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忆琴
目的:探讨老年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1]及焦虑与抑郁自评量表SAS、SDS[2]测试老年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量表评分结果与全国常模比较.结果:SCL-90评分结果老年病患者除偏执及精神病性外各因子分值显著高于国内常模.SAS、SDS结果抑郁占47.22%,焦虑占44.44%.结论:老年病患者存在较重的心理问题.提示全社会重视老年病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
作者:李乙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前,我国已逐渐步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人不仅免疫力下降、重要器官能力减弱,相当一部分病人还并存一种以上的慢性疾病.同时老年急腹症发病率正在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老年外科急腹症多数病史叙述不清,在诊治上具有其特殊性,经常出现的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不吻合的现象,其病因复杂、病情发展迅速,再加上老年患者全身器官、组织处于退变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其平均手术病死率是年轻人的2.5倍.因此采取正确有效的诊断、治疗和护理措施才能减少误诊、漏诊,才能有效的提高治疗老年急腹症的成功率.
作者:黄朝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尼美舒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药理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间收治的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给予患者口服尼美舒利,100mg/次,2次/天,4周为一个疗程,其中有40例患者使用一个疗程,另40例患者连续使用两个疗程.观察患者在疗程结束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对尼美舒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结果:使用一个疗程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2.5%(66/80),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5%(12/40),其中中度的不良反应4例,轻度的不良反应8例.使用两个疗程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38/40),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7.5%(7/40),其中重度的不良反应1例,中度的不良反应1例,轻度的不良反应5例.尼美舒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理作用是通过对COX-Ⅱ的活性进行高度选择性的抑制实现的.结论:尼美舒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霞;买热木尼沙·白克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甘露醇不良反应致急性肾损害的发病机制,指导临床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4例甘露醇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致肾功能损害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4例患者用药后48h或72h即出现恶心,甚至呕吐,并逐渐加重.患者尿常规:尿蛋白(+)~(+++)16例,血尿(+)~(++)19例,管型尿7例.同时检测血尿素氮9.4~29.1mmol/L,血肌酐201~807.1mmol/L.经积极治疗后,所有患者肾功能检查完全恢复正常.结论:临床使用甘露醇静滴时要注意输注速度不宜过快、剂量不宜过大,并注意补充适当的水和电解质,对于高龄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慎用甘露醇.
作者:王继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针灸和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观察组采用针灸和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周、4周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僵硬以及功能障碍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6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和手法结合起来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比单纯的手法治疗临床效果要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冯昭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慢性根尖周炎是指牙齿根尖部及其周围的组织,包括牙骨质、牙周膜和牙槽骨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感染性病变的总称.大多数由牙髓坏疽而来,一部分因急性根周炎未经彻底治疗而转成的.慢性根尖周炎多无症状,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转化为急性根尖周炎或称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因此,慢性根尖周炎常有反复疼痛、肿胀病史.治疗以消炎、止痛、开髓减压保存患牙等治疗.本文阐述微波辐射可致细胞膜断面的电位改变,影响细胞周围电子和离子浓度使细胞膜透性改变,使细胞由此丧失营养,导致微生物细胞死亡.此外,微波场的作用下,微生物组织中自由电荷被迫作正负周期性振动形成电流传导,或者形成生物组织的位移电势,由于分子间的摩擦作用和内电阻的存在使用温度迅速升高,从而使其体内蛋白质变性凝固,使细菌失去营养生存条件,终丧失繁殖的功能而导致微生物死亡.
作者:傅晓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总结了4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内科临床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病情观察,一般对症护理及预防并发症,认为积极有效的护理能舒缓患者情绪,降低死亡率,促进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周哲;杨腊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为提高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认识及对本病的诊断准确性,回顾性就我院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共收治31例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影像资料浅析如下.
