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叶爱琴;汪芝珍;陈爱萍;张仁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服务对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1日-2016年5月31日期间在本院接受PICC置管的7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36例/组.一组实施常规院内护理(对照组),一组增加延续护理服务(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不同阶段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导管留置时间. 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后一个月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为(112.26±12.59)分,出院后六个月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为(138.54±6.94)分,导管留置时间为(195.58±4.26)天,均优于对照组数据(p<0.05).结论:为PICC置管患者提供延续护理服务十分有效.
作者:李素丽;石翠;杨艺;刘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在门诊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1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分别行常规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护理后,路径组C-DMSES量表各项指标评分均比对照组高,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门诊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使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得到提升,积极控制疾病,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刘海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伴随信息化教学形式的不断推广与运用,微课成为了一类新兴的信息化教学途径,它以自身独特的优势受到了中职院校教师与学生的青睐,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完善与创新.本文通过对传统教学形式在动物解剖生理科目中的问题的探究,阐明了微课在中职教育环节内的运用情况,希望在此领域中能够起到借鉴的作用.
作者:肖文烨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原发性肝癌主要发于胆管细胞或者是肝细胞中的癌症,在肿瘤临床治疗中比较常见,是恶性肿瘤的一种.肝癌的发生对患者生命健康的威胁是非常大的.所以必须做到早诊断早治疗.目前在治疗原发性肝癌中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治疗、介入治疗、射频消融术治疗、生物治疗、中医治疗等等,这些治疗手段的效果相对较好,患者死亡率较低.文章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技术做了简单介绍,重点阐述了原发性肝癌治疗的新技术和新进展.
作者:韩兵;史朝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社区医院B超普查子宫肌瘤的情况.方法:抽选1223例本社区育龄妇女(30-65岁),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04月期间开展B超普查.结果:1223例普查对象中检出121例(9.89%)子宫肌瘤,高发年龄显示41-49岁.结论:社区为育龄妇女积极开展B超普查,有利于及时发现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尽早治疗,保护妇女健康.
作者:张辉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对静脉留置针留针时间及其有关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探析和讨论,对这些影响因素采取何种措施来延长留置针的留针时间进行研究.方法 在我院收纳的各科室的住院患者中选择2017年4月至6月期使用留置针输液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分为两组: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其中对照组选择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在进行穿刺前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对两组患者使用留置针静脉炎的发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结果后采取合理的护理方法延长留针时间,使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发挥大作用.结果 选择针对护理干预观察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0.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患者使用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5%显著低对照组的25%. 结论 通过对静脉留置针留针时间有关因素的探讨分析,可见在穿刺前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静脉炎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有效地延长了留针时间,不仅减轻患者连续多次穿刺带来的身体疼痛,而且较好地控制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同时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得以有效降低,提高了护理效率和质量.
作者:汪瑾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骨科患者在应用预见性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前来接受中治疗的100例骨折患者进行分析比对,并随机将其分为两个不同的小组,护理1组与护理2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护理1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2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结果:在对两组患者实行不同的护理手段后,护理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且其他疾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同时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护理2组患者优于护理1组.结论:预见性护理在顾客护理应用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及费用,同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因此此种护理手段值得在医疗过程中大力推广并使用.
作者:白燕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分析标本溶血对常规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6月收集的6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标本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检验,一组为观察组,采用人工溶血;一组为对照组,没有发生溶血现象,对比两组生化检验项目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的TP、LDH、CK、GGT、ALP、ALT、AST等对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而两组的TG、TC、DBIL、ALB、TBA比较差异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标本溶血对常规生化检验项目有重要的影响,在进行生化检验时,要严格采血,禁止剧烈摇晃等动作,才能有效保证检验报告的准确性.
