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医疗保健相关性肺炎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对比及护理探讨

陈晓敏;冯燕

关键词:医疗保健相关性肺炎, 获得性肺炎, 对比, 护理
摘要:目的:对比老年医疗保健相关性肺炎(HCAP)和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临床差异,探讨各自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科收治的30例HCAP患者与30例CAP患者临床特点及护理情况.结果:CAP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30d内静脉抗生素治疗、近3个月住院2d以上、误吸病史、病情好转、死亡例数分别为0例、0例、0例、6例、29例、0例,住院时间平均为(41.2±4.7)d;HCAP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30d内静脉抗生素治疗、近3个月住院2d以上、误吸病史、病情好转、死亡例数分别为1例、1例、28例、16例、24例、3例,住院时间平均为(59.4±1.7)d,病情好转率低于CAP组、其余5项指标均大于CAP组(P<0.05).两组患者年龄、机械通气率、鼻饲率、两种及以上基础疾病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CAP患者相比CAP患者住院时间更长,误吸、抗生素应用率、病死率等方面明显更高,临床需采用更科学、更具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提升HCAP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情况.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品管圈活动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

    品管圈,意思是品质管圈管理.在1962年,日本的石川馨博士创建的.品管圈的运用既可以节减医院在管理上的成本支出,又能够在护理管理的措施上加强力度,这可以培养整个护理团队各方面的能力,比如凝聚力和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合作与交流,提高护理人员的自信心和责任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更积极的心态进行工作的开展,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是有科学性的,在护理管理中能起到一定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作者:陈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9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神经根性颈椎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2012年收治的90例神经根性颈椎病患者(观察组),予以西药内服联合中药口服、推拿按摩、微波照射治疗;对照前期单纯西药口服+牵引治疗的60例神经根性颈椎病患者(对照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治愈”例、治疗有效3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8.3%;观察组患者治愈54例、有效3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0%,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的规范运用可有效提升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怀宏;姚少霖;刘裕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论102例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

    目的:研究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早期治疗方法,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02例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行胸部x片及检测外周血、血生化检查、检测血清抗体等实验室检查确诊.所有病例均早期应用红霉素或阿奇霉素治疗.结果:102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据胸部X线征象显示:支气管肺炎改变20例(16例为单侧,4例为双侧);均一的实变影22例.间质性肺炎改变20例;肺门阴影增浓40例;所有病例均早期应用红霉素阿奇霉索治疗,效果良好.大多数在治疗1天后退热,1周后停止咳嗽;所有患儿经治疗后2周内X线阴影完全消失,均无复发.结论:支原体肺炎诊断应结合胸部X线征象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对本病早期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戴迭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超声诊断胎盘早剥1例

    B型超声是诊断胎盘早剥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产前超声检查对胎盘早剥的诊断有很大的帮助,超声声像随剥离部位、剥离面大小及检查时间不同而有多种表现.本文就1例超声诊断胎盘早剥进行了研究探讨,并做如下报告.

    作者:许红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基层医院围手术期综合治疗

    20世纪90年代,丹麦Kehlet等早提出了加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称术后促进康复(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采用一系列循证医学证实的有效地围手术期优化措施减少手术病人的生理及心理的创伤应急,加快术后康复.然而目前基层医院就这一科学理念并未得到充分的普及和应用,现就FTS理念对围术期综合治疗的指导原则和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杜红;魏继鸿;何凤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眼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对策研究

    目的:通过对眼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策略,提高专科护理质量.方法:建立、健全护理管理机制和工作流程,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结果:护理人员安全质量意识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专科护理质量达标.结论: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分析,制订更为有效可行的方法,护理不安全因素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使护理质量不断攀升.

    作者:杨洋;于方;靖素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性情感障碍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治疗抑郁性情感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抑郁性情感障碍患者7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采用阿米替林治疗,对于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要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西酞普兰治疗抑郁性情感障碍具有显著效果,该种治疗方法具有不良反应少、治疗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好等优点,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徐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布地奈德、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治疗组气急缓解时间为(4.43±1.28)d,喘鸣音消失时间为(5.03±1.25)d;对照组分别为(6.17±1.64)d,(7.07±1.2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显效2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安全.

    作者:王会丽;梁水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关于对精神护理的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医疗技术也随之有了很大进步.然而,在快节奏、高速度的社会环境下,人们面临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在现代社会中,护理工作不仅包括身体上的护理,同时还体现在心理方面的护理.近年来,在身体护理方面取得较明显的发展成果,而在精神护理方面,国外的发展比较迅速,国外自80年代,就逐渐开始提倡精神护理,这反映了当今社会越来越关注精神信念[1].而在我国虽有一定成效,但仍需要做出进一步的努力.

    作者:闫东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胎盘滞留74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预防和正确处理胎盘滞留的方法,有效减少产后出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月~2013年6月74例胎盘滞留的临床资料,胎盘剥离后滞留9例;麻醉下取出嵌顿胎盘2例;徒手剥离胎盘成功30例;麻醉下剥离胎盘28例;胎盘植入5例,保守成功3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2例.结果:在74例胎盘滞留患者中,58例有宫腔手术史,其中不足一年妊娠32例,连续做两次人流的28例,3次的9例,术后宫腔继续出血2例,无死亡病例,74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胎盘滞留与宫腔手术增多有密切关系,为减少此病的发生,应积极指导应用避孕法.根据胎盘滞留方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效果良好,并发症少.

