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治疗哮喘的可行性观察

吴柳晴

关键词:孟鲁司特, 舒利迭, 哮喘, 可行性
摘要:目的:探究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治疗哮喘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哮喘患者118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舒利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使用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治疗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肺功能等.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肺功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平均哮喘发作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00)差异.结论:相对于单纯使用舒利迭,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哮喘能够有效控制患者哮喘,提高患者肺功能,提高医院临床治疗效果.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结缔组织病患者合并甲状腺疾病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患者甲状腺疾病发生情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8例CTD患者(CTD组)以及同期进行的健康体检者5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均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比较CTD组与对照组甲状腺疾病的患病情况,分析不同甲状腺疾病在不同CTD中的患病情况.结果:78例CTD组共有29例患者合并甲状腺疾病(37.2%),50例对照组有3例合并甲状腺疾病(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5);CTD患者合并的甲状腺疾病依次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2例(41.4%),甲状腺功能减退症9例(31.0%),桥本氏甲状腺炎6例(20.7%),低T3综合征2例(6.9%);合并甲状腺疾病的CTD依次为:系统性红斑狼疮16例(55.2%),干燥综合征7例(24.2%),类风湿关节炎3例(10.3%),系统性硬化症2例(6.9%),未分化结缔组织病1例(3.4%).结论:CTD患者易合并甲状腺疾病,对于确诊的结缔组织病患者,应注意甲状腺疾病的筛查.

    作者:李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阑尾炎患者89例为观察对象(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44例实施开腹手术,实验组45例实施腹腔镜手术,观察两组阑尾炎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切口感染率、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阑尾炎患者治疗后的观察指标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阑尾炎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利于患者预后,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作者:李玮;聂银山;马晓凯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前中颅底沟通瘤内镜经鼻颅内外联合入路手术切除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分析前中颅底沟通瘤内镜经鼻颅内外联合入路手术切除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特选取2014年5月-2016年7月在我院进行经鼻颅内外联合入路手术切除术治疗的60例前中颅底沟通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使用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均占30例.其中一组前中颅底沟通瘤患者使用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的同时,采用综合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护理后,对比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VAS)评分、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对于前中颅底沟通瘤患者,在内镜下进行经鼻颅内外联合入路手术切除术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的疼痛,促进康复,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蒋蓓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ICU治疗的82例老年重症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便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促进预后的改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美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高职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培养方式的研究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医学模式也在不断的转变,目前的护理加倍重视的是人的整体性和社会性,也就是更加注重人的感受,这不光要求高职护生有着丰厚的基本医学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更加重要的是护生的良好品质和较好的与人沟通的能力.

    作者:何芹;何媛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急性脑卒中患者应用急诊护理路径的效果及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急性脑卒中患者应用急诊护理路径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5月10日-2015年12月25日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400例,采取数字奇偶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采取急诊护理路径.比较2组在急救时间、致残率、致死率及对急诊的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的急诊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的致残率、致死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急诊的满意度为9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可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有效缩短急诊的时间,提高患者对急诊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罗清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术后肢体肿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

    目的:探析综合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术后肢体肿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我院行手术治疗的60例骨折患者予以分组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术后肢体肿胀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肢体肿胀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折患者施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术后肿胀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普及.

    作者:郭鑫;吕晓通;赵琳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美沙酮维持治疗中对不同心理患者采取的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美沙酮维持治疗中的不同心理患者采取心理护理的治疗方式,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5名戒毒患者参与研究,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将其分为三组,并针对相应的心理状态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方式,查看三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通过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三组患者的都有了很好的心理状态转变,愿意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结论:在美沙酮维持治疗中对于不同心理患者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戒毒的有效性,帮助患者尽快回归社会生活,因此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杨德玲;高才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小儿高处坠落颅脑损伤52例临床分析

    报道52例9月~14岁小儿高处坠落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抢救体会,以颅骨骨折常见,对冲性脑挫裂伤少见,合并其他脏器损伤比例高,伤后早期原发脑损伤伤情重,但如救及时,预后较成人为佳.

