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肺炎临床治疗措施

王蜀黔

关键词:老年肺炎患者, 左氟沙星, 莫西沙星, 穿琥宁
摘要:目的:对老年肺炎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对临床治疗效果展开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在院就诊治疗的老年肺炎患者共计126例,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症程度,将其随机分为三个治疗小组,分别为:左氟沙星组:42例肺炎患者,平均年龄67.3±8.23岁,采用左氟沙星针剂治疗的方法.莫西沙星组:42例,平均年龄是68.4±6.33岁,其进行莫西沙星药物进行治疗.穿琥宁组:42例肺炎患者平均年龄69.4±9.56岁,接受在舒普深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加入了穿琥宁冻干粉进行治疗.以上三组患者均是病情相似,发烧发热的症状,病因是风寒和食用过油腻食用导致.结果:经过阶段性治疗,左氟沙星组:42例,治愈12例,有效20例,无效10例;有效率76.19%;莫西沙星组:42例,治愈18例,有效19例,无效5例,有效率88.10%;穿琥宁组:42例,治愈31例,有效8例,无效3例,有效率92.85%;结论:通过以上三组患者经过不同方式的治疗,采用穿琥宁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

    目的: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方法:采用回顾性和横断面等方法对某院2014年至2017年的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在某院住院的患者中,抗菌药物的总使用率为76.10%,其中术中用药率为80.94%,联合药物的使用率为43.67%,平均用药时间为8.8d,并且在某院存在一定的无指征用药与联合用药不合理等问题.结论:某院的住院患者具有较高的抗菌药物在使用率,需要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有效的管理.

    作者:郝利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社区门诊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社区内科门诊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病例资料为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按照抽签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尼群地平片治疗,实验组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经治疗,实验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较对照组低,且恢复正常,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有差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能很好的控制血压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黄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观察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效果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肾内科治疗的11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采用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肾功能各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BUN、Scr、GFR、24h pro、CRP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效果显著,利于肾功能的改善,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安松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产后出血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和米索前列醇预防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产后出血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和米索前列醇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8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分别予以米索前列醇肛塞治疗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出血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与研究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和安全性优于米索前列醇,可作为理想治疗药物在临床中推广普及.

    作者:王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在外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随着时代发展,医学模式不断调整和革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而作为整体外科护理中重要部分,健康教育对对生存质量甚至人类健康素质的提升都有至关重要的现实价值.本文主要对健康教育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仅供参考.

    作者:贾叶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在提高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提高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丙肝患者80例,将80例丙肝患者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40例丙肝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而另外40例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丙肝患者的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本次研究时间范围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结果:观察组丙肝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治疗依从率65.0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丙肝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以明显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推荐.

    作者:李冰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探讨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与药效发挥的相关性

    抗真菌类药物、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是临床上常用的几类抗菌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占据着较高的比例.因此,严格掌握以上几类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与药效发挥相关性,对于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高抗菌药物治疗效果,意义重大.本文就在阐述PAE、PK/PD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对抗真菌类药物、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等药物的给药时间与药效发挥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目的在于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孙丽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胸痛中心运行模式下护理人员STEMI救治的价值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胸痛,具有病情变化快、救治时间窗短、病死率高的特点,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而胸痛中心可为AMI患者提供快速的诊疗通道,特别是对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而言,能够显著缩短再灌注治疗时间.所以,在STEMI患者救治中,胸痛中心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护理人员,必须给予积极配合,从而确保患者救治成功.

    作者:刘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手术隔离技术在剖宫产的应用

    剖宫产手术隔离技术以及手术配合要点,包括手术切口的保护、冲洗液的管理、手术器械管理、敷料管理、缝合线等的管理,并严格羊水处理和子宫保护,防止子宫内膜残留至切口,以及防止宫腔及阴道内容物污染体腔及切口,造成医源性感染.

    作者:李振霞;李英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新生儿脐带血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Foxp3的表达探析

    目的 对新生儿脐带血CD4+CD25high细胞中调节性Treg细胞的Foxp3表达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新生儿脐带与成年人外周血液中的单个细胞核后,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4+CD25high细胞中的Treg细胞数量,并对细胞内的转录因子(Foxp3)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测结果.结果 A组CD3+CD4+细胞中Treg细胞所占比例(3.86%±1.63%)明显高于B组(0.87%±0.74%);A组Treg细胞中表达Foxp3的比例(23.21%±8.9%)明显低于B组(71.3%±11.6%),P均<0.01.结论 虽然新生儿脐带血中CD4+CD25high的细胞数量较高,但新生儿Foxp3细胞相对于成年人却相对较低,这也进一步说明新生儿Treg细胞的Foxp3表达能力尚未完全发育并未成熟.

