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鹏
目的:分析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10月收治82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选择护理方式不同分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护理方式为预见性护理,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模式,评估治疗后两组临床效果及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远高于对照组82.93%,差异显著(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仅发生1例便秘和1例肺部感染,而对照组患者便秘、尿路、肺部及压疮并发症均有发生,效果远不如观察组(P<0.05).结论:相比常规护理,对急性期脑出血救治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效果更突出,不仅提高了临床疗效,同时也降低了不良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显著.
作者:韩燕 刊期: 2017年第12期
随着医疗护理专业的发展、新型医疗设备的诞生和医院管理体制的改进,重症疾病监护是危重病医学重症监护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重症监护是指对收治的各类危重,病患者,运用各种先进的医疗技术,现代化的监护和抢救设备,对其实施集中的加强治理和护理,以大限度的确保病人的生存及随后的生命质量.本文结合个人多年实践工作经验,就重症监护室护理常规的相关问题展开了探讨和分析.
作者:张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核酸检测与抗体检测在HIV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382例确诊HIV感染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其中有225例患者为早期感染,有157例患者为中晚期感染,所有患者均给予核酸检测与抗体检测,比较核酸检测、抗体检测对HIV感染检出情况.结果:早期感染患者核酸检测其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抗体检测(87.1%VS80.2%),中晚期感染患者抗体检测其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核酸检测(80.4%VS85.9%),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早期HIV感染与中晚期HIV感染患者核酸检测以及抗体检测准确性具有较大差异,早期HIV感染患者核酸检测准确性高,中晚期HIV感染患者抗体检测准确性高.
作者:古继密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80例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于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患者,两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对照组以西地兰和地高辛治疗,给予研究组以胺碘酮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0%,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方作春;董为技;杨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血清胆红素、糖化血红蛋白联合血脂检验诊断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选取2015年01月至2017年0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同期选择30例单纯性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结果:两组受检人员在血清总胆红素、糖化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对比中存在一定差异,P值小于0.05.结论:血清胆红素、糖化血红蛋白联合血脂检验诊断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俞小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析血液透析治疗肾病综合征急性肾衰竭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所收治的38例肾病综合征急性肾衰竭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19例,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19例,予以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对比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其Scr(血清肌酐)、BUN(尿素氮)以及Ccr(内生肌酐)无较大差异(P>0.05),在治疗后,均较之前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在改善幅度上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半年存活率上,观察组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为肾病综合征急性肾衰竭患者提供血液透析治疗,可有效确保患者短期存活率,其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作者:张玉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采用综合护理服务对患有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病症的病人进行干预,从而明确综合护理在雾化吸入中的护理价值.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35例接受综合护理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病症患者作为治疗组,将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的35例患者并入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焦虑及抑郁程度、舒适度与对护工工作的满意程度以及终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达到97.1%,对照组患者仅为77.1%,涉及临床效果的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合并常规治疗应用于患有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病症的病人的雾化吸入过程临床效果更佳,值得推荐并应用于临床.
作者:陈巧凤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4月期间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厄贝沙坦片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的降压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57.5%)、总有效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效率(7.5%)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35.0%)与对照组基本相同.结论: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与单味硝苯地平治疗相比,血压控制效果更佳,是一种有效的降血压治疗方案.
作者:沈万翠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分析舒适护理在骨科手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ˉ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临床反应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综合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手骨折患者进行舒适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疼痛,提升综合满意度,相较于常规护理方式优势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张颜芬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电图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运用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8例自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做回顾性分析,2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观察组14名患者仅进行常规的心电图检查,而对照组患者在给予开展心电图检查的基础上开展心电图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在护理期间的治疗总有效率(两组患者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期间,均由专门工作人员记录其心率和收缩压,并对患者经过心电图检查后发生心绞痛的比例进行记录)以及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护理期间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1.5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89%;观察组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为67.5%,而对照组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为87.5% 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开展心电护理干预,对于提升治疗的总有效率以及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李菊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对肩袖损伤患者行肩关节镜治疗的临床护理配合干预效果进行分析及判定.方法:选取100例肩袖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期间,均在手术的过程中行护理干预配合,并对患者的护理配合干预的效果进行了解.结果:通过本次研究,100例肩袖损伤患者在肩关节镜治疗的基础上行临床护理配合获得了显著的效果,未出现并发症,护理满意度为100.00%.结论:对肩袖损伤患者行肩关节镜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临床护理配合干预具有显著的效果,可保证手术的安全性,促进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银华;卢利华;徐佳莉;李薇璐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对于临床骨科老年患者,在应用手术治疗中,由于老年患者存在守旧观念,多会对受阻治疗产生排斥,从而导致临床围术期骨科老年患者易发生精神障碍,影响患者康复效果,加重医护人员负荷,为患者家庭造成经济负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分析骨科老年患者围术期发生精神障碍相关风险因素的识别和干预措施,骨科老年围术期患者,其麻醉时间、术中失血量、低氧血症,是导致患者发生精神障碍的相关风险因素,均会导致患者发生精神障碍;研究组经识别精神障碍相关因素后,采取风险识别的人性化护理干预,有效降低患者精神障碍发生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于临床骨科老年患者围术期,识别发生精神障碍相关风险因素,并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预防骨科老年患者精神障碍的发生,并可以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形成.
