诊分析

    目的 分析引起不典型心肌梗死误诊的原因,总结减少误诊的措施以及应该吸取的教训.方法 通过对18例不典型心肌梗死误诊为其他疾病的分析,总结提高诊断准确性,减少误诊的方法.结论 临床医生应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检,尤其注意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肌酶谱的监测,以尽量减少不典型心肌梗死的误诊.

    作者:俞军;张继忠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低场强MRI中FLAIR序列对脑梗塞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低场强MRI中FLAIR技术对脑梗塞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急性脑梗塞病人的MRI影像资料,评价病变的显示范围、边界、与周围组织的对比度、检出病灶的数目及病灶的大小.结果 FALIR序列对病变的显示范围、与周围组织的对比均优于常规T2WI.结论 FLAIR序列对于显示靠近脑表面及侧脑室周围的梗塞灶,以及鉴别新、旧梗塞灶明显优于常规T2WI序列,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毕秀娟;武美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1227例老干部健康体检资料分析

    目的 通过较全面的健康体检资料,分析、发现老干部常见的疾病,以确定保健工作的重点.方法 在传统体检项目基础上,新增了颈颅多谱勒、血尿酸等项目.结果 发病率、尤其多种疾病并发情况与年龄增长有关,但相同年龄组发病率与性别无关.由于本组的检查对象和检查方法的特点,所以疾病谱的排列顺序与以往报道有所不同.结论 今后医疗保健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威胁老干部生命健康常见的疾病的防治上.

    作者:王黎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宫腔镜诊断绝经前后异常子宫出血136例临床分析

    目的 评价宫腔镜诊断绝经前后异常子宫出血疾病的优势及价值.方法 2005年1月1日至2006年1月1日对136例绝经前后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应用宫腔镜检查宫内病变,同时宫腔镜下取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术前B超检查宫腔内异常发生率为64.9%.宫腔镜发现宫内占位病变及形态异常共131例,占96.3%,其中功能病变占12.5%(17/136),非功能性病变占86.0%(117/136),节育环异常引起的占1.4%(2/136).结论 宫腔镜检查能直视宫腔内病变,定位取材,诊断准确率高,可作为诊断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金标准.但宫腔镜不能取代子宫内膜病理组织学检查.

    作者:蒋莲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在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中的应用

    儿科患者绝大多数是独生女子,当孩子患病时家长们求医心切,希望能得到迅速诊治,免不了有急躁情绪忧虑和恐惧的心理,因此患儿及家长入院后对接诊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十分敏感,医护人员的言谈举止对患儿及家长的心理会产生很大影响.如服务态度冷淡,说话生硬即引起反感心理.

    作者:袁秋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新生儿静脉留置针使用问题及对策

    我院新生儿病区自2003年广泛使用了静脉留置针,既减少了患儿的痛苦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但临床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穿刺易失败、留置时间短等,原因是新生儿血管比较细.

    作者:杨秀丽;顾学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精索扭转1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精索扭转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18例精索扭转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 1例扭转时间短者手法复位成功,4例行睾丸复位固定,血运完全恢复,13例睾丸坏死予以手术切除.结论 尽早手术探查是诊断治疗精索扭转、挽救睾丸功能的关键.

    作者:王梦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孚舒达栓联合波姆光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观察

    我们经过连续多年的妇女病普查,发现已婚妇女宫颈糜烂的发病位仍然处于高发点.宫颈糜烂是女性宫颈癌的高危因素,许多文献资料表明,单纯疱疹病毒和人乳头瘤病毒以及细菌感染等都与宫颈糜烂、宫颈癌的发生关系密切[1],因此为了抗病毒、抗炎治疗,彻底治疗高发的妇女宫颈糜烂,杜绝宫颈癌的发生,我们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医务工作者,在妇女病普查的同时开展了应用孚舒达栓联合波姆光治疗宫颈糜烂疗效与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原勤;贾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