    作者:何学刚;张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预防和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在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在治疗期间,根据临床实际所需采取那些护理干预措施及其意义.方法:对本科室收治的78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患病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其临床症状及治疗采取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对策.结果:在给予患者积极的药物治疗的同时,提高了治疗效果,缩短了住院时间,同时使患者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防保健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对于老年肺部感染患者而言,其引发感染的病因有多种,因而在积极采取治疗的同时还应该开展行之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以此来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降低临床感染率、病死率,能提高了治疗效果,使患者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作者:何叶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布地奈德对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布地奈德对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肺功能的影响,以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科室收治的64例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实验组、一般组,两组分别包含32例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对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一般组患者给予静脉注射、抗感染、止咳及抗过敏等常规治疗.对比两组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肺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肺功能均有所好转,但实验组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恢复情况更优.结论对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与常规治疗方法相比,治疗效果更优,在临床医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精神类药品致临床不良反应统计研究

    目的 探究精神类药品造成临床不良反应统计情况,并就统计结果进行分析以帮助临床用药.方法 对我院于2016年5月-2017年6月收治且治疗期间服用精神类药品出现临床不良反应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就其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女性占比高于男性;20-40岁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较高;氯氮平引发不良反应几率高;神经系统出现不良反应占比大.结论 在服用精神类药品时应确保药品药量的有效控制,做好患者的监测护理工作,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诸燕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脂蛋白(a)、血清胆红素及尿酸检测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脂蛋白(a)、血清胆红素及尿酸检测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43例冠心病患者和同时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者,将冠心病患者分为研究组.将健康者分为对照组.检查两组人员的脂蛋白(a),血清胆红素以及尿酸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脂蛋白(a)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尿酸,以及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患者的高危因素在于低水平血清胆红素,高尿酸血症以及高脂血症.对患者的脂蛋白(a)、血清胆红素以及尿酸进行检测,能够有效诊断出冠心病患者,为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周文俊;张桂云;张志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心脏外科患者术前评估的应用体会

    目的:对心脏外科患者应用术前护理评估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期间心脏外科手术患者99例,给予术前护理评估,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及措施,对术前护理评估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前对手术患者及手术进行全方位、正确的护理评估,提高术前评估的准确性、专业性,手术配合更加精准,进一步提高患者及手术医生的满意度.结论:通过对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前进行全面护理评估,了解患者一般情况及手术需要,提高了手术预见性,对手术用物进行充分准备、应急能力得以提高、相对缩短手术时间、个性化护理方案的应用,保证了手术效果,患者及手术医生的满意度提高.

    作者:张冬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及预防体会

    目的:通过分析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总结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的8例非计划性拔管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非计划性拔管主要包括胃管、尿管、浅静脉留置针、胸腔闭式引流管,原因包括病人因素、医护人员因素、各种用物材质因素几个方面.结论:通过加强健康教育的落实,加强巡视、交接班,改善各种固定措施可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尤其是健康教育的有效落实更为重要.

    作者:柯嫦;张晓冬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藏药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藏药历史悠久,而且以其独特的药效被广大用户所吹捧.但是近年来不少唯利是图的商家或者个人,为了谋取暴利采用不正当手段进行制作和销售藏药.为了保障藏药的安全性建立藏药质量标准体系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本文全面论述了藏药的特点和藏药质量标准体系建立的措施.

    作者:贡觉扎西;仁青罗布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03月20日至2017年03月20日期间93例小儿疝气患儿,将其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全部患儿均实施手术治疗,依据护理方式对其进行划分,即试验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其中试验组患儿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种护理干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两组患儿进行离床时间、住院时间对比时,试验组各项指标较低于对照组患儿,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病率为4.2%,护理满意度为98.8%,对照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病率为26.0%,护理满意度为82.6%,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疝气患儿进行手术护理时,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其效果相对比较理想,同时可以改善并发症发病率和护理满意度,确保患儿住院时间、离床时间得到明显改善,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藏中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藏医藏药结合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康复疗效与纯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康复疗效是否有差异性.方法:在我院2016年3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中选取84例,对患者随机平均分组,观察组42例,接受中藏医结合治疗;对照组42例,接受常规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总结中藏医结合治疗经验.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4.00%,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中医针灸与藏药口服联合使用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途径,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边巴元旦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应分析

    目的,随着颈椎病发病概率的逐渐增加,对我院的相关病人进行探讨.对颈椎骨折并颈髓损伤的前路手术患者实行预见性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8月-2017年7月住院的颈椎骨折并颈髓损伤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护理组20例,预见性护理组30例.常规护理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统计2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预见性护理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而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结论对颈椎骨折并颈髓损伤的前路手术患者实行预见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陈景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