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T引导下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肝癌的手术配合

张永莉;杨瑞民;董启梅;王福利

关键词:CT, 放射性, 125I粒子, 肝癌, 手术配合
摘要:目的 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手术治疗肝癌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放射性粒子的手术配合.结果 顺利完成放射性粒子手术的配合.结论 良好的手术配合是取得粒子植入手术成功的保证.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32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银杏达莫组(治疗组)与丹参组(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d,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20ml/d,疗程为14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4%,对照组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减低,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汪门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围产期的心理护理体会

    受孕、妊娠、分娩、产褥、哺婴对于妇女是一种女性的自然生理过程.从妊娠第28wk至分娩后7d,称为围产期.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的改变,孕产妇心理情绪的变化日益得到重视.

    作者:盖启风;孙亚娟;赵永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139例育龄妇女急腹症手术临床分析

    育龄妇女腹症是妇女常见病,起病急、发展快,且病历呈多样化、复杂化,如不及时正确诊治,容易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急生命.笔者通过对我院5年间进行手术治疗及确诊的139例育龄妇女急腹症的分析,以讨论育龄妇女急腹症的手术因素.

    作者:滕秀范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围术期急性心肌梗死12例护理体会

    冠心病是老年人中常见的疾病之一,这些患者在进行急诊和大中型手术时,极易诱发和加重各种心脏事件,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其中的主要事件之一[1].了解围手术期AMI的发生特点及规律,对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将有助于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姚婕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网络信息计量学及其新应用

    网络信息计量学(Webometrics)是一门计算机科学.是一门研究互联网上数据相互引用的科学,是一门对网络文献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的科学,基于Web和软件计量分析工具,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计量学方法、统计学方法于一体,其应用范围覆盖了所有基于网络通信技术的信息测度.

    作者:李琴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我校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目前我们正处在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爆炸的时代,学科间互相渗透、交叉与融合,构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发展.传统的教学体系与运作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医学教育正面临着新的挑战.

    作者:赵雪云;严共平;严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浅谈血站医用卫生材料的采购管理

    青岛市中心血站是采集、制备、储备临床用血的非营利性卫生机构.成立于1993年8月,承担着全市60余家医疗机构和周边五市一区临床供血任务.由于采购工作的固有属性,是公认的热点、难点工作,而对于血站这种特殊行业,就变得尤为突出.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如何满足血站业务要求,保障医用材料采购及时到位,规范采购行为,用有限的资金,取得大的采购效益.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辛美;王春梅;王美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三种镇痛人流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通过临床三种人工流产术中镇痛疗效对比,选择临床人流中既方便又安全实惠的镇痛方法.方法 ①安定针术前5分钟静脉注射+宫旁神经阻止麻醉;②异丙酚针静脉注射;③安定针+杜冷丁针静脉滴注+宫旁神经阻止麻醉.结果 方法2、方法3与方法1比较临床疗效有显著差异;方法2与方法3比较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且方法3较方法2临床风险显著较少.结论 在经济条件比较落后的地区或医院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方法建议使用第三种方案.定针+杜冷丁针静脉滴注+宫旁神经阻止麻醉

    作者:孙仪芬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PICC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与护理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及其护理方法.方法 62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病人在X线监视下接受PICC.结果 60例均穿刺成功,2例穿刺失败.导管留置时间长162d,短16d,平均123.2d.其中5例为停止化疗主动拔管,2例为病人不小心导致自动脱管,3例因导管堵塞而拔管.化疗过程中共发生静脉炎2例,穿刺点出血3例,无1例出现皮下硬肿.较传统方法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 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长时间接受化疗时PICC是较好的选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贾旭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配合体会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在普外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腹腔镜手术日趋成熟,它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李梅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准备与配合

    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是屈光矫正手术的新技术,通过眼内植入前房型或后房型人工晶体来达到屈光矫正的目的.

    作者:孔祥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新生儿窒息7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的病因及并发症,及如何提高窒息患儿的生存质量.方法 回顾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惠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72例中轻症惠儿10d左右出院,重症12例,病死率16.7%.结论 新生儿窒息主要与缺氧有关,因此及时发现缺氧原因,合理处理,及争分夺秒的窒息复苏都是非常关键的.

    作者:韩冬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46例分析

    我国20世纪80年代开展尿激酶溶栓治疗心肌梗死,治疗方案已成熟,但是基层医院的广泛应用近年来才开始.我院从2004年2月~2007年2月先后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4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金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产后尿潴留的中药贴穴疗法

    产后尿潴瘤是指妇女生产时损伤膀胱及周围组织,引起组织充血,水肿和神经功能障碍及膀胱括约肌痉挛等,而致产后尿道堵塞,尿液积聚于膀胱内,为产后常见病发症之一.

    作者:李玮;孟利平;魏兆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PDCA循环法在科研启动基金管理中的应用

    自2003年以来,我院为促进博士尽快开展科研工作,特设立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因无合同监督其进度,为加强其管理,我们结合IS09001:2000标准的思想,采用PDCA循环法管理,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应有的效应.

    作者:代旭东;李德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诊断

    目的 探讨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2007年10月超声检查为肠系膜淋巴结炎,且有随访结果的52例患儿.结果 高频超声检查均发现肿大淋巴结,50例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消失,2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阑尾炎症状.结论 高频超声检查时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李学广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大出血子宫次全切除术16例临床分析

    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产前、出血的主要原因,产前、产后出血一直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前置胎盘率日益升高,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成为产科的重要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产妇死亡.现将我院2002年1月~2007年1月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16例行次全子宫切除术报告如下.

    作者:刘迎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两个不同检测系统血糖测定结果的偏差评估与可比性研究

    目的 通过对两个检测系统(Olympus AU 640和Vitros350)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评估两个系统间检测血糖(Glu)结果的偏差是否可以接受.方法 参照CLSl(EP9-A2文件的要求,以Olympus AU 640检测系统为目标检测系统(葡萄糖氧化酶法)、Vitros350检测系统为待评检测系统(干化学法)测定Glu,分别测定朗道质控物(水平2和水平3)各20次和新鲜血浆标本48份.结果 新鲜血浆标本Gh测定经配对t检验检测系统间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相关系数0.9988.两检测系统测定Glu的不精密度变异系数均小于3.3%,以检测系统1为目标检测系统,临床可接受性能评价检测系统2未超过T±5%范围.结论 两个不同检测系统测定Glu结果存在偏倚,但具有可比性.

    作者:江凡;张修发;祝爱霞;邹建话;麦光兴;潘永利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救治顽固性产后大出血浅析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从监测资料显示,产后出血仍居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之首位,提高对产后出血的救治水平,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石淑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基层中医院住院病人信息特征分析与对策建议

    目的 了解中、西医院住院病人信息特征,探讨中医院的发展对策.方法 抽样调查同级中医院和综合医院归档住院病历卡片以及相关财务和统计报表,分类统计性别、年龄、疾病分类、住院日、疾病转归、痛源及参保特征.结果 除性别外,其他信息特征均有显著性差异,提示中医院的业务学科建设、医疗质量和技术以及医疗市场占有份额较综合医院差.结论 基层中医院应该做到:①合理调整业务科室结构,突出专业重点,兼顾学科平衡;②明确中医优势疾病谱,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打造一流特色专科;③创新市场营销策略,主动争取医疗市场份额;④加强专科人才培养,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作者:张正艺;张国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