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DLLA螺钉治疗膝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骨折价值

罗骞

关键词:骨折, 可吸收螺钉, 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可吸收螺钉治疗膝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骨折有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03年开始在我科治疗的15例采用可吸收螺钉固定膝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中无断钉,术后切口无感染、无瘘道形成.优13例,良2例,优良率迭100%.结论 膝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骨折采用可吸收螺钉固定效果满意.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馆陶县部分HP感染者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馆陶县区域内HP的感染情况,寻找影响HP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对消化内科2年所有就诊人群中同时进行胃镜及14C-尿素呼气试验的患者,统计出感染人数,然后从常规、相关因素、目前状况三部分调查,找出主要相关因素进行干预治疗,并提出消除主要相关因素的措施.结果 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馆陶县医院消化内科就诊人群HP感染率迭81.40%,反映出馆陶县属于高感染区域,其主要相关因素为:低文化程度、多姊妹、反哺式喂养、配偶感染、未分餐饮食.结论 目前HP感染情况仍令人担忧,因此防治HP感染的任务仍很艰巨.

    作者:武京学;张家俊;宋芝兰;赵哲平;孙英江;吴秋俊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抗青光眼手术不同步骤所产生手术效果的比较

    抗青光眼手术的目的是使眼压维持在正常或安全范围内,阻止视乳头病理凹陷继续扩大,视野继续收缩和视力进行性下降,在抗青光眼于术步骤中,分在麻醉后先行上直肌吊线再做结膜瓣及先做结膜瓣再行上直肌吊线这两种不同步骤,我科自从2005年以来对这两种不同步骤所产生手术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发现不同步骤术后患者前房形成稳定比率不同,从而影响到患者视功能及视野的恢复,术后前房不能形成或长期低眼压都能产生严重并发症,甚至失明,因此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旭庭;王元贵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药品的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

    随着礼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nlg reaction,ADR)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

    作者:张锦霞;胡月兰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颅脑损伤病情恶化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探讨颅脑损伤病情变化时护士应观察的重点.方法 对36例不同年龄颅脑损伤病人病情恶化的护理进行回顾.结果 颅脑损伤病人病情变化快,且有复合伤,如果观察不细、评估病人不全面、护士的专业水平缺乏、治疗护理不及时,造成病人严重后果,甚至死亡.结论 规范化的护理行为、高超的护理技术及高度的责任心是提高颅脑损伤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董巧玲;程建利;刘雪芳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急性白血病病人的护理

    急性白血病起病急、病程短(仅数月)、病情发展迅速,骨髓及周围血中以原始及早期幼稚细胞为主,原始细胞一般不超过30%.因此,其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李爱萍;崔海燕;王洁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螺旋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在囊性肾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螺旋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在诊断囊性肾癌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活检证实的囊性肾癌平扫及三期(皮质期、实质期、肾孟期)增强扫描征象,并与超声结果 对比.结果 肾上极3例,肾中极4例,肾下极5例,双肾同时累及1例,增强扫描皮质期有9例病灶结节及分隔明显强化,3例呈中度强化;实质期、肾孟期强化迅速减退,呈速升速降改变,CT检出敏感性100%,诊断准确率92%(11/12),超声对囊性肾癌的检出率为100%,但准确性仅为33%,大部分不能确诊.结论 螺旋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可明显提高囊性肾癌的诊断准确率,定性诊断较超声更具优势.

