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神经衰弱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研究

王秀梅

关键词:神经衰弱, 心理护理, 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 探析对神经衰弱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16年1月到2017年4月之间,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精神衰弱患者60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并进行心理护理,对比护理效果以及两组患者心理健康情况.结果 采用SCL-90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分级,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优于对照组,采用NIHSS量表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分,观察组患者的神经能缺损情况评分低于对照组,经过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的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患者护理效果的总有效率为86.6%.两组对比有差异,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神经衰弱患者,护理效果显著,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提升,值得广泛采用.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相关文献
  • 心电图对陈旧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及漏诊原因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心电图对于陈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以及分析其漏诊原因.方法 选取2015年-2017年在我院收治治疗的10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都予以心电图检查,对其检查结果再进行回顾与分析,统计漏诊率以及对漏诊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使用心电图对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检测,结果真阳性48例,假阴性52例,漏诊率52.0%.并且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3个且冠状动脉病变数量也≥3支的患者的误诊率即73.0%与67.3%显著高于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3个且冠状动脉病变数量也<3支的患者即27.0%与32.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对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准确率以及诊断敏感性都比较低,容易出现漏诊的情况,漏诊主要与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以及冠状动脉支数等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张俊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医治疗剖宫产产后恶露延长的临床观察

    目的 对剖宫产产后恶露延长的中医治疗效果进行临床观察.方法 以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后出现恶露延长状态的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予以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予以中医治疗,观察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后的临床综合疗效、治疗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的症候积分.结果 观察组研究对象的治疗后临床综合疗效、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用中医对剖宫产产后恶露延长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剖宫产术后恶露不绝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卓丽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分析

    目的 对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究其原因.方法 以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门诊西药房出现的60例处方调剂差错问题为案例,根据美国药品差错报告和预防合作国家委员会(NCCMERP)将处方药品调剂差错分为7个等级,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案例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 经调查分析可知,造成门诊处方药品调剂差错的原因有药名相似、位置相近、外观相似、药品剂量错误、剂型错误、规格错误、同时调配多张处方、用药禁忌差错、缺少皮试提醒、收费错误和药品质量问题等原因.结论 导致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问题的原因较复杂,但主要原因在于专业人员的专业素养问题,因此应当加强对于门诊西药房系统的管理工作,加强监管,从而提升专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减少问题出现的几率,提高药房药物管理水平.

    作者:万雯雯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接收的100例高血压妊娠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平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方式,每组患者的人数都是50人,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护理结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之后的舒张压、收缩压指数和SAS评分,不难发现患者在接受综合护理之后,各项指数都显著的降低了,但是对照组患者的降低幅度显著低于实验组患者的降低幅度,因此对照组患者和实验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地差异(P<0.05).结论 妊娠高血压患者经过综合护理干预之后能够显著的降低血压指标,降低患者并发症出现的几率,减低患者的心理负担,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作者:李翠蓉;张云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在脑梗死后遗症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脑梗死后遗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临床研究所选的研究对象为在我院治疗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其就诊时间为2015年至2017年,共计纳入80例,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神经功能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与对照组患者相当,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不存在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的神经功能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度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 通过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同时对于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与发放数字化管理的对策研究

    目的 对门诊西药房药品实施数字化管理前后的管理与发放情况进行研究.方法 将我院西药房实施数字化管理前设为对照组,实施数字化管理后设为观察组,对两组内的取药等候时间、药品盘点时间、药品报损率以及账实相符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取药等候时间与药品盘点时间分别为(20.08±4.25)min和(1.36±0.49)min,对照组取药等候时间与药品盘点时间分别为(35.49±6.74)min和(3.47±1.35)min,观察组所使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药品报损率与账实相符率分别为(0.05±0.02)%和(96.48±1.21)%,对照组药品报损率与账实相符率分别为(0.26±0.15)%和(86.47±3.41)%,观察组药品报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账实相符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就诊满意度为96.80%,对照组就诊满意度为84.26%,观察组就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对比具有明显差异,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门诊西药房的药品管理及发放采用数字化管理,能够有效的缩减患者的取药等候时间、药品盘点时间,并且大幅度的降低了药房内的药品报损率,提高了药房内的账实相符率,有利于提高门诊西药房内药品管理水平的提高和药品发放的准确度,值得在医院药房中进行使用和推广.

