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房管理的几点体会

卢欣

关键词:医院药房, 药房管理, 用药安全, 医患纠纷, 药品分销, 药房工作, 社会效益, 三位一体, 经济效益, 管理质量, 治愈率, 组成, 科室, 经营, 技术
摘要:医院药房是集管理、技术、经营三位一体的综合性科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药品分销的主体,其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用药安全、有效,防范医患纠纷;提高医院的治愈率及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加强药房管理至关重要.现就我院药房工作谈几点体会.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乳腺摄影体会

    数字化乳腺X摄影为乳腺病变的患者提供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目前被认为是乳腺癌早期诊断的方法.本院采用的是GE公司12000数字化的钼铑双靶机,在对近四千余人的摄片工作中.笔者有以下体会.

    作者:李沁怡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一起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备案核准的非法组织义诊案例评析

    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近几年,卫生行政部门加大对医疗服务的监督执法力度,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秩序,优化了医疗执业环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有一些不法行为,利用一些新的手段,达到推销某种产品,且越来越隐蔽,形式也更加多样,对监督执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针对一起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备案核准的非法组织义诊案例进行评析,以期有所借鉴.

    作者:李激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门诊老年候诊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护理服务在构建医院文化服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门诊老年候诊患者的特点是:年龄偏高、病程长、病情复杂,并由家属陪伴,为此我们对门诊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张文文;贺曼;张利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 14例临床观察

    川崎病(Kawsaki's disease)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综合征(Mu-co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MCLS).目前甚为常见,此病治疗复杂,如治疗方法不当则病情不易恢复,有的可引起后遗症.

    作者:郭孟;冉启明;江宏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玻璃酸钠联合曲安奈德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体会

    目的 观察玻璃酸钠联合曲安奈德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70例84侧膝关节患者,第一周曲安奈得1ml膝关节内注射,以后膝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每周1次,连续5次为1个疗程.结果 随访2.5~20mo,70例中疗效优38例(54%),良20例(29%),可8例(11%),差4例(6%),总有效率98.8%.结论 玻璃酸钠联合曲安奈德治疗骨关节炎临床效果明显.特别对轻中度患者疗效更好.

    作者:许百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注重实习护生自信心培养

    随着社会对护理的需求不断增长,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护生的要求,使用新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当务之急.培养护士的自信心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现将笔者对培养护生自信心的个人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凤鹦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输血及临床常用的节血措施

    由于输血易引发各种血液传染病,同时又面临血源紧张,因此各种节血措施如自体血回输、血液麻醉、控制性降压及药物如促红细胞生成素、止血药等方法的联合应用已成为目前节血的主要趋势.

    作者:王君艳;白栓成;秦广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一起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2006年8月15日,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海边某度假村发生一起6名游客食物中毒,卫生监督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赶往肇事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王永会;曲美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空心加压螺纹钉与髂骨瓣联合治疗头下型股骨颈骨折

    目的 探讨股骨颈头下型骨折的治疗手段.方法 采用空心加压螺纹钉与髂骨瓣联合治疗头下型股骨颈骨折18例,并获2a以上随访.结果 骨折愈合率94.5%,功能均优良,无股骨头坏死及塌陷,切取髂骨瓣不影响功能.结论 对于头下型骨折行切开复位空心加压螺纹钉与髂骨瓣移植联合治疗,争取早期解剖复位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明;郝权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的健康教育

    目的 促进冠状动脉搭桥(CABG)患者的恢复以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行CABG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指导出院患者注意康复期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及处理要点,及时正确的治疗并发症,并对其用药及生活习惯进行指导.结果 出院患者树立康复信念,按时服药,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和心态.结论 CABG术后的长期疗效与术后康复期及出院后的继续治疗密切相关.做好CABG术后患者的出院指导至关重要.

    作者:李岩;段长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老年肺结核50例分析

    近些年来由于国家非常重视防痨工作,以及各种防痨药物的使用,使肺结核发病率有明显下降的趋势,但对老年群体,其发病率相对上升,且误诊率偏高.为了提高对老年肺结核的认识,笔者将我院自2000年~2006年的50例老年肺结核进行分析.

