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影响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因素及护理进展

朱蔚

关键词:高血压病人, 服药依从性, 因素, 进展
摘要:高血压病是一种并发率极高的疾病,对于我国居民身体健康具有严重的损害性,高血压的治疗需要长期进行,病人必须遵循医嘱长期用药才能够预防高血压带来多种严重的并发症,例如各种心脑血管疾病.文章主要从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概念以及现状、影响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因素、提高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的护理进展三个方面对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与探索.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辨证治疗60例肛裂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疗法对肛裂病症施治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60例肛裂患者,为其进行中医辨证,根据其症状设计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60例患者包括血热肠燥、血瘀气滞、阴虚津亏三种证型,各26例、21例、13例,经过辨证施治,58例有效,有效率96.67%.结论:中医临床医师为肛裂患者进行辨证施治,能够有效控制病情、缓解患者症状,使患者恢复健康.

    作者:张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经直肠彩超检查对前列腺疾病临床诊断分析

    目的:分析经直肠彩超检查前列腺疾病的效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50例疑似前列腺疾病的患者经直肠彩超检查,对比正常前列腺经腹与经直肠彩超图像的差异,并将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彩超图像与手术切除标本进行比较.结果:经直肠比经腹部彩超检查的图像更清晰,更能够直观的诊断前列腺疾病,而且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彩超检查结果与手术切除标本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经直肠彩超检查前列腺疾病的诊断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玉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威灵仙皂苷诱导MR2细胞株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威灵仙皂苷是否能够诱导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耐药细胞株MR2细胞凋亡.方法:WST1法观察威灵仙皂苷对MR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仪观察MR2细胞的凋亡率.结果:威灵仙皂苷可明显抑制MR2细胞的增殖,诱导MR2细胞凋亡,且呈时间浓度依赖性.结论:威灵仙皂苷能够明显抑制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耐药细胞株MR2增殖和诱导MR2细胞凋亡,呈时间浓度依赖性;高浓度威灵仙皂苷对MR2细胞的效果与亚砷酸无统计学差异.

    作者:李录克;黄纯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术前预注射氯胺酮或氟比洛芬酯对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目的:探讨术前注射氯胺酮或氟比洛芬酯对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对我院在2009年01月到2012年12月收治的需要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20例患儿随机分为氯胺酮组(A组)、和氟比洛芬酯组(B组)以及对照组(C组).结果:A组和B组的患者在苏醒期的躁动率明显比C组低,A组患者在苏醒期的躁动率明显低于B组,A组患者苏醒的时间延长,存在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小儿七氟烷麻醉术前注射氯胺酮或氟比洛芬酯均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在苏醒期的躁动率,氯胺酮的效果更好.

    作者:侯西永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老年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危害与防治

    目的:探寻老年慢性呼吸道疾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以及防治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近年来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对他们的临床病情进行总结.结果:老年慢性呼吸道疾病多属终身性疾病,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到人的心、脑、肺、肾等功能,缩短患者有效寿命.结论:通过身体锻炼、呼吸训练、心理干预等措施可以有效防控老年慢性呼吸疾病.

    作者:赵秀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治疗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疗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2月我院行收治的SAH患者124例,双盲法随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两组均予脱水、止血、钙拮抗剂及预防感染等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脑脊液(CSF)稀释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临床有效率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及预后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脑脊液稀释置换疗法能明显降低SAH患者颅内压,缓解临床症状,减少脑血管痉挛发生,改善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周绍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5S管理在机能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项目编号:JG11015.

    机能学实验室是医护药类专业学生学习基础课程的实训场所.5S是企业实施现场管理有效的办法,是指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开展相应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修养等活动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种方法.在机能学实验室管理中引入5S企业化管理机制,效果十分显著.

    作者:黄雪群;欧阳一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消化系统结核诊断方法的分析研究

    消化系统结核是一般情况下常见的肺外结核类型疾病,目前阶段常规性的结核病诊断治疗方法比如抗酸杆菌Ziehl-Neelsen染色、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与X线检查等各种对消化系统结核的治疗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局限性问题.免疫学试验干扰素-γ释放检测特别是T-SPOT,TB为具有新潜伏特性的结核感染诊断治疗技术,能够应用于可疑结核病患者的协助诊治,与TST相对比具有更好效果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作者:胡庆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3例应用普拉克索片治疗早期帕金森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普拉克索片治疗早期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早期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普拉克索组、司来吉兰组与金刚烷胺组,分给予对应的药物治疗,6个月为1个疗程.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分别采用统一帕金森评定量表(UPDRSⅡ、Ⅲ)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能力进行评分.结果:普拉克索组治疗后第3、6个月的UPDRS评分呈连续性降低趋势,且均明显低于司来吉兰组、金刚烷胺组(P<0.05或P<0.01).结论:普拉克索片作为治疗早期帕金森病的一线用药,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黄长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阿托品及利多卡因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及阿托品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无痛人流手术患者680例,分别观察利多卡因和阿托品两种药物对无痛人流患者的影响.第一观察项目:将患者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40例,A组患者术前使用阿托品静脉注射,B组患者术前未使用阿托品,并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基本生命体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第二观察项目:将患者随机均分为C组和D组,每组各340例,加用利多卡因组为C组,未加用利多卡组为D组,观察比较两组对丙泊酚的注射疼痛率.结果:第一项目:与B组相比,A组的效果可有效地提升恢复心率及血压,两组间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项目:与D组相比,C组的效果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结论:阿托品用于无痛人流术,可有效的提升恢复患者的心率及血压的效果.利多卡因用于无痛人流术减轻疼痛效果显著,可提升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胡海燕;方正;袁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62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与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特点及治疗方案.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2例儿童支原体肺炎患者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咳嗽病例42例,占67.7%,发热病例36例,占58%,早期血清MP-IgM检测结果显示阳性者占88.7%,X线检查均表现为肺部纹理增强,但存在不同的病变特点.经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后治愈55例(88.7%),显效6例(9.7%),平均住院时间10.2±2.6d.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行MP-IgM检测阳性率较高,早期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疗效好.