作者:王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针对慢性鼻窦炎手术患者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于我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接受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132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5人,观察组67人,对照组常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健康教育进行加强,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健康行为执行情况、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进行健康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对鼻窦炎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生活质量评分、行为依从性比较、患者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鼻窦炎手术患者采用健康教育护理能够使患者改善行为和情绪,使患者了解更多与疾病相关的知识,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提升护理满意度,对患者疾病的快速恢复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栗瑞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安全护理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80名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脑卒中患者采用常规式的临床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则采用安全护理治疗方式,观察并对比两组脑卒中患者在早期康复护理治疗中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临床康复治疗效果. 结果 临床实验表明,对照组常规护理中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要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出现了烫伤、跌倒、管道滑脱、压疮和误咽等不良事件,而且实验组安全护理的临床护理有效率97.78%要明显优于对照组78.89%的护理有效率,P<0.05. 结论 采用在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中应用安全护理治疗方式,可以很好地防止不良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大大提高了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治疗的依从性,可以在今后的脑卒中康复护理领域中得到更多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并探讨神经外科护理绩效管理的实施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本院神经外科护理管理单元为探究对象,并将其接收的5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未应用绩效管理法,观察组患者采用绩效管理法,对两组护士及患者的相关护理指标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基础护理、综合护理、病房护理、危重患者护理、护理满意程度等指标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使其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绩效管理法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能有效使护理质量与护理成效得到提升,并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充分体现其价值意义,值得不断推广与采纳.
作者:王利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心血管内科患者治疗依从性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12月本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患者总依从率为96.30%,对照组为74.07%,数据对比P<0.05.研究组患者用药种类、用药时间、用药剂量及生活习惯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升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继而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水平.
作者:安敏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分别接受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医治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80例,根据其就诊顺序的差异将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保守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结果:实验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干预,可有效缩短患者下床活动时长以及住院时长,提高骨折愈合速度,并可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效果较为满意.
作者:柳俊峰;李启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葛根素和脉络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 2017年6月收治的102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对照组为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为葛根素和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结果:两组在治疗总有效率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和脉络宁注射液能够改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情况,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比较突出的实用价值.
作者:王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模式的转变,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深入,人性化护理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心血管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现已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因此,运用人性化护理心血管疾病患者更显为重要.人性化服务包括责任心、爱心、护理技巧方面的服务内容,终目标是提高护理质量,让患者在舒适的环境中,达到接受治疗的佳状态.
作者:杜雪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与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的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格列美脲,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BG、2hPG、HbA1c、TC、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情况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血糖和血脂水平,降低不良情况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李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水平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关注度进一步增强.为满足人们的医疗卫生和健康需求,开展健康科普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对于护士群体而言,发挥其在健康科普工作中的专业作用,能够使得健康科普工作的纵深度和宽度进一步提升.本文首先阐述我国健康科普工作的现状,分析护士在健康科普中的重要作用,后指出了护士开展健康科普工作的实践路径.
作者:张欣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对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与茵栀黄口服液单药治疗母乳性黄疸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方法 对1 00例足月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儿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通过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A组50例患儿采用茵栀黄口服液单药治疗法,B组50例患儿,采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两组均持续用母乳喂养,对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及经皮胆红素水平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黄疸消退时间B组为(4.27±1.24)d,显著短于A组的(6.42±1.1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把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第一天及第二天经皮胆红素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P>0.05,无差异,说明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治疗的第三到第七天经皮胆红素水平B组较A组均显著下降,P<0.01,有差异,说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酪酸梭酸活菌散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功效显著,可以在今后临床实践中推广使用.
作者:庞晓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舒适护理在膀胱癌病人围术期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60例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采用舒适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效果显著,两组患者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膀胱癌手术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促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所提升,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谢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行临终关怀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所接收的58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照研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分别为29例.研究组行临终关怀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有效率20例(68.97%)显著高于对照组11例(37.93%),研究组生活质量总评分(84.36±5.0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1.36±7.87)分,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行临终关怀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利于患者更加平稳的渡过未来的日子.
作者:赵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