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玲;高才琴
目的:通过案例分析研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药物治疗方法.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对10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观察研究,研究对象的选取方法是选取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患者为例,分别选取50例作为观察组,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的方法上分别采取了贝那普利治疗和倍他乐克治疗,结合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各种反应,来进行治疗效果的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身体状况明显比对照组更好,治疗效率更高,且患者的满意度观察组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合相关的患者治疗效果,可以明显的发现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取药物治疗的方法具有更好的效果.病症治疗中同时使用那普利和倍他乐克效果更好,在今后的临床医学中也具有更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吴志杰;张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手术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8例青光眼患者进行实验,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64例,分别接受常规性护理和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种护理方式的护理效果和总疗效.结果:经过护理,干预组患者术前眼压、出院时视力值和总治愈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青光眼手术患者的预后效果,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曾荔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CT影像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7年3月5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就诊资料,对其术前CT诊断资料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应总结.结果:手术结果证实,本组患者均为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例,通过术前CT诊断检出46例,诊断符合率达到92.0%;本组患者出血位置集中在基底节区及小脑区域,所占比例分别为48.0%、36.0%;出血量15-30mL15例,30-50mL18例,>50mL17例,死亡率分别为2.0%、8.0%、14.0%,出血量15-30mL与>50mL所占比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CT诊断高血压性脑出血检出率较高,可快速明确患者病情.通过CT对出血量进行确定,出血量越高,患者预后效果越差.
作者:钟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我们选取了120位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探究的案例,并将其均分成了两组,每组60人.一组是对照组,对其成员进行常规的护理;另一组作为观察组,成员接受健康教育临床护理.然后将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行为能力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做好评分记录.此次探究实验的目的是探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中的方法与效果.而后的探究结果是:观察组的各项评分几乎都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包括干预后的糖尿病知识、行为能力、血糖检测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心理调节能力等.此外,两组干预后的各项血糖指标都不再像同组干预前一般高了,并且对照组干预后的各项血糖指标远远高于观察组干预后,对照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也不如观察组,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以上探究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既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行为能力,又能明显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还对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很大的助益.
作者:王克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失眠症的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将2015年6月到2016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失眠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失眠症的效果较好,治疗过程中实施针对性护理能明显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米艳会;郭亚蕾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社区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86例,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普通家庭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社区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和复发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处于正常范围的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脑卒中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临床推广意义显著.
作者:林贤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糖尿病护理干预中实施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诊治的152例糖尿病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76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76例患者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血脂水平和血脂情况.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分别为为(4.46士0.68)mmol/L、(5.76士0.58)mmol/L,和对照组相比,显著要低,其血脂水平也显著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中实施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但能够提升患者的血糖情况大大改善,血脂降低,生活质量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对食管癌患者给予微创食管切除术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其中30例采用微创食管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分为微创组,将40例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传统组,记录两组手术效果.随访2年,记录复发、生存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微创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管留置时间、并发症、2年内复发率均比传统组低,且2年内生存率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食管切除术属于微创手术,对机体生理功能干扰少,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患者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降低了复发率,近期疗效明显,值得在食管癌患者中推广.
作者:蒋先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自体组织乳房再造被视为乳房再造术的标准.自体组织在乳房再造手术的应用愈加广泛.就怎样护理自体组织乳房再造术患者,在其应用、心理支持、术前锻炼、术后护理进行综述.
作者:张航;陈媛;杜霜;张蒙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分析对盆腔炎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盆腔炎患者70例,依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疾病知识掌握达标率94.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疾病知识掌握达标率65.7%(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7.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盆腔炎患者住院期间给予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蒋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通常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d之内(一般在12h左右),患者听力下降至低点,至少在相连的频率听力下降大于20 Db.突发性耳聋是耳鼻喉科室内常见疾病,该疾病发病急,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影响比较大,此次我院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研究,效果理想,现根据研究有以下报道.
作者:吴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危重症肠内营养支持期间胃动力障碍的临床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6例危重症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患者均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观察患者胃动力障碍出现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86例患者共出现37例胃动力障碍问题,主要的并发症有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等,这也是引发胃动力障碍的重要因素.针对胃动力障碍患者加入针对性治疗对策,共有30例被纠正.结论:影响神经内科危重症肠内营养支持期间胃动力障碍的因素主要有各种并发症状,如低钾血症等,需要加强临床观察,采取针对性治疗方式,提升整体治疗效果.
