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春;梁志军
目的 探讨产后健康教育的佳方法.方法 确定产后产妇及家属健康教育需求,共同建立教育目标,选择教育方法.协同完成教育计划.结果 产妇产褥期知识知晓率达96%,母乳喂养成功率达98%,护理满意度达99%.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降低产褥感染率,提高母乳喂养率,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照琴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药物保留灌肠对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 将46例腹泻惠儿运用参麦注射液,每次接1ml/kg加入2/3张液体中静滴,具体输液量根据脱水性质和电解质紊乱程度而定.灌肠药物为思密达及654-2注射波,<1岁思密达1.5g;1~2岁思密达3.0g,654~2注射液每次按0.5mg/kg,混合加入生理盐水20ml中保留灌肠,每日1~2次,疗程2~6d.结果 46例病例中,痊愈15例,占32.6%,有效28例,占印.9%,无效3例,占6.5%,总有效率为93.5%.结论 参麦注射液联合药物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确切.
作者:庄五兵;柳朝平;袁学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食道癌DC类细胞生物治疗目前国内临床应用及报告病例尚少,我们采用自体血内DC类细胞体外培养扩增法,在GN、CSF、IL-4等联合作用下,使DC类细胞大量扩增,能有效摄取和处理抗原,然后迁移至T细胞区,活化未致敏的T淋巴细胞,而后回输给病人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这种方法为食管癌治疗开辟了一个非常广阔的治疗情景,给食管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办法和希望.尽管目前我们总结的病例尚少,但该治疗方法的疗效和使用前景已初见端倪,相信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DC类细胞治疗食道癌必将获得更加骄人的收获.
作者:王连军;刘根亭;刘燕伟;刘润森;王芳;侯宏敏;梁辉;董子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5年11月~2007年9月在我院分娩的足月妊娠、单胎头位、无产科并发症和内科并发症及胎儿异常等高危凶素的,临产后疼痛明显、年龄22~33岁、自愿使用笑气吸人镇痛分娩的初产妇432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条件下无镇痛措施的初产妇390例作为对照.
作者:孙珍训;李传青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SD-Ag、MEBO联合应用在烧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早期运用SD-Ag,康复期运用MEBO.结果 促进创面愈合,符合生理需要.结论 SD-AS、MEBO结合是烧伤创面愈合符合生理需求的一种治疗措施.
作者:王毅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重度肾积水手术患者中应用的意义.方法 从2003年1月~2007年7月患重度肾积水拟施手术的患者中,26例按临床路径的流程对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观察组),与前二年同类31例按传统常规进行治疗和护理的手术患者(对照组),在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抗生素的使用费用、患者的满意度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住院天数(10.0±1.1)d、住院总费用(6627±235)元,抗生素费用(368.32±216.35)元,患者的满意度98.5%;对照组住院天数(14.5±2.1)d、住院总费用(9198±214)元,抗生素费用(482.75±198.38)元,患者的满意度9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路径流程在重度肾积水患者中的应用,可使患者获得佳的医疗护理服务,明显降低住院费用及抗生素使用费用,减少住院天数,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李玉勤;徐少华;董国徽;于桂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随着社会对护理的需求不断增长,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护生的要求,使用新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当务之急.培养护士的自信心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现将笔者对培养护生自信心的个人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凤鹦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的病因及并发症,及如何提高窒息患儿的生存质量.方法 回顾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惠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72例中轻症惠儿10d左右出院,重症12例,病死率16.7%.结论 新生儿窒息主要与缺氧有关,因此及时发现缺氧原因,合理处理,及争分夺秒的窒息复苏都是非常关键的.
作者:韩冬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广泛性粘连性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我院于2003~2007年5月止共收治各类肠梗阻患者800例,其中粘性连肠梗阻308例,占38.5%,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吴昌银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产前、出血的主要原因,产前、产后出血一直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前置胎盘率日益升高,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成为产科的重要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产妇死亡.现将我院2002年1月~2007年1月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16例行次全子宫切除术报告如下.
作者:刘迎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育龄妇女腹症是妇女常见病,起病急、发展快,且病历呈多样化、复杂化,如不及时正确诊治,容易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急生命.笔者通过对我院5年间进行手术治疗及确诊的139例育龄妇女急腹症的分析,以讨论育龄妇女急腹症的手术因素.
