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艳云
目的:分析腹腔镜在妇科肿瘤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的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60例妇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观察腹腔镜下治疗肿瘤疾病的效果.结果:本组60例患者中,58例患者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2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成功率为96.7%,手术成功患者均没有出现切口感染、出血等症状.结论:腹腔镜在治疗妇科肿瘤中应用,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蓉;彭静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临床分析锁定钢板治疗Pilon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行锁定钢板治疗Pilon骨折的患者3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都进行了随访.结果:34例患者手术后都得到了随访,随访时间在5-15个月不等,平均12个月.骨折患者手术临床效果使用Mazur评分系统进行评价,其中有24例患者优,6例患者良,4例患者可,0例患者差,优良率为88.24%.有1例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术后影像学复查证实,所有患者都达到了骨性愈合的效果.结论:锁定钢板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该类疾病的有效术式.
作者:陈善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析肠梗阻诊断中双排螺旋CT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肠梗阻疾病患者66例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肠梗阻诊断中双排螺旋CT的作用进行讨论.结果:66例肠梗阻患者的诊断以及临床治疗资料统计分析显示,双排螺旋CT能够完全显示肠梗阻,显示率为100%,使用双排螺旋CT对于患者肠梗阻具体位置的准确诊断率达97.0%,对患者肠梗阻病因的诊断准确率是92.4%,另外双排螺旋CT能够100%诊断绞窄性肠梗阻.结论:双排螺旋CT能够准确率很高的诊断肠梗阻,对于肠梗阻的诊断、治疗的准确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普遍推广和应用.
作者:蔡玖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前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如果这类病症控制不好就会引发很多病症,甚至出现双目失明等的严重病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主要探讨和分析糖尿病对心脑血管的影响.
作者:花兆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积液的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0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120例慢性硬膜下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中药治疗组两组,每组60例患者,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结果:在常规治疗组的60例患者中,治愈52例患者;在中药治疗组的60例患者中,患者全部治愈,两组的治愈率有显著差异.结论:采用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积液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杨福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动态HCG在异位妊娠中的应用分析.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所接治的132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通过动态HCG定量测定辅以必要的超声检查进行相应的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治疗手法.结果:使用动态HCG法检查后,我院的的异位妊娠诊断率得到明显的提高,准确率由原先的72.72%升高到了89.40%.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明显,P小于0.05.结论:动态HCG技术在以为妊娠中应得到进一步的应用.
作者:谭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肿瘤介入治疗后采用超声进行疗效观察及随访的方法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进行放射介入治疗、超声引导酒精治疗以及超声引导微波治疗的60例肝肿瘤患者进行超声随访和疗效观察,对肿瘤体积、肿块分布、彩色血流多少、三维血管树容积以及肿块内回声等观察指标与同期CT/MRI、临床放射免疫指标以及手术病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超声检测肿块三维体积与实际值误差小于15%,且可以通过血流分级对肿瘤血供情况进行判断.结论:采用超声疗效分析对肿瘤介入治疗后的疗效及预后进行判断,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疗效分析方法,通过血供的增减情况判断是否手术,通过三围体积测定判断肿瘤大小的变化.
作者:彭思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生态型学习理论对于门诊带教当中的综合能力运用.方法:对我院2010年至2012年到门诊进行实习的50例实习生,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各25人.其中,对对照组实习生进行传统的带教方法,对观察组学生实行生态型学习方法,并对两种方法的教学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实习生应用生态型学习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能够主动针对门诊的相关工作程序和流程,及时地发现问题,并进行积极的思考.对于事情的应变能力等方面都要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实习生进行生态型学习能够有助于提高实习生的能力素质.
作者:张予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无痛消化内镜检查的方法及护理.方法:对600例患者实施无痛内镜检查,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结果:600例患者,经严密的术前准备、术中的护理,仅有8例出现不良反应,592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结论:无痛内镜检查是一种安全舒适的检查方法,而熟练有效的配合与护理能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罗帆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对髋动力螺钉(DHS)和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对2009年12月~2013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16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36例用PFNA治疗,125例用DHS治疗.结果:术后平均随访6~38个月,平均15.3个月.对于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PFNA组、DHS组的优良率无显著差异,对于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PFNA组的优良率优于DHS组.结论:两者有各自的优点和适应证,都是治疗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好方法,PFNA对于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更有优势.
