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祖球;吴汉宁
目的:分析研究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非药物治疗的方法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住院治疗的60例高血压患者,对其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结果:经过我院医护人员有效的健康指导,降低了患者的住院次数和平均住院日,患者的血压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和控制血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雪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浅谈胆囊癌的外科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采用外科治疗原发性胆囊癌的临床资料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本组术前均行B超检查,诊断率为81.67%(49/60),胆囊癌的总体5年生存率为6.32%胆囊癌根治切除组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8.24%、48.5%、22.52%与姑息手术组剖腹探查组非手术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施行根治性切除术辅以放疗化疗可望改善胆囊癌的疗效.
作者:潘宇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的病因、影响以及预防.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30例胎膜早破患者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收治的34例无胎膜早破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分娩方式以及母婴并发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存在危险因素为73.33%,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为4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为60%,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胎膜早破的病因较为复杂,对母婴均造成不良影响,应重视预防.
作者:王永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了生物医学模式之后,心理护理已成为新的医学模式不可缺少的部分,其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笔者在医院工作多年,充分体会到一个护士在护理服务中努力做好心理护理,使病人能处于诊查和治疗的佳境界,对病人的疾病的转归和健康的恢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曹湘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山区农村的计划生育宣教工作也面临新的问题.农村由于医疗卫生水平较低,居民受到经济、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山区育龄妇女的计划生育状况较差,需要采用较好的途径来推进农村计划生育宣教工作.作为一名山区计划生育宣教工作者,更是一名具体实施者,必须扮演好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员和育龄妇女的贴心人角色.
作者:密素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颈椎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近几年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影响了正常生活.因此,颈椎病的问题必须给予正视和重视,颈椎病的治疗也无疑成为了重心环节.无创综合治疗在解除患者病痛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为中西合璧的治疗方法,有创伤小,安全性高,不易复发等优点,通过对颈椎周围组织结构的调节,使其病变部位得以缓解恢复,从而达到减轻症状的目的.大量的临床研究与实践表明,采用牵引疗法、推拿、中药涂擦、功能锻炼等无创治疗,在颈椎病的治疗上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
作者:刘娜;张扬;贾丽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急性脑血管病是一组急剧发病,造成病人死亡或症状(可)持续24小时的局部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或中风(apoplexy或stroke),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其中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vs thrombosis DVT)就是急性脑梗死的常见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者轻则增加患者病痛,影响肢体功能恢复或延长住院时间,重者可引起脑栓塞、导致患者死亡,为总结急性脑梗死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经验,笔者回顾性分析本院确诊的11例急性脑梗死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慧鑫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衣原体肺炎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总结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1例衣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结果:①21例患儿均行X线胸片检查,17例行胸部CT扫描;②21例患儿初诊症状均以无热性呼吸道表现为主,有5例逐渐伴有发热;③21例患儿血清学衣原体抗体检查均呈阳性,X线胸片双肺透亮度增高19例,结节影大小、分布、密度不均,胸膜下结节影12例,融合结节11例;④两肺过度充气19例,合并实质浸20例,支气管血管束增厚16例,磨玻璃影9例.结论:新生儿衣原体肺炎临床表现主要为无热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影像学表现特点以双肺过度充气与弥漫网织颗粒影为主,临床与影像学结合有利于新生儿衣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
作者:李华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PT(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的凝血酶原时间)、FIB(纤维蛋白原)、TT(凝血酶时间)四项指标检测对临产孕妇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0例临产孕妇为实验组,30例正常非妊娠妇女为对照组,对两组的PT、APTT、FIB和TT值进行检测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PT、APTT、FIB和TT值均有统计学显着性差异(P<0.001),实验组的PT、APTT和TT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FIB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孕妇产前和分娩过程中,对其凝血功能进行动态监测,可防止DIC的发生和异常出血,为产科意外情况的临床观察提供可靠的检测依据,并可作为简单易行的病情变化的指导治疗和检测指标,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调查分析糖尿病患者对眼科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以及主动性眼科检查的现状.方法:本文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评价表对2011年2月到2013年6月期间门诊或/和住院接受治疗的4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眼科相关疾病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患者主动性眼科检查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至少50%患者缺乏眼科疾病相关的知识,238例(59.50%)患者合并眼科疾病,79例(19.75%)患者低视力;本组入选病例主动行眼科检查129例(32.25%).结论:目前,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大部分患者由于缺乏眼科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防治知识,糖尿病合并眼科疾病发病率也随之升高,需要加强对患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增强患者防治意识,进一步提高患者行眼科检查的主动性,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美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护士从护理院校的学生走向护理工作岗位,不仅面临着工作环境的改变,还面临着护士角色的转换.如何满足患者的各项需求,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是广大护士普遍面临的重要课题.本篇文章论述了护士角色转换对各年龄段患者的影响,希望其能够促进新护士尽快适应护理工作,从而更好的为各类患者服务.
