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创颅内压监护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30例疗效观察

王立江;王立勋;魏双平

关键词:无创颅内压监测, 有创颅内压监测, 重症颅脑损伤
摘要:目的:探讨无创颅内压监测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患者采取颅内压监测方式而分为两组,即无创颅内压监测组30例,有创颅内压监测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监测结果.结果:有创颅内压监测组和无创颅内压监测组脉搏、呼吸、收缩压、舒张压及颅内压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颅内压监测可为医生判断病情提供可靠依据.而无创颅内压监测和有创颅内压监测的监测差异不明显,并且操作简单安全,可代替有创监测,推荐应用.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耳穴镇痛临床应用的进展

    耳穴疗法是指通过耳廓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方法,是针灸治疗的重要组成.近代应用耳穴诊断、治疗、预防疾病、保健等方面的研究有了新的发展,尤其在镇痛方面,耳穴的地位日益提高.下面就近年来耳穴镇痛在临床上的应用做以下总结:

    作者:王华昆;郑美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关于医学临床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临床实践教学是医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以提高医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为出发点,加大实践技能训练已经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重点.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当前临床实习的主要因素,提出建立临床技能训练综合实验中心、启用标准化病人、推行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模式、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调整临床实习时间、采用分层管理等办法,从而加强医学实习生临床综合能力培养,提高临床实践教学质量.

    作者:李玉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产褥期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产褥期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以我院1 00例重度子病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预见性护理)各50例,观察比较妊娠结局.结果:试验组产妇产后出血、心力衰竭、子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见性护理应用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中具有积极意义,能够减少母婴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洁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血液报废原因分析

    目的 了解导致血液报废的原因,进而采取有效针对措施,减少血液的浪费,保证用血安全.方法 对2013-2014年血液报废原因进行归类、统计分析.结果 主要的原因是ALT增高、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其后依次是离心破损等.结论 为减少血液的浪费,必须做好猷血前宣教及献血征询工作,严格按标准操作规程操作,确保血液的质量和输血安全.

    作者:周慧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总结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 3年2月到201 5年6月期间接收的1 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性的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以及6个月随访期间患者的复发率方面,观察组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有效地护理干预,可降低疾病的复发率,保证患者的血压处于正常水平,避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景晓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合理选择及争议

    目的:针对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合理选择及相关争议问题展开分析.方法:分别列举研究实例,从腹腔镜技术与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与复杂急性胆囊炎等角度展开分析,对腹腔镜手术治疗、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等治疗方式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结果:对于发病时间未超过72h的患者,建议应尽早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于发病时间超过72h的患者,应该对其引起充分重视,加强在手术之前的评估,促进手术安全性的提升,必要时可以中转开腹,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于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吴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体检中心抽血时晕厥的预防及处理

    目的:总结分析体检中心抽血时晕厥的发生原因、预防措施以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我体检中心在2014年5月到201 5年5月期间接收的500例体检抽血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00例体检抽血者在体检中有35例体检者出现晕厥,晕厥的发生率为7.0%,造成晕厥的原因主要有体检者空腹时间过长、体检者心理状态不佳、体检工作人员的言行举止以及疼痛刺激等.针对体检者出现晕厥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方法,所有体检者均完全康复.结论:体检中心在抽血是应该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做好体检者抽血晕厥的预防工作,对于已经出现晕厥的体检者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实施处理,从而降低体检中心晕厥的发生率,保证体检抽血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吴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平喘顺气汤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平喘顺气汤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收治的90例小儿慢性支气管炎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n=45).治疗组中给予平喘顺气汤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方法,而对照组则给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小儿慢性支气管炎两组患者治疗中,其中治疗组总有效率97.87%,对比组中总有效率80%,治疗组中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比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小儿慢性支气管炎时给予平喘顺气汤联合沙丁胺醇雾化的治疗效果显著,并且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儿的免疫系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谷红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糖尿病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治疗探讨

    目的:分析讨论耱尿病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治疗方案和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 5年12月间收治的1 00例糖尿病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冠心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空腹血糖(FPG)以及餐后2h血糖(2hPG)情况,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FPG、2hPG、TC、TG以及LDL-C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宁对于糖尿病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具有明显效果,能够有效降低血糖,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脂质水平,值得在临床上借鉴应用.

    作者:齐凯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HPLC法测定功能饮料脉动中维生素C的含量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功能饮料脉动中维生素C的含量.方法 采用色谱柱PE.Spheri-5 RP-18柱(250 × 4.6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02mo1.L-1磷酸二氢钾缓冲液(75∶ 25),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295nm,柱温为25℃. 结果 维生素C进样量在0.1 ~ 6ug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RSD=0.51%(n=9). 结论 本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功能饮料中维生素C的直接测定.

