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胆宁片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期23例临床观察

周泽

关键词:
摘要:目的:观察胆宁片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将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均伴有胆囊结石)46例随机分为胆宁片组、非胆宁片组,每组23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和胆囊壁水肿的改善情况.结果:胆宁片组治疗后在临床症状评分和胆囊壁水肿的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非胆宁片组,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胆宁片在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炎症期方面有一定的疗效.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松茸人参片抗肿瘤作用探究

    本文对比了目前临床三大传统治癌手段,指出了中药治疗的优势和必要性;概述了松茸人参片的主要成分功效;通过成果研究,明确了松茸人参片各成分的抗肿瘤活性以及抗肿瘤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发现松茸人参片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抗炎症、抗疲劳、以及延缓衰老等特性,是肿瘤患者、癌因性疲劳和亚健康人群的理想药物.

    作者:宋飞翔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延续护理对糖尿病病人干预效果的临床评价

    目的:讨论延续护理对糖尿病病人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和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变化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使用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相关的指标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杏芮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费森4008S血透机故障维修与分析

    血液透析是临床常用肾脏替代治疗方法,其所用仪器的性能与透析效果和医疗安全密切相关.本篇文章主要针对费森4008S血透机进行研究,阐述了其工作原理,介绍其常见故障并分析故障原因,提出维修方法,为设备科技术人员开展仪器维护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以提高设备使用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唐超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昏迷患者鼻饲反流误吸的影响价值评估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防治神经内科昏迷患者鼻饲反流误吸的效果,讨论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择我院中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间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鼻饲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鼻饲反流、误吸、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进行记录,评价两种护理方式的优缺点.结果:两种护理方式能够有效降低反流、误吸、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但就结果来说,实验组患者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昏迷患者行鼻饲时,采用优质护理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反流、误吸、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避免对患者造成护理伤害,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手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赵慈瑾;郑雪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浅谈历代医家治疗月经病的经验效方

    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月经不调的症状,外感邪气、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房劳多产等,均容易诱发月经病,本篇文章就是收集整理一些古代著名医家的经验效方以供广大女性参考.

    作者:杨凯晶;邱淑炜;李坤;戚媛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全州县8—10岁儿童尿碘与食用盐碘的动态评价分析

    目的:分析全州县2014~2016年8~10岁儿童的尿碘水平以及食用盐碘动态变化情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选取2014~2016年全州县8~10岁儿童600名,对所选儿童的尿碘水平进行检测,并检测儿童家中食用盐的碘含量.结果:600名儿童的中位尿碘含量为120.5?g/L,不同年份8~10岁儿童的尿碘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全州县8~10岁儿童的盐碘中位数为23.4mg/kg,非碘盐食用率为0.0%,合格碘盐食用率为89.3%,不合格碘盐率为10.7%.各年度儿童盐碘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州县8~10岁儿童碘营养状况基本达标,全州县未检出非碘盐,但仍存在碘盐不合格的问题,还应进一步提高合格碘盐食用率.

    作者:唐秀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贫血为首发症状的结肠癌与直肠癌患者7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与探究贫血为首发症状的结肠癌与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03月~2017年03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70例以贫血为首发症状的结肠癌与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效果.结果:右半结肠癌组、直肠癌组患者的缺铁性贫血发生率(80.00%、62.50%)与左半结肠癌组患者(35.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直肠癌组患者的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与右半结肠癌组患者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以贫血为首发症状的结肠癌与直肠癌患者多存在缺铁性贫血的情况,需要引起重视.

    作者:周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阑尾炎治疗术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治价值体会

    目的 探讨分析阑尾炎治疗术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治价值体会.方法 将急性阑尾炎患者50例纳入为本次研究工作对象.给予5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施行阑尾炎治疗术.结果 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49/50),仅一例无效;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结果中,手术平均时间(36.39±3.98)分钟,术中平均出血量(52.11±9.89)毫升,手术切口平均长度(4.39±0.06)厘米,手术后至下床活动的平均时间(25.11±3.09)小时,手术后首次肛门排气的平均时间(36.04±3.93)小时,平均住院时间(7.11±0.38)日.结论 给予急性阑尾炎患者施行阑尾炎治疗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好,诊治价值高,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陈立雄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急性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与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心绞痛(angina pectoris)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心肌急剧、暂时的缺血缺氧的临床综合征.目的:对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12月以来急性心绞痛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只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加上氯吡格雷对治疗心血管急性心绞痛患者和缓解病症有明显效果,有推广价值.

