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分析

李永新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中西医结合,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分析在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7月至2012年9月期间,就诊的7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并随机的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患者.观察组的治疗方案是柳氮磺吡啶+中药灌肠治疗方法;对照组的是治疗方案是柳氮磺吡啶治疗方法,两组的治疗时间都为8周.并对其疗效进行比较、分析和统计.结果: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同对照组相比,在总有效率上具有明显的优势(观察组94.29%;对照组80.0%),比较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在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中疗效显著,应该在临床诊疗中予以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消毒供应室灭菌监测管理进展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无菌器材、敷料等无菌物品的供应保障科室,是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科室,通过对消毒供应室的灭菌监测能够实现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提高,减少医疗事故及纠纷的产生,因此建立完善的灭菌监测管理制度,确保医疗质量及安全成为近年来医学者研究的重要话题.笔者在阅读大量消毒供应室灭菌监测管理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参阅、总结,对监测管理的具体要求及方法影响灭菌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对有效的管理措施进行分析,就消毒供应室灭菌监测管理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黄清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抽出钢丝+丝线与跟骨缝合治疗跟腱断裂

    目的:探讨跟腱撕脱性损伤的修复方法.方法:2003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4例跟腱撕脱病人,均为男性,年龄26~39岁,平均年龄32.5岁,均为闭合性损伤,高处坠落伤3例,打篮球时损伤1例,急性损伤3例,陈旧性损伤1例,其中1例合并踝关节后脱位,采用抽出钢丝+丝线与跟骨缝合手术治疗.结果:3例半年随访恢复正常行走,1例术后出现切口异物反应,经局部处理后愈合,但伴有腓肠肌轻度萎缩.结论:跟腱撕脱后除了钢丝缝合之外,往往很难于跟腱附丽处找到坚强的软组织与跟腱远端加强缝合,跟腱与跟骨的直接缝合使跟腱的修复得到了加强,跟骨上钻孔也为跟腱的附着、修复提供了有利条件,进一步加强了跟腱修复的牢固性.

    作者:周炎贵;王勇;雷艾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消化科病人心理护理的体会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了生物医学模式之后,心理护理已成为新的医学模式不可缺少的部分,其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笔者在医院工作多年,充分体会到一个护士在护理服务中努力做好心理护理,使病人能处于诊查和治疗的佳境界,对病人的疾病的转归和健康的恢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曹湘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针刺联合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针刺联合超短波与单纯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针刺联合超短波治疗)和对照组34例(单纯针刺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评定.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91.2%,对照组治愈率为73.5%,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愈者平均疗程数统计,观察组为1.78个,对照组为2.44个,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刺联合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作者:宋英丽;李世林;肖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目的:对高血压且同时合并有冠心病的患者应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随机将90例合并有高血压及冠心病的患者,分为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对照组及应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观察组各45例,对比两组的应用价值.结果:对照组中显效25例,约占55.56%,有效11例,约占24.44%,总有效率80.00%;观察组中显效32例,约占71.11%,有效10例,约占22.22%,总有效率93.33%.两组比较,观察组在显效及总有效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2例患者出现心律过缓;观察组中有3例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1例患者出现心律过缓.二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药物不良反应比较,P>0.05,无差异.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疗效显著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邓风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开颅术后合并颅内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采用腰大池持续引流对开颅后合并颅内感染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我院在2011年3月~2012年5月期间对104例开颅后出现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并采用腰大池持续引流并进行靶内注药治疗,对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患者进行引流并向靶内注药,在7~14d以后,这104例患者全部治愈,没有出现严重性的并发症.结论:采用腰大池持续引流并向靶内进行药物注射,可以有效的治疗患者在开颅后产生颅内感染,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立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10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发病特点及血糖控制对结核病治疗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1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动态评价血糖控制与结核病灶吸收及痰培养结果的影响.结果:①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组病情更严重,肺部病灶更广泛,空洞多见、痰菌阳性率高、病灶吸收缓慢、痰菌阴转率更低,而且更容易出现耐药;②良好的血糖控制能带来更好的肺结核治疗疗效.结论: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关键.

    作者:王大江;许茫茫;舒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屈颈牵旋法结合快针颈夹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目的:总结屈颈牵旋法结合快针颈夹脊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应用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方法:介绍屈颈牵旋法结合快针的具体操作步骤,确定诊断及疗效评价标准,对门诊103例患者治疗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痊愈15例,显效28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效率96.23%.对照组50例,痊愈12例,显效20例,好转10例,无效8例,总效率84%.结论:屈颈牵旋法结合快针颈夹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安全性高,易于操作,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作者:肖永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基于中药传统技能大赛的高职高专课程设置与改革的思考

    中药传统技能大赛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事之一,通过该赛事能够展示中医药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成果,促进中药专业教学改革,提升中药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水平,提高中医药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本文依据参加大赛的经历,阐述了对高职高专相关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的几点思考.