作者:刘翠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对SICU气管插管患者实施有效沟通措施对预防意外拔管事件的效果.方法:自2007年6月~12月,采用方便取样法,将我科88例人工气道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给予有效沟通措施以及常规护理措施,有效沟通方式包括:使用人体结构示意图、图画板和词组卡片配合文字说明等多种方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结果:实验组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及拔管意图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有效沟通方式能提高带管患者对人工气道依从性,使人工气道治疗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明显降低.
作者:闫艳;张晶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是一种危害较大的传染病.因此,加强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对于降低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率,控制感染率显的尤为重要.
作者:廖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胃肠外疾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800例人员健康体检报告进行分析,将体检报告中记录的疾病情况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紫癜、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疾病(中风、高血压、冠心病等)、缺铁性贫血、口臭、失眠、生长发育缓慢等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科学合理的预防控制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能够对很多相关疾病的治疗效果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牛晓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本文主要探索产科个性化护理模式的合理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待产妇女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护理组在常规的护理模式上加以个性化护理模式的应用.后对比两组产妇的知识掌握程度、满意程度、住院时间以及母乳喂养的成功率等方面.结果:护理组产妇的知识掌握程度、满意程度、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合理应用产科护理中个性化护理模式,以产妇护理为中心,有利于提高产妇知识掌握程度、满意程度以及母乳喂养成功率,安全有效,值得全面推广应用.
作者:王艳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探讨高龄患者股骨近端骨折护理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高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本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采用综合护理,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据研究结果显示,常规护理组患者对护理结果满意度为60%,综合护理组患者对于护理结构满意度达到98%,其护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患者股骨近端骨折实施综合护理,使得护理过程系统化,使得护理质量得以提升,并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为临床医学提供了重要的参照依据.
作者:曾玲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的临床护理技巧分析.方法:对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102例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及慢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2例患者术后出现胆漏1人,手术切口感染1例,给予相关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病情均好转,全部患者病情稳定后康复出院.结论:加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护理工作,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广灿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大蒜素应用于前列腺增生术后护理的研究情况.方法:选取成功完成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的患者共36例,依照手术顺序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予以规范术后护理联合大蒜素强化护理,对照组仅予以规范的术后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2例(11.11%)、行动迟缓1例(5.56%)、精神萎靡1例(5.56%)、严重出血0例(0.00%),对照组患者术后疼痛7例(38.89%)、行动迟缓4例(22.22%)、精神萎靡6例(33.33%)、严重出血3例(16.67%),观察组术后疼痛、出血控制效果良好,患者术后行动及精神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蒜素用于前列腺增生术后护理服务中,可有效改善精神、行动状况及出血、疼痛控制效果,有利于巩固手术疗效、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杨雪平;邹梅霞;朱丽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药传统技能大赛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事之一,通过该赛事能够展示中医药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成果,促进中药专业教学改革,提升中药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水平,提高中医药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本文依据参加大赛的经历,阐述了对高职高专相关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的几点思考.
作者:王有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高血压病病人降压效果的社区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在社区中开展高血压的社区护理模式,其中社区护理包括有健康教育、用药护理、血压监测等.结果:本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接受社区干预后其血压水平得到明显下降,干预前后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患者在干预后对于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也得到明显的提高,用药依从性也得到提高,干预前后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社区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并且能够提高患者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以及用药的依从性.
作者:王立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