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98例乳腺癌保留乳腺手术治疗临床分析与效果

王玉珍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 保留乳腺手术治疗, 复发率, 效果
摘要:乳腺肿瘤是一种临床妇科中较为常见的疾病,是导致恶性肿瘤的首要病变,主要特点为极易发生早期转移且其恶性病变程度较高等,对妇女身体健康产生极大伤害.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留乳腺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价值.方法:将98例我院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本次的临床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每组49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保留乳腺手术治疗,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复发率1例,远处转移2例,情绪不良1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复发率3例,远处转移4例,情绪不良40例,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论:对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保留乳腺手术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手术治疗,因此其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供应室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供应室是医院较为重要的一个场所,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在于供应室的管理.加强对供应室的管理制度,严格要求供应室工作人员按照供应室的管理制度执行,规范操作,并对供应室工作人员进行强化训练,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减少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提高医院的整体效益.本文中主要强调供应室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降低医院感染几率.

    作者:黄先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13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先后采用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组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的异常病变检出率.结果:观察组缺血性ST-T异常改变、阵发性心房颤动、窦性停搏、房室肥大、阵发性室上速、期前收缩等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在诊断心血管疾病诊出率方面较常规心电图更高,且24h动态心电图为无创操作,可重复使用,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刘书娟;段彬彬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甲强龙四种不同给药途径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比较

    目的 研究甲强龙四种不同给药途径治疗突聋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1~2016-1运城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突聋患者共114例120耳,随机分为四组,A组30耳(28例)、B组30耳(30例)、C组30耳(27例)、D组30耳(29例),每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强龙,A组口服,B组静脉滴注,C组耳后骨膜下注射,D组鼓室内注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一月分别行听力检查.结果 A、B、C、D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3.33%、56.67%、73.33%、76.67%,各组患者听力的平均提高值分别为15.97±5.3dB,16.11±2.9dB,23.31±3.1dB,24.90±4.2 dB.C、D组总有效率及听力平均提高值与A、B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与B、C与D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频听力损失的患者中,D优于C组.结论 口服与静脉给药治疗突聋的疗效相当;局部用药优于全身用药,鼓室内注射对于高频听力损失、病史较长的患者优于耳后骨膜下注射.

    作者:田小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学生体检中静脉采血晕针的相关因素及预防

    目的 分析学生体检中静脉采血晕针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方法 根据2012年本院中心血站体检的3900名大学生的相关资料为参考,结果 学生出现静脉采血晕针问题由不同因素引起,进过证实采血晕针与年龄、心理、采血工作人员的言行及操作技术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对晕针症程度不同的学生应进行及时处理.结论 不同因素导致学生在静脉采血中出现晕针现象,对不同因素要及制定有效预防方法降低晕针的发生率.

    作者:邓健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CCU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意义与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和评价CCU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意义与效果.方法:以我院救治的88例CCU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问题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等,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对比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CU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且患者的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偏执、抑郁等问题能够获得显著改善值得推广于临床应用.

    作者:李玉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我院2016年第三季度耐药率评价分析

    抗菌药物在临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具有品种之多、用量之大、发展之快的特点.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广泛使用,细菌对其耐药性也逐渐产生.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不断变化,给医生针对性选用抗菌药物带来了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疗质量.

    作者:韩东;谢雪虎;李志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低密度病变的CT诊断

    在解剖学上,基底核包括豆状核、尾状核、屏状核和杏仁体,其中豆状核又包括壳核和苍白球.在 CT 像上仅能见到豆状核和尾状核,而屏状核和杏仁体因体积较小而不能见到.基底节区对称性低密度病变是一组以基底节区灰质对称性损害为主的疾病,其病因多种多样.

    作者:周海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品管圈活动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与效果

    目的:为了增加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护理质量并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研究和探讨在治疗过程应用品管圈活动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根据随机原则要求从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双盲、对照的原则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接受重症监护常规的护理措施,而试验组患者同时实施品管圈活动,比较不同的护理措施对疗效的影响.结果:研究数据表明,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明显预防和减少了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增加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焦雪萍;刘嘉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浅谈糖尿病的饮食治疗

    糖尿病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性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饮食结构也随之改变,肥胖及糖尿病的发病率随之剧增.久病可引起患者许多系统的损害,功能缺陷甚至衰竭,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本文结合文献,总结糖尿病饮食治疗的目的、原则,并提出了饮食治疗的具体措施以及注意事项,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提供基础和重要的治疗手段.