    作者:王海霞;贾云昀;李全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PPH联合外剥术治疗混合痔126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PPH联合外剥术对混合痔的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12月的混合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PPH术的基础上辅以外痔外剥术,对内痔行PPH术后,对外痔进行切除松弛皮肤及皮下变性增生结缔组织,切除皮下曲张静脉丛、瘀滞血栓处理.结论:PPH联合外痔外剥术,是一种简便、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并且优于单纯的PPH治疗.

    作者:曾涛;董惠芬;唐春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亚临床甲减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水平的变化及左旋甲状腺素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临床甲减)对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脂的影响及左旋甲状腺素(LT4)替代治疗的干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亚临床甲减患者45例作为亚临床甲减组,同时随机选取50例甲状腺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水平,亚临床甲减组给予小剂量LT4替代治疗,至甲状腺功能正常后再次测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水平.结果:亚临床甲减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临床甲减患者容易合并HCY升高及脂代谢异常,LT4替代治疗可降低亚临床甲减患者增高的血清HCY及血脂水平.

    作者:翟有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南通地区人群血脂、血糖、血尿酸水平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南通地区人群血脂、血糖、血尿酸水平及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对参加体检的6351名人群的血脂、血糖、血尿酸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空腹血糖、血尿酸异常检出率分别为29.37%、21.26%、14.83%、11.84%;男性高尿酸血症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高血脂、高血糖检出率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脂、血糖、血尿酸总趋势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40岁以上人群高血脂、高血糖检出率显著高于40岁以下人群,高尿酸血症人群年龄提前,从40岁年龄段开始就应重视预防工作,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作者:纪小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对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体会

    血液透析(HD)是慢性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重要替代疗法.慢性肾衰竭终末期患者需终身依赖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鉴于血液透析设备仪器和技术的不断改进,血液透析已经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作者:王彦;田桂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痛必定注射液对癌症痛大鼠痛行为和肿瘤生长的影响

    目的:探讨痛必定注射液对癌症痛大鼠痛行为和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12年9月~2013年9月初步探讨了痛必定注射液缓解癌症痛的机理及对和肿瘤生长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结果:在成功造模后,痛必定组(52.68%±18.25%)、塞来昔布组(46.58%±19.84%)和吗啡组(13.28%±15.67%)大鼠左侧足底对2g yon Frey纤毛刺激的缩足反应百分率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痛必定组和塞来昔布组大鼠的骨破坏程度也均明显减轻,放射学评分下降(t=5.25、4.88,P<0.05).结论:痛必定注射液在大鼠乳腺癌骨痛模型上有效,能明显减轻癌性骨痛模型大鼠痛行为.

    作者:付荣;张昊旻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议泌尿外科患者的护理与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对泌尿外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方式,从而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方法:通过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3位泌尿外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为他们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他们对自己的病情有了客观的认识,消除了他们的消极情绪,从而使他们的病情有了较快的恢复.

    作者:王侦;于萍;门伟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肾病综合征合并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与护理

    肾病综合征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内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的临床综合征.患者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缓慢、血小板聚集增加,为血栓的宣传创造了病理基础.及时发现并发症,正确合理使用抗凝剂,可以减低血栓形成的机会.

    作者:胡俊杰;王笑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穴位拔罐治疗小儿急性鼻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索小儿急性鼻炎的有效治疗途径.方法:选择西宁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年龄1-5岁急性鼻炎患者500例,按照拔罐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方法分为两组,其中拔罐组238人,均采用大椎穴、双肺俞进行穴位拔罐;药物组262人,均采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结果:较药物疗法平均缩短病程1.77天.结论:本方法疗程短、简便、实用、有效,小儿易于接受,且避免了药物不良反应及幼儿喂药困难等.

    作者:宋美晶;马红梅;吴苏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督灸治疗风寒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护理

    目的:探讨督灸治疗风寒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方法:中医督脉脊拄段施以“隔药发泡灸法”的特殊外治方法.结果:共100例,其中优32%,良61.4%,差6.6%.总有效率为93.4%.结论:督灸是治疗风寒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王德贞;郑秀青;徐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胃乐新与兰索拉唑肠溶胶囊联合治疗消化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胃乐新颗粒与兰索拉唑肠溶胶囊联合治疗消化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到2013年4月消化内科收治的75例消化性胃溃疡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平均分为3组,每组25人,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包括胃乐新组和兰索拉唑组.胃乐新组单纯给予胃乐新颗粒治疗,兰索拉唑组单纯给予兰索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实验组给予胃乐新颗粒联合兰索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所有患者均在5周后进行胃镜检查,观察记录两组数据,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胃乐新组显效的患者有12例,有效的患者有5例,无效的患者有8例,总有效率为68%;兰索拉唑组显效的患者有15例,有效的患者有7例,无效的患者有3例,总有效率为88%;实验组显效的患者有21例,有效的患者有3例,无效的患者有1例,总有效率为96%.3组结果对比,实验组疗效明显好于其他两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胃乐新组和兰索拉唑组,说明胃乐新颗粒联合兰索拉唑肠溶胶囊共同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杨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