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晓
牙拔除术是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常见的手术之一,是针对某些牙病和由其引起的局部和全身性疾病的必要治疗手段.口腔门诊每日接诊大量需进行牙拔除术患者,涵盖各年龄组,而且普遍缺乏口腔方面知识,需要有耐心、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并且术后往往会留下一较深的开放性创口,若护理不当极易发生出血、感染、创面愈合困难等,因此术后的护理指导是必要的.
作者:张雯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重症肝炎(包括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慢性重型肝炎),虽然发病过程不同,但都有肝实质的损害,由于肝细胞大量坏死,肝功能代偿不全,造成机体各方面代谢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的临床症状.良好的护理工作,及时发现病情早期变化,采取对症处理是预防并发症,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本科自2001年6月-2006年12月共收治36例重症肝炎病人,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辛世波;孙艳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肝炎是目前传染病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特别是慢性乙型、丙型肝炎病人较多,并且久治不愈,随着病程的延续及各方面因素,疾病的转归及愈后均不理想,因此患此病的病人多数心情焦虑,易激动、恐惧、情绪低落、渴求等种种心理反应.我院2006年1月-2006年6月间收治约156例肝炎病人,其中142例出现异常心理反应.为此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郝春霞;王秀琦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为了提高神经外科ICU护理安全管理,保证患者安全.方法:本文从环境相关因素、疾病相关因素、医护人员相关因素、家属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了强化岗位责任感、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加强医护沟通、合理人员配置的安全管理对策.结果: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几年来,减少了不安全的因素,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结论:实施切实可行的护理安全管理对策,使护理工作更安全、快捷、有效.
作者:黄珍丽;谢小英;蔡友锦;国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对43例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发现术后恢复与手术皮瓣、引流管的护理、心理因素等有密切关系,加强临床观察及护理,适时加强患侧肢体的功能锻炼,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或减轻并发症的症状.
作者:胡跃年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服务品质已提升为当前的焦点,为有效地推进温馨医院建设,我院以创建人民满意医院、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为总目标,自2005年4月份开始正式以我科心胸外科为创建温馨病房的示范区,即根据患者的不同特点,增加人性化服务内容,让患者有回家的感觉.至今已有1年多,收效满意,现已在全院推广,具体做法如下.
作者:苏红佑;郭丽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心可舒治疗冠心病对病人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我们将108例住院冠心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常规极化液静脉点滴+消心痛10mg,口服,1天3次,15天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为对照组;另一组给予极化液静脉点滴+心可舒4片,口服,1天3次,亦15天为一疗程,为治疗组.疗程间休息3-5天,口服药不停用.结果: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显著下降(p分别<0.01及<0.05),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冠心病人常规治疗同时加用心可舒片,可有效纠正病人的异常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利于冠心病恢复及预防或减少发作机会.
作者:赵方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心理护理是医学系心理学的一门科学,如今已成为护理工作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妇怀孕后,心理、生理发生很大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产妇的身心健康.因此,了解产妇的心理,做好心理护理,减轻分娩过程中的痛苦,缩短产程,使婴儿顺利娩出,保证母子平安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ICP影响预后的有关因素,以利于提高围产儿存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ICP患者与对照组妊娠结局,新生儿体重、孕周、IUGR、羊水粪染、围产儿死亡、产后出血的比较.结果:观察组168例ICP患者发生母儿并发症150例,占89.29%,对照组发生母儿并发症10例,占2.8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观察组孕周、新生儿体重小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观察组的剖腹产118例,对照组的剖腹产62例,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或p<0.01).结论:应进一步重视ICP,加强产前、产时胎儿宫内状况的监护,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对降低围产儿死亡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1例直肠癌miles手术后肠梗阻病人,常规灌肠无效,经选择合适的灌肠液及体位,反复多次、小剂量自结肠造瘘口处注入灌肠液,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刘守琴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近年,循证护理这一新概念被越来越多的护士重视和应用,在促进护理学科发展中起着积极的作用,重点介绍循证护理的定义及其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作者:丁海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本文针对21世纪快节奏的生活、工作条件下,抑郁、焦虑症发病率较高,而中国传统意识和综合性医院对心理疾患认识、诊治存在一定误区,分析其原因,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作者:高淑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ICU潜在的医疗护理纠纷,并结合实际医疗护理工作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通过严格执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的各项规定,在实际护理中落实护理操作常规,总结潜在性医疗护理隐患,并对各项隐患结合<条例>中各条规定,提出相应措施,避免护理纠纷.结果:神经外科ICU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责任心、提高服务质量及技术水平、增强法律和自我保护意识、重视护理记录单书写、加强医疗费用透明度等措施,减少临床护理中潜在性医疗护理纠纷.结论:严格执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增强法制观念能大限度减低医疗护理风险,预防医疗事故.