作者:吴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慢性宫颈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病之一,主要由急性宫颈炎转化而来,可能会导致不孕,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发病率会明显提升,与宫颈癌的发病率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一种严重威胁女性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高危病种.为此,本文将针对当前慢性宫颈炎的治疗进展进行较为详细的探讨,终得出结论:对慢性宫颈炎患者的治疗,应该要依据患者体质、病因、病症等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以此来达到为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赵健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女性节育手术并发症临床表现及原因分析.方法:选取本院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275例节育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75例,回归性分析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5例患者节育手术的方式保持宫内放置节育器35例,人工流产22例,输卵管结扎18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29%(75/2275),妇女节育手术后并发症包括子宫穿孔、嵌顿感染、宫腔及宫颈管粘连、脏器损伤、输卵管系膜撕裂及血肿,节育器异位、放置节育器后出血.所有患者经治愈后均康复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3.62±1.23)天,对患者随访半年,患者均无复发.结论:对妇女行节育手术时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手术操作方法,对于术后并发症应及时诊断及正确治疗,提高患者临床治愈率.
作者:韦玉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盐酸纳洛酮治疗小儿急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76例急性休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纳洛酮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8.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休克纠正时间为(4.1±1.5)h,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的(8.6±2.2)h,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盐酸纳洛酮辅助治疗小儿急性休克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万有仓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个人危机处理模式(SAFER-R)在泥石流伤员及家属心理干预中的效果.方法:以宁南县30例泥石流伤员及家属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干预组,观察组给予常规的救治,干预组加用个人危机处理模式进行心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清单平民版(PCL-C)进行评估.结果:干预组(PCL-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个人危机干预模式能降低泥石流伤员及家属PTSD发病风险,促进泥石流伤员及家属的心理康复.
作者:兰芸;杨琼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胶体金法都是临床检测HbsAg的重要手段,二者各具优势,临床应用中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作者:郭才琼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探讨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的外科治疗方法,探讨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84例,探讨术前、术中、术后的治疗方法.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治疗,1例胆囊三角粘连致密术中转为开腹手术.患者住院时间3-10天,平均(5.3±1.3)天,术中出血量400-850ml,平均出血(457.9±101.3)ml,1例患者术后出现感染,其余患者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采取腹腔镜治疗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王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疗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2月我院行收治的SAH患者124例,双盲法随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两组均予脱水、止血、钙拮抗剂及预防感染等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脑脊液(CSF)稀释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临床有效率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及预后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脑脊液稀释置换疗法能明显降低SAH患者颅内压,缓解临床症状,减少脑血管痉挛发生,改善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周绍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在本文中,我们对于我国传统的中药材在临床使用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药材来源的不稳定,药材间的随意搭配,超剂量使用及滋补中成药的滥用是目前中药在临床应用中十分突出的问题.针对以上现状,我们也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作者:戈瑞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妇科卵巢囊肿患者在行腹腔镜手术的前、后的护理效果,总结其护理经验.方法:对医院在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妇科上的150名卵巢囊肿患者在行腹腔镜手术的前、后护理资料进行总结,归纳妇科卵巢囊肿患者在行腹腔镜手术的前、后的护理要点.结果:这150例妇科卵巢囊肿患者在行腹腔镜手术的过程中未出现意外和手术事故,术后的恢复情况良好.结论:利用腹腔镜手术的综合特点,做好对患者在术前心理的护理和协助患者做好术前的准备,并在术后加强对患者体征的监护、导尿管的观察、活动指导以及其并发症的预防等方面的护理,能有效的保证妇科囊肿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成功以及术后恢复的良好.
作者:陈焕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临床检验时不合格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月收集的血液标本4015份作为研究对象,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15份血液标本中,检测不合格218份,百分比为5.43%;通过对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可知,主要有样本量少、溶血、抗凝不全、容器不当、输液同侧采集、受检者准备不足、送检不及时及标本污染等方面.结论:为了使得临床检验血液标本更为合格,即保障检测准确性,就需要相应科室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并且相关人员应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责任感及专业技能等,大化减少不合格的风险,促使检验更加准确.
作者:俞坤花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