    作者:姜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影响早期流产方法选择的相关因素调查

    人工流产是意外妊娠后常用的有效补救措施:目前,临床上人工流产的方法有药物流产和手术流产,后者又有宫颈注射镇痛药物的负压吸宫手术流产和静脉注射麻醉下的无痛手术流产.面对可供选择的多项流产方法,孕妇常犹豫不决.因此,我们应客观评价各种流产方法,研究影响孕妇选择流产方法的因素,为孕妇选择理想的流产方法提供帮助,让妇女能做出真正的知情选择.

    作者:宫殿英;朱希源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取环钳用于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的体会

    宫内节育器(IUD)避孕具有长效、安全、简便、可逆、经济、方便、不干扰性生活等优点,被广大育龄妇女所采用,其使用率在我国约占各种避孕错施的46.3%[1].

    作者:李元琴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临产合并极重度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报道

    患者因41+wk妊娠临产伴极严重血小板减少入院,PLT 4×109/L,血小板抗体阳性.入院后给予舒喘灵、硫酸镁抑制宫缩,给予免疫球蛋白、地塞米松抑制自体免疫,并多次补充血小板至36×109/L,以剖宫产术结束分娩,术后产妇恢复良好,母子乎安出院.

    作者:于海凤;李学燕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三种镇痛人流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通过临床三种人工流产术中镇痛疗效对比,选择临床人流中既方便又安全实惠的镇痛方法.方法 ①安定针术前5分钟静脉注射+宫旁神经阻止麻醉;②异丙酚针静脉注射;③安定针+杜冷丁针静脉滴注+宫旁神经阻止麻醉.结果 方法2、方法3与方法1比较临床疗效有显著差异;方法2与方法3比较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且方法3较方法2临床风险显著较少.结论 在经济条件比较落后的地区或医院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方法建议使用第三种方案.定针+杜冷丁针静脉滴注+宫旁神经阻止麻醉

    作者:孙仪芬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151例无痛人工流产术围手术期护理

    人工流产术是指妊娠14wk以内,凶疾病、防止先天性畸形儿出生、遗传病及非法妊娠等原凶而采用人工终止妊娠的手术[1],虽然手术安全简单,但流产中的疼痛往往是患者难以忍受的,无痛人工流产术是给予一定剂量的镇痛、镇静剂,使患者在无痛状态下进行人工流产术.2007年4月~5月,我院按患者意愿选择做无痛人工流产术151人次,术后患者均述手术镇痛效果好,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高霞;李德霞;郭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穿通性眼外伤处理及影响预后的要素分析

    目的 探讨眼外伤处理方法和分析眼外伤后影响顸后的要素.方法 我们对2002年7月~2005年5月间70例眼外伤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受伤类型和位置进行相应处理.结果 受伤位置不同,预后也明显不同.治疗前视力≥0.5者12例.治疗矫正视力≥0.5者45例,其中前节损伤36例,复合伤8例,后节损伤1例.有5例摘除眼球,其中1例为眼内感染,4例为严重复合伤和后节损伤.限于前节穿通伤预后较好,80%情况下视力能够达到0.5或0.5以上.结论 穿通伤所造成的并发症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及时妥善地处理是保证终视力的关键.前节损伤要比后节损伤预后要好.

    作者:高举;王玉峰;郑寒松;杨西强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临床常见三种病原菌的耐药分析

    妇产科感染,尤其是对甲氨西林等抗葡萄球菌抗生素耐药的金黄色和表皮葡萄球菌感染,目前已成为葡萄球菌医院感染的主要问题.

    作者:周国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脊柱骨折的X线与CT比较分析

    目的 比较X线平片、CT平扫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作用及优势与不足.方法 对56例经临床确诊为脊柱骨折的病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T在显示椎体、椎板、小关节、椎管狭窄及骨折分类方面明显优于X线平片,X线平片在显示椎体压缩程度、椎体后突成角及椎体移位方面有优势.结论 X线平片是基础,CT检查是主要手段,两者相结合才能提高对椎体损伤的正确诊断.

    作者:赵正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做好基层口腔科医生的几点体会

    我国人口众多,口腔疾病是一个生活水平问题,随着人们生一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现代食品的出现,口腔疾病发病率不断提高,人们对口腔的要求有不断提高.

    作者:邹建民;李艳玲;张君曼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