作者:廖燕桃;蔡友锦;李雪冰;国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适用于气管切开术后初期病人较为理想的气道湿化方式.方法:将气管切开病人37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19例采用微量泵持续注入气道湿化,对照组18例采用常规方法湿化即定量间断气道湿化法,观察术后第一、三、五天分泌物粘度,吸痰频率以及第七天继发肺部感染情况.结果:试验组湿化效果理想,未发现痰痂,对照组痰液粘稠并发现4例痰痂;吸痰频率第一天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天开始具有显著差异(p<0.05);继发肺部感染率试验组为0,对照组为11.11%.结论:气管切开初期宜应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以减少肺部感染,避免痰痂形成,保证病人安全.
作者:范仉金;张超;张芳;徐建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病人适宜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将40例颅内动脉瘤栓塞病人随机分为教育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入院宣教、术前准备、术后注意事项等常规指导,不做健康知识教育;教育组采取全程分期教育模式,对病人进行综合性的健康教育.结果:教育组疗效及对健康教育方式的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性健康教育措施对颅内动脉瘤栓塞疗效有积极影响.
作者:杨淑芳;孙秀香;季亚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我院5年来剖宫产率的变化、剖宫产指征的情况,为降低剖宫产率制定具体护理措施.方法:对2001-2004年剖宫产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剖宫产率31.40%,剖宫产率逐年增加,2001年为22.20%,到2005年为47.24%,有极显著差异(p<0.005).以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2001年为5.71%,2005年为13.45%,明显增高,有极显著差异(p<0.005).结论:加强产前教育,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减少非医学指征的剖宫产.
作者:徐相婷;李志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入院宣教工作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服务项目,护士应对病人实行从入院到出院一整套全方位的健康指导,使住院病人积极调整心理状态,尽快适应医院病室的环境,配合治疗,促进康复.通过入院宣教,让每位新入院病人产生对医护人员的信赖和消除对住院的恐惧,也是对新环境的适应及适应新人际关系的开始.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由于工作繁忙、时机不当、思想不重视等因素,在接待病人时,表现为宣教不细致、表情淡漠等多种问题.
作者:邵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上尿路手术后常规放置支架管以达到支持和引流作用,传统的开放式外支架引流易出现逆行感染和外支架管外端的断裂等并发症,我科自2003年2月-2006年10月,对159例病人采用了内置双J管引流,减少了病人的痛苦,避免了逆行感染的发生,效果良好,现就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金霞;童远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骨科常见病与多发病,常发生于老年人,由于老年人年龄大,钙质流失严重,造成骨质疏松,加上外力作用,很容易发生骨折.大部分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恢复较快.
作者:时玉芝;金莲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不典型院内获得性肺炎(NP)的临床特点,提高疗效.方法:对65例老年不典型NP的临床表现、痰菌培养、药敏试验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人不典型NP基础疾病以肿瘤和慢性肺、脑疾病为主,其首发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具有不典型性.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占25.7%,并对多种抗生素呈耐药性,头孢哌酮、喹诺酮类的耐药性较低;真菌感染占25.4%,氟康唑对真菌感染有效.结论:早期诊断、根据药敏合理应用抗生素、及时纠正原发病是治疗老年人不典型NP的关键.
作者:邱昕光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