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核病防控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及影响因素

罗海霞

关键词:防控人员, 工作满意度
摘要:目的:调查仁怀市结核病防控人员工作满意度,提高工作效率.方法:抽取仁怀市56名疾控防治工作人员,抽样兼顾各地结防机构形式.由笔者设计调查问卷发放调查,防控人员手动填写.结果:防控人员总满意度平均得分58.96分.结论:防控人员工作满意度较低,对工作报酬较低是影响我国结防人员满意度不高的主要因素.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对39例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米非司酮)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2年4月本院收治的异位妊娠169例,其中39例采取米非司酮保守治疗.结果:39例患者经米非司酮保守治疗痊愈36例,治愈率为92.3%,3例保守治疗失效.行手术治疗.结论: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冠心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一步指导临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之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组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各40例,分别采用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我院治疗和护理均康复出院,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护理中加强优质护理应用,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张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层级责任模式在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层级责任模式在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对比护理的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内科病患按照1:1的人数比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病区采用层级责任模式进行管理,对照组病区仅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管理,实验期结束后,比较两组病患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病患对于护理的满意人数为71例,满意度95.9%,医生满意人数有69例,满意度为93.2%,护士满意人数有66例,满意度为89.1%.结论:层级责任模式对于提高内科病房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护理水平以及病患满意度具有明显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袁宇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90例妇科盆腔炎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对妇科盆腔炎的临床治疗进行研究,归纳总结治疗妇科盆腔炎疾病的有效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90例妇科盆腔炎患者,将其中的40例患者划分成观察组,对观察组的患者实行单纯西医治疗;将50例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对对照组的患者实行中西医联合治疗.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与预后情况进行对比,来探讨治疗妇科盆腔炎的有效方法.结果:对于急性盆腔炎患者,采用克林霉素、甲硝唑和庆大霉素加以治疗,并且采用中药进行辅助治疗,高达100%的治疗有效率;单纯实行西医治疗,88.89%的治疗有效率.对于慢性盆腔炎患者,静脉滴注庆大霉素,再辅助使用中药灌肠,高达100%的治疗有效率;单纯实行西医治疗,81.82%的治疗有效率.急性盆腔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率比对照组患者明显要高,而慢性盆腔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之间不存在较大的满意率差距.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来治疗妇科盆腔炎,有着非常满意的效果,但是就慢性盆腔炎患者来说,应用中药灌肠的治疗方法存在较大痛苦,需要医务人员予以注意及改进.

    作者:康伟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调查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现状,探讨引起病患的相关因素,研究降低患病率的干预方法及治疗措施.方法:选择以往在我站进行血常规检查的婴幼儿500例,年龄范围在3个月至3岁.500例中,3个月~1岁婴幼儿152例,1岁~2岁婴幼儿170例,2岁~3岁婴幼儿178例,对500例婴幼儿进行血常规检查.结果:根据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500例婴幼儿中,存在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儿童103例,患病率20.6%(103/500),其中3个月~1岁年龄段发病率高,占70.4%;1岁~2岁组占18.2%,2岁~3岁年龄段发病率低,占11.4%;相关因素分析:辅食添加不当占70.8%,需求量大占24.2%,先天储铁不足占2.6%,铁吸收障碍占1.8%,丢失过多占0.6%.结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在1岁内发病率偏高,造成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因素是辅食添加不当,应针对婴幼儿家长进行贫血健康教育,加强对婴幼儿进行科学正确的喂养方法指导,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作者:赵宝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玻璃酸钠与得宝松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结合得宝松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2009年2月~2010年2月100例首次使用玻璃酸钠与得宝松关节腔内注射的患者,后四周腔内单独注射玻璃酸钠,每周1次,每次2ml,连用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膝(OA)100例122膝.结果:经过6个月~3年随访,117例膝关节功能改善,肿胀及关节周围压痛减轻,日常活动时疼痛减轻或消失,总有效率达95.7%.结论: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与得宝松是治疗膝(OA)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尔鸿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比较抗心律失常药物和环肺静脉隔离治疗房颤的效果

    目的:比较抗心律失常药物和冠脉造影术治疗房颤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我院在学习期间自2010年1月-2011年6月一年以来收治的30例房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观察组采用冠脉造影术,对其定期随访,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的治疗之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效果上有明显的差异,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造影术治疗房颤患者,能够有效的减少房颤的复发,使更多的患者维持窦性心律,治疗效果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均辉;耿安玲;吐尔干·买买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社区已婚妇女生殖道感染患者对疾病认知和需求状况的调查

    目的:了解社区已婚妇女生殖道感染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态度及需求.方法:借省计生委和修正药业集团联合举办的农村已婚妇女免费健康检查机会,随机抽取城关镇3个社区的132名已婚生殖道感染女性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已婚妇女生殖道感染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多数患者希望了解治疗知识,希望获得的服务是医护人员的主动宣教,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年龄无关,而与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呈正相关.社区中流动人口育龄妇女与户籍妇女相比,获得相应服务情况较差.结论:应加强对已婚妇女生殖道感染知识的宣传普及,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和情感支持,重视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生殖健康,加强研究利用现有的计划生育资源优势,对社区已婚RTI感染女性进行长期追踪服务,提高已婚妇女生殖健康水平.

