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BAr沟通模式在外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

郭全蕊

关键词:SBAR沟通模式, 外科护理, 护理风险
摘要:目的:观察SBAr沟通模式在外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外科实施SBAr沟通模式期间的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外科未实施SBAr沟通模式期间的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几率3.7%、患者投诉率为0、护理满意度96.3%、沟通效率评分(47.69±1.41)、沟通内容完整性评分(46.78±0.96),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应将SBAr沟通模式应用到外科护理工作中,提高护理质量与安全性.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盖氏骨折与儿童型盖氏损伤的诊断研究

    目的:分析儿童盖式骨折样损伤的诊断与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例儿童盖式骨折患儿其临床资料,皆无显著下尺桡脱位征象,却于尺侧有肿胀压痛症状.予以闭合复位保守治疗(7例)与微创经皮克氏针固定术治疗(5例).术后施以旋后位石膏长臂石膏固定结果:所有患者皆愈合,并未见有下尺桡关节脱位的表现.其中有2例患儿依据软组织损伤进行处理,在复查时加以石膏旋后位,石膏制动症状有所改善.结论:对儿童盖式骨折样的损伤进行治疗时需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在处理桡骨骨折的同时还应注意做到对尺侧症状、损伤可能的原因,确定合适方法进行对儿童盖式骨折样损伤的诊断.

    作者:吕桂凤;刘海峰;闫香玉;洪菲;王冬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耳穴压豆治疗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体会

    目的:探究耳穴压豆治疗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手术患者,随机抽签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加用耳穴压豆治疗与护理,比较两组疼痛情况.结果:耳穴压豆治疗后半小时观察组患者VAS疼痛评分(5.1±0.9)、耳穴压豆治疗后1小时评分(3.1±0.8)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43.0±6.1)分、SDS(45.1±6.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9.3±9.3)分、(60.4±2.4)分,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治疗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月鰆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教学方法改革在高职医学护理专业的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对于高职医学护理专业的改革关注度越来越高.对于高职医学护理专业来说,需要培养出适合我国社会需求的综合性医学人才,所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就成为了重要的教育目标.当前,随着医院形式的发展,护理专业教育也需要进行不断的改革.

    作者:刘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了于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某医院进行住院治疗的而且需要择期进行手术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的护理干预方式,观察组的护理干预在一般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效果评价使用满意度与调查问卷的形式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7.64%,对照组为86.58%,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的依从性配合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价均优于对照组,手术依从性方面结果也如上.结论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有着重要作用,可在临床上逐步推广使用.

    作者:栾艳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糖尿病常见并发症的康复评定及治疗

    本文阐述糖尿病的病理改变及慢性并发症的临床表现,总结并发症中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足的早期康复评定方法及康复治疗的措施,强调应重视血糖的控制及其他并发症的进行性病变,加强健康教育以及识别并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能有效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对患者的困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明晨;郝世杰;解江伟;刘瑞青;王均梅;管庆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卫生服务中糖尿病管理模式探讨

    目的 探究分析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中对糖尿病患者的有效管理模式.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我乡镇卫生院服务中心登记在册的523例糖尿病患者,其中212例为男性,311例为女性,年龄为40-83岁,平均年龄为(55±3.2)岁,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比较实施管理模式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实施管理模式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开展管理模式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根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的糖尿病患者在接受糖尿病乡镇卫生院服务管理模式后,血糖控制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时,将乡镇卫生院服务放在重要的地位,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德桃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面部选择性整形患者审美认知及手术前后的体验

    目的 探索并深入了解面部选择性整形患者的审美认知及对手术效果的真实体验.方法 2016年2-5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合肥安医大一附院16例行面部整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 面部选择性整形患者审美认知及手术前后的真实体验包括2个主题:(1)手术风险认知不足;(2)术后心理幸福感体验不一致.结论 医护人员应关注此类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减轻或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

    作者:卢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延续护理对糖尿病病人干预效果的临床评价

    目的:讨论延续护理对糖尿病病人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和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变化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使用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相关的指标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杏芮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标本溶血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的研究

    目的:分析阐述标本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分析导致溶血发生的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方法:选取我院健康体检患者100例,每位患者对应两分析血液标本,一份做溶血处理为溶血组,另一份未发生溶血为非溶血组,各100例;比较两组标本生化检验结果,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含量变化情均存在明显差异,进行统计学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标本发生溶血能够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正确性,进而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因此需要加强血液标本从采集到检验的质量控制,减少标本溶血的发生,确保临床检验的正确性.

