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矾冰液联合康复新液湿敷治疗Ⅲ~Ⅳ度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护理观察

魏晓琦

关键词:放射性皮肤损伤, 矾冰液, 康复新液, 湿敷
摘要:目的 观察矾冰液联合康复新液湿敷治疗Ⅲ~Ⅳ度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Ⅲ~Ⅳ度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清洗创面后,观察组34例分别矾冰液、康复新液湿敷创面,对照组34例用硫酸庆大霉素、康复新液湿敷创面.结果 观察组换药次数比对照组少,愈合时间观察组比对照组短,观察组总有效率97.06%,对照组为91.1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矾冰液联合康复新液湿敷治疗Ⅲ~Ⅳ度放射性皮肤损伤,在缩短伤口愈合时间、促进损伤皮肤愈合等方面有较好效果.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肾盂癌的诊断与治疗(附23例报告)

    目的 提高肾盂癌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肾盂癌临床资料,并对诊疗问题进行讨论.结果 肉眼血尿、腰痛和肾积水是其主要临床表现,均行肾、全长输尿管及膀胱部分袖式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移行细胞癌17例,鳞癌5例,腺癌1例.获得随访22例,生存6个月~1年2例;1~3年5例;3~5年7例;5年及5年以上8例.平均生存时间4-3年.结论 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患侧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状切除术是治疗肾盂癌的首选方法.

    作者:陈林川;王建琼;邓若平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新生儿股骨骨折8例治疗及随访

    2001年7月至2005年6月,笔者治疗产伤所致的新生儿股骨骨折8例,采用躯干固定法及纸夹板固定法治疗,平均随访3年,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文立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手术中影响静脉留置针安全使用因素的分析

    静脉留置针其操作简单、安全方便,既解决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了静脉,又减轻了护士的护理工作量,特别适合危重患者,可随时打开静脉通道及早用药,提高抢救成功率.其安全使用成为能否发挥其优势的关键,笔者采用我室的临床资料对影响静脉留置针安全使用因素进行了分析.

    作者:于瑞欣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门诊处方药物的使用分析

    目的 分析我县某县级医院2007年门诊药物使用情况,促进临床用药水平提高.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门诊处方11320张,对处方平均金额、注射剂使用情况、用药品种数、每100张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不合理用药情况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每100张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为58.47张.不合理用药处方2172张,占抽查处方19.19%.结论 该院门诊不合理用药情况仍然存在,应引起临床医师和药师重视,且药师应该在审核处方上发挥作用,以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王世忠;彭远军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三磷酸腺苷在心肺脑复苏中的临床应用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我们常注重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循环的建立,而忽视缺血缺氧后机体代谢能量的损耗和缺失,细胞水肿、变性、坏死而致不可逆损伤,从而导致相关器官功能障碍.因此,在复苏早期即给予能量供给,从而减轻各种器官损害程度,为后期器官功能恢复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吕新民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母乳喂养

    近年来母乳喂养有下降的趋势,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临床上采取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提高和改变家属和产妇对纯母乳喂养的认识和错误的观念,促进了母乳喂养率提高.

    作者:郑芳;李长香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16层螺旋CT对胃癌术前检查的临床价值

    目的 明确胃癌术前病变与周围器官的粘连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方法 分析32例经胃镜或上消化道检查诊断为胃癌并经手术证实的患者,术前均行SMCT检查,总结分析病变的形态及与周围器官的关系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更准确的诊断意见,结果通过平扫及增强扫描显示有11例病变与邻近器官分界不清,提示有粘连,并经手术证实,手术符合率100%,占本组病例的34.38%;24例显示有淋巴结转移情况,手术证实27例有转移,手术符合率88.89%,占本组病例的75%.结论 SMCT检查对判断胃癌局部侵犯邻近器官情况及淋巴结转移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对胃癌手术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世东;牟健民;刘万胜;王振强;王林红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医院感染管理及监控

    目的 分析评价我院医院感染管理及监测效果,降低院内感染.方法 以我院2007感染管理方案及元月~12月医院感染监控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全年共出院病人13482例,发生医院感染298例,感染率2.21%,比2006年下降0.7%,漏报17例,漏报率为5.7%,比2006年下降5%,其他各项监测指标均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结论 加强管理与监控能降低院内感染率和漏报率,制定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晶;李丽华;王莹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

    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原理,研究中药活性成分、组分、单味药和复方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毒性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体内时-量、时-效关系,并用数学函数加以定量描述的一门新兴学科.

