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肱三头肌腱膜转移重建环状韧带治疗陈旧性桡骨小头脱位17例报告

李正国

关键词:三头, 肌腱膜, 转移重建, 环状韧带, 治疗, 陈旧性, 桡骨小头, 全脱位, 报告
摘要:我院自1990年以来,采用肱三头肌腱膜带蒂转移重建环状韧带治疗陈旧性桡骨小头全脱位17例,先报告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心肌梗死126例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探讨

    目的 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 126例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例,尿激酶15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30min内快速静脉滴注.结果 溶栓再通率为63.49%,住院期间再梗死率为16.31%,溶栓出血率为0.79%,病死率为2.38%.结论 尿激酶溶栓治疗心肌梗死再通率较高,出血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再灌注疗法.但尿激酶溶栓再梗死率较高,影响疗效因素较多,因此有其局限性.

    作者:潘金刚;李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孚舒达栓联合波姆光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观察

    我们经过连续多年的妇女病普查,发现已婚妇女宫颈糜烂的发病位仍然处于高发点.宫颈糜烂是女性宫颈癌的高危因素,许多文献资料表明,单纯疱疹病毒和人乳头瘤病毒以及细菌感染等都与宫颈糜烂、宫颈癌的发生关系密切[1],因此为了抗病毒、抗炎治疗,彻底治疗高发的妇女宫颈糜烂,杜绝宫颈癌的发生,我们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医务工作者,在妇女病普查的同时开展了应用孚舒达栓联合波姆光治疗宫颈糜烂疗效与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原勤;贾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骨碱性磷酸酶在亚临床型佝偻病中的应用

    目的 本文将1996年3月至2005年5月门诊及住院儿童年龄0~6岁2374人,0~1岁1573人,1~3岁542人,>3岁259人进行骨碱性磷酸酶测定(BALP).探讨了随着佝偻病防治工作的不断深入,典型佝偻病已明显减少,而处于亚临床状态的疑似病人逐渐增多,因此对维生素D缺乏的亚临床病儿及时早期诊断和治疗,才能降低佝偻病的发病率.方法 采用中国科学院协和试剂开发部提供的试剂盒,用全血干化学免疫浓缩方法,采末梢血30μl,加入试剂孔中,37℃孵育染色6分钟,对照标准色板判断骨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 BALP异常1686人占71.8%,亚临床型佝偻病928人,占39%,初期佝偻病564人,占24%,激期194人,占8.2%.结论 BALP是反应骨生长障碍敏感、特异的指标之一,对亚临床佝偻病的早期诊断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作者:宁顺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切口脂肪液化32例治疗体会

    随着肥胖、糖尿病病人的增多,加之在四肢及脊柱手术中广泛使用高频电刀、电凝,术后伤口出现脂肪液化的现象越来越常见.我们对1998年10月~2006年10月有详细记录的32例脂肪液化性伤口的治疗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对其形成的原因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军;王婷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外伤性三角综合征

    患者孙X,男,18岁.因右眼被篮球击伤2小时,于2006年1月6日以右眼钝挫伤,眼内积血入院.治疗10天,出院时右眼视力4.7,玻璃体轻度混浊,视网膜血管扩张,纡曲有散在点状出血,颞上方视网膜灰白色水肿.出院2月后自感右眼下方视野缺损,3月9日来院复诊.

    作者:李耀忠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心理干预对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患者恐惧心理的影响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对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患者恐惧心理的影响.方法 观察72例重型肝炎病人,随机将患者分为干预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在血浆置换基础上干预组在治疗前24小时及治疗过程中采取心理干预.结果 两组治疗后患者恐惧感均有减轻,但对照组减轻不明显,与治疗前比较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心理干预组病人心理干预后恐惧感减轻与照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患者恐惧心理,对血浆置换治疗的顺利开展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红霞;席玉红;李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甲巯咪唑15mg顿服与糖皮质激素及左甲状腺素联合治疗Graves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甲巯咪唑15mg全疗程顿服,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左甲状腺素治疗Graves病临床效果.方法 180名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甲巯咪唑15mg顿服,联合糖皮质激素和左甲状腺素治疗,B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监测患者甲状腺功能、血常规、肝功能及TSAb.结果 A组TSAb阳性率治疗后下降更明显,Graves病的复发率低(P<0.01),且副反应少(P<0.05).结论 甲巯咪唑15mg全疗程顿服,联合糖皮质激素及左甲状腺素治疗可减少Graves病的复发,且副反应少.