    作者:马世勇;李芳;王佳凤;魏丹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江西赣南地区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低强度抗凝治疗方法的临床研究与分析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病人需终身行抗凝治疗,出血与栓塞是术后抗凝治疗过程中凶险和常见的并发症,如何合理掌握抗凝强度,减少术后出血、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一直都是心脏外科医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低强度抗凝治疗策略以及当前的低强度抗凝治疗发展作一综述,以期对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病人的低强度抗凝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陈洪;唐燕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急诊昏迷患者的迅速分诊与急救处理

    目的 分析总结急诊昏迷患者的分诊及急救处理经验. 方法 回顾分析332例急诊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分诊方法、紧急处理措施、治疗及转归的情况.结果 除94例患者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外,其余的238例患者中,187例(78.6%)治愈出院;24例(1 0.1%)好转出院;27例(11.3%)死亡.总体急救成功率为88.7%. 结论 对急诊昏迷患者进行正确迅速的分诊及有效处理,能显著降低急诊病死率,是抢救成功的关健.

    作者:杜亚庆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支气管肺炎行喜炎平注射液疗法的效果.方法:调查对象从我院收治患者中抽选,随机抽样后将140例分成两组:对照组行病毒唑疗法,研究组于对照组上加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后评定总体效果.结果:研究组疾病好转率为97.1%,高于85.7%的对照组,P<0.05,有区别.结论:临床针对支气管肺炎患者行喜炎平注射液疗法作用突出,可改善病症,缩短治疗时间,增强疗效,值得借鉴.

    作者:赵秋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强化药事管理职能督导药物合理应用为医疗安全探讨

    合理用药是提高医疗质量、减轻药物毒副作用以确保安全和缓解“看病贵”的重要措施之一.近几年来,由于多种原因使药物滥用现象比较严重,如何加强合理用药管理是摆在医院管理者和医务工作者面前的主要课题.我院高度重视合理用药管理工作,强化临床合理用药管理,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水平,多举措避免药物滥用,遏制因不合理用药而产生的药物毒副作用和过渡经济负担,促进了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确保了医疗安全.

    作者:邓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方法 选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40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引发的不良反应患者,对40例患者的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资料进行统计性分析,总结不良反应发生的具体情况.结果 在研究的40例患者中出现皮肤过敏反应的有12例,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有10例,出现过敏性休克的有8例,肝损害的有4例,出现血栓静脉炎的有6例.在旧品种与新品种方面所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两者之间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为皮肤、肠胃及过敏性休克反应症状,而肝损害及血栓方面的不良反应发生相对较少,而新品种所致的不良反应要低于旧品种.

    作者:尹翔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及分析

    目的:总结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的原因,并根据原因给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我院在2014年6月到201 5年6月期间90名护理人员在护理期间是否发生意外针刺伤,分析针刺伤的原因.结果:90名护理人员中有82名护理人员发生过意外针剌,发生率为91.1%.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在工作中缺乏经验、工作不认真、注意力受到影响等.结论: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中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保持认真的工作态度,从而避免针刺事件的发生,保证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作者:陈丽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巴南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吸烟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重庆市巴南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和吸烟状况,为政府和卫生部门进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实施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对重庆市巴南区15至69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健康素养水平为12.1%.基本知识和理念、生活方式和行为、基本技能水平分别为16.7%、20.8%、12.9%,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如下:科学健康观(41.3%),传染病预防(28.8%),慢性病预防(7.5%),安全与急救(47.1%),基本医疗(17.1%),健康信息(9.2%).吸烟率为29.6%.多因素分析,文化程度(OR=3.307)、吸烟状况(OR=1.969)影响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结论 巴南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吸烟率较高.应针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健康问题,进行综合干预以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作者:周昊;汪洋;方旭东;陈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护理

    目的:研究分泌性中耳炎应用骨膜穿刺术进行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我院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诊治的156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所选患者均实施骨膜穿刺术治疗,将所选的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78例患者进行术前检查、术中监测生命体征以及术后遵医用药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术前心理护理、术中配合护理、体位护理、术后饮食干预以及出院指导等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实施骨膜穿刺术治疗过程中完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对患者来说意义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聂玉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妊娠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与早期干预研究进展

    妊娠糖尿病(GDM)是是妊娠期见常见的临床并发症[1].近年来检出率呈上升趋势[2].目前为止,妊娠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仍然在研究,但研究表明,妊娠糖尿病和常规糖尿病一样,必须早期干预有效控制,否则将会对孕妇的妊娠过程以致结局产生深远影响.近年来,有相关报道称[3],妊娠糖尿病不能早期干预危险因素,将会增加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张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临床骨科护理中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价值探讨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方式在临床骨科护理中的价值,以期探索出更加优质化护理方式,提升患者生命质量.方法:统计本院201 5年3月至2015年12月骨科患者,随机抽取88例,并分成两组,各4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方式,结合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病症并发症情况,对照不同护理方式取得的效果.结果:两组皆存在一定的并发症状况,相比较而言,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状况较重,并发症人数为18例(40.91%),观察组并发症人数为5例(11.36%),两组患者之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在临床骨科护理中具有良好应用价值,可有效防止患者术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