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红
随着药物品种的不断增加,临床合并用药物的现象越来越多,药物不良反应亦随之上升.中西药物联合使用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应了解处方中各种药物化学成份的性质和药理作用,进行合理配伍,避免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以达到提高疗效、安全无害的目的.
作者:鲁晓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Internet在世界各地受到了药学界的重视和充分的利用,Internet与药学相结合,将极大地促进药学研究的发展.Internet为药学研究者在获得世界药学界新信息方面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Internet上可以很方便获得大量的时效性很高的与药学专业相关的资料,建立、查阅药学文献数据库,开设网上药刊,发表研究成果,并能与全球药学界进行交流,并可利用计算机在药学研究中进行辅助实验,促进药学科研.利用Internet上的药学资源,使使用者取得的信息量极大扩展,将对促进药学的快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者:胡汉昆;王智勇;刘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婴儿血液标本采集在临床上是难度较大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因大多数婴儿都较肥胖,不适宜颈静脉或股静脉穿刺,为探讨婴儿血液标本采集的佳方法,从2003年1月开始,我院门诊对前来采血的婴儿使用头皮静脉穿刺采血的方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桂芝;李玉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士基本的操作技能之一.穿刺成功与否与护士的基本功训练以及心理状态有着密切关系.因护士心理素质的个体差异,由情绪不稳定引发的穿刺失败发生率占50%-60%,因此研究护士的心理状态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及技术操作水平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本文从心理角度讨论关于静脉穿刺失败的常见负性心理及干预措施.
作者:俞峰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脂肪肝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DM)控制不良时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本文对1998年9月-1999年9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经肝B超确诊为2-DM性脂肪肝患者30例与不合并脂肪肝的2-DM患者30例(对照组)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老年糖尿病性脂肪肝与生长激素的关系、病变机制,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华珍;关远秀;冼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胃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就诊时多属中晚期,全身营养状况一般较差.营养状况与手术耐受力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我院外科自1992年至1997年5年间,手术治疗胃癌78例.本文对该组胃癌病人术前加强营养状况进行分析,简述胃癌手术前营养治疗方法.
作者:盖学芳;张翠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脑血管意外病人的心理特征:焦虑、期待、忧郁、疑虑、自卑自怜,一般多为外向型性格,情绪易于激动.护理的基本原则是初期阶段医除苦痛、解除焦虑;中期阶段使患者有长期治疗心理准备,建立治疗的信心;在恢复期给予安慰,接受事实,自我控制情绪,培养心理适应能力.心理护理方法:尊重理解病人,待病人和蔼可亲,精神调养,宣传医疗保健知识,调动病人积极心理,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身体早日康复.
作者:赵风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1.天麻原名赤箭,过去全为野生,现已野生变家种获得成功,开始大面积栽培供药用,为治肝风内动的常用之药.来源于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系多年生寄生草本,寄主为密环菌,属于二重寄生植物,常生于林下阴湿、腐植质较肥厚的地方.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以质坚实、有鹦哥嘴、断面角质明亮者为佳.其性状特征为:
作者:郭芳;梅汝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手术对患者而言是急性的应激事件,尤其对癌症患者在术前会表现出更强烈的心理反应,如非正常水平的焦虑、恐惧、抑郁、愤怒等,这些不良的心理反应会通过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机制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的康复.及时发现患者不良的心理反应,施行切实有效的心理护理及时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有利于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及理想的康复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刘秋花;袁秀红;林月庆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本文介绍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检查心血管疾病的护理与配合过程,阐明了护理与配合在手术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并提出了防治术后并发症的措施.
作者:雷利民;扬国莉;王萍;古晓燕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以输卵管妊娠为常见,未婚异位妊娠要求保留输卵管功能的病人越来越多.伴随着阴道超声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测技术的提高,异位妊娠基本上能在早期明确诊断,并进行保守性手术治疗.为探索有效的护理措施,通过总结62例开腹输卵管保守性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与护理要点,摸索出一些有益的护理经验,提高这类病人的护理质量是保证其疗效的重要环节.