    作者:王有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治疗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疗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2月我院行收治的SAH患者124例,双盲法随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两组均予脱水、止血、钙拮抗剂及预防感染等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脑脊液(CSF)稀释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临床有效率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及预后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脑脊液稀释置换疗法能明显降低SAH患者颅内压,缓解临床症状,减少脑血管痉挛发生,改善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周绍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对11例急性脑梗死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思考

    急性脑血管病是一组急剧发病,造成病人死亡或症状(可)持续24小时的局部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或中风(apoplexy或stroke),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其中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vs thrombosis DVT)就是急性脑梗死的常见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者轻则增加患者病痛,影响肢体功能恢复或延长住院时间,重者可引起脑栓塞、导致患者死亡,为总结急性脑梗死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经验,笔者回顾性分析本院确诊的11例急性脑梗死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慧鑫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持续静脉泵入呋塞米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36例

    目的:观察静脉持续泵入呋塞米与多巴胺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病例的有效性.方法:将36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呋塞米持续泵入4小时以上,至少连续使用3天.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尿量、超声心动图等疗效上的差异.结论: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呋塞米静脉持续泵入,对于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病例疗效显著.

    作者:魏望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50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常见并发症及其有效的处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2488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总结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2488例患者中50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2.01%,其中有15例进行中转开腹手术.结论:手术类型、手术的难易程度均与腹腔镜并发症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应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徐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浅谈剖宫产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根据剖宫产患者手术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结合手术各阶段的特点,探讨有效的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1年11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术的150例产妇的临床护理资料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0例产妇如没有出现感染及并发症状,98%的产妇一周内均能出院.结论:对剖宫产术围手术期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大大减少了术后并发症,降低了术后感染率及提高产妇伤口的愈合率,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间,提高了产妇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作者:袁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腹壁切口疝的临床研究与护理

    目的:探讨开放切口疝修补术(OVHR)与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LVHR)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4例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OVHR组44例,LVHR组20例.结果:LVHR在减少术中出血、减轻术后疼痛、提升护理质量方面明显优于OVHR.两组均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月~2年,OVHR组复发3例,LVHR组未见复发.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同样安全有效,但LVHR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桑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目的:总结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眼科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的70例112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的护理措施和体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术前、术后的护理,70例患者均能配合手术,术程顺利,随访6~9个月,112眼中治愈108眼,复发4眼,效果理想.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经过术前、术后的临床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可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及复发率,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聂晓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七氟烷和氯胺酮用于小儿麻醉后苏醒质量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七氟烷与氯胺酮对小儿麻醉后苏醒的应用价值,以期为提高小儿麻醉后苏醒质量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自2010年11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11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儿予以氯胺酮进行麻醉,观察组患儿予以七氟烷进行麻醉,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后的苏醒质量,主要记录术后苏醒时间、术后躁动发生情况、术后不良反应和术后复睡情况,做好相关资料的记录与分析工作.结果:采取对照麻醉后,比较记录的相关资料,观察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与完全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患儿出现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和复睡的例数也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相关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烷作为新型气体麻醉剂,具有麻醉速度快、苏醒质量高、控制性好的优点,对小儿手术麻醉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曙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个性化护理模式在肝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模式在肝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20例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观察组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率为96.67%,护理满意率为9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个性化的护理模式运用于肝病护理中,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助于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减少了医疗纠纷,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郑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浅述老年糖尿病病人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vs)是一组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病,分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类.前者占绝大多数,有遗传倾向,其基本病理生理为绝对或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升糖素活性增高所引起的代谢紊乱,包括糖、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等,严重时可导致酸碱平衡失常:其特征为高血糖、糖尿、葡萄糖耐量减低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异常……久病者常伴发心脑管血、肾、眼及神经等病变,随着我国人群寿命的延长,社会的老龄化及生活模式的改变,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与健康,如何提高老年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笔者将对老年糖尿病病人的护理体会浅述如下.

    作者:王阳蓉;杨明霞;叶建兰;钱桂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药熏洗配合牵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36例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中药熏洗联合牵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以及作用机制.方法:收集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49膝)和对照组(36例,47膝),对照组患者仅予以膝套皮牵引治疗,治疗组在牵引的基础上予以中药熏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51.0%,总有效率为95.9%,对照组治愈率为34.0%,总有效率为83.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熏洗配合牵引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覃延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