    作者:游梅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康复护理对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病人早期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对康复护理对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病人早期生存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期间,将其依据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术后康复护理,并将两组患者经相应护理干预的焦虑自评量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量表(SDS)评分,护理满意度情况及生存质量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经护理干预的SAS评分为(38.79±6.77)分,SDS评分为(39.05±5.72)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P<0.05,且生活质量各项情况均较对照组具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 对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在术后行康复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何若男;陈燕云;余锦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对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进行讨论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硬币法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单一组60例患者实施单纯静脉溶栓进行治疗,联合组60例患者实施动静脉联合溶栓进行治疗,经过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①单一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0.0%,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组间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治疗前单一组与联合组患者的评分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一个星期、治疗后两个星期及治疗后三个星期联合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优于单一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联合组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明显优于单一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具有效果好、安全性高的优势,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神经功能损害的程度,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徐丽群;张龙滨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小儿心肌炎采用磷酸肌酸钠联合能量合剂治疗的临床价值

    目的 磷酸肌酸钠与能量合剂联用治疗小儿心肌炎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42例小儿心肌炎患儿,随机抽取71例作为实验组,另外71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磷酸肌酸钠联合能量合剂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能量合剂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各项指标差异.结果 两组患儿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8.59%,对照组85.91%,两组治疗后血清心肌酶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心肌炎患儿症状明显,单纯能量合剂疗法对患儿治疗效果不高,联合磷酸肌酸钠,患儿的血清心肌指标均得到明显好转,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向贵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产科心理护理对孕产妇妊娠结局及产后抑郁情况的影响

    目的 探析产科心理护理对孕产妇妊娠结局及产后抑郁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产科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94例孕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7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对比两组孕产妇的妊娠结局及产后心理状况.结果 观察组的自然顺产率高于对照组,且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产后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孕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妊娠结果,缓解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碧琴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对术后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的影响

    目的 观察了解早期康复训练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后肢体功能的影响,并得出结论.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8例,将其随机分组,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各29例.两组病例都接受同样的医护治疗与护理,实验组在手术完成后的24h之内即开始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在手术完成后的两周之后再进行康复训练,进而对两组人员进行对比,观察研究组与对照组病例的恢复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在治疗时间六周之后将两组人员进行对比,研究组对比对照组两组案例的肢体功能康复率分别是86.2%和62.1%.两组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住院天数对比分别是(39.5±2.1)d与(53.6±1.6)d.两组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提前进行早期的康复训练可以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肢体功能起到积极影响,减轻病人痛苦,对患者的健康有积极意义.

    作者:赖银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两次放疗计划融合在降低食管癌放疗患者肺脏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 在针对食管癌进行放射治疗的过程中,会造成病人肺脏的损伤,情况严重者将会危及生命,采取两次放疗的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损伤,验证该方法的价值.方法 从2013年4月到2016年3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食管癌病人中随机选取70名进行实验,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双次组进行两次放疗,单次组进行单次放射治疗.结果 单次组产生肺炎的概率远远大于双次组,但是二者局控情况存在极大的相似性.结论 采取两次放疗的病人发生肺炎的可能性小于单次放射治疗,同时其治疗效果没有明显差异,也就是说采取两次放疗的治疗效果没有出现降低,同时其产生肺炎的概率大大降低,说明该放疗方法具有极大的医疗意义,应该进行推广.

    作者:林凤彬;李福安;林建辉;李巧特;江连发;许亚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门诊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门诊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门诊进行治疗的患有高热惊厥的患病儿童100例,并将这100例患病儿童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人,然后随机选择其中一组作为对照组,则另一组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病人进行以往常用的护理治疗方法,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方式,观察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症状的改善时间、治愈的平均时间、惊厥复发率、血钾血钠等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及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作比较.结果 在进行护理操作后,观察组患病儿童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病儿童的退热时间及惊厥消失时间与对照组对应的时间数值相比,均有明显缩短迹象(P<0.05);观察组患病儿童的平均治愈时间明显要比对照组缩短很多(P<0.05);观察组患病儿童的惊厥复发率和对照组相比低很多(P<0.05);观察组患病儿童的血钾、血钠、血糖含量在护理之后的数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相应数值(P<0.05);观察组患病儿童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患有高热惊厥的儿童病人使用综合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照顾,可以看出相比于常规护理方式,治疗效果要更好,病人在经过治疗之后的惊厥复发率明显降低,同时也缩短了症状的改善时间及治愈的平均时间,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所以综合护理在临床上是一种值得使用并将其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黄雅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10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2014年3月17日到2017年3月17日期间),将其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采用消心痛、阿司匹林及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卡维地洛、尼可地尔、阿司匹林及辛伐他汀治疗),各50例,对比2组患者ST段的变化、左心室功能.结果 观察组冠心痛心肌缺血及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ST段压低次数、ST段压低总持续时间、心肌缺血总负荷均优于对照组,2组数据存在高度的差异性,P<0.05.观察组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舒张早期二尖瓣前叶峰流速、舒张晚期二尖瓣前叶峰值流速、两者比值均优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情况,P<0.05.结论 采用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痛心肌缺血及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能够有效改善其右心室功能,且效果十分显著,值得研究.

