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亚宁
目的 观察老年心血管病人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接收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110例,随机抽取55例作为干预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另55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护理前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运动能力,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干预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运动能力评分均与对照组相近,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干预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运动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中后,可提高疾病康复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提升其生活质量及对护理满意度.
作者:施笑秋;李爱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肺炎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76例老年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双盲法纳入观察组(n=38)与参照组(n=38).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等均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4.21%,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肺炎的效果比较理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临床治疗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谢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7年7月1日~2017年8月31日期间在我院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术治疗的患者,将60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30例/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加强护理干预(观察组).对比两组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肢体制动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6.67%)、护理满意度(96.67%)以及住院时间(3.05±1.27天)、肢体制动时间(2.36±0.42h)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术后对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和身体恢复.
作者:彭华;罗丹;赵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强化健康教育对高血压合并乳腺癌患者围术期血压的影响.方法 随机纳入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80例血压合并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4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强化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指导.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在开展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舒张压和收缩压)基本无差异(P>0.05),在开展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完成后,观察组中有3例患者出现白细胞下降、胸痛、水肿等不良反应,对照组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有11例,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的差异明显(x2=5.5411;P<0.05);此外,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要优于对照组,比较得出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合并乳腺癌患者采取强化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压状况,并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整体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薛菊凤;赵雪枝;许银凤;余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分析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之间接受治疗的102例冠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两组,平均每组为51例.后,将两组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相互比较,评价分析两组护理方法的优劣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这一护理方法可以在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邓慧琼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分析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采取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的80例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而实验组采取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循证护理干预,观察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就其护理后的满意度、GC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ADL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护理,实验组患者的GCS评分、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的数据差别很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的数据差别很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具有非常高的临床价值,可以显著改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吕美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分析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动脉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动脉硬化患者进行归纳总结,从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并根据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其中对照组实施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前提下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1)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低于观察组,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的LDL-C、HDLC、TC和TG指标均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LDL-C、HDLC、TC和TG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脑动脉硬化患者而言,通过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的效果较好,有一定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夏亦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74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功能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对冠心病患者所产生的不良心态进行分析,并试图从心里护理方面探讨缓解不良心态的对策.方法 对我院心血管内科于2014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33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66)例和实验组(166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并针对性个体心理护理,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分析不良心理状态形成的原因.结果 实验组经过护理后大部分患者均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本组26例患者因延误治疗或合并其他疾病而死亡,所以共发放问卷306份,且全部收回,问卷调查率为100%,实验组总有效率、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虽然临床方面还没有能够完全治愈冠心病的治疗方法,但只要根据冠心病患者的不良心态进行分析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能达到控制患者病情发展的积极作用,因此,这对患者的康复有着促进作用.
作者:王阿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联合降压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16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80例、观察组8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降压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对照组不予以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心理护理联合降压药物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素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心脏生物标志物高敏肌钙蛋白T和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时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3年12月-2016年12月住院的糖尿病肾病285例和85例糖尿病肾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高敏肌钙蛋白、胱抑素C、微量白蛋白测定的结果,收集50名正常人高敏肌钙蛋白和胱抑素C.分尿微量白蛋白30-300mg/d 183例糖尿病肾病组、尿微量白蛋白>300mg/d 102例糖尿病肾病组,85例糖尿病肾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组及正常人四组.结果 检测结果显示,50名正常对照组高敏肌钙蛋白T(7.10±3.57)ng/L,胱抑素C(0.61±0.28)mg/L;尿微量白蛋白30-300mg/d组183例高敏肌钙蛋白T(52.5±25.2)ng/L、胱抑素C(0.89±0.30)mg/L,尿MALB>300mg/d 102例高敏肌钙蛋白T(65.8±28.3)ng/L,胱抑素C(2.08±1.12)mg/L,糖尿病肾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组85例组高敏肌钙蛋白T(92.5±35.2)ng/L,胱抑素C(1.38±0.37)mg/L,正常对照组与后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敏肌钙蛋白T和胱抑素C联合应用对糖尿病肾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杨礼彬;何光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阶段为2015年5月-2017年5月,共冠心病患者90例,每组45例,将采用动态心电图的作为观察组,采用常规心电图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诊断效果.结果 观察组阳性率73.33%明显高于对照组53.3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早发、室性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律、短阵室上速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室上性早搏早发、房室传导阻滞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接受34例(75.56%),对照组接受42例(93.33%)差异显著(P<0.05).结论 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诊断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急性下壁心肌梗死PCI术后常见并发症诱发因素,评价护理干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为研究时间段,将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4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观察术后患者出现的并发症,分析其诱发因素与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本组患者中经PCI治疗后,17例(36.17)患者出现并发症,分别为:再灌注性心律失常者5例(29.41),低血压者4例(23.53),迷走神经反射者3例(17.65),支架内血栓栓塞者3例(17.65),穿刺处出血者2例(11.76),此外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及抑郁、焦虑负性心理.结论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PCI术后出现并发症几率较高,加强、重视术后病情观察,有助于对并发症及时发现,并规范处理,为患者疾病预后提供重要保障.
