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华
目的 分析血常规检查在鉴别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检查提供参考.方法 将40例地中海贫血患者设为地中海贫血组,4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设为缺铁性贫血组,分别对其进行血常规检查.结果 两组患者红细胞平均体积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缺铁性贫血组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明显高于地中海贫血组,同时其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较地中海贫血组明显更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血常规检查中的红细胞分布宽度、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计数指标,可以较为准确的鉴别区分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徐建辉;禚素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拉坦前列腺素与溴莫尼定治疗的效果.方法:在我院2016.4-2017.4期间,选择开角型青光眼患者102例(124眼)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划分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51例(61眼)、实验组51例(63眼),其中对照组进行溴莫尼定治疗,实验组进行拉坦前列腺素治疗,对患者不良反应、眼压和视力等进行观察.结果:在治疗疗程结束后,对照组不良反应几率为25.4%,较高于实验组患者3.9%,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进行分别治疗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眼压对比时,其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视力为0.31±0.12,对照组患者视力为0.37±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坦前列腺素治疗方法,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眼压,改善患者当前视力情况,而且还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病率,值得临床对其推广.
作者:杜安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观察分析健康教育对妊娠高血压病人24小时尿蛋白标本准确测定的影响.将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在我科治疗的4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组并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护理,并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对比分析.采用健康教育的观察组患者24小时尿蛋白标本准确留取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意义.健康教育对准确留取24小时尿蛋白有显著影响,为准确判定患者的病情提供准确的数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罗智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与分析慢性胃溃疡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慢性胃溃疡患者12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电脑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5.0%(57/60),与对照组80.0%(48/60)相比显著较高,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胃溃疡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的效果非常显著,即能有效改善患者各种临床症状,并促使溃疡面加速愈合,从而促使患者病情快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小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本文就临床护理路径应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收治的9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依据抽签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7例;实验组患者入院后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在支气管哮喘患者入院后,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模式有利于病情康复,可有效缩短其住院时间,还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故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王丽;刘荣格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血液净化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及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本文选择2016年在我院肾内科收治的血液净化患者,共计68例纳入研究中,分为人性化护理组(n=34)与常规护理组(n=34),对照组患者采用健康教育、皮肤护理、饮食护理、对症护理、并发症预防等常规护理措施.人性化护理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人性化护理组在BUN、CRP、β2-MG指标的改善情况上,优于常规护理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实施缓解了患者的心理问题,满足了他们对于护理工作的要求,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作者:张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围手术期护理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0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对2组患者护理前、术后2周时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术后2周时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O5);术后2周时,2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较护理前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卫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应用于糖尿病肾损伤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中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同期100例普通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将糖尿病肾损伤患者100例作为实验组,对两组患者的尿糖、尿微量白蛋白含量进行检测,对两组患者的早期肾损伤进行检测.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尿糖值为(3.12±1.2)mmol/L,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为(39.21±7.42)mg/L;对照组中患者尿糖量为(1.13±0.49)mmol/L,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为(16.85±2.47);两组患者患者检验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结论:采用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对糖尿病肾损伤患者进行联合检验,能够有效检验出患者的糖尿病肾损伤症状,使医师能够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对患者应用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伟;冯亮;孙爽;秦蕾;张亚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治疗过程中通过灯盏细辛合剂与胞二磷胆碱联合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人.对照组治疗方法为胞二磷胆碱治疗,观察组治疗方法为灯盏细辛合剂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针对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P100波潜伏期、视野缺损情况,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比对照组(75%)高;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7.5%)显著低于对照组(25%);在P100波潜伏期、视野缺损方面,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治疗过程中通过灯盏细辛合剂与胞二磷胆碱联合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显著,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且有效改善P100波潜伏期、视野缺损状况.