    作者:王庆武;武贵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家庭关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分析家庭关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我院儿科住院患儿11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选择病情观察、合理用药和不良反应记录等常规护理方式的对照组(56例),与在对照组基础上选择家庭关怀护理方式的观察组(56例),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评分、出错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评分(98.06±1.23)分、出错率3.57%,满意度96.43%,均优于对照组的患儿护理效果评分(89.45±2.14)分、出错率25%,护理满意度85.71%,差异显著(P<0.05).结论:家庭关怀在儿科护理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可有效提升护理效果,降低出错率,并为患儿营造良好的康复环境,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作者:周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VSD在创伤骨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对于骨科的患者来说,创伤是常见的一种情况,在传统的方式当中,主要依靠不断的更换敷料来对患者的创伤进行处理,这种处理方式不仅费用高,同时也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比较大的压力.本文主要探讨了VSD在创伤骨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王利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心理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5与对照组35例,给与对照组患者高血压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老年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经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后,其焦虑、抑郁等各项心理状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总体满意度分别为97.14%、80.00%,两组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臧俊杰;杜立平;谢斐;张健;陈富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ALT、AST、ALP、Ca2+用于高血压诊断的作用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ALT、AST、ALP、2+Ca对诊断高血压的价值.方法:从我院2015年4月之2016年10月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中抽取90例作为甲组,另取同时期接诊的90例健康体检者为乙组,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两组生化指标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甲组ALT(34.98±12.04)U/L、AST(45.77±14.54)U/L、ALP(184.38±51.46)U/L水平显著高于乙组(23.35±9.17)U/L、(23.28±10.02)U/L、(134.23±35.87)U/L,2+Ca(1.89±0.27)mmol/L显著低于乙组(2.27±0.22)mmol/L(P<0.05).结论:多项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对诊断高血压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借鉴.

    作者:王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模拟仿真人进行腰椎穿刺术教学的问题及方法

    腰椎穿刺术属于内科临床常用且难度较高的一类专业技能.该技术需要医师熟练地掌握操作过程与注意问题等,其以往以病人为目标的教学过程中无法满足医疗改革的需求.在实训教学中使用模拟仿真人代替患者实施教学与练习,然而随着临床实际教学应用,发现模拟机械会存在一定的问题而影响教学的质量,因此本文对仿真模拟人的特性,尤其是缺陷进行分析,根据其缺陷探讨可行的解决措施.

    作者:黄碧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脑性瘫痪21例报告

    作者于2012年12月~2016年2月采用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脑性瘫痪引起的肢体痉挛21例,通过3个月、6个月及近4年随访,效果显著,肌张力降低明显,达2~3级,且经济、操作简便,痉挛解除彻底、不影响运动,对感觉影响小,有明显改善步态和矫正动力畸形的作用.

    作者:王庆武;武贵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西比灵联合NGF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析对脑出血患者行以西比灵联合NGF(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86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以入院时间为依据将所选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3例,常规组患者行以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组治疗方法基础上行以西比灵与NGF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比常规组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神经缺损评分明显比常规组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比常规组高(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行以西比灵联合NGF治疗可取得良好临床效果.

    作者:程浩;徐昌林;陈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自噬与肿瘤的关系研究

    自噬是一个吞噬自身细胞质蛋白或细胞器并使其包被进入囊泡,并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降解其所包裹的内容物的过程.近年来,许多学者发现自噬与肿瘤的关系密切,自噬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本文将从自噬与肿瘤的相关理论入手,探讨自噬在肿瘤中的双重作用:第一,自噬抑制肿瘤的作用;第二,自噬促进肿瘤的作用,后针对自噬相关的肿瘤治疗方法给出一点粗略的见解.

    作者:贾盼盼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精细化管理用于医院门诊药房管理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和研究精细化管理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门诊药房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间收治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采用精细化管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前后的药房上报差错率及患者对管理的满意评分.结果:对照组门诊上报差错率为0.91%,观察组门诊上报差错率为0.1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上报差错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对药房管理的满意度评分为(72.5±6.4)分,观察组患者对药房管理的满意度评分为(88.4±6.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推行门诊药房精细化管理,有助于显著降低药房上报的差错率,提高药房患者对药房管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县级医院传统药房借鉴和推广.

    作者:马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体外发散式冲击波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综合护理效果

    目的:分析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中应用体外发散式冲击波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选取5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体外发散式冲击波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干预,观察5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转归情况.结果:5例患者经过经过体外发散式冲击波治疗及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后,所有患者均疼痛明显减轻,痊愈出院.结论:采用体外发散式冲击波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时,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临床疼痛,促使患者痊愈出院.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骨密度检测方法及进展

    在临床中为了早期发现骨质疏松症需实施骨密度指标的测定.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骨密度的检测手段不断增加,然而每种检测手段的测定位置与准确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展开分析,总结各种骨密度检测手段的特点,为临床提高确诊率鉴定基础.

    作者:刘健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