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梦霞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西医治疗主要包括局部应用抗炎类药物、止痛剂、腐蚀剂、局部封闭、激光治疗,全身性应用抗病毒、激素、免疫抑制剂、免疫增强、维生素等适用于病因独特、局部用药疗效不佳者,中医常用药汤、穴位注射、药贴、耳穴压豆等治疗RAU.
作者:张文博;夏士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3月-4月40名在神经外科转科的护士为研究对象,2014年3月份的20名护士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法,设定为对照组;2014年4月份的20名护士采用的是PBL教学法,设定为实验组.两组分别各学习1个月,学习结束后问卷调查被研究对象的学习兴趣和综合分析能力并观察两组的理论及实践操作考试成绩.结果 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习兴趣和综合分析能力,理论及实践考试成绩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验组教学成绩突出,而且极大程度的提高了护士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知识点的掌握,值得在神经外科的护理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龚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将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利用到慢性肾病患者中,探讨慢性肾病患者的管理模式较本科常规健康教育的优势.方法:随机把9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住院期间,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而对对照组患者仍然进行接受本科常规健康教育,待出院前以调查问卷方式调查干预前后的效果.调查结果:接受护理干预后的患者对慢性肾脏病方面、对相关药物、并发症、不良饮食行等方面的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得到极大的提高.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花费及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建立慢性肾脏病患者管理体系,采取护理干预方式能极大提高肾脏病患者对相关疾病的知识认知和自我约束管理能力,认识并改变各种不良的生活习惯,减缓肾脏功能的进一步恶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谢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对胃镜检查患者施加心理护理干预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满意度、检查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改善情况显著强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时间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胃镜检查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的焦虑情绪得到明显的改善,缩短检查时间,使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明显的提高.
作者:肖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血压和妊娠结局受临床干预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8月来我院接受治疗80例妊高症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对照组(40例)接受包括产检在内的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40例)接受临床干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分娩时、分娩4h”三个时期的血压值,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分娩时、分娩后4h观察组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妊娠期高血压,建议优先选择临床干预治疗,降压效果明显,还可减少不良妊娠结局产生.
作者:夏威;谭兵祥;涂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临床生化检验前过程对检验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来我院体检的130例健康者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检验前过程各因素对检验质量的影响.结果:临床生化检验前过程中的溶血、体位与检测时间影响着检测质量.结论:临床实践中应关注生化检验前过程的质量,落实各项准备工作,保证检验仪器的精密性与科学性,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以此降低生化检验前过程对检验质量的影响,进而为临床治疗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李红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中采用液体保温护理对其术中低体温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3月到2015年11月收治行宫腔镜手术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29例,并均签署实验知情同意书.常规组性行宫腔镜手术中对灌注液不采取措施;研究组行宫腔镜手术给予灌注液持续加温37℃.观察记录58例患者术中低温寒战、体温变化、出血量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研究组低温寒战率为00.00%优于常规组00.00%,且两组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中体温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00.00%)均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00.00%),两组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灌注液保温护理可降低宫腔镜手术术中低温寒战发生机率,降低患者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极大提升手术治疗质量以及患者术后生活.
作者:马小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检验科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与对策.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发现的105例血液标本不合格情况,分析其不合格原因与来源科室情况.结果:不合格原因中主要集中在凝血、溶血和标本量不规范等方面,分别占比41.9%、29.52%、20%,来源科室中主要集中在内科与外科中,分别占比39.05%、28.57%.结论:对于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要细致查证,而后针对相关工作环节做对应管理提升.
作者:牟小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呼吸机集束干预策略.方法:选择于2015年1月-2016年2月于我院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133例做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无菌操作、病房管理等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成立专门的VAP护理小组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机集束干预用于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效果优越,是患者较好的护理选择,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于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 择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设置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共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患者各占据30例.对两组患者均采取基础护理模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与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常规组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3.3%与96.7%,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血糖值、TG、TC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与健康教育策略十分重要,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推荐采纳.
