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意念力学的发展与应用

姜凤阁

关键词:意念, 量子力学, 人类生活
摘要:量子力学的提出与发展无疑是人类科学史上重要的成就,意念的量子力学机制的发展在很多领域都带来了一定的变革,而意念的量子力学也作为一种载体的形式被人类所应用.意识会刺激大脑,在这个短暂的过程中大脑对行为意识进行选择并把其它意识抛弃,然后意识转化为意念,终变成动机支配人体去付诸于实际行动,文章中我们简单的进行了分析研究.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关节镜辅助下髓芯减压植入复合自体骨髓的骨诱导材料联合钛棒支撑治疗Ⅱ期股骨头坏死

    目的:对Ⅱ期股骨头坏死采用关节镜辅助,并且采用髓芯减压植入复合自体骨髓的骨诱导材料联合钛棒支撑的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52例创伤性、酒精性、激素性、特发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致病的诱因和ARCO标准可以分为Ⅱa期、Ⅱb期、Ⅱ c期.对比不同分期患者的术后临床疗效.结果:Ⅱa期患者的术后改善率为91.67%,Ⅱ b期患者的术后改善率为73.91%,Ⅱc期患者的术后改善率为%.本次选取的所有患者术后改善率为40.00%.Ⅱ a期和Ⅱb期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Ⅱc期,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Ⅱ期股骨头坏死采用关节镜辅助,并且采用髓芯减压植入复合自体骨髓的骨诱导材料联合钛棒支撑,Ⅱ a期和Ⅱb期的改善效果均比较良好,Ⅱ c期的改善当中需要格外慎重.该方法能够为临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开辟更加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作者:刘蜀君;余美春;袁恭贵;程亚锋;潘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腹部超声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腹部超声检查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有利于早期把握病情、及时诊断和精确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7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且与临床表现、血尿淀粉酶及CT等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176例胰腺炎患者中超声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符合率为81.5%,与CT诊断阳性率几无明显差异.结论 腹部超声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上有实用的临床价值,无痛无创,且能评估病情的程度,便于临床治疗.

    作者:董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经阴道超声对宫外妊娠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对宫外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3年7月至201 5年6月经阴道超声和手术病理证实的异位妊娠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36例宫外妊娠超声检查与手术对照诊断符合率94.4%(34/36),误诊率5.6%(2/36),误诊的2例手术证实为炎性包块.分析原因,无明显停经史,未结合血象、临床病史及尿HCG等其他检查,单一依赖超声图像草率的下诊断结论.结论:对临床上有停经史伴不明原因的阴道出血者,宫内节育环放置的妇女不明原因腹痛,无明显停经史,阴道不规则出血者,无明显腹痛等现象但腹部叩诊移动性浊音患者应首选阴道超声检查.

    作者:周伟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涂层支架与金属裸支架治疗ST段抬高心肌梗死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目的 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涂层支架与金属裸支架治疗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疗效进行对比,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循证证据.方法 检索Pubmed、0vid、SpringerLink、ScienceDirect、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至2015-10.收集涂层支架与金属裸支架治疗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疗效对比的相关文献,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在观察指标中,全因死亡人数、再次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再次靶血管重建、靶病变晚期管腔丢失方面,涂层支架明显优于金属裸支架(P<0.05).结论 PCI植入涂层支架治疗ST段抬高心肌梗死,在再次靶血管重建、靶病变晚期管腔丢失方面明显优于金属裸支架,而无证据显示其在全因死亡人数、再次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方面优于金属裸支架.

    作者:高生云;白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小儿感染性休克观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感染性休克观察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从2014年1月到2015年11月所收治的59例感染性休克患儿,给予相关观察护理,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儿中,治愈患儿57例,所占的比例是96.6%;死亡患儿2例,所占的比例是3.4%.结论:小儿感染性休克给予观察护理,可保证治疗效果,挽救患儿生命安全.

    作者:赵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胆石性胰腺炎51例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胆石性胰腺炎手术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择取本院于2015年6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胆石性胰腺炎患者51例,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划分为实验组(26例)与参照组(25例).对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行优质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15%,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6.00%,对比两组数据,差异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胆石性胰腺炎患者手术治疗后,辅以优质护理,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病痛,改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叶小伟;王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创伤后瘢痕的临床评估及综合治疗分析

    目的:观察和探讨定向扩张器在治疗创伤后面颈部瘢痕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年12月至2015年10月用定向扩张器治疗32例创伤后面颈部瘢痕患者.手术分两期:先于瘢痕附近正常皮下置入定向扩张器,皮肤充分扩张后行扩张器取出、瘢痕切除、局部皮瓣转移.结果:32例患者共治疗45处瘢痕,置入扩张器47个,一次修复大面积为12cm×16cm,除3例遗留部分瘢痕经第二次皮肤扩张修复外,所有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扩张期并发症13处(28.89%),以扩张器外露多见.结论:定向皮肤扩张器在创伤后面颈部瘢痕治疗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但应重视预防并发症.

