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其并发症的治疗

曾家凤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 综合, 并发症, 蛋白尿, 高血压疾病, 重度, 先兆子痫, 水肿, 视物模糊, 妊娠晚期, 临床表现, 急诊患者, 病情, 眩晕, 胸闷, 头痛, 呕吐, 恶心, 产科
摘要: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产科中常见的并发症,是妊娠晚期所特有的高血压疾病,有轻、中、重度之分.临床表现为高血压、水肿、蛋白尿,急诊患者多为重度,病情发展急骤,除高血压、蛋白尿及水肿外,自觉突然胸闷、头痛剧烈、视物模糊、眩晕、恶心、呕吐、烦躁,为先兆子痫,是由中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展而来的,是病情发展的严重阶段.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小切口腋臭根治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目的 总结小切口腋臭根治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 82例患者行小切口腋臭根治术,其中1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患者对症处理.结果 术后皮下血肿伴皮肤坏死3例,皮下血肿5例,创缘愈合延迟3例,采取相应处理后均愈合.结论 小切口腋臭根治术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合理的术后处理可有效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蓉蓉;刘亚玲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临床药师在医院药学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临床药师在医院药学中的作用.方法 结合国内各类药学期刊、报刊的报道及实际工作经验,综合分析阐述.结果 以药养医观念的改变、医院制剂规模的缩减、平价药房的出现,使得医院药学服务的职能发生巨大改变,药师参与临床直接面向病人已成为医院药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临床药学在我国开展的时间较短,药学人才短缺,医院重医轻药观念深厚,无形之中加大了药师直接面对患者的难度.结论 临床药师加快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已成为当今医院药学发展的迫切要求.

    作者:杨常敏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75例支气管内膜结核临床分析

    收集1991年1月~2008年1月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纤支镜检),通过活检、刷检、支气管分泌物结核菌培养、支气管肺泡灌洗,获得经组织学或细菌学确诊的支气管内膜结核75例,分析如下.

    作者:张子书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4种中草药注射液输液配伍的不溶性微粒考察

    目的 对4种静脉用中草药注射液加入输液后所含不同粒径的微粒数量进行检测,探讨中草药注射液对输液微粒的影响.方法 模拟治疗常规的加药方法 ,制备几种常用中草药注射液与输液配伍的溶液,采用微粒检测仪检测其中的不溶性微粒.结果 输液中加入中草药注射液后,不溶性微粒明显增加.结论 中草药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严重影响输液的质量,必须严格加以控制.

    作者:王海霞;杨常敏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浅谈门诊儿童输液管理与护理

    目的 介绍加强儿童输液管理与护理的方法.方法 通过用药前指导培养儿童输液室护士做好用药护理,减少不良反应.结果 儿童输液不良反应由1%降至0.3%.结论 减少或消除输液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使儿童用药更安全.

    作者:赵红娟;施爱武;张莹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喜炎平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建立

    目的 建立喜炎平注射液对细菌内毒素检查的方法.方法 根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 的要求进行实验.应用两个生产厂家的鲎试剂对喜炎平注射液进行干扰试验.结果 喜炎平注射液(1∶40)对细菌内毒素无干扰作用.结论 可以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凝胶法)代替家兔热原检查法控制其热原.

    作者:王奇年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206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监护要点及体会

    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是冠心病的常用外科治疗方法,较内科药物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存活时间,尤其是对左主干病变、三支血管以上病变、左室功能不良等病情较重的患者,可显著改善心绞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巧燕;王海彦;洪敏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临床疗效.方法 45例小儿流行性腮腺炎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3例,应用痰热清注射液,对照组22例,予利巴韦林静滴,5d为一疗程.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5.7%,而对照组为60.9%,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疗效显著.

    作者:房爱杰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基层医院ICU护理队伍现状及对策

    危重病医学是现代医学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医学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以治疗和研究危重病为宗旨的专业科.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作为危重病医学的临床基地,是医院中危重病人集中治疗的场所.

