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苏兰
目的 探讨分析使用替吉奥胶囊联合注射用奥沙利铂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进展期胃癌的患106例,按照患者就诊的先后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直接进行手术之后之后再进行化疗,而治疗组的患者则使用替吉奥胶囊联合注射用奥沙利铂新辅助化疗治疗之后再进行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肿瘤控制情况,手术成功率,术后存活率以及淋巴清扫率等.结果 使用了替吉奥胶囊联合注射用奥沙利铂新辅助化疗治疗的治疗组患者无论是治疗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的患者,同时治疗组患者的淋巴清扫率也要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两组患者的化疗药物副作用对比无明显的差异.讨论 使用替吉奥胶囊联合注射用奥沙利铂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不仅可以更高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同时也具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因此值得临床上使用.
作者:李应林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住院离休干部患者常见的服药问题,并提出对应护理对策.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采用品管圈管理办法综合分析住院离休干部患者常见的服药问题,并制定对应护理对策.结果 服药到口率从改进前的78.9%上升到改进中期的的96.24%与改进后期的98.54%,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的有序展开,对提高患者服药到口率、提高护理质量,效果显著.
作者:杨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医学生作为医院的输入人才,医生这个岗位承担着病患生命的重担,对医生的专业水平要求非常高,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生,直接关系着病患的生命安全,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医学生的专业水平已经成为当前医学教学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从当前医学生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医学生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措施.
作者:李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准分子激光手术是目前治疗近视眼广泛应用的、先进的技术之一.LASIK治疗近视具有手术安全、有效、快速、稳定,术后恢复快,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现在屈光不正患者的理想选择.下面介绍一下准分子激光手术的围手术护理.
作者:祁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对耳鼻喉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对疼痛程度的影响,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耳鼻喉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第一、三、五、七天时的疼痛评分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病人在护理干预后第三、五、七天的疼痛评分与干预后第一天比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病人的第五、七天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第五、七天疼的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的满意度(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9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耳鼻喉手术术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效果较好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加以推广.
作者:刘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当前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医患矛盾也多有见诸报端,这迫使医院在管理中更加注重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护理工作是医疗服务工作的重要方面,其质量如何会对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老年病房护理作为切入点,从人文关怀护理、精细化护理理念分析了老年病房优质护理的开展.
作者:樊佩佩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评估综合护理对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72例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对照组36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36例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于外科手术患者,于术后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够缓解患者疼痛,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因此,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石雅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心内科住院患者安全服药护理干预对策.方法 选取 2014 年 3 月至 2014 年 9 月在我院心内科进行住院治疗的 46例心内科疾病患者,对其进行安全服药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服药情况(用量、时间),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安全服药护理干预,43例患者的依从性大大提高,能正确、准确、准时服药.结论 安全服药护理干预对心内科患者治疗、恢复有比较好的影响作用,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服药的准确率,还能大幅度提升药物疗效,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慧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综合护理联合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 将我院64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32例,同时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终止血时间及术后不良症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45.5±6.6)min vs (71.1±10.3)min显著较低(P<0.05),出血停止时间(5.1±2.0)d vs 对照组(8.3±3.9)d显著较短(P<0.05);观察组术后总发生率为12.5%vs对照组37.5%,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术中、术后的综合性护理联合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孙曼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探讨甲状腺结节综合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至2012年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一组和二组,每组人数各40人.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一组的治疗方法是服用西药甲状腺素片,二组的治疗方法是在使用甲状腺素片的基础上,加上中成药夏枯草.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分析两者的疗效.结果:一组中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不良反应要比二组人数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用药治疗甲状腺结节疗效较好,复发率较低,应该在临床治疗当中加以推广.
作者:李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贫血患者血液红细胞临床检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46例缺铁性贫血患者设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于我院行健康体检的 46 名志愿者设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实施常规血液检验,对比两组受检者的临床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 46例缺铁性贫血患者的RDW水平要明显高于对照组46名健康者(P<0.05);而MCH水平和MCV水平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于血常规检查中筛查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平均红细胞体积能够有效鉴别和诊断缺血性贫血患者,且操作简易,具有较高诊断准确率,临床价值极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武洪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妇产科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诊治的344例正常产褥妇女,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 172 例产妇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 172 例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及身体状态.结果:通过比较,对照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表现出明显的紧张和焦虑,观察组患者的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常规护理加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其积极主动的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帮助手术顺利完成,临床意义显著.
作者:冯张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近年来,随着患者法律意识维权观念的增强,手术室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各手术学科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也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出了高效、高质、高水平的要求.为了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提高护士对护理风险的识别能力和防范能力,提升手术工作质量,避免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的管理是当务之急.
作者:张秋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自身抗体结合多肽阵列重建在胰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早期胰腺癌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均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并结合多肽阵列重建,分析自身抗体结合多肽阵列重建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自身抗体阳性患者25例(62.50%),多于对照组的7例(17.50%),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40例患者中,经自身抗体结合多肽阵列重建诊断39例,诊断符合率为97.50%.结论:自身抗体结合多肽阵列重建在胰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建议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钟宝元;罗开源;刘清泉;曾祥福;邓龙颖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男性关注个人仪容,男性美容整形受到人们的认可,成为较普遍的整形外科手术.本文对2010年1月?2014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5654例患者进行了随访,对男性美容整形的特征及相关情况进行了分析.
作者:拓宽亮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在心绞痛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经我院诊断治疗的 120 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60 例)与对照组(60 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治疗同时进行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3.4%,显著高于对照组 7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用于心绞痛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心肌功能,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雷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和评价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共8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 43 例,对照组患者 41 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采用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入院后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发现观察组中的43例患者在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41患者采用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组间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和良好的固定效果,比普通钢板内固定术相比,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明显要优于普通钢板内固定术,在今后的跟骨骨折临床治疗中,应将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方法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李栋;宋晓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对连贯性的观察连贯性的护理健康教育对门诊慢性宫颈炎患者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年---2012年我院门诊收治的,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 200 例患者,根据健康教育标准给予连贯性的护理教育;对照组 200 例患者,在对应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传统的健康教育.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两组患者对宫颈炎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健康教育的知晓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疾病和治疗的相关问题、卫生知识、异常症状的判断、用药知识等比较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有可比性(p<0.05).在疾病知识的知晓率、遵医行为和满意度的比较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有可比性(p<0.05).结论:给予慢性宫颈炎患者规范、定期、连续的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宫颈炎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梅;高志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医学信息标准化建设是世界各国都比较关注的一个课题,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过程中,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对医学信息的全面改革步伐也得到了加强,这为我国在这一层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动力.本文主要就医学信息标准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探索医学信息标准化建设的优化策略,希望通过此次理论研究对实际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作者:刘海虎;白青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对并发症护理中实施询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间诊治的12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60例患者术后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6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以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为9.88%,对照组为24.69%,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 97.53%,对照组为 90.12%;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措施能够提升预防并发症的效果,而且还能很好的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郭滢滢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