作者:陈典支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无偿献血者的心理健康以及生理健康程度与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自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本市进行无偿献血的200例志愿者,根据行为自评量表与健康评定量表评估其心理健康以及生理健康程度与行为.结果 第一次献血者共110例(55.00%),其中教育等级为大专与其之上的共有90例(81.82%),献血次数超过1次的志愿者中教育等级为大专与其之上的共有83例(92.22%),献血量为400毫升与200毫升两组研究对象的行为量表的总评分与分项目评分都没有统计学方面的差别(P>0.05),第一次献血者的健康量表总评分与生理健康分量表评分同献血次数超过1次的志愿者没有统计学方面的差别(P>0.05),而献血次数超过1次的志愿者的心理健康以及社会健康分量表评分比第一次献血者明显增加(P<0.05).结论 本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大部分属于教育等级为大专与以上的,而且献血次数越多的人群其心理健康以及社会健康越优异,在今后的无偿献血宣传工作中,需要提高对于基层教育等级较低人群的宣传.
作者:杨主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干预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抽签分组法将2015年7月1日-2017年4月30日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45例/组.A组实施循证护理干预,B组采取常规内科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后葡萄糖、蛋白、白细胞水平和症状改善情况及住院天数.结果:A组患儿干预后葡萄糖水平(3.20±0.18mmol/L)、蛋白水平(0.29±0.12g/L)、白细胞水平(9.14±1.48×109/L)均低于B组,头痛缓解时间(4.12±0.34天)、体温恢复正常时间(3.11±0.52天)、住院天数(13.54±2.10天)与B组相比均更短(p<0.05).结论: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十分令人满意.
作者:王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采用心脏B超检查的诊断方式,探究其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共66名,对所有患者采取心电图检查和心脏B超检查的方式,对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率进行对比.结果:心脏B超检查的准确率明显优于心电图检查的准确率(P<0.05).结论: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采用心脏B超检查的诊断方式,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临床应用价值优越,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姜程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临床合理应用西药药剂及有效的监督管理方式,为临床用药提供有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的西药处方(管理前)125张为对照组数据,选取2016年6月至12月的西药处方(管理后)125张为实验组数据,观察两组使用西药药剂进行治疗的患者合理用药率、滥用抗生素发生率、重复用药发生率及抗生素治疗费用.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之间对比的合理用药、抗生素使用情况、重复用药情况及抗生素治疗费用情况均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临床合理用药有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能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避免或减少滥用药物的发生.
作者:冯严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随着现在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式越来越呈现多样化,不同的治疗和诊断方式为患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针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合理的诊断治疗,这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为了研究消化道出血的定位诊断方式和相关的治疗选择方法,我们就相关内容做简要阐述.
作者:卢燕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医学模式也在不断的转变,目前的护理加倍重视的是人的整体性和社会性,也就是更加注重人的感受,这不光要求高职护生有着丰厚的基本医学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更加重要的是护生的良好品质和较好的与人沟通的能力.
作者:何芹;何媛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指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00%,显著由于对照组患者的90.00%,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的10.00%,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骨科患者的特点,在其护理过程中参与预见性护理指引,有助于提升护理服务的针对性与预见性,从而提升整体干预效果.
作者:李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对科室新进的深圳凯特XI-921DT电解质分析仪调试过程中,将出现的CO2CP结果严重的无规律性误差进行分析并加以解决,将仪器调试至佳工作状态.方法 取多份标本的血清混合,制备大量的混合血清备用,在XI-921D电解质分析仪故障处理前(A组)、处理后(B组)以及另一台MI-921B电解质分析仪上(C组)分别检测30次共360份数据进行比对,并将定值为30.0mmol/L的CO2CP定标液AB分别在A、B、C状态下连续检测10次共30份,验证结果的重复性.结果 A、B、C组K+、NA+、Cl-、CO2CP的定标斜率均正常,三组的K+、NA+、Cl-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B组与C组CO2CP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结果与A组结果均相差显著(P<0.01);A组AB定标液及混合血清结果均存在无规律性严重误差且重复性差,B、C组结果经验证重复性良好.结论 新进的凯特XI-921D电解质分析仪因自身性能问题:CO2CP反应池搅拌平衡棒的不平衡,导致了CO2CP结果的无规律性严重误差,这种因仪器自身质量问题引起的误差难以通过定标及修改参数等有效手段消除,单靠检验工作者很难解决,其在检验工作中出现的机率并不大.
作者:张勤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