    作者:黎德任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甲泼尼龙联合鞘内注射激素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甲泼尼龙联合鞘内注射激素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随机抽取60例,并将其均匀划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共有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甲泼尼龙临床治疗手段,实验组患者采用甲泼尼龙联合鞘内注射激素临床治疗手段,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脑脊液中的蛋白质含量恢复时间、免疫活性细胞降低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各数据之间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联合鞘内注射激素临床治疗手段能够有效地对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进行缓解,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郭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糖尿病肾病采用中医药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采用中医药治疗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肾内科治疗的10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中医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44%,较对照组的79.63%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BG、UAER、TC、TG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采用中医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尿蛋白排泄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俊超;姚志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孕期营养指导在围产期孕妇保健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究围产期孕妇保健工作中的应用在孕期营养指导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共接诊的180例围产期孕妇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将孕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孕期保健进行常规教育,研究组孕期保健实行营养指导将两组保健效果对比.结果 研究组孕妇在各方面的营养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脂肪摄入量以及病发症的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围产期孕妇保健工作进行孕期营养指导可以有效提高孕妇营养水平.

    作者:欧翠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在未婚女性流产后服务中的优势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在未婚女性流产后服务中的优势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人工流产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60例患者在进行人工流产后,30例患者给予口服避孕药(达英-35)治疗,30例患者给予人工周期替代药(克龄蒙)治疗,均给予流产后相关服务,术后随访观察术后出血时间、月经转归时间、月经紊乱发生率、术后妊娠、药物不良反应评价临床效果.结果:达英-35组患者服药3个周期后,阴道出血持续和术后第一次月经转归时间较克龄蒙组效果显著,发生月经紊乱的概率显著低于克龄蒙组;达英-35组术后没有患者出现再次妊娠,克龄蒙组有3例患者出现再次妊娠;达英-35组患者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人工流产术后立即服用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更合理、有益、安全,加强流产后服务对保护未婚女性生殖健康有意义.

    作者:杨昆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社区流动儿童保健管理现状探讨

    通过研究分析了社区流动儿童保健管理的基本现状,对儿童保健工作进行了系统探究核心目的是通过保健利用率、家庭收入、知识知晓率等因素的分析,提高社区流动儿童保健管理机制,从而为社区流动儿童的保健管理提供良好支持.

    作者:张善芸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自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目的:为了探究自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特点以及预后,研究了脑干出血部位、出血量、既往病史、临床特征对临床预后的直接影响.方法:对2015年2月-2016年2月的54例患者符合自发性脑干出血条件的患者的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综合治疗方式以及影响学表现,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54例患者当中,治愈2例,致残18例,死亡34例,病死率达到了62.96%.结论:脑干出血发病快、预后差.脑干出血的主要原因高血压病、意识障碍都是首发症状,严重的就是并发呼吸衰竭以及多脏器出现功能衰竭.意识和呼吸出现障碍的时间,严重程度和出血量部位有关,同时出血量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同时影响脑干出血预后的有关因素还包含了既往病史和临床特征.

    作者:冯钰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连续硬膜外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潜伏期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潜伏期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产科自然分娩的10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处理未采用任何麻醉药物,观察组于潜伏期行连续硬膜外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各产程时间及对产妇、新生儿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二、第三产程也短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疼痛程度、产后2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潜伏期分娩镇痛采用连续硬膜外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产程进程,提高自然分娩率,且对产妇及新生儿无明显不良影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苏志刚;刘素芳;孙静;赵艳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腹腔镜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减少术中出血及防治PEP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腹腔镜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减少术中出血及防治PE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9月到2016年9月收治的输卵管妊娠患者60例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均接受腹腔镜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治疗.其中对照组未使用MTX及垂体后叶素,研究组入院后首先采用MTX 100mg进行,在腹腔镜术中先于三个部位(患侧输卵管局部、基底部系膜及距距输卵管间质部1cm的宫角肌层处)行垂体后叶素多点注射做预处理,接着再行输卵管保守性手术.对两组治疗三个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PEP发生率)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研究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持续PEP发生率等几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效果安全可靠,有利于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降低PEP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游建冰;王燕兰;许翠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超声引导介入治疗甲状腺囊性病变

    甲状腺囊性病变是较常见疾病之一,多由结节性甲状腺肿或甲状腺腺瘤胶质变性和(或)出血、坏死所致,少数为单纯性囊肿.传统采用手术切除治疗的方法,手术治疗创伤大、痛苦大、术后并发症多,并且影响颈部美观.本研究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囊腔内注射无水酒精硬化治疗甲状腺良性囊性病变,旨在探讨其疗效安全性.

    作者:侯延君;张正旭;姜长滨;宋传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老年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实施规范化家庭康复管理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实施规范化家庭康复管理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86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康复管理、规范化家庭康复管理,观察2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管理干预后,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护理管理过程中应用规范化家庭康复管理模式可促进患者吞咽功能得到更多程度的改善.

    作者:谢翠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肝硬化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方法和对其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3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焦虑抑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肝硬化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疗效显著,且能显著提升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舒适程度,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卢晓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