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影像检查诊断的临床应用探讨

张勇

关键词:医学影响检查, 诊断, 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解析医学影像检查诊断的临床应用,并且对其应用价值进行探索.方法:分析对比各种医学影像在诊断中的应用.结果:了解影像检查在疾病诊断中体现的功能特点与诊断范围,并且在实践过程中,以遵循效果价格比原则基础上,合理对成像方法进行选用.结论:在医学检查诊断中,应用核医学检查、超声、MRI、PET/CT、CT、胸部X线片方式,能够起到相互补充的应用,但是,普通X线检查方式任然作为各种影响检查方式检查的基础.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ABVS(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技术)在乳腺多发结节中偶发癌的诊断价值

    近年来,随着我国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微钙化检出率不断升高.与常规超声相比,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可进行自动容积扫查,建立全容积数据库,有利于临床随时分析研究患者临床状况,有极大的临床意义.2016年7月至2017年3月甘肃省武威市肿瘤医院对收治的乳腺恶性肿瘤患者分别给予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和常规超声诊断,通过两种诊断方法的对比,评价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在诊断乳腺恶性肿瘤中的重要意义.

    作者:张亚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交叉感染的控制与预防

    目的:以麻醉恢复室护理管理,分析其护理工作中医院感染类型、分布特点及原因,并从护理角度提出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在医院接受手术麻醉10000例患者临床资料,对麻醉后恢复室护理期间发生医院感染患者感染特点、类型及原因等进行总结分析,对诱发麻醉恢复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并提出预防和控制对策.结果:数字双盲法抽取PACU患者10000例医院感染率4.1‰,其中以呼吸道感染和泌尿感染多,分别31.7%和24.4%;年龄越低和年龄越高,PACU患者医院感染率越高,对比差异显著;PACU停留时间越长,医院感染率越高;护理人员执行PACU无菌操作不到位、PACU消毒隔离不严格是诱发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分别到34.2%和29.3%.结论:麻醉恢复室由于其特殊性容易发生医院感染,与消毒措施不到位、无菌操作不规范等有关.强化医院感染的认知,规范消毒隔离,切断传染途径,是解决麻醉恢复室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为PACU针对性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借鉴.

    作者:李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全州县中小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全州县中小学校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状况,进而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有效防护.方法:对全州县中小学校生活饮用水采用统一编制的调查表进行调查,严格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来采集、检测并且评价水样品.结果:自备水源供水为全州县中小学校生活饮用水的主要供水类型,地下水为主要饮水水源;92%的学校水源没有得到卫生防护,仅有8%得到卫生防护;34%的学校从来没有对储水池进行清洗,60%2-3年进行一次清洗,4%的学校每年进行1次清洗;锰、铁、pH、锌、肉眼可见物、细菌总数、粪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等为超标指标.结论:全州县中小学校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状况不容乐观,需要对其饮水情况加强监测,并且进行有效防护.

    作者:唐秀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比较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比较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分析两种药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利培酮治疗,观察组患者服用氨磺必利;以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效果和安全性.结果:从治疗效果分析,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比较有意义;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两组间不存在明显的差异,治疗安全性相对较高.结论: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均相对显著,安全性较高,但就总体效果而言,氨磺必利效果更佳,可作为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首选方案.

    作者:周红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利用规范化管理糖尿病护理小组提高糖尿病专科护理质量

    目的:探讨利用规范化管理糖尿病护理小组提高糖尿病专科护理质量.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017年患有糖尿病的患者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由医院的人员组合成专科护理小组对患者进规范化的专科护理,对比进行规范管理前后,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进行规范管理之后,小组成员的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能方面的评分有了明显地提高.管理前患者满意率为77.5%.管理后患者满意率为92.5%.两组数据对比结果的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结论:采用规范化管理能够明显提高护理的质量,并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率,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胡永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在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

    近年,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呈现逐年增高趋势.无临床症状的甲状腺良性结节的处理尚存在争议.一方面,患者对于被动的随访观察存在焦虑与不安全感,另一方面又对手术可能导致的创伤与并发症存在顾虑.在这一基础上,本文浅析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在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

    作者:张正旭;候延君;李成;宋传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的医院感染控制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实施集中管理对医院感染控制的效果.方法:在这里我们将2015年未实施集中管理的医院感染情况与2016年实施集中管理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其中将2015年的情况定位对照组,2016年则为观察组.结果: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器械清洗的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的医院感染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中管理能够使得对器械的消毒与灭菌流程更科学,并且因为此流程是通过密封处理的,能够有效的降低医院感染.

    作者:宋秋林;邓旭;高婷;马文静;康沥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高血压病肾脏保护作用

    目的:分析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高血压病肾脏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6例高血压病患者,结合患者治疗方式纳入治疗组与参照组(n=43).参照组应用贝那普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治疗,比较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药物应用后,血压与肾功能指标均显著改善,但是治疗组患者改善效果更加显著,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治疗高血压,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与肾功能指标,肾脏保护效果比较突出.