    作者:张慧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吡柔比星不同膀胱灌注方法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与评估

    目的 分析2003年7月至2008年7月间58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TUR-Bt术或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应用吡柔比星(THP)行膀胱灌注预防复发.方法 A组:THP:40mg每周一次,连续八周.B组:THP:30mg每周一次,连续八周.以后每月一次连用八次,一年内三月复查一次膀胱镜,以后每半年复查一次膀胱镜了解复查情况.结果 A组与B组在疗效上无明显差异,但是A组出现的副作用及并发症多,如尿痛、尿频、尿道狭窄、下腹部痛等.故应将B组方案作为临床膀胱灌注的首选方案,其副作用小、并发症少,是一种既安全又非常有效的方法.

    作者:汪永清;章欣;车新平;闫河峰;冀强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配合体会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术中护理配合.方法 对56例冠心病患者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应用心脏表面固定器、心包深部牵引线、冠脉内分流器及吹雾器行不停跳搭桥术.结果 手术顺利、无并发症及手术意外的发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结论 护士了解病人,做好术前准备,备齐特殊用物,熟悉手术步骤,配合技术娴熟,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吕文萍;仇成华;朱阿君;蔡艳平;刘萍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腹腔镜妇科手术的配合体会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明显的损伤轻、恢复快、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国内外已逐渐代替妇科的大部分剖腹手术[1].其成功开展及完成与护士充分的术前准备、准确的术中配合是密不可分的,已逐渐成为病人优先选择的术式.

    作者:张丽春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浅谈市场经济环境下弘扬和发展白求恩精神的必要性

    白求恩精神就是伟大的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精神;就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就是对工作极端热忱、精益求精的精神,是一种超越国界的人道主义精神.白求恩为了拯救病人,毅然放弃优越的生活,不远万里来到了贫穷、战乱的中国,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作者:刘宏;袁佩芬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老年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护理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上腹部多脏器的联合切除,手术操作复杂,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为腹部手术之首,近三年,我科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1例.

    作者:何玉兰;侯瑞生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

    产后出血指产后2h内出血量达到或超过400ml,或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ml,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第一原因,而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常见的原因,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80%.

    作者:王晶晶;高丽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15例患者自杀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回顾性总结15例患者自杀的原因,通过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认为预防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时发生自杀,必须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给予必要的人文关怀、高质量的护理措施和医疗服务;合理用药,减少患者的痛苦;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时防范,减少患者自杀事故的发生.

    作者:黄麦翠;谭湘玲;刘小兰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浅析手术病人的心理与护理措施

    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常常引起病人比较强烈的心理、生理反应.这种心理、生理反应如果过于强烈,不仅会给病人造成痛苦,而且会干扰手术与麻醉等医疗活动的顺利实施,从而影响病人的治疗与身心康复.本文就手术病人的心理变化与护理措施作一浅析,仅供参考.

    作者:潘晓清;吴让坤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痔切除术中的应用

    痔核切除术是目前我院痔疮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治疗效果确切、能很快离院的优点.过去该手术都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操作的.由于患者疼痛不适,不能很好地配合,影响手术操作及增加患者的痛苦.

    作者:岳莉;陈金华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的患者50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观察粥样斑块发生情况,并与对照组(非心脑血管疾病患者20例)比较.结果 冠心病组IMT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可以预测冠心病的发生.

    作者:张泽萍;李云阁;李立鹏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手术室感染的控制方法

    手术室是患者手术治疗及挽救生命的重要场所,环境要求甚高.手术室的消毒与灭菌是防止手术切口感染的重要环节,对手术室感染的控制与手术病人的康复有直接的关系.如稍有疏忽,直接影响手术的治疗效果,增加感染几率,给患者带来痛苦.近年来,我院手术室在感染控制方面加大了管理力度,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焦敏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