作者:滕秀范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银杏达莫组(治疗组)与丹参组(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d,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20ml/d,疗程为14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4%,对照组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减低,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汪门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患者输血前传染病感染状况.方法 对1535例患者输血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血清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抗-HCV)、艾滋病抗体[抗-HIV(1+2)]和梅毒螺旋体抗体(TP).结果 在1535例患者中,HBSAg阳性187例(12.18%)、抗-HCV阳性12例(0.78%)、抗-HIV阳性(经省CDC确诊)1例(0.07%)、TP 阳性16例(1.04%).检测阳性总数为216例.总阳性率为14.07%.结论 对患者进行输血前感染性标志物检测、了解患者输血前感染状况有利于防止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及减少或避免因输血而引起的医疗纠纷.
作者:邓小凤;刘国忠;李海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医护提供方向和依据.方法 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拟情绪影响相关因素调查表及患者一般资料,在患者同意下,对16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冠心病患者的抑郁发生率42.5%,高于国内常模;患者的住院天数、性格、经济状况、自理程度、支持系统是影响忧郁症状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 冠心病患者抑郁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心理疏导应及早进行.
作者:肖颖;贾卫东;李建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受孕、妊娠、分娩、产褥、哺婴对于妇女是一种女性的自然生理过程.从妊娠第28wk至分娩后7d,称为围产期.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的改变,孕产妇心理情绪的变化日益得到重视.
作者:盖启风;孙亚娟;赵永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TAT皮试阳性结果的病人行脱敏注射和放弃注射的界限探讨.方法 随机取loo例TAT皮试阳性结果的病人,根据阳性程度判断是否行脱敏注射.结果 通过对100余例病人阳性结果的判断,大部分阳性病人均可行脱敏注射,以下几种情况应放弃注射,皮试皮丘范围≥1cm2,皮丘发白.皮肤发白有痒感、憋气等症状的病人均应放弃注射.排除以上两项,伪足范围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结论 多年来根据以上标准决定给病人注射与否,均未有严重过敏现象的发生,一些轻微的过敏症状均给予及时处理.
作者:张在芬;戴晓丽;杨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临床三种人工流产术中镇痛疗效对比,选择临床人流中既方便又安全实惠的镇痛方法.方法 ①安定针术前5分钟静脉注射+宫旁神经阻止麻醉;②异丙酚针静脉注射;③安定针+杜冷丁针静脉滴注+宫旁神经阻止麻醉.结果 方法2、方法3与方法1比较临床疗效有显著差异;方法2与方法3比较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且方法3较方法2临床风险显著较少.结论 在经济条件比较落后的地区或医院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方法建议使用第三种方案.定针+杜冷丁针静脉滴注+宫旁神经阻止麻醉
作者:孙仪芬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近年来,糖尿病教育已被列为糖尿病治疗的重要内容,老年糖尿病患者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语言表达能力下降、并发症多,护理需求具有很多特殊性.我院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和增进糖尿病健康知识,提高自我保健的意识,掌握自我保健的技能,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积极配合参与糖尿病的康复治疗,满足患者多方面的需求,大大提高了家属和患者的满意度.现将具体方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贺晓玲;王海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甲,女,77岁,配偶去世后精神打击较大,近来感右侧耳廓疼痛.门诊检查:耳廓有触痛,皮温及肤色未见明显异常,排除心脑血管疾病及外伤后,给予消炎镇痛处理,继续观察.
作者:顾众宏;张强;王兰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中、西医院住院病人信息特征,探讨中医院的发展对策.方法 抽样调查同级中医院和综合医院归档住院病历卡片以及相关财务和统计报表,分类统计性别、年龄、疾病分类、住院日、疾病转归、痛源及参保特征.结果 除性别外,其他信息特征均有显著性差异,提示中医院的业务学科建设、医疗质量和技术以及医疗市场占有份额较综合医院差.结论 基层中医院应该做到:①合理调整业务科室结构,突出专业重点,兼顾学科平衡;②明确中医优势疾病谱,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打造一流特色专科;③创新市场营销策略,主动争取医疗市场份额;④加强专科人才培养,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作者:张正艺;张国菊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