作者:冯春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对穴位按摩治疗依从性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5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对穴位按摩治疗依从性的提高情况.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对穴位按摩治疗的依从性显著提升,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对穴位按摩治疗的依从性,促进了血液循环,改善了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提高了遵医行为,保证了患者满意度,增加护理人员士气,提升工作质量,发挥了中医特色技术护理服务,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尹晓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15例囊性肾癌(cystic renal cellcarcinoma,CRCC)在超声诊断中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 通过2013年1月-2016年1月病理证实的15例CRCC患者,在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查中影像表现.结论:超声彩色多普勒诊断CRCC具有相对特异的表现,具有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李乐;乔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探讨27例急诊无助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27例急诊无助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均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进一步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27例急诊无助患者当中,在我院接受治疗7例,其中2例病死,5例经过救治病情恢复稳定,但没有联系到家属,进而将患者送至福利院;其余2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之后病情恢复稳定,并联系到家属,之后通过病情评估符合出院标准后,由家属陪同患者出院.结论 急诊无助患者情况特殊,需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及时构建急救绿色通道,掌握患者基本信息,对患者的物品进行妥善保管,并对患者进行生活及心理等方面的护理,以此使患者获得优质、科学、全面的护理,进一步确保急诊无助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杨颖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急诊接诊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本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6例,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划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8例.对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性护理,对实验组患者行急诊接诊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心梗复发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各项数据组间差异显著,即P<0.05,本次实验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语:对急性心急梗死患者行急诊接诊护理,可以显著加快患者恢复,降低患者心梗复发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兴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为了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卫计委的指导下,各社区、乡镇工作人员的配合下,我中心在2010年4月开展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这项工作.为做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我市积极探索有效的工作模式,开展了检查项目的随访服务,确保对目标人群的服务及时、细致、常态化,切实达到预防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的目的.
作者:吴翠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慢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一类极具复杂性的临床症侯群,同时也是心脏疾病较为严重的一个阶段,其有着发病率相对较高,存活率相对低下的特征,是目前心血管疾病治疗的难点和重点.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和对心衰认识的逐步深入,近年来,中西医对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研究和防治取得了很大进步.本文就近年来中西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关研究做一概述.
作者:谭笑丽;彭绍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主要针对护理干预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抽取本院于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60例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本院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改良后的护理措施,该措施缩短了通气时间、促使呼吸道通畅,强化对患者口腔护理,加强了对呼吸机的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结果 经过对比两组患者通气前后的各项监测指标,发现观察组患者平均通气时间(22.3d)明显短于对照组(34.6d),并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13.3%)明显低于对照组(33.3%),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治疗的过程当中,采用改良后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疗效显著.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作者:林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对1例吞咽苦难患者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的观察和护理,总结PEG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室1例重症合并吞咽困难患者行PEG并与肠内营养的病例,总结术后观察要点及并发症的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1次置管成功,无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PEG操作简单且安全性高,术后护理对防止并发症尤为重要.
作者:胡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时低血糖的发生情况以及采用优质护理措施对预防低血糖的作用.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我将40例终末期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糖的情况,并总结出现低血糖的前期症状,出现低血糖时的症状以及紧急的救治护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患者透视开始时、2小时后、结束时的血糖分别为(6.23±1.28) mmol/L、(5.31±1.12) mmol/L和(6.34±1.09) mmol/L,对照组依次为(6.38±1.46)mmol/L、(3.17±0.87) mmol/L和(5.18±1.21) mmol/L,其稳定性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周内观察组透析2小时、透析结束时和总的发生率分别为5.00%、3.33%和8.33%,对照组依次为18.33%、15.00%和3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过程中易出现低血糖,透析过程中采取优质护理措施,严密监测血糖及透析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并及时处理,可以减少透析中低血糖发生.
作者:钱中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病原微生物检验的方法对急性腹泻婴幼儿致病原因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急性腹泻婴幼儿共2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病原微生物检验法对其自然排便腹泻时的粪便进行检验.结果:通过本次病原微生物检验,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患儿为123例,所占比例为61.5%.对患儿不同年龄段的阳性率进行比较,1-3岁患儿阳性率高,每两个年龄段患儿阳性率进行对比差异显示为P<0.05,统计学意义以及差异存在并且十分明显.另外患儿受到轮状病毒感染的概率较高,与其他细菌感染相比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对于患有急性腹泻的婴幼儿,其年龄与疾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并且致病菌为轮状病毒的较多,因此在疾病治疗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实验室检验,以此来进行针对性治疗.
作者:段金花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