    作者:陈红梅;张琼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庭护理对策研究

    目的:旨在提升严重精神病患在生存质量,实现对病人家属更多科学、合理的护理技巧提升,营造和谐的社区氛围,实现严重精神病患者融入社区生活的必然性.方法:选择了选取了2013年至2015年之间我社区中心接受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属护理教育培训的家庭22例,22例家庭进行了正规的就严重精神病患者家庭护理相关知识的培训,设置为护理组,另外选择22例没有经过正规的护理培训严重精神病患者家庭,设置为对比组.经过3个月天进行家访3次,就患者服药准时率、发病次数、情感融合、社会融入度等指标进行重点家访.结果:服药准时率护理组稳定在99%,对比组则出现了一定的波动;发病总次数、情感融合良好率、参加社区活动次数等指标中,护理组也是明显优于对比组,同时呈现出不断好转的趋势,对比组好转趋势不明显.结论:对严重精神病患者进行家庭护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不仅需要医院对其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之外,家属对患者的护理将直接影响其好转的速度和趋势.因此需要引导一种科学、合理的家庭护理措施,实现严重精神病患者更快的好转和恢复.

    作者:匡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切除术68例体会

    目的:对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切除术的临床体会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自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3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伉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腹腔镜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速度快及手术创伤小等优点,临床治疗效果非常理想,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黄彦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胸外科手术致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随着胸外科的发展,围手术期并发的急性肺损伤,已日益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术中多种因素会导致急性肺损伤,现就胸外科手术中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措施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清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讨剖宫产术中补钙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补钙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有剖宫产术指征、存在有宫缩乏力高危因素的孕产妇18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常规在娩出胎儿后宫体注射催产素20u及静脉滴注催产素20u,观察组在娩出胎儿后立即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10mL,对照组不使用钙剂.结果:观察组术中及术后2h累计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副作用少.结论:剖宫产术中静脉推注葡萄搪酸钙有助于促进子宫收缩,能有效地减少术中及产后失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具有方法简便、安全、效果显著和副作用少等优点,可作为预防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综合预防用药措施之一.

    作者:刘少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诊外科手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和探讨急诊外科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及其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48例的临床资料,分为手术组(n=24)与非手术组(n=24),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治愈、好转或死亡)、总住院时间、住院总花费、胃肠内营养开始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选时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总治疗结果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住院时间和胃肠营养开始时间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中出血量不多,并发症少或无.结论:通过采用急诊外科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够有效地提高生存率,胃肠营养开始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文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脂代谢检验分析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脂水平,并分析血脂代谢检验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重要性. 方法 对嘉善县康慈医院的4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试验组,将40名健康人群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接受4周的抗精神类药物治疗,对照组不适用任何药物.对两组研究研究对象试试验后的血脂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试验前后两组研究对象的各项血脂项目均具有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脂代谢进行检测有助于帮助医生判断治疗效果.

    作者:董琼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持续质量改进的方式对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进行术后疼痛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持续质量改进(CQI)应用于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8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及常规术后疼痛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CQI疼痛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术后1、2及3d,观察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45%,显著高与对照组的81.82% (P<0.05).结论:CQI理念应用于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术后疼痛护理有利于提高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术后疼痛及关节功能,促进病情康复.

    作者:杨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谈小儿佝偻病

    小儿佝偻病是一种营养缺乏性疾病,是由于某种原因造成身体相对性缺乏维生素D造成的,由于缺乏维生素D,引起全身钙、磷代谢失常和以骨骼改变为主的一系列变化.严重者致骨骼畸形,影响小儿正常生长发育,并使机体抵抗力降低,免疫球蛋白减少,易并发各种感染,且使其病情加重,病程延长,应积极防治.

    作者:左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小学生心理教育不依从性的原因与对策探析

    近些年来,在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程中暴露出不少的问题,因而应在正确认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的前提下,采取相应措施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本文将对当前中小学生心理教育不依从性的原因及对策进行阐述.

    作者:程小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微创技术在妇科宫外孕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在妇科宫外孕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 3年12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宫外孕患者54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27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腹腔镜微创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和术中出血平均数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并发症情况发生的几率.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9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患者显效14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30%,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在手术平均时间和术中出血平均数情况,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在并发症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发生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技术在妇科宫外孕治疗中具有极强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降低并发症情况发生的几率.

    作者:何萍;吴尉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一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高龄患者的压疮护理

    报道一例91岁女性患者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压疮护理过程,运用湿性愈合理论,有效促进了创面快速愈合的护理体会.本例通过应用新型敷料进行创面局部处理,并配合全身支持疗法,对患者院前发生的Ⅱ期压疮进行细心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夏祯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究创伤性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创伤性骨折患者240例,回顾性分析普外科创伤性骨折患者情况.结果:男性DVT发生率15.56%明显高于女性DVT发生率8.33%.DVT发生率随着患者年龄增加明显升高,患者BMI指数大于25、有吸烟者明显增高.患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患者DVT发生率明显高于总体发生率.高空坠落患者DVT发生率高,达到43.76%,高能量损伤患者DVT发生率较低能量损伤患者发生率较高.随着手术时长的延长,患者DVT发生率增加,手术时长小于1小时时发生率为10.40%,手术时长大于2小时时DVT发生率高达50.00%.全身麻醉患者DVT发生率28.13%明显高于非全麻患者11.24%.结论:创伤性骨折患者有DVT发生可能性,年龄≥60岁、有吸烟史、患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能量损伤、手术时长大于2小时全身麻醉患者均可导致DVT发生率增高,临床医生应引起足够重视,预防DVT的发生.

    作者:张先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对比传统换药技术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用于皮肤软组织损伤

    目的:对比传统换药技术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用于皮肤软组织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治疗的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60例,采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30例观察组患者与30例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换药技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换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在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换药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治疗后创面面积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时,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换药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状况的发生,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