作者:崔月琴 刊期: 2017年第12期
近些年来,在护理学科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手术室护理由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手术的机械模式转变成了以患者为核心的舒适护理模式.针对患者而言,外科手术是主要心理刺激源,导致患者心理压力较大,易产生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致使患者治疗效果受到影响.为此,在外科手术室全程护理中应实施舒适护理,以此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曹凤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椎管内神经纤维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患者80例进行研究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都为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入院护理,观察组采取护理临床护理路径措施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住院时间、花费等.结果:观察组采取护理临床护理路径措施进行护理后,患者的满意度比对照组的要高,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费用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于椎管内神经纤维瘤手术患者,采取护理临床护理路径措施进行护理,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花费,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今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
作者:樊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临床高血压患者胃肠道肿瘤手术前血压控制对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00例胃高血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将入选患者分成两组,即参照组(50例)患者运用常规胃肠道手术干预治疗,研究组(50例)患者则在运用胃肠道手干预治疗前结合上术前血压控制进行干预,观察两种手术方法,并比较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术后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事件明显少于,且其临床治疗效果均显著优于参照组,数据比较呈现显著性的差异(p<0.05).讨论:高血压患者运用胃肠道肿瘤手术前血压控制能明显提高患者临床术后治疗效果,且明显降低患者临床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几率,促使高血压患者肠胃道肿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理想,是临床治疗胃穿孔患者的理想方法.
作者:赵青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开塞露深部灌肠在骨科长期卧床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自2016年8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骨科疾病患者80人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术后主要以长期卧床状态为主,且伴随便秘现象.其中男性患者45人,女性患者35人,年龄段在40-75之间,平均年龄(54±6.48)岁,病史3-33年,其中胸椎椎损伤患者30人,腰椎损伤患者50人.患者均采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行治疗,术后发生便秘.将两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采用传统灌肠治疗便秘方式的为对照组,采用开塞露深部灌肠方式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各40人.结果:据两组患者通过两种灌肠方式对比得知,对照组患者40人,便秘情况改善良好的有12人,有一定效果的为13人,治疗后无明显效果的为15人;观察组患者共计40人,治疗后效果明显的为20人,有一定改善的为15人,无明显效果的为5人.两者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开塞露深部灌肠方式对骨科长期卧床便秘治疗效果较好,可以帮助患者达到排便目的.
作者:张颖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分析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接受的64例行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2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32例患者给予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恢复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2小时、术后4小时、术后6小时同一时段视觉疼痛评分(VA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置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并发生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降低个体局部疼痛,促进个体术后恢复,对降低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晓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影响分析.方法:选择2013--2016年我院162例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90例,通过康复训练与中医针灸、推拿方法;对照组72例,通过基础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与恢复状态.结果:组治疗前;焦躁心理量表评价、疼痛视觉模拟量评价、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价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严格遵照医嘱、积极配合,对照组焦躁心理量表评价、疼痛视觉模拟量评价各项指标高于实验组;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价低于实验组.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中医针灸、推拿等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心理影响较大,缓解患者焦虑、紧张情绪.
作者:关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人文关怀理念在乳腺癌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6例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治疗的乳腺癌病人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本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给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给观察组患者在护理中融入人文关怀理念.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后抑郁、焦虑的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在抑郁、焦虑评分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95.83%)优于对照组(68.75%),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乳腺癌病人护理中,融入人文关怀理念,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而且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此种护理理念值得被推广在临床上.
作者:赵晶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方法,将我校100名护理学专业的学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名,对照组学生应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学生应用情景模拟法进行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对教学活动的评价结果.结果 观察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及实践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学生对情景模拟法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合作水平、增强实践能力的评价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的差异均构成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情景模拟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及综合能力,值得在教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白东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