    作者:陈贵言;孟丽珍;甄桂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1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中毒性休克合并脑水肿的护理

    1 病历摘要患者,女,87岁.因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中毒性休克,于2006年8月5日7pm入院.患者三天前突感右上腹部疼痛不适,伴恶心、呕吐.

    作者:单月英;陈洪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做一名称职的护士

    作为一名社会主义国家称职的护士,经过党的多年培养教育,应具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世界观.给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使患者处于佳心理状态,这是护士的责任.

    作者:董静;吴海云;郑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妊娠期妇女的健康教育指导

    妊娠虽然是一种很自然的生理现象,但它是妇女一生中的一个特殊时期,也是一个危机时期.妊娠会造成妇女身体各系统的生理改变和心理变化,妊娠的各个阶段会出现不同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胎儿和孕妇的生命安全..

    作者:王远侠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92例过敏性紫癜首发症状与误诊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首发症状与误诊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92例儿童过敏紫癜的临床表现,首发症状与误诊的关系.结果 本组皮肤紫癜是常见的首发症状(77.17%),误诊率5.63%,其次为胃肠道症状首发(17.39%),误诊率81.25%,再次为关节(4.35%)、肾脏(1.09%)症状,误诊率分别为75%、100%.结论 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多样,医务人员要提高对儿童过敏性紫癜的认识,以免误诊.

    作者:林麟华;兰富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股部冻疮38例临床分析

    冻疮是由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肢端、面部,如:手指、手背、足背、足趾、足缘、足跟及面部、耳廓等.发生于股部的冻疮较少见.现将2005年冬季先后就诊于本院的、有完整资料的38例患者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褚连芬;吕丙亭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A3B亚型1例

    1 病例简介患者,女,22岁,妊娠9个月去医院检验ABO血型,因正反定型不符,正定为AB型,反定为B型,来我站复查.经对患者血型进一步鉴定,确认为A3B亚型.

    作者:高秀俊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预防肺动脉栓塞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引起肺动脉栓塞的作用.方法 29例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实施了经皮穿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结果 滤器全部安全置入肾静脉下方的下腔静脉内,随访2~59个月,5例滤器的基底跨度与下腔静脉长轴的夹角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滤器无漂移,无肺动脉栓塞发生.结论 下腔静脉滤器用于预防肺动脉血栓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乃江;李臣家;马庆军;刘乃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气管插管抢救新生儿重度窒息19例体会

    新生儿窒息,特别是重度新生儿窒息,为了挽救新生儿的生命,我们在临床为直接和迅速的抢救方法是选用气管插管法.

    作者:刘玲;贾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老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我国现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骨质疏松,反应性和应激能力降低,骨折机率大.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患者长期卧床,易发生褥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

    作者:翟燕;张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皮瓣移植术后护理

    目的 探讨皮瓣移植术后护理.方法 术后72小时内严密观察皮瓣血运,保证有效的姿势固定,采取措施防止皮瓣损伤及预防感染的发生.结果 本组共行皮瓣、皮管移植41例,其中一例因血肿致远端部分坏死,一例因皮管蒂部受压局部坏死,其余39例均成活.结论 术后正确的护理是皮瓣移植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陆菊花;郭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体会

    总结我们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护理对策、方法、和体会.并对168例产后出血达600ml以上产妇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 显示,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首要原因,有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存在的孕产妇易出现产后出血,出血量超过1700ml严重危及生命.提示:产后出血是威胁孕产妇生命安全的首要原因.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急救护理工作,才能降低其发病率,进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刘素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30例老年再发脑梗塞诊治体会

    脑梗塞是急性脑血管病中一个常见病种,约占50%~60%,大多发生于老年人,是老年人致残致死的一个常见病因.通过对我院2000~2005年收治的30例老年人再发脑梗塞病例,究其病因、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分析,作相关讨论.

    作者:李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护生实习早期心理状态分析及防范对策

    护生实习阶段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从一名学生过渡到一个合格护士的转轨阶段,实习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不同,对带教依从性和学习积极性均产生不同的影响.

    作者:马湘云;余中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