    作者:周桔红;王迎春;王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在社区医院应用甲磺酸氨氯地平片及尼群地平片治疗老年人高血压的疗效对比

    目的 探究在社区医院应用甲磺酸氨氯地平片及尼群地平片治疗老年人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社区医院治疗的3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时间2016年4月-2017年4月,将3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尼群地平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甲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使用甲磺酸氨氯地平片和对照组患者使用尼群地平片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优势明显(P<0.05),两组患者疗效判定中,观察组94.44%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发生1例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对照组患者1例发生头痛,1例发生心悸,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结论 甲磺酸氨氯地平片对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显著,能够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较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总有效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社区医院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邓翠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对神经衰弱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析对神经衰弱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16年1月到2017年4月之间,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精神衰弱患者60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并进行心理护理,对比护理效果以及两组患者心理健康情况.结果 采用SCL-90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分级,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优于对照组,采用NIHSS量表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分,观察组患者的神经能缺损情况评分低于对照组,经过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的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患者护理效果的总有效率为86.6%.两组对比有差异,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神经衰弱患者,护理效果显著,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提升,值得广泛采用.

    作者:王秀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早期神经行为康复干预模式对脑出血小儿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对于脑出血小儿提高康复质量改善生存质量,实行早期神经行为康复干预模式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42例脑出血患儿,随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1例患儿,对照组实行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实行早期神经行为康复干预模式,对比两组康复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通过对比,实验组患儿护理后神经行为平均得分及平均体重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康复治疗12个月后进行复查对比实验组患儿身高、体重、智力发育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出血新生患儿实行早期神经行为康复干预模式,可有效提高患儿预后效果,提高患儿康复能力,改善智力发育水平,生存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吴俊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门诊护理工作中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应用于门诊护理工作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门诊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开展期间收治的4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并选择未开展期间收治的4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借助统计学手段,对比分析开展前后护理纠纷与缺陷事件的发生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未开展前,护理纠纷与护理缺陷发生率为5.25%与2.00%,开展后,分别为1.75%与0.75%,前后对比,两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诊态度、秩序维护、健康教育和便民措施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开展后均较开展前,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 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开展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不仅能够显著减少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并且对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十分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开展.

    作者:华本珍;姜莉娜;蓝青苑;方云琴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脑卒中患者与家庭延续性康复需求的调查研究

    目的 研究脑卒中患者与家庭延续性康复需求的调查结果.方法 选出本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基本个人资料,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患者接受家庭延续性康复干预的现状,自行设计脑卒中患者与家庭延续性康复需求评定问卷,调查并分析问卷结果.结果 脑卒中患者及其家属均对延续性康复干预有需求,所涉及的干预项目包括预防疾病复发指导、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指导、运动训练指导、家庭康复环境布置指导、医生心理指导,患者需求总得分为(47.6±3.9)分,患者家属需求总得分为(50.2±3.5)分.结论 脑卒中患者与家庭对延续性康复干预的需求较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陈欢林;高晓汀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二甲双胍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肥胖型高血压伴糖耐量减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对二甲双胍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肥胖型高血压伴糖耐量减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抽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之间122例我院肥胖型高血压伴糖耐量减低患者,以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全部12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并且分别采用二甲双胍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和替米沙坦单药治疗,对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及对比.结果 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人数为60例,治疗有效率为98.36%,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人数为55例,治疗有效率为90.16%,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FBG、2hBG、FINS、2hINS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的对比具有明显差异,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二甲双胍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的方式对肥胖型高血压伴糖耐量减低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且降低患者FBG、2hBG、FINS、2hINS(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小时胰岛素)指标,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和推广.

    作者:黄雪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