    作者:杜忠祥;宋璐;张桂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门诊雾化吸入治疗轻症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门诊采用雾化吸入方法治疗轻症小儿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6例轻症小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常规应用抗生素进行抗炎等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雾化吸入方式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75.95%),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儿的咳嗽、肺部啰音、气促停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门诊轻症小儿肺炎采用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取得利良好效果,明显改善了患儿咳嗽、气促等临床症状,缩短了康复进程,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浅析血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

    本文对血常规检验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人为方面的因素、患者生理方面的因素、检验仪器以及试剂的影响等,希望为检验质量的提高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姜利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恩他卡朋与吡贝地尔缓释片治疗帕金森病异动症的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恩他卡朋与吡贝地尔缓释片治疗帕金森病异动症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在我院诊治的帕金森病患者作为本次观察的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左旋多巴片加吡贝地尔缓释片进行治疗;观察组予以左旋多巴片加恩他卡朋进行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情况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帕金森综合评分量表(UPDRS)的各项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采用左旋多巴片加恩他卡朋治疗帕金森病,治疗效果更为理想,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具有比较高的治疗用药价值.

    作者:周亚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脑梗塞护理中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脑梗塞护理中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均按照常规脑梗塞护理模式护理患者,实验组则加强对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64.29%),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75.00%),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塞的护理中,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有助于促进患者功能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母乳喂养指导路径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针对母乳喂养指导路径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本院顺产的产妇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产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产妇各38例.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教育法指导母乳喂养,试验组采取特殊母乳喂养指导路径来进行特殊的健康指导与教育.结果:试验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母乳喂养指导路径在产科的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好,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临床上可以被广泛和使用.

    作者:梁间梅;陈燕萍;莫淑仪;周淑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CCU临床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CCU临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我院CCU收治的126例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CCU患者,实验组则实施优质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病房环境设施、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流程、护理质量四个维度的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CU临床患者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吕宁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道肿瘤的临床疗效评估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道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7月来我院治疗胃肠道肿瘤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实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比对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以及生存质量.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近期临床疗效略优于对照组,但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道肿瘤,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且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熊一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比较观察X线平片、CT和MRI在检查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早期腕关节病变中的作用

    目的:本文主要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的早期腕关节病变检查之中应用X线平片、CT和MRI的诊断价值,了解其准确性.方法:选2014年05月份到2017年05月份在我院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50例,全部患者都采取X线平片、CT和MRI扫描检查,将扫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5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之中,CT检测出32例64个腕关节出现早期病变,X线平片检测出21例42个腕关节出现早期病变,而MRI检测之中100个腕关节出现了骨侵蚀病变,X线平片、CT和MRI扫描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将数据与数据进行对比,数据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早期腕关节病变的诊断之中应用MRI或者是CT,能够明确诊断出患者病灶,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值得应用.

    作者:邱勇刚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洁净手术室净化空调系统的使用及维护

    手术室净化空调系统是医院不可或缺的设备,同时,对手术室感染途径的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医院患者而言,净化空调系统能降低手术感染率及病房交又感染率,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因此,通过对洁净空调系统的应用和维护,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对提高医院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曹家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阿莫西林对于动物实验性胃溃疡的研究

    目的 探讨阿莫西林对于动物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小鼠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实验性胃溃疡造模建立胃溃疡模型,监测胃液游离酸和总酸浓度、溃疡指数以及胃蛋白酶活性,观察阿莫西林、雷尼替丁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与空白模型组相比,阿莫西林和雷尼替丁均能够有效地抑制溃疡(P<0.05),阿莫西林与雷尼替丁组相比,在应激性溃疡中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在药物性溃疡中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本文结果发现阿莫西林能够有效地抑制溃疡,同时能够抑制小鼠的胃液分泌,在同等条件下,其也降低了胃蛋白酶排出量和总酸.结论:阿莫西林对于动物实验性胃溃疡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降低胃液中总酸和游离酸的含量,是治疗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施珊珍;沈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医护一体化在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 将100例肝衰竭采用人工肝治疗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服务模式.实施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人工肝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人工肝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所降低(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医护一体化模式可以降低肝衰竭患者人工肝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柴利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