    作者:黄桂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探析酒精性肝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措施

    酒精伤肝,酒精性肝病主要是因为患者长期饮酒和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而引发的肝脏损伤.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酒精性肝病在我国的发病呈现出上升的态势.文章取材为一年内住院的6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分析其心理特征,并有针对性的给出临床护理措施,对酒精性患者的康复和护士的临床护理水平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作者:王彦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老年患者采用纤维桩加全瓷冠实施口腔修复的临床效果探析

    目的:研究纤维桩加全瓷冠在口腔修复应用中的临床疗效观察,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中2015年7月至2016年10月中收治的50例需要进行口腔修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两组中均有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金属桩和金属烤瓷作为修复手段;实验组采用纤维桩加全瓷冠作为修复手段,将两组患者的修复结果进行记录,并将两组患者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的植桩时间短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患者的口腔修复成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预后的恢复满意度实验组为23(92.00%),对照组为14(56.00%),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意义,具有可比性.结论:纤维桩加全瓷冠在口腔修复应用中具有良好治疗效果,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并提高患者的口腔修复质量,改善患者的满意度,口腔修复应用中能够使用纤维桩加全瓷冠作为临床治疗方式.

    作者:窦芳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重症烧伤患者急救期输液及营养的路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重症烧伤患者急救期输液及营养中实施路径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9月我院烧伤科接收的重度烧伤患者1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路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过程中休克、静脉炎等情况发生率.对比护理后两组患者营养状况.结果:研究组静脉通道重复建立、静脉炎、休克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氮平衡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烧伤患者急救期输液及营养期间实施路径护理的效果显著,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作者:字灿忠;李燕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微信互动平台辅助儿科护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目的:探讨微信互动平台辅助儿科护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方法:选择120例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平衡序贯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n=60)采用微信互动平台辅助儿科护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时间研究;对照组(n=60)采用传统课堂的方式进行教学.并对两组学生的专业实务成绩、实践能力成绩、学习模式满意度进行评价比较.结果:通过对两组学生学习后的综合能力考核成绩与课堂满意度比较,可以得知观察组综合学习能力、课堂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对护理专业学生实施微信互助平台辅助儿科护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专业实务成绩、实践能力成绩,并提高学生对学习模式的满意度,值得在专业教学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杨娜;刘翅琼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分层级管理模式在基层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对分层级管理模式在基层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选取的56名护理人员分组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总满意度比对照组显著要优.结论:在基层医院采用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护理质量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达到有效提升,在临床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赵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初探

    本文展开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的研究,其主要目的 在于了解当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发展情况,以及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现状.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下,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得到显著的发展,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医疗卫生发展中,临床医疗、药品管理以及静脉输液等,对患者的健康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加强对静脉药物的配置和管理,是十分重要的.根据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具体发展情况,本文在研究中首先对医嘱处理和药液使用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加以分析,同时重点研究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在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

    近年,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呈现逐年增高趋势.无临床症状的甲状腺良性结节的处理尚存在争议.一方面,患者对于被动的随访观察存在焦虑与不安全感,另一方面又对手术可能导致的创伤与并发症存在顾虑.在这一基础上,本文浅析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在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

    作者:张正旭;候延君;李成;宋传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药固冲汤配合针灸治疗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研究进展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妇科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又被称为功血.由于女性神经内分泌出现失调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便是功能性子宫出血,患有该类疾病的患者大多会出现子宫无规律出血、出血量不规律、闭经时间长等临床症状,此外,出血过多的患者还会出现贫血、心慌、气短等症状.该疾病多发生在青春期及围绝经期女性群体中,且可以将该疾病分为无排卵型与排卵型两种,其中又以无排卵型较为多见,该类疾病大多以青春期患者为主,在中医范畴当中,无排卵型功能性出血属于崩漏范畴.临床上对该疾病的治疗有多种,既有西医治疗也有中医治疗,中药固冲汤以及针灸均属于中医治疗,本次研究主要是对中药固冲汤配合针灸治疗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并进行综述.

    作者:赵慧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发展及构想

    现代科技日渐发达,人们的生活质量在逐步提高,食品质量与安全从始至终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食品质量与安全和人们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为了加强食品质量与安全方向的检测,国家专门设置了与之相对应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与生活质量的追求使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成为当前的热门专业,其发展速度是我国教学历史上快的专业之一.在其发展过程中,培育的专业人才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需求,但不可避兔地存在一些问题,伴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与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的趋势,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已是当务之急.通过专业调查资料,分析全中国及中国华南农业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现状,指出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专业发展提出相应的策略和思路.

    作者:吴迎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并分析采用社区护理干预方式对于糖尿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择糖尿病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社区护理干预方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相比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等指标明显降低,并且监测血糖、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定期复查等依从性指标明显提高,两组结果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患者与护理人员间的关系得到有效改善,不仅帮助患者意识到治疗依从性的重要性,更改变了社区护患间的被动关系.

    作者:韩学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在医院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血液病患者中患白血病的患者15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进行调查,对其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进行统计,记录患者感染的部位、化疗的方式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与住院时间、化疗方法 、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以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有关.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多,其中以肺部感染为主.结论:白血病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化疗时间较长,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粒细胞缺乏,治疗过程相对困难,住院时间比较长,所以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较高,通过加强营养、保护性隔离、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等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美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