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结核患者应用健康教育对其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观察

李睿

关键词:肺结核, 健康教育, 治疗依从性
摘要:目的:探讨对肺结核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后,观察其治疗依从性因此受到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2月~2017年04月收治的123例肺结核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由数字奇偶法对所有肺结核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62例):开展肺结核护理工作期间,利用传统模式完成;观察组(61例):开展肺结核护理工作期间,利用健康教育模式完成;终就两组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观察组肺结核患者改善程度显著(P<0.05);同对照组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肺结核患者改善程度显著(P<0.05).结论:临床在开展肺结核护理工作期间,合理创建针对性方案完成健康教育工作,能够依据肺结核患者的具体表现完成针对性宣传,从而使得病情治疗依从性显著提高,促进肺结核患者疾病康复.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51例脑出血昏迷患者特征分析与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即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脑出血的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早期死亡率很高,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目的:探讨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自2014年7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昏迷患者51例,对这51例患者进行急诊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51例脑出血昏迷患者进行急诊护理,治愈18例,有效30例,死亡3例,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4.1%.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护理的有效率,减少患者的病死率,大程度的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该种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晶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延续护理及效果

    目的:研究孕妇产后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延续护理,观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医院2017年度,收治的产妇10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的50例患者进行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对照组的患者实施传统的护理措施.护理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盆底肌力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施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实验组患者,盆底肌力明显得到改善,且患者的满意度大幅度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延续护理模式,有非常好的护理效果,产妇的盆底肌力明显提高,可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彭湘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析肺结核患者应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健康教育知晓率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80例肺结核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40)、试验组(n=40).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健康宣教,试验组患者应用品管圈活动,对比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结果:试验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95.0%,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的80.0%,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应用品管圈活动后,可显著提高健康教育知晓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丽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脑出血治疗方面的进展

    目的:出血占脑卒中的10%-20%,也是目前循证医学所证实的治疗有效手段较少的卒中之一.对脑出血进行综合管理并规范治疗能够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脑出血的预后.临床上医疗技术的合理应用,有望转变当前的治疗策略,促进患者远期生存质量的提高.在此,将针对脑出血的几种特别角度的治疗方法展开综述,以为脑出血的治疗、医疗指标的改善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作者:武慧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下肢动脉腔内成形治疗下肢动脉血管长段闭塞导致的严重缺血

    目的分析下肢动脉腔内成形治疗下肢动脉血管长段闭塞导致严重缺血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8例慢性下肢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行下肢动脉腔内成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本组8例患者中,下肢动脉腔内成行术成功8例(100%),且没有1例出现并发症,术后随访1年患者溃疡等症状明显好转或痊愈,患肢保存.结论下肢动脉腔内成形治疗下肢动脉血管长段闭塞导致的严重缺血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作者:姚晓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在食管癌术后的临床应用与护理对策

    本文简要介绍了心理护理理论在食管癌术后的临床应用与护理对.

    作者:方军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14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n=57,应用硫酸镁治疗)和治疗组(n=57,应用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SBP、DBP比较,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治疗组,组间显著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采用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血压,可作为理想治疗方案被临床采纳和推广.

    作者:周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柴胡疏肝散对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抑郁大鼠抗抑郁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的抗抑郁作用.方法将雄性大鼠36只,按体重随机分组为3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柴胡疏肝散组.每组12只,置于单独的鼠笼里,建立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抑郁大鼠模型后,进行柴胡疏肝散的药物干预,柴胡疏肝散组每日给药一次,正常组和模型组均给予等量蒸馏水,各组均按0.2ml/10g的剂量灌胃,连续给药28天,末次给药后进行强迫游泳实验、糖水偏好实验和旷场实验.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柴胡疏肝散组大鼠糖水偏爱百分比明显增加,强迫游泳的不动时间显著缩短,抑郁样行为得到改善.结论柴胡疏肝散可明显改善抑郁症大鼠的行为学,具有较好的抗抑郁作用.

    作者:欧阳江;牟劲松;赵琳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重症医学科患者综合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患者的具体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18例自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重症医学科患者做回顾性分析,将18例重症医学科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观察组9名患者在治疗期间仅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而对照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开展综合护理,将两组患者在护理期间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护理期间观察组有3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仅有1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为77.77%,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88.89%结论开展综合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的治愈总有效率和对护理的满意度远高于仅开展常规护理服务的观察组患者,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黄莉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思考

    本文主要就关于做好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的思考,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与探讨.首先对此项课题的研究基础进行了简要的了解,而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做好青少年对生殖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后提出了做好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的改善措施,具体如学校加强对学生进行生殖健康的教育;家长做好对学生的生殖健康教育引导,终希望通过对本文的分析研究,能够给予相关的专家学者,一些更具个性化的参考与建议.