    作者:陈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内科方案的研究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内科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治疗的颈性眩晕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A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劲复汤联合倍他司汀治疗),B组采用中医治疗(劲复汤剂),C组采用西医治疗(倍他司汀).观察三组患者各组眩晕障碍(DHI)评分以及症状改善天数.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眩晕障碍(DHI)评分分别为(55.75±6.21)、(54.81±6.23)、(56.15±6.13),治疗后眩晕障碍(DHI)评分分别为(18.41±2.21)、(22.81±3.13)、(23.62±3.46);症状改善天数分别为(2.1±0.5)、(3.6±0.8)、(3.7±0.8).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颈性眩晕具有明显疗效,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文凯;李文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云南黄连

    云南黄连,是滇西北高黎贡山地区负盛名的药用植物之一,被列为二级濒危保护植物.

    作者:黄从秀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冠心病患者的家庭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冠心病患病率急剧升高,已经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经常住院治疗,给家庭和社会造成重大的损失和痛苦.冠心病是可以预防和干预的.因此,对于患者来说,学习并掌握冠心病的家庭护理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家庭护理不仅有可能减少住院的次数,还有望延缓疾病的进展.

    作者:张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激光在牙周炎患牙根面处理中的应用

    目的:了解激光在牙周炎根面处理情况.方法:在当地大型的牙科医院选择100名牙病患者,根据各自的病情分成三组:牙龈切除术、牙龈成形术和牙冠延长术,实验过程中随时观察病人手术后牙周炎处理情况.结果:牙龈切除术成功率高达76%,牙龈成形术成功率为70%,牙冠延长术成功率为64%.结论:激光在牙周炎患牙根面上的处理应用方式多样、灵活,效果好的是牙龈切除术激光疗法,其次是牙龈成形术和牙冠延长术,因此这三者要在未来牙学领域广泛推广.

    作者:吴爱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心内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焦虑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心内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焦虑障碍的临床研究进行分析和观察.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对我院在2010年2月份到2012年7月收治的20例急性左心衰竭合并焦虑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各10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方式上主要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落实综合性治疗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观察.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内科急性左心衰竭合并焦虑障碍患者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以及综合性护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黄作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在脑梗死病人中中西医综合护理的应用

    目的:根据本文选取的资料综合分析中西医综合护理对脑梗死病人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从2011年3月到2012年3月接收的8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中西医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治疗的时间为12.65d±6.32d,患者满意度为96.32%;对照组患者入院治疗时间为17.86d±9.01d,患者的满意率为89.23%.结论:中西医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张法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精液常规检查的质量控制

    精液是运送精子的复合液,主要为睾丸、附睾、精囊、前列腺、尿道球腺分泌的液体.临床做精液常规检查主要是用于评价男性生育能力,为男性不育症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辅助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诊断.目前,各地区的生殖中心、不孕不育门诊及男性实验室为满足广大患者的医疗需求而发展迅猛.但由于从事该项技术人员的水平良莠不齐,使用的标准参考值不尽一致等原因,致使精液检查的可信度令人深思,致使临床医师对患者的生育能力难以做出准确判断,甚至不得不多次重复检验,这不仅浪费了医疗资源,还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精神痛苦.因此,本文就精液常规检查的质量控制作简要分析.

    作者:谢春艳;邹敏;谭初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一次性根管治疗和多次根管治疗在隐裂性牙髓炎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和多次根管治疗在隐裂性牙髓炎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60例隐裂性牙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给予多次根管治疗.治疗后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根据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定,其中显效58例、占72.5%;有效18例,占22.5%;无效4例,占5.0%.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根据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定,其中显效40例、占50.0%;有效20例,占25.0%;无效20例,占25.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成功共74例,不成功6例,成功率为92.5%;对照组患者中治疗成功共64例,不成功16例,成功率为80.0%;观察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隐裂性牙髓炎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钟万全;杨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p14ARF, p16INK4a,p5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的实验研究

    目的:本研究从蛋白水平检测抑癌基因p14ARF、p16INK4a和p53在乳腺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和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乳腺癌组织p14ARF、p16INK4a和p53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14ARF、p16INK4a和p53在乳腺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和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p14ARF、p16INK4a和p53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结果:乳腺正常组织中p14ARF蛋白阳性率87.1%;癌旁组织阳性率83.9%;乳腺癌组织中阳性率38.7%.p14ARF、p16INK4a p53蛋白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正常组织间蛋白表达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p14ARF和p16INK4a和p53与乳腺癌关系密切,p14ARF、p16INK4a 有可能为乳腺癌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作者:张智;陈小东;张远起;黄水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