    作者:王淑美;郭春青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浅谈安全型留置针在手术室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各种传染性疾病种类及数量的不断增加,医务工作者在诊疗操作过程中受伤害的危险性也在不断提升.手术室是职业暴露危险性很大的科室,承接着所有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治疗.

    作者:孙宁;刘成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肱骨髁上骨折急诊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

    目的 报告了106例肱骨髁上骨折急诊手术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采用克氏针内固定,石膏外固定.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完善各项常规检查,术后密切观察患肢情况,加强术后疼痛的护理,饮食调护和功能锻炼,做好出院指导.结果 经围术期护理与术后功能锻炼的指导,本组87例治愈,15例好转,3例并轻度肘内翻,1例因术后突发心悸后转至上级医院治疗.本组病例治疗一周后可出院,一个半月功能恢复,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 本组病例通过此方法 治疗和护理,缩短了住院时间、病程短、护理简便、痛苦少,病人乐意接受.

    作者:刘乐娥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 总结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疗效.方法 对53例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患者,采用AF内固定系统进行复位固定,同时作关节突及横突间植骨融合,对合并神经压迫症状者选择性椎管减压.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椎体高度、后凸畸形及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AF内固定系统是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较理想治疗方法.

    作者:徐永东;张新武;詹欢腾;黎细平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腰椎间注射(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46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腰椎间注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腰椎间注射是治疗效果的分析与随访.结果 有效率为98.4%.结论 腰椎间注射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黄相斌;叶文;杜庆顺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自身抗体与同种抗体并存致交叉配血不合1例

    自身抗体是指能与自身成分特异性相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1],是造成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抗体.同种抗体,是指能与同种异体成分发生特异性反应的免疫球蛋白,是引起输血反应的抗体,是交叉配血工作的要点.

    作者:田宗斌;王文莉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中医药与肺癌化学治疗的结合作用

    中医在肿瘤治疗方面有很好的疗效,本文重点体会在运用中医辨证治疗理论,对非小细胞性肺癌化疗过程中,结合中药在防治化疗药的毒副反应的对抗、后遗症的治疗都有很好的效果.同时中药对化疗药有很好的增敏性,不仅可减轻毒副反应,同时提高疗效.

    作者:迟冬清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连续性肾替代治疗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护理体会

    近年来,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在ICU患者中逐年增长,已成为ICU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大量研究表明,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危重病症救治中临床效应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1].

    作者:钟雪清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肛周脓肿一次性分流挂线治疗65例可行性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一次性分流挂线治疗肛周脓肿的可行性.方法 脓肿一期切开引流术51例,脓肿切开对口引流术10例,脓肿切开挂线术4例.结果 较传统手术缩短病程、减轻痛苦、治愈率高、无复发、无肛管狭窄及肛门畸形.结论 一次行分流挂线是治疗肛周脓肿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格铁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引起晚期产后出血的病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将本院2001年1月~2008年8月收治的32例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晚期产后出血主要病因为胎盘胎膜、蜕膜残留,其次依次为子宫内膜炎和(或)蜕膜炎、子宫复旧不良以及剖宫产术的子宫切口感染、裂开出血等.结论 治疗以清宫为主,加强宫缩剂止血,积极抗炎,对反复出血或急性出血者可行子宫切除术.

    作者:孙海英;魏峰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胃肠道间质细胞瘤20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细胞瘤诊断与治疗的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例胃肠道间质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胃肠道间质细胞瘤临床上比较少见,多发生于胃和小肠,术后的确诊主要依靠免疫组化和病理切片,手术切除是唯一的治愈方法.结论 完整的手术切除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孙庆宇;徐瑛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宫腔镜检查时应用丙泊酚和芬太尼麻醉的临床观察

    宫腔镜检查通常采用表面麻醉,但部分患者常有会阴部、腰部疼痛不适,甚至难以接受检查使操作中断或惧怕再次检查.为解除患者的痛苦,我院在部分患者宫腔镜检查时加用丙泊酚、芬太尼麻醉,观察其镇静痛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王贵罗;樊顺克;杨德军 刊期: 2008年第32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