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82例效果分析观察

苑广杰;杨忠云

关键词:老年人高血压, 氨氯地平, 疗效
摘要:老年高血压系指年龄大于65岁,血压值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超过标准血压诊断标准;氨氯地平能够平稳缓慢长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尤其是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及晨峰高血压效果明显,具有副作用小,患者服药的依存性和治疗的持续性好,非常适应老年高血压患者使用,可作为老年高血压患者首选降压药物.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甘草酸类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报道

    甘草酸类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以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为主.过敏反应发生率较低.研究证实甘草酸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的机制主要是受甘草酸类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的影响.本文针对甘草酸类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了综述.

    作者:梁雨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妇产科剖腹手术临床处理方法

    近年来,妇产科剖腹手术在临床中日益频繁,因此掌握一定的剖腹手术临床的处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从抗生素在剖腹手术中应用的必要性、妇产科剖腹手术切口液化的病例探析和红光照射对腹部手术患者伤口愈合的作用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作者:姜斌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内科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内科护理干预.方法:选择我院内科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平均止血时间、护理满意度、临床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救治成功率,快速止血,为患者生命健康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刘再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肾脏疾病治疗中活血化瘀法的运用研究

    淤血是指未能及时从体内排除和消散的离经之血,淤血停留在体内会造成血行不畅、壅遏经脉或者长期瘀积在脏腑组织和器官之中.因为瘀血阻滞的位置不同,因此不同部位的淤血会表现出不同的病证,血瘀和血瘀证属于中医学理论体系中一种独特的知识体系[1].形成血瘀的原因有很多,临床上的很多疾病也都还是由于血瘀引起的,在中医中治疗血瘀的重要方法就是活血化瘀治疗,本文中笔者就肾脏病血瘀证及活血化瘀法在肾脏病中的治疗运用作相关探讨.

    作者:苟定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男性乳腺癌1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情况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6月份于我院接受诊治的1例乳腺癌男性患者,经过患者同意,对该患者进行X线检查、彩超检查和病理检查,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诊断要点,并根据病理结果和影像资料给与治疗.结果:该例患者的临床表现是乳晕下出现无痛性包块,并伴乳头凹陷,无溢液或溢血,X线检查结果显示分叶状肿块阴影,密度不均,边缘呈毛刺状;彩超检查显示肿块位置偏向心脏,表现为无包膜的低回声团,回声不均,外形不规则;病理检查结果证实此例属浸润性导管癌,癌细胞大小不一,核呈椭圆或圆形,ER和PR检测呈阳性.结论:男性乳腺癌的诊断工作对该类疾病的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需引起临床上的广泛重视.

    作者:韩玉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内镜下取石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并分析内镜下微创保胆取石后的护理方法,以不断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我院2009年10月1日-2012年6月1日期间一共收治了胆囊结石患者98例,将其作为本组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的98例胆囊结石患者均保胆取石成功,无胆囊穿孔、胰腺炎、胆管炎以及胆汁漏等并发症发生,且B超检查的结果显示,患者的结石取净率达到100%,护理方法科学、效果显著,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8.8天.结论:内镜下微创保胆取石是临床中治疗胆囊结石的主要方式,效果显著,而科学的护理则是提高临床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侯亚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ICU病房真菌性医院感染检查研究报告

    目的:为了防止ICU病房真菌性医院感染,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医院内真菌感染病原学调查,抽取700例ICU病房送检的患者标本进行检验.结果:真菌引起医院感染64例,患者主要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病原体的26%,发生率为9%.医院感染对氟康唑(FCA)、伊曲康唑(ITR)存在较低敏感率,而对5-氟胞嘧啶(5-FC)、两性霉素B(AMB)敏感率较高.低水平的耐药率比较突出,ICU病房真菌性医院感染对药物的抵抗力明显提高.结论:必须加强对真菌的细菌检测,杜绝滥用抗生素.真菌治疗必须要根据病情的严重性按照说明书用药,防止耐药菌株产生.

    作者:毕咏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对124例创伤性休克急诊抢救的护理体会

    创伤性休克主要是由于丧失全血或血浆、水和电解质渗出至创伤部位及其周围组织内,血液循环量降低所致,因此,基本上属于低血容量性休克.创伤的发病原因和致伤原因很复杂,其特点是伤情复杂,以群体为主,复合伤多,伤势急重,致命性强,死亡率高,因此,急诊抢救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第一救援者首先应该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使伤员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据有关资料统计,随着救援时间延长,伤员的死亡率会大幅增加.因此,能否及时准确地现场救护和安全地转运是抢救病人生命的关键.

    作者:陈美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检测可溶性尿激酶与鳞状细胞抗原的临床价值

    宫颈鳞状细胞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持续感染相关,主要感染皮肤粘膜上皮,导致不同病变;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尿激酶与鳞状细胞抗原呈高表达,提示其可能是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特征之一,有待成为术后监测、术后随访及是否追加放疗的参考指标,为判断预后、评估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王雪冬;王茜;周春娜;张晶;李云鹏;梁庆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门冬胰岛素30与人普通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并讨论门冬胰岛素30与人普通胰岛素诺和灵R,诺和灵N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方法: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40例,将其作为本组研究的研究对象,并进行随机分组处理,即门冬胰岛素30组:120例,诺和灵组:120例,分别运用不同的治疗方式来进行治疗,并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对比.结果:门冬胰岛索30组患者在治疗之后血糖下降较为明显,无论在患者早晚餐后2小时的血糖下降方面,还是在低血糖的发生例数方面均优于人普通胰岛素组患者,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人普通胰岛素强化治疗相比,门冬胰岛素30的临床疗效明显较好,安全性高,使用方便,患者依从性高.