    作者:邓善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阿莫西林、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胃溃疡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阿莫西林、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胃溃疡的效果.方法:选择于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溃疡患者112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6例,前者给予阿莫西林和奥美拉唑治疗,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HP转阴率、空腹胃液PH值改善情况、疼痛程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上,研究组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胃溃疡患者进行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和克拉霉素三联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丁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品管圈在心胸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心胸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4例患者选择自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我科室收治的心胸外科患者,遵循随机原则设置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2).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心胸外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品管圈活动.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病区管理、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消毒隔离、护理文件书写等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满意度为95.15%,与对照组的80.77%相比明显较高,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胸外科临床护理中引入品管圈活动能够实现临床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显著提升心胸外科临床护理质量,促使患者获得优质的临床护理服务,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黄敬喻;吴明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青少年心理生理性失眠的非药物干预研究

    睡眠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生活规律的改变,出现睡眠质量问题的人群日益增多,年龄也逐渐趋于年轻化,目前这一问题在国内的研究略少,因此愈来愈多的学者致力于研究改善睡眠的治疗方法.单纯的药物疗法可以起到一定疗效,但是随着安眠药物的应用,其疗效逐渐下降,同时会产生耐受性、心理和身体依赖性以及其他副作用.本文综合国内外新研究成果,对该问题进行更深层次地探究,侧重于研究青少年心理生理性失眠,从青少年的角度去剖析失眠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综合分析并提出一些安全有效的非药物干预方案.针对不同的睡眠障碍类型我们应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以期为临床诊治睡眠障碍提供理论依据,为更好地改善青少年睡眠状况提供合理有效的方法.

    作者:姜海峰;何迪;闫浩;裴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品管圈用于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

    目的:探讨品管圈用于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重症医学科于2014年4月开始实施品管圈管理,对实施品管圈管理前后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重症医学科实施品管圈后护理安全管理质量得到显著提升.结论:品管圈应用于重症医学科可明显提高护理安全管理质量,提升工作效率,值得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医院经济管理中财务分析的意义与实践做法分析

    在新医改的形势下,医院的经济缺乏先进的管理机制、方法、工具,不管是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在经济管理上都存在问题,为了确保我国医疗事业的稳定发展,需要运用财务分析法对医院的经济状况展开分析,以此提升医院的工作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医院经济管理中财务分析的意义,同时阐述了医院经济管理中财务分析的实践应用,后总结了全文.

    作者:郑晓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模式在脑病科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脑病科患者中应用的具体方法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22例自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脑病科患者做回顾性分析,将22例脑病科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11名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仅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而观察组11名脑病科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将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为77.73%,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0.91%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对护理的满意度远高于仅开展常规护理服务的对照组患者,优质护理服务应该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周晓芸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婚前健康检查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婚前健康检查作为越来越受关注的一个焦点,婚检率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妇幼保健工作的进行,是我国优生优育,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关卡.我国自愿婚检后,婚检率下降,因此对现状进行研究,寻找对策.

    作者:孙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运用社区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效果.方法:对对2016年1月-2017年1月前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0名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和研究,随机将60名患者分为两个不同的小组,即研究1组和研究2组,每个组别的患者均为30人.对研究1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手段,对研究2组的患者采用社区护理手段进行护理.结果:通过对两个组别不同护理手段的分析比对发现,研究2组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血红蛋白指数明显下降,两组患者的分析对比差异性明显,因此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运用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升护理质量,同时提升患者对护理情况的满意度,因此,社区护理手段值得在医疗中推广和使用.

    作者:钱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连续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健康状况的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严重危害我国国民身体健康的一种重要性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根据相关的调查,可以发现这种疾病的患病率在40岁以上的人群当中达到了8%.和1992年的调查结果比起来,这种疾病在我国的患病率提高了三倍,已经成了非常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这种疾病的存在,使得病人的健康状况出现不断的下降,同时也使得他们的生存质量下降,增加医疗方面的费用和负担.在这种疾病的护理工作当中开展连续护理干预,会对病人的健康状况产生一定的影响.采取连续护理干预可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产生良好的效果,本文主要探究这一方面的问题.

    作者:路培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心理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70例血液净化患者纳入到本组研究之中,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70例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n=35)与心理护理组(n=35),对于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心理护理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在治疗结束后,患者的负面情绪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愿意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在护理满意度上,心理护理组非常满意、一般、不满意例数分别为24、10、2,常规护理组非常满意、一般、不满意例数为12、11、12,心理护理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血液净化患者,采用心理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该种护理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华坪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