作者:徐金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可吸收缝合线体外降解,探究可吸收缝合线在妇产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手术的3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181例,采用常规缝合线进行缝合;实验组181例,采用可吸收线缝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感染情况及愈合情况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天数相对于对照组明显减少,实验组患者术后没有出现发热情况,没有感染情况出现,愈合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可吸收缝合线有比较好的体外降解作用,在妇产科术中具有比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妇产科手术中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敖爱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儿的护理措施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2月到2012年10月收治的36例重症肺炎患儿的资料进行统计,对患儿进行全面且有针对性的护理,同时将相应的心得体会进行总结.结果:对患儿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患儿症状与护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36例重症肺炎患儿无1例死亡,治愈30例,好转6例,全部患儿痊愈出院.结论:在重症肺炎患儿在治疗过程,对重症患儿给予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时观察病情的变化和发展,能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有重症肺炎的婴幼儿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李少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评价老年抑郁症伴失眠症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联合氟西汀治疗的临床效果,并为抑郁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指导思路.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9月~2012年6月收治的88例老年抑郁症伴失眠症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氟西汀进行治疗,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心理干预,待干预后第6周末,向两组患者发放抑郁测评量表(SDS)进行抑郁测评.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当天SDS评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待干预后第6周末,研究组SDS评分为(53.17±5.02)分,对照组为(60.38±4.86)分,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老年抑郁症伴失眠患者而言,采取心理干预联合氟西汀治疗是一套科学、有效的方案,临床疗效较佳,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采取措施探讨现代眼科手术修复严重眼球穿孔伤临床效果.方法: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随机选取40例,其中男性有26例,女性有14例,他们的年龄在18-45岁之间.运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与诊断结果进行有效性观察与分析,应用角巩膜修补、玻璃体手术以及眼内异物取出术等联合修复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随访观察6个月-24个月.结果:经过现代眼科手术的修复治疗,患者术后视力不变的有7例,术后视力好于术前的有27例,视力下降的有6例.没有1例患者出现交感性眼炎症状.结论:利用现代眼科手术修复治疗严重眼球穿孔伤疾病,不仅有助于恢复患者的视力功能,而且有助于减轻患者的临床生理与心理压力,提升患者的临床生存质量.
作者:陈安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个体化阶段性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相应跟踪护理措施.方法:从我院收治入院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抽取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个体化阶段性营养支持,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全胃肠外营养支持,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导管并发症、高血糖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个体化分阶段性的营养支持,能够明显降低患者并发症,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其满意程度.
作者:王利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粘膜保护作用减弱等因素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环节.胃排空延缓和胆汁反流、胃肠肽的作用、遗传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和精神因素等,都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关.我院采用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方案,为临床医师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时,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新方案,疗效确切.去除和避免诱发消化性溃疡发病的因素甚为重要,如精神刺激、过度劳累、生活无规律、饮食不调、吸烟与酗酒等.消化性溃疡经药物治疗后达到症状缓解、溃疡愈合,仍需要继续给予维持量的药物治疗1-2年,对预防溃疡复发有积极意义.
作者:孙晓莉;王淑艳;陈春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急腹症是各临床急诊科室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进展快的特点,常需要及时而准确的做出初步诊断和处理意见.影像学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周建辉;赵其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及分析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急性肠梗阻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6例机械肠梗阻,1例血运性肠梗阻,1例麻痹性肠梗阻,分析总结急性肠梗阻的辅助检查及临床表现.结果:在68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中,64例患者得以治愈,2例患者得以好转,1例患者未治愈,1例患者死亡.结论:在治疗急性肠梗阻的过程中,必须密切的观察病情变化,但凡有绞窄性肠梗阻出现,那么应及时的进行手术,以提高治愈率.
作者:后治才;白学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高血压是指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持续升高.高血压按其病因是否明确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类型.绝大多数病人的原发性高血压的原因不明,称为原发性高血压.约5%的病人血压升高是继发某些疾病基础之上的症状,称为继发性高血压.
作者:许晓杰;姜楠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研究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抽取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后血压情况及焦虑、抑郁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改善其焦虑、抑郁状况,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淑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胆囊结石一经确诊,应尽早作胆囊切除手术.近年来由于内镜的迅猛发展,为胆石病的治疗开辟新路径.笔者从本院197例腹腔镜(LC)胆结石胆囊切除术病例中,其中共有3例发生胆漏并发胆汁性腹膜炎导致第2次手术,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庭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克拉霉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稳定期重度COPD患者28例,双盲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克拉霉素250mg/d)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14例.连用1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6MWT结果随着疗程推进稳定且略有改善,对照组患者6MWT结果随着疗程推进逐渐递减,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其中实验组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期间,实验组急性发作共3例(21.4%),对照组共9例(64.3%),P<0.01.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长期小剂量应用克拉霉素可改善稳定期重度COPD患者的肺功能,减少急性发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基层医院研究使用.
作者:周旭光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