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高原肺水肿116例胸部X线片分析

梁大利;叶道斌;李华利;王代敏

关键词:急性肺水肿, 高原, X线表现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高原肺水肿的X线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地对我院116例经临床治愈,诊断正确的急性高原肺水肿的胸部后前位X线片进行分析。结果:116例急性高原肺水肿,肺泡实变型占79%,其中弥漫型肺泡实变占49%,中央型和局限型分别占14%和16%;肺间质渗出型占21%。肺动脉高压占51%,右侧水平裂增厚占11%。结论:急性高原性肺水肿X线胸片多为弥漫型肺泡实变改变。X线胸片检查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西藏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围手术期高血压处理现状

    随着高血压病人日益增多,围术期高血压较为常见,麻醉医师在围术期及时正确诊断和处理对提高麻醉效果和手术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若干进展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皮下结节、胸膜炎、肺炎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炎性疾病。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国外RA患病率为1%至2%,我国约为0.3%至0.45%。由于本病是慢性、进行性、侵袭性疾病,其致残率很高,若未及时适当诊治,70%的患者2年后可致残,平均寿命将缩短……

    作者:闫敏;李晓萍;尹寒麒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试论医院管理队伍的职业化

    卫生管理干部职业化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指导方针。笔者从社会发展趋势和管理队伍现状阐述医院管理队伍应职业化的原因。从资源和生产力构成两个方面论述医院管理职业北的意义。提出造就职业化医院管理队伍的措施。

    作者:赵洁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100例正常孕妇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的观察

    血液的生理功能是通过循环血液的流变来实现的,因此血液流变学是生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观察100例正常孕妇血液流学7项指标变化,并与30例未孕女性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玉闽;郭笑如;丁春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房间隔膨出瘤伴破损1例

    房间隔膨出瘤在临床上极为少见,我院自1994年开展切面超声检查至今,本例尚属首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22岁,产后二个月。自觉产后心悸、气……

    作者:宇飞;格桑拉姆;格桑旦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心力衰竭发生机制探讨及意义

    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临床表现:心输出量受损和液体潴留。心衰通过以下机制来代偿:以收缩力的改变,心脏重建、心肌代谢的生化改变,神经内分泌的激活。而心脏重建、神经内分泌激活恰恰是心衰发生、发展的重要的机制。……

    作者:孙红丽;方永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西咪替丁制剂与药物相互作用

    西咪替丁为组织胺H_2受体阻滞药,可抑制食物,组织胺或五肽胃必素等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亦可降低胃蛋白酶的分泌,口服后迅速由小肠吸收,30分钟即达有效浓度,并可维持此浓度约4h,吸收后分布除脑组织外的全身组织,半衰期为2h,血浆蛋……

    作者:关新建;左长银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提高胸腹水脱落细胞学诊断水平的经验体会

    胸腹水积液是在多种病理情况下,胸膜腔,腹膜腔产生过多的液体,可分为渗出液和漏出液。渗出液主要由炎症、肿瘤引起,其蛋白质含量高,细胞数量多,而漏出液主要由血液循环障碍所致,其蛋白含量较低,细胞数量也较少,这两种积液中的细胞及非……

    作者:王用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对肠胃减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胃肠减压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腹部外科多种疾病的治疗。此项操作能否成功、准确、及时,关系到这些疾病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近年来笔者通过对80例胃肠减压术的实践认识到要顺利地完成此项操作,必须具有娴熟的操作技巧并做好病的心理护理,赢得病人的……

    作者:林景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TCD在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中的应用

    TCD即经颅多普勒彩超,是一种无创伤性检查,常用于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本文收集了我院近3年6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治疗前后TCD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作者:卢郁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驻拉萨部队义务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西藏拉萨市地处青藏高原,海拔3658米,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军队献血管理规定》颁布实施以来,驻拉萨部队多次组织,成批量的官兵到我院采供血中心献血,保障了我院及驻藏部分军队医院的医疗用血和血液储备。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邓志武;邹敏;熊欣;姚文新;李艳芬;王尧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更新,使用静脉留置针把药物输入静脉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危重病人的急救,减少由于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以及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作者:彭朵;达娃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安定宫颈封闭促产程活跃期进展

    安定具有较强的肌肉松弛作用。在分娩活跃期,选用一定剂量的安定行宫颈封闭,松弛宫颈平滑肌,加速产程进展,防止静脉注射安定而致的新生儿窒息率的提高及产后出血的增多。我院应用这一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临床应用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丁艺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1例

    我院于2001年5月收治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一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性,14岁,藏族。因右上腹疼痛4年入院,右上腹疼痛为间歇性阵发性疼痛,伴恶心。入院查体:T36.5℃P80次/分 R20次/分 BP90/60mmHg。一般情况好,皮肤、粘膜无黄染、心肺(一)。腹软,右上腹压痛,莫菲氏征(±),余(-)。辅助检查:血常……

    作者:何斌;蒋宗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富氧室对高原人体运动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高原建立富氧室对机体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对海拔3700米高原的10名健康青年在进入富氧室前后分别进行功率自行车递增负荷运动,检测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富氧后运动较富氧前SOD、GSH—Px增高显著(P<0.05或P<0.01),MDA降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高原富氧在能增强体内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自由基产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高原供氧途径。

    作者:崔建华;张西洲;王引虎;王伟;朱永安;哈振德;张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缺铁性贫血骨髓涂片晚期幼红细胞核畸形观察

    通过对55例确诊为缺铁性贫血骨髓涂片中幼红细细胞形态学和铁粒幼细胞的观察。其结果显示:血红蛋白浓度越低幼红细胞畸形核出现率越高,而铁粒幼细胞出现率则越低。鉴于幼红细胞形态学的改变较易识别,尤其对条件有限的实验室非常实用,不失之为诊断缺铁性贫血的又一形态学指标。

    作者:殷素英;周道银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超声诊断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1例

    患者女性,14岁,以间歇性右上腹痛,伴恶心,纳差4年余收住院。 患者于4年前曾因上述症状被外院诊断为肝包虫病,行肝包虫切除术(术中具体情况不详),术后上述症状未得到改善,且症状日见加剧。超声所见:肝脏形态规则,肝内光点分布均匀,血管纹理清晰,肝……

    作者:达次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高原重度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例

    病例患者女性,藏族,16岁,学生。因心慌、气促、全身浮胂面部及四肢皮损15天于2001年7月21日入院。患者于1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慌、气促,全身浮肿伴明显咳嗽、咳白色泡沫痰及面部、四肢皮损,偶有恶心、呕吐,未及时就诊,病情不断加重,入院前体力明显受限,夜间不能平卧。查体:体……

    作者:周建胜;符中明;余军;李党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高热病人的观察及其护理体会

    发热是体温高于正常范围,是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防御反应,是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但是因发热而得不到控制,体温会继续上升形成高热,如不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随时将危及生命,现就对高热病人的几点观察总结如下:……

    作者:王春妮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富氧室在海拔3700m对人体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在海拔3700m建立富氧室对人体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10名受试者在进入富氧室前后分别用XC—Ⅲ型血液循环功能自动测试仪检测血流动力学。结果:富氧室后较富氧室前P、TPR、ALT降低明显(P<0.05),η、PAWP、CCP降低非常明显(P<0.01);SV、mAP、BK增加明显(P<0.05),BV增加非常明显(P<0.01)。结论:富氧室在海拔3700m对人体血流动力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王伟;张芳;朱永安;张西洲;崔建华;马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西藏医药杂志

西藏医药杂志

主管:西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西藏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