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外科术后28例急性肺栓塞的临床护理思路构架

陈红梅

关键词:胸外手术, 急性肺栓塞, 临床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术后护理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选定的28例结急性肺栓塞患者行胸外手术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例.两组患者在生活能力和心理状态两方面伴有不同程度的障碍,对照组在术后提供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接受术后在常规护理配合康复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能力、运动能力对比结果P>0.05;经上述不同方法护理后两组Barthe1、SDS量表评分均较之前显著提高,观察组评分改善效果伉于对照组,对比结果P<0.05.结论: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康复护理将显著提高其生活能力,对改善患者负面情绪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百草枯口服中毒患者的临床救治与护理研究

    百草枯是一种高毒性的除草剂,对人畜有较强毒性,皮肤接触、呼吸道吸入和口服均可造成急性中毒.中毒后治疗是否及时对于提高患者救治的成功率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急性百草枯中毒救治方案,包括院前急救、毒物的清除、血液灌流、抗炎治疗、免疫抑制剂、抗氧化剂等治疗.除有关药物治疗外,治疗过程中护士对医生的配合及临床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救治与护理进行归纳总结,为临床教治与护理提供参考.

    作者:刘怡琳;邵小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胆石性胰腺炎51例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胆石性胰腺炎手术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择取本院于2015年6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胆石性胰腺炎患者51例,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划分为实验组(26例)与参照组(25例).对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行优质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15%,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6.00%,对比两组数据,差异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胆石性胰腺炎患者手术治疗后,辅以优质护理,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病痛,改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叶小伟;王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ICU住院患者压疮发生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并探讨ICU住院患者压疮发生危险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入住本院ICU病房的患者2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将在ICU住院期间发生难免性压疮的患者16例作为观察组,未发生压疮的患者18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体温和住院天数,比较两组患者的白蛋白、血红蛋白以及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平均体温、平均住院时间均高于对照组,且每组数据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白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含量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均高于对照组,且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住院患者压疮发生存在相关的危险因素,临床护理人员应针对相关的危险因素做好预防及处理措施,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作者:周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腹部超声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腹部超声检查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有利于早期把握病情、及时诊断和精确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7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且与临床表现、血尿淀粉酶及CT等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176例胰腺炎患者中超声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符合率为81.5%,与CT诊断阳性率几无明显差异.结论 腹部超声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上有实用的临床价值,无痛无创,且能评估病情的程度,便于临床治疗.

    作者:董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5S模式对提升护士责任感的作用

    目的:研究5S模式对提升护士责任感的作用;方法:在推广5S模式之初选取两组护理人员分别采用普通护理模式和5S护理模式,对终的病区质量、护士综合素质、服务态度、服务及时度、服务质量等进行评分,观察两种护理模式的差异;结果:通过评定小组、医生、患者对两个不同护理小组的评分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普通护理小组的综合平均得分明显少于“5S”模式护理小组的得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5S”护理模式小组成员的责任高明显高于普通护理小组成员;“5S”模式的护理小组成员不论是护士的总体素质,还是病区的质量、护士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的及时性等都比普通护理小组有明显的提升,护理过程中产生误会和矛盾的可能性大大减小;护理人员与医生的配合度大大提高,患者满意度也出现了大幅提升的现象.结论:5S模式对于提高护士的护理质量具有显著的作用,对于避免护士与患者直接的摩擦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于塑造护士良好的工作习惯具有显著成效,对于提升护士责任感具有明显的作用.

    作者:项琼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体会

    目的:探究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治疗后的护理效果,以及经过有效康复训练后的效果.方法:选取予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相同的治疗环境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训练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卧位护理及早期偏瘫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并进行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损伤恢复的情况观察.结果:训练组在神经功能损伤恢复方而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训练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高,无效率较对照组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治疗后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以及康复训练,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病情,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和相关的运动功能,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昭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糖尿病肾病中自噬研究概况

    糖尿病引起的终末期肾衰竭使糖尿病的致死率显著增加,需要寻找新的治疗靶点.自噬是一种降解胞浆内容物的代谢过程,对细胞的存活,发展等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糖尿病肾病中自噬功能紊乱.本文综述了自噬在糖尿病相关肾损伤中的作用,并对肾脏中调控自噬的多种信号通路进行总结.

    作者:赵迪;马世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硫酸镁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硫酸镁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15年1月~2015年12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纳入患儿45例,均给予基础治疗,以孟鲁司特预防复发,观察组联合硫酸镁.结果:观察组控制率77.8%、控制+显效率93.3%高于对照组55.6%、77.8%,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FENO、诱导痰嗜酸粒细胞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硫酸镁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好、安全.

    作者:赵起仙;钟章炼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暴力伤医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近年来暴力伤医事件频发,且数量和严重程度都有越来越加重的趋势.本文通过分析暴力伤医产生的原因,探讨解决暴力伤医的可能对策.