    作者:刘婉贞;潘玉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米索前列醇在预防剖宫产术出血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评价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法,治疗组采用米索前列醇宫腔内给药法预防术后出血量.结果:治疗组患者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h出血量和术后24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1),且两组产妇在剖宫产术中和术后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米索前列醇宫腔内给药法预防剖宫产妇术后出血,能显著减少术中和术后2h和24h的出血量,临床疗效较佳.

    作者:张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老年肺心病患者92例临床诊治疗效分析

    老年肺心病引起肺动脉高压,反复的气道感染和低氧血症,是导致一系列的体液因子,肺血管以及血液的变化,使右心室射血阻力增加,右心室为克服已增高的肺循环阻力,加强收缩,产生肺动脉高压;由于心肺缺氧、感染使血小板活化,导致血栓形成,引起肺微循环障碍,更加重肺心病的病理变化;而硫酸镁中的镁离子通过与钙拮抗、减少乙酰胆碱释放、β2受体激动效应、舒张因缺氧而痉挛的肺毛细血管和小动脉及镇静作用,使肺循环得到改善;血塞通是从三七叶中分离提取三七总甙制剂的注射剂,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全血粘度及纤维蛋白含量,从而降低肺动脉高压,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力衰竭.因此,临床上对老年肺心病失代偿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硫酸镁和血塞通是一种经济、安全、效果好的方法,尤其便于基层推广应用.

    作者:王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探析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及相关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2010年2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共收治了200例恶性肿瘤患者,对其临床表现及心理特征特征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采取心理护理措施.结果:在了解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之后再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具有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了解及掌握,并对其进行相关方面的心理护理,可以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改善和调节,让其积极主动的接受治疗,有利于其生存质量的提高.

    作者:陈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高血压脑出血并发高钠血症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并发高钠血症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入住我院外科ICU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其中并发高钠血症的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高血压脑出血但血钠正常者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给予常规治疗,据病情需要决定是否予机械通气与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的血钠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GCS评分3-5分者,观察组40例中有38例,对照组40例中有24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都无死亡患者,对照组有效率为95.0%,观察组有效率为75.0%,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并发高钠血症发病率比较高,病情多危急,能够影响预后,要积极加强对症治疗.

    作者:王姝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临床体征表现分析

    急性心梗为冠心病严重型,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管腔严重狭窄和心肌供血不足,而侧支循环未充分建立;在此基础上,一旦血供进一步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达1小时以上,即可发生心肌梗死;因此,患者入院后要不失时机地多次进行心电图监测与心肌酶检测,并结合临床症状、体检所见及发热、白细胞增高、血沉上升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方能提高AMI的诊断率.

    作者:赵莉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静脉镁剂治疗老年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镁剂治疗老年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集到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静脉滴注门冬酸钾镁进行治疗,两组均以连续治疗15d为一个疗程.结果:观察组的病患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了100.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35%,两组在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两方面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静脉镁剂治疗老年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倩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硫酸镁联合盐酸利托君防治早产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硫酸镁联合盐酸利托君防治早产的临床效果.方法:85例先兆早产患者随机单盲分为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41例),在常规吸氧、应用糖皮质激素基础上,对照组静脉滴注硫酸镁抑制宫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盐酸利托君,观察两组妊娠与新生儿结局.结果:①观察组延长妊娠天数、剖宫产率、足月分娩构成比、药物副反应分别为21.5±4.6d、15.6%、88.6%、18.2%,对照组为18.7±4.3d、34.1%、73.2%、12.2%,其中两组延长妊娠天数与剖宫产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与对照组活产数分别为42例、36例;观察组新生儿平均体重(618.4±265.2g)、Apgar评分(9.1±1.8)、NRDS发生率(11.9%)与对照组(2494.7±228.6g、8.3±1.5、30.6)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窒息(7.1%VS.19.4%)、感染(9.5%VS,25.0%)构成比,两组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盐酸利托君防治早产能明显的延长妊娠周数,改善新生儿预后;但要注意联合用药中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

    作者:吴晓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

    白内障指的是透明的晶状体变浑浊,阻挡光线通过,影响视力.它是眼科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以其手术时间短、手术切口小、手术后视力恢复快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我科自2009年开始此项手术以来,一共手术198例,手术后均效果良好,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杨如萍;武姝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不同形态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视觉质量的临床评价

    目的:分析不同形态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视觉质量的临床评价.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78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发病形态差异,分为三组:核性白内障组、皮质性白内障组、后囊膜下白内障组,每组各26例.检查各组患者的年龄、佳矫正远视力、眼内散射光、对比敏感度,并采用VF-14问卷调查方式调查患者的主观视觉质量.另外选择26例健康者对比.结果:健康组的佳矫正远视力、对比敏感度以及眼内散射光和其他三组有明显差异(P<0.05);三组患者的佳矫正远视力没有明显差异(P>0.05);后囊膜下白内障组的年龄、眼内散射光以及对比敏感度与皮质性白内障组、核性白内障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皮质性白内障组与和核性白内障组的年龄、眼内散射光以及对比敏感度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白内障单纯靠视力检查,是很难预估其对视觉质量的影响,还需要通过眼内散射光以及对比敏感度等综合检查,才能正确评估患者的视觉质量.

    作者:金龙亭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细节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细节护理.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3月-2012年4月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20例,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细节护理,对本组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没有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例发生.结论: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细节化护理,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昌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