    作者:卢金生;陈彦力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对儿科门诊高热惊厥病人的紧急处理

    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易发于6个月~5岁儿童,如能及时给予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救治方法,不但可使病人获救,而且对患儿预后,减少并发症均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春颖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双黄连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控制

    随着双黄连注射液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也逐渐增多.笔者从双黄连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入手,探讨其发生机理、预防控制方法 .以减少和预防应用双黄连注射液时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张文义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4336份标本细菌检测及药物敏感试验分析

    目的 统计我院2006~2007年临床各科可疑感染病人送捡标本4336份,通过对培养阳性细菌分布及药物敏感试验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参照<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操作规范>对送栓标本进行培养和细菌分离.对阳性检出细菌采用WHO推荐的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试验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培养细菌阳性率为31.07%.阳性细菌(霉菌和支原体未统计)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等9种不同菌种,因不同病人送检标本不同,检出的病原菌也不完全相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也有差异,交叉耐药现象常见.结论 临床医师在诊疗中应参照不同系统感染常见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情况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熊彪;吴安丽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治疗

    消化性溃疡临床常见,经过西医治疗症状多无缓解.本组病例经过中药汤剂为主治疗消化性溃疡,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威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腓骨短肌肌腱转位结合跖肌肌腱在陈旧性跟腱断裂重建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治疗思路和手术方法 的选择.方法 对12例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患者采用腓骨短肌肌腱转位结合跖肌肌腱进行重建修复,术后采用石膏外固定制动6~8周结合康复锻炼.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12例患者均获得满意效果,根据Termann跟腱损伤的临床评价标准,优11例,良1例.结论 对于活动较多且缺损明显的陈旧性跟腱断裂,采用腓骨短肌肌腱转位结合跖肌肌腱进行重建修复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李劲;胡早意;陈雄国;王解生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介绍一种简单检查宫颈裂伤的方法

    宫颈裂伤是阴道分娩中常见的软产道损伤之一,应及时诊断处理,否则将给病人带来严重后果,如贫血、感染、陈旧性裂伤、性交痛、宫颈口松弛、脱环、流产、早产、胎膜早破、宫颈外翻等.

    作者:邹新文;高红云;张晓丰;范玉梅;肖明云;刘立岩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肿瘤科实施风险管理初探

    探讨风险管理在肿瘤科防范医疗纠纷中的作用,树立正确的风险防范意识,制定严格的风险防范制度,建立和谐的医患、护患关系.是减少医疗纠纷和投诉重要的手段.

    作者:王敬;石涛;贾俊骅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手术室护士对患者术前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 旨在提高术前患者心理护理质量.方法 通过改变过去单纯的手术室护理模式,转变为到病房去,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通过多接触病人,深入了解其心理、生理、社会心态.结果 明显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高心理护理质量,使病人更加配合手术治疗、安全顺利渡过手术关.结论 通过积极的术前心理护理,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高心理护理质量,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吴元春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临床应用296例

    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介入放射学的范畴,该方法具有定位准确、并发症少、穿刺成功率高等优点,为肺部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取得可靠的细胞和组织学依据提供了技术支持.

    作者:谢胜利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加减消核汤治疗乳腺增生病58例

    自2004年5月-2006年5月,笔者采用加减消核汤(文琢之方)治疗乳腺增生病5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明书;祝仁超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的预防

    目的 探讨预防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的方法.方法 对本组82例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998年~2008年施行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82例,未发生胆道损伤.结论 思想上高度重视、规范手术适应证、规范手术操作、在传统胆囊切除术熟练的基础上开展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是预防胆道损伤的关键.

    作者:韦民;陈晓峰;张丙贵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干预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机械通气患者比较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国外报道[1],VAP发生率为9%~70%,病死率达50%~69%;国内调查发现[2],VAP发生率为43.1%,病死率为51.6%.

    作者:乔冬梅;姬菊梅;李秋梅;郭莲香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从肾辨治8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以沙参麦冬汤化裁从肾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5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均作胃镜检查,辨证施治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治疗组95%,对照组74.4%(P<0.05).结论 采用沙参麦冬汤化裁从肾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其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黄红兵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手术室护士锐器刺伤的原因及对策

    锐器刺伤及其有关的侵害已经成为医护人员一个很严重的职业性健康问题.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常接触使用针、刀、剪、钩等锐器,是锐器伤的高危人群.

    作者:张冬梅;王霞;杜书美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