    作者:张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复发性多软骨炎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复发性多软骨炎的临床护理.方法:于2011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收治于我院的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88例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常规组患者44例给予传统护理;研究组患者44例给予临床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18%(41/44);常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9.55%(35/44).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于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而言,给予患者临床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缓解患者的病情发展,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起到良好改善.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丁梦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谈发物在疾病治疗中的意义

    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个人的体会,介绍了发物的释义、分类、机理、禁忌发物的疾病及发物的治疗作用.

    作者:陈盛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集束化护理预防急诊患者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集束化护理预防急诊患者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3年12月,医院急诊科共收治患者1652例,2014年1月,实施集束化护理后,截止2014年12月,收治患者1785例.结果:改进后,转住院患者3日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医务人员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手卫生抽检合格率、物品表面消毒合格率、门诊呼吸道感染入院前1周有急诊科停留史发生率低于改进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开展集中束化护理,有助于降低相关人员呼吸道感染发生风险.

    作者:马春仙;刘丽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高压氧联合骨肽治疗对跟骨骨折术后愈合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高压氧联合骨肽治疗对跟骨骨折术后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行根骨骨折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三组,每组30例,在术后分别以高压氧,骨肽和联合方式进行治疗,对比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三组患者的骨折愈合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2个月和3个月时,对患者骨折愈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证明,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和1组与2组相比,3组骨折愈合情况好,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P<0.05.结论:对于行跟骨骨折术后患者,使用高压氧联合骨肽进行治疗,能够加速切口和骨骼愈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因此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赵琳;徐大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囊性肾癌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15例囊性肾癌(cystic renal cellcarcinoma,CRCC)在超声诊断中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 通过2013年1月-2016年1月病理证实的15例CRCC患者,在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查中影像表现.结论:超声彩色多普勒诊断CRCC具有相对特异的表现,具有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李乐;乔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心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初产妇选择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对2013-2015年间在我科符合自然分娩条件的待产初产孕妇中,随机选取4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产科护理,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并对两组初产妇产前产后的心理状况、分娩方式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实验组初产妇的心理状况、自然分娩率等都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对初产妇战胜产前不良情绪、选择自然分娩等有明显作用.

    作者:吴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临床干预治疗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血压和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血压和妊娠结局受临床干预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8月来我院接受治疗80例妊高症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对照组(40例)接受包括产检在内的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40例)接受临床干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分娩时、分娩4h”三个时期的血压值,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分娩时、分娩后4h观察组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妊娠期高血压,建议优先选择临床干预治疗,降压效果明显,还可减少不良妊娠结局产生.

    作者:夏威;谭兵祥;涂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涂层支架与金属裸支架治疗ST段抬高心肌梗死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目的 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涂层支架与金属裸支架治疗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疗效进行对比,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循证证据.方法 检索Pubmed、0vid、SpringerLink、ScienceDirect、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至2015-10.收集涂层支架与金属裸支架治疗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疗效对比的相关文献,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在观察指标中,全因死亡人数、再次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再次靶血管重建、靶病变晚期管腔丢失方面,涂层支架明显优于金属裸支架(P<0.05).结论 PCI植入涂层支架治疗ST段抬高心肌梗死,在再次靶血管重建、靶病变晚期管腔丢失方面明显优于金属裸支架,而无证据显示其在全因死亡人数、再次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方面优于金属裸支架.

    作者:高生云;白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胸、腹腔镜联合手术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对比分析常规开胸手术与胸、腹腔镜联合手术对于食管癌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 将参与本次临床实践的90例患者采用随机的方式进行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采用胸、腹腔镜联合的食管癌根治术,对照组的患者则进行常规性的开胸食管癌根治手术.对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与对照组的患者相比,观察组的患者在手术当中的出血量以及手术后的胸腔引流量均比对照组更少,而手术之后的住院时间、拔管时间、手术之后的肺功能以及手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更低.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胸、腹腔镜联合手术的方式来进行食管癌的治疗近期的疗效明显的好于常规的开胸手术.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诊集束治疗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性肺水肿12例临床护理

    目的:对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性肺水肿患者行急诊集束治疗,探析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择取本院于2013年10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性肺水肿患者12例,对患者行急诊集束治疗,并在治疗期对患者行预见性护理,观察并对比患者护理前后的氧合指数以及护理有效率.结果:患者治疗前的氧合指数为(203.1±69.5),治疗后的氧合指数为(434.5±97.2),数据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患者治疗有效率高达100%.结论:在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性水肿患者接受急诊集束治疗过程中,对其行以有效的预见性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氧合指数,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沈芳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不同麻醉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抽取在我院接受非心脏手术的8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成研究A组和研究B组.研究A组采用全身麻醉方式,研究B组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术前、术后1d、术后3d的认知功能障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的MMSE评分无显著差异,术后研究A组患者的MMSE评分和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和研究B组相比有较大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两种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的影响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能够显著降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临床疗效提高,值得借鉴应用.

    作者:王新芳;王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