    作者:李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88例心血管疾病的中医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的中医治疗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共88例,随入院时间先后及患者意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两组治疗6个月后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同时观察部分心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6个月治疗后,研究组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SV、LVEF分别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通心络胶囊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心血管病变疗效优越,且不良反应少见,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内科方案的研究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内科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治疗的颈性眩晕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A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劲复汤联合倍他司汀治疗),B组采用中医治疗(劲复汤剂),C组采用西医治疗(倍他司汀).观察三组患者各组眩晕障碍(DHI)评分以及症状改善天数.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眩晕障碍(DHI)评分分别为(55.75±6.21)、(54.81±6.23)、(56.15±6.13),治疗后眩晕障碍(DHI)评分分别为(18.41±2.21)、(22.81±3.13)、(23.62±3.46);症状改善天数分别为(2.1±0.5)、(3.6±0.8)、(3.7±0.8).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颈性眩晕具有明显疗效,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文凯;李文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青年人急性下颌智齿冠周炎的诊治与护理配合

    智齿冠周炎常以急性炎症形式出现,急性智齿冠周炎的初期,一般全身无明显反应;病情继续发展,局部可呈自发性跳痛或沿耳颞神经分布区产生放射性痛,全身症状可有不同程度的畏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及大便秘结、白细胞总数稍有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在急性期应以消炎、镇痛、切开引流、增强全身抵抗力的治疗为主,当炎症转入慢性期后,若为不可能萌出的阻生牙则应尽早拔除,以防感染再发.

    作者:陈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5S管理在机能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项目编号:JG11015.

    机能学实验室是医护药类专业学生学习基础课程的实训场所.5S是企业实施现场管理有效的办法,是指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开展相应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修养等活动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种方法.在机能学实验室管理中引入5S企业化管理机制,效果十分显著.

    作者:黄雪群;欧阳一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老年患者在术后出现认知障碍会对其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甚至转变为老年痴呆,后果极其严重.本文主要结合历年文献报道,对老年术后障碍发生原因,及不同麻醉方法、麻醉药物对老年术后认知障碍的影响做相关总结阐述.

    作者:黄冠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探讨护理经验交流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

    伴随着我国现代医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医院患者的实际需求和个人素质也发生巨大的变化,临床医疗的工作要求和水平也得到逐步的提升,但是由于一些临床的护理人员工作经验不是很丰富,出现一些医疗上的失误,整体素质参差不齐,护理和服务水平不怎么高,所以必须进行临床的护理经验的交流工作,本文主要分析临床的护理经验交流,通过一些列的措施和方法来进行和帮助护理临床经验的交流工作,以及重点论述临床护理经验的交流流程等.

    作者:贺秀华;匡晓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61例中重度COPD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日至2011年12月31日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2例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08%,大于对照组的83.61%,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FVC和FEV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增强肺功能,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胆管十二指肠间置空肠吻合术治疗肝胆管结石21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胆管十二指肠间置空肠吻合术治疗肝胆管结石21例临床观察.方法:将2012年1月-2012年12月入住我院肝胆外科的42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胆管十二指肠间置空肠吻合术的方法,对照组采用T管引流术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管十二指肠间置空肠吻合术治疗肝胆管结石效果较好,复发率低,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唐福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血压治疗药物合理应用探讨

    目的:探究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合理用药意识.方法:整理收集高血压病患者120例,总结如何合理应用治疗高血压病的药物方法.结果:临床上用于治疗高血压病的药物主要以钙拮抗剂为主,部分使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和ACEI.主要药物为氢氯噻嗪、苯磺酸氨氯地平、酒石酸美托洛尔、厄贝沙坦、依那普利、卡托普利、尼群地平琥珀酸镁、托洛尔、氯沙坦钾以及硝苯地平等.联合用药能够更有效的治疗高血压疾病.结论:用于治疗高血压药物种类繁多,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建议广大患者治疗高血压时要合理用药,选取适合患者自身的用药方法,提高疗效.

    作者:刘庆贵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微生物酵素治疗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口服微生物酵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对血脂的影响.方法: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微生物酵素组32例,常规西药组28例.2组均给予常规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硝酸酯类等药物治疗,微生物酵素组加用口服微生物酵素每次5g,每日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疗程均为4周,4周后2组对比疗效与血脂的变化.结果:微生物酵素组总有效率97%,与常规西药组治疗后比较,P<0.05.结论:微生物酵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可通过调脂及清除体内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起治疗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易秋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糖尿病因胰岛素不足导致内分泌代谢失调而产生的疾病,糖尿病在现代医学中被认为躯体症状属于临床主要表现形式,和心理、社会因素等都具有较为密切相关性.本文统计分析了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的相关因素,以便在预防治疗中起到一定作用.

    作者:张晶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安全性及疗效对照分析

    目的:对照分析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平均分为研究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研究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观察组给予喹硫平治疗.采取PANSS量表评定两组治疗效果,TESS量表评定两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为90.00%,观察组为87.50%,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嗜睡、体重增加、泌乳、月经改变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阿立派唑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作用相当,前者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后者.

    作者:曾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