作者:胡景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日益深化.尤其是精神病院临床护士这一特殊的职业群体,因为工作节奏的加快、竞争激烈、病患家属维权意识的增强,使人际关系发生了改变,心理问题尤显突出.有研究证实:护理工作是压力高的职业之一.[1]精神科护士因服务对象、工作环境、社会偏见等因素造成精神科护士存在的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护理人群中的抑郁发生率高达37.1%,临床护士普遍存在着职业心理问题.[2]护士的心理健康与工作效率、差错事故、护患冲突有着直接的联系.本文就精神科护士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防护的对策进行探讨,以提高精神科护士的心理素质,适应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
作者:刘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桡动脉置管是一项护理新技术,在救治危重病儿和换血疗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对需采动脉血以动态观察血气指标的重危患儿作用更为明显.反复动脉穿刺取血标本,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易损伤多条动脉.而桡动脉置管可随时快速取血标本化验,亦可进行外围动静脉换血.该项技术操作简便,既减轻了病人痛苦,又减少了感染和护士的工作量.我科应用桡动脉置管代替反复动脉穿刺,动态观察血气,取得了一些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潘清萍;陈继昌;彭桂芝;冯秀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从性成熟到性机能衰退的生理过渡时期,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出现的一组以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的证候群,称为更年期综合征.是妇女常见病之一,多发于45-55岁之间,其症状有轻有重,病情严重需要就医者只占1/4强,病人痛苦的症状有:潮热、盗汗、急噪易怒、头痛失眠、焦虑抑郁、心神不安等,现代医学在治疗上多是对症处理,治标不治本.而中医理论认为更年期妇女天癸将竭,肾气渐衰,冲任二脉功能减退,机体处于阴阳暂时失去平衡状态而引起的.治疗此证有不少方法,如补肾,疏肝,潜阳,活血化瘀,理气健脾等,临床效果比较满意.此病临床常见证型有肝郁气滞型、肾虚肝旺型、阴阳俱虚型等,现就其治疗简述如下:
作者:刘建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我院自2000年1月-2003年12月共收治甲状腺疾病患者15例,基中男性2例,女性13例,年龄小16岁,大72岁,平均年龄49岁,35岁以上者占90%,现将其心理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刘秀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观念的转变和新的医疗体制的建立,使得就诊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地增强.因而,护患纠纷的发生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医院门诊表现更为突出.通过几年门诊护理工作的实践,笔者发现许多纠纷的发生均与护患交流缺陷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真正属于护理差错或护理事故而导致的纠纷却是微乎其微.因此,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进行良好的护患交流,达到患者满意的高质量护理服务,把护患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是门诊护理工作者乃至医院护理工作者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
作者:张晓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临床实习是护生由学校向社会过渡的一个重要时期.通过这一社会化过程,锻炼了技能、巩固了相关的专业知识,有了一定的角色转换能力,学会了沟通和交流,实现了个人和社会的有机统一.
作者:安厚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肝病患者的健众教育需求及护理一体化模式.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采用问卷、面谈、黑板报讲座等形式,对健康教育前后的66例老年肝病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进行调查.结果:宣教前患者多欠缺较高层次的健康知识,自我护理不够,知行未统一,对能解决实际问题健康教育内容需求较大;宣教后老年肝病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较健教前有显著提高.结论:健康教育加强了老年肝病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健康教育应讲究方式方法,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健康教育取得成效的保证.
作者:徐彬;周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是烧伤科抢救治疗病人的基本要求,大面积烧伤时血容量不足,血管塌陷,可供选择的穿刺静脉不多(因肢体均有烧伤),如何充分利用和保护好血管是护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作者自1999年3月-2003年9月对326例大面积烧伤病人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收到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建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手术室工作人员每一个操作环节的细微疏忽都可导致无菌技术的失败,造成手术感染,本文从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几方面论述手术室感染的控制.
作者:张丽;张红军;崔士玲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