作者:林桂花;周丽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在使用硝酸甘油治疗心衰过程中两种方法的效果.方法 将62例患者随机分组至一般输液组和输液泵组.对不良反应出现率、调节滴速消耗的时间、输液中需要调节滴速次数进行比较.结果 一般输液组滴速调节平均时间为(87.2±11.5)s/次,输液泵组为(6.8±1.3)s/次.两组时间上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输液泵组需要调节速度的次数明显比一般输液组少,输液泵组无一过性低血压现象发生,仅发生2例不良反应.结论 输液泵输液法和一般输液法相比,节省护士精力、体力,提高了病人输液的安全性.
作者:王常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对急性左心衰患者心理障碍及病情改善的作用.方法 对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依据护理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n=40)和心理护理组(n=40)两组,常规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血压、心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心理护理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急性左心衰患者的心理障碍程度,改善患者病情.
作者:黄秀钦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运用多普勒显像仪观察高血压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的厚度(EAT),并探讨EAT和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患者的冠脉造影评分(Gensini)分高评分组(≥40,n=80)和低评分组(<40,n=100).分折两组EAT厚度,超敏C反应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血糖,血脂等关系.结果 高血压患者冠脉病变高积分组的EAT厚度高于低积分组,超敏C反应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总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在两组中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高血压EAT的厚度与冠脉病变Gnisini积分呈显著相关性.
作者:刘卫华;黄群英;赵印平;莫江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基层医院是重要的医疗场所,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可以避免发生交叉感染,有效防止感染性疾病的传播和扩散.基于此,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一谈基层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问题,首先分析目前基层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希望可以帮助基层医院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柏小月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经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的价值.方法 该研究是选择2014年1月-2017年8月间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45例)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而依照其入院顺序分为甲组(23例)、乙组(22例).乙组患者经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而甲组患者通过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甲组的疗效、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高切都优于乙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中,硝苯地平缓释片的疗效确切,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作者:陈柳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立普妥不同剂量对老年高血压病人血脂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均为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共计90例,将所有患者采用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均占45例.两组患者均使用立普妥治疗,其中一组老年高血压患者使用小剂量(20mg/d)立普妥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大剂量(30mg/d)立普妥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HDL-C、LDL-C、TG、TC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较治疗前改善,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30mg/d)立普妥以及小剂量(20mg/d)立普妥用于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对其血脂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有改善效果,但改善程度并无显著差异,临床中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剂量.
作者:杨丽青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米非司酮结合米索前列醇在早孕及早期中孕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6例接受引产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给予吸宫术和米非司酮结合米索前列醇疗法,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对对照组和干预组的流产效果分析,实践证明,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流产失败率为2.3%和9.3%,干预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对照组和干预组的出血量进行分析,实践证明,干预组的出血量少于对照,数据对比后差异明显.结论 对早孕及早期中孕引产产妇给予米非司酮结合米索前列醇,其效果明显,能提升流产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吕学志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