    作者:刘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策略探讨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策略.方法:随机选择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51例,具体时间为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将其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同时对其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策略予以研究.结果:通过本次研究发现,2例患儿由于病情较重死亡,其余患儿均已经脱离生命危险,并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全部患儿经过治疗和护理后,患儿痊愈且出院.讨论:在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进行临床护理时,对其不安全因素予以有效控制,采取相关有效策略进行预防,不仅可以降低患儿并发症的发病率、死亡率,而且还能为患儿早日恢复健康起到促进作用,值得临床予以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干燥综合症与抑郁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深入分析干燥综合症同抑郁症状的相关性,探讨有效的治疗措施,为患者提供更为有效的帮助.方法 选取45例干燥综合症患者进行分析,通过有效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来进行分析.结果 干燥综合症患者普遍存在焦虑心理,有一定的抑郁情绪.结论 干燥综合症和抑郁症状有一定的相关性,患者干燥综合症的患者有抑郁的情绪,生活质量有待提升,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治疗和干预.

    作者:谢晓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小儿肺炎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小儿肺炎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小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3例,其中对照组按照常规小儿肺炎护理流程护理患儿,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对患儿的健康教育,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的停止咳嗽时间、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X线示肺炎病灶吸收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肺炎护理中加强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朱妞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生大黄敷脐治疗中风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生大黄敷脐治疗中风患者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中风后便秘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患者改善饮食习惯治疗,观察组予以生大黄敷脐治疗,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大便性状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大便性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风患者采用生大黄敷脐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便秘状况,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论述自体脂肪隆胸术的临床应用

    对女性来说,乳房是重要的一个第二性征,在新时代当中,它的美观程度越来越受到女性的重视,丰胸可以让女性的体型更加的匀称和丰满,同时曲线非常突出,因此使得丰胸获得了很多爱美女士的青睐.本文主要研究自体脂肪隆胸术的效果,为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彭绍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胸管粗细的比较

    目的 比较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胸管粗细.方法 我们对158例胸腔镜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留置较细胸管可行性及安全性.结果 两组均无死亡,治愈出院.结论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放置≤20Fr胸管不但可以明显减轻伤口周围疼痛,加快伤口愈合,并应根据不同术式和术中情况来决定是否放置单管或双管.

    作者:侯延君;张正旭;张毅奎;姜长滨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药房管理中规范化管理的应用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大企业和相关单位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其中,医院的发展和进步也越来越快,药房作为医院的重要部门,良好的管理模式更是促进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虽然相关管理人员对药房的管理模式十分的重视,但是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弊端.本文针对药房管理中规范化管理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探讨,望相关人员可以借鉴和采纳,从而进一步推进医院的发展进程.

    作者:朱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探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护理方法

    目的:研究进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LMWH)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74例2014年2月-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备孕期间和怀孕期间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实验组(n=37)和对照组(n=37),实验组予以整体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种护理模式在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患者中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3%)显著高于对照组(78.3%),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10.8%,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21.6%,实验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P<0.05.结论:实施整体护理可以有效降低进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提高满意度.

    作者:王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22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将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44例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列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2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西药三联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幽门螺杆菌阴性(Hp)转阴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得出,观察组治疗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p转阴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论 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明显,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杨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重症烧伤患者急救期输液及营养的路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重症烧伤患者急救期输液及营养中实施路径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9月我院烧伤科接收的重度烧伤患者1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路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过程中休克、静脉炎等情况发生率.对比护理后两组患者营养状况.结果:研究组静脉通道重复建立、静脉炎、休克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氮平衡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烧伤患者急救期输液及营养期间实施路径护理的效果显著,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作者:字灿忠;李燕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弥漫型肺大疱合并自发性气胸的胸腔镜手术体会

    目的:总结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弥漫性肺大疱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经验,以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22例弥漫性肺大疱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及死亡.结论:弥漫型肺大疱合并自发性气胸并非胸腔镜手术禁忌,只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同样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正旭;候延君;李成;宋传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比较观察X线平片、CT和MRI在检查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早期腕关节病变中的作用

    目的:本文主要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的早期腕关节病变检查之中应用X线平片、CT和MRI的诊断价值,了解其准确性.方法:选2014年05月份到2017年05月份在我院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50例,全部患者都采取X线平片、CT和MRI扫描检查,将扫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5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之中,CT检测出32例64个腕关节出现早期病变,X线平片检测出21例42个腕关节出现早期病变,而MRI检测之中100个腕关节出现了骨侵蚀病变,X线平片、CT和MRI扫描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将数据与数据进行对比,数据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早期腕关节病变的诊断之中应用MRI或者是CT,能够明确诊断出患者病灶,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值得应用.

    作者:邱勇刚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