作者:李小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面肌痉挛血管减压术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应用.方法:以2016年05月-2017年05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面肌痉挛血管减压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组占40例,其中常规组在围术期辅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予以临床护理路径.结果:研究组护理有效率为95%,常规组护理有效率为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面肌痉挛血管减压术治疗过程中,予以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帮助患者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曾栩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人工泪液与临时性泪道塞用于干眼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五官科收治的30例(60只眼)干眼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临时性泪道塞进行治疗,对照组则运用人工泪液(眼药水点眼)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chirmer试验Ⅰ、BUT(泪膜破裂时间)、主观症状及角结膜荧光素染色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主观症状、BUT及Schirmer试验Ⅰ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间的主观症状及角结膜荧光素染色均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角结膜荧光素染色情况,对照组在接受治疗前后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人工泪液与临时性泪道塞两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均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两者在膜破裂时间及Schirmer试验Ⅰ结果上的差异不大,但运用临时性泪道塞方法进行治疗,患者在主观症状及角结膜荧光素染色两个方面上的治疗效果更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郑洁琼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于腹腔镜下实施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以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内容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需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入院后两组患者均评估焦虑抑郁状况,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护理患者,实验组则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治疗依从率(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治疗依从率(86.96%),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阑尾炎手术患者普遍均在不同程度焦虑、抑郁状况,加强对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心理疏导以及精神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作用价值.方法:将5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给予了心理疏导以及精神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以及SDS得分均下降,观察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0%,对照组为76.0%,两组差异显著.结论:给予老年抑郁症的患者心理疏导以及精神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情况,进一步融合护患关系,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韩雪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近些年来,我国的临床医疗服务及相关护理工作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医院服务质量普遍提高,但是,护士发药工作中还存在着较多问题,威胁着医疗安全.基于此,如何建立科学的护士发药工作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工作是目前医院工作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工作环节.[1]本文主要探讨了医院护士发药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次仁彭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射频毁损治疗顽固性舌咽神经痛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对33例在CT引导下给予射频毁损治疗的顽固性舌咽神经痛患者给予围术期护理.结果:33例患者术后1周疼痛完全缓解28例,明显缓解3例,轻度缓解2例.患者护理后,VAS评分、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术后均未发生神经受损情况.结论:在CT引导下行射频毁损治疗顽固性舌咽神经痛,围手术期给予有效护理,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康敏;孙利花;王慧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液学指标和病情严重程度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在医院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接受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共有80例,按照随机数字列表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疗法,而研究组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比较两组的血液学指标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酶和血肌酐水平,比较两组的APACHEⅡ评分和住院时间状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液学指标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酶和血肌酐水平、APACHEⅡ评分和住院时间都比对照组的明显降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能够有效地调节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液学相关指标,明显降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值得临床推行.
作者:汪滢;樊静群;赵旋;王敏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适合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护理方案,为手术治疗打好基础.方法:以本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117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结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多种护理手段为一体的综合护理措施,分别在入院时和手术前统计患者的SAS和SDS量表评分,并统计患者手术效果,以此评价护理效果.结果:入院时,患者SAS及SDS量表评分分别为55.14±8.01和52.19±9.05,手术前分数下降至40.15±7.71和41.52±8.31;所有患者手术按时进行,预后效果良好,无任何并发症出现,平均修养(5.1±0.3)d后,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综合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况,对于提升手术效果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晓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分析规范化癌痛护理应用于癌痛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自我院随机选取的60例癌痛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规划化癌痛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变化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焦躁、抑郁情绪等心理状况与生活质量与对照组相比更胜一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癌痛护理应用于癌痛患者,护理效果理想,能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有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价值高.
作者:余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风湿免疫疾病采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进行全面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探究全面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6例风湿免疫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选择护理方式不同分两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常规基础上进行更全面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及两组在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差异.结果:治疗期间观察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达95.35%远高于对照组81.40%,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观察组发生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总发生率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风湿免疫疾病采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过程中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融洽,有利于患者治疗和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任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缩宫素在妇产科临床的应用研究进展情况,为缩宫素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以新郑市人民医院妇产科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200例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给予观察组孕妇注射宫缩素,对照组实施常规措施,比较两组孕妇的第三产程时间、术后出血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孕妇的第三产程时间、术后出血量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缩宫素作为治疗妇产科疾病的常用药物,在促进产妇生产、治疗产妇产中出血、产后恢复、催乳等方面都有较好的临床治愈效果,但是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对子宫肌瘤的治疗上的疗效仍有待研究.
作者:周珊珊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