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桂云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障碍或心境障碍疾病,其发病机制与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全球第二大疾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表明神经发生和炎症在抑郁症发病中有重要作用,本文立足于炎症和神经发生这两个抑郁症常见的发病假说及两者联系作如下综述.
作者:曾敏婕;李鸿雁;瞿融;马世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为加强对血袋回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做好有关血袋回收管理的各项工作.方法 自查与随机检查相结合,重点抓好血袋回收管理制度的落实,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结果 加深了血袋回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了血袋回收管理制度的落实,使之走上了正规,从而保证了临床安全输血.结论 只有在保证临床安全输血各项制度落实的同时,逐步加强全院对血袋回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重点抓好有关血袋回收管理的各个环节,才能确实保证临床安全输血.
作者:邓晔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护理配合在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效果,为今后的治疗与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严重创伤患者共8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总结在对患者急诊救治过程中的护理配合方法,探讨救治效果.结果:经过积极的治疗与护理,88例患者中,成功脱险患者85例,死亡患者共3例,死亡原因包括送治较晚、伤情过重等,抢救成功率为96.59%;治疗结束后,通过与患者家属的积极沟通交流,53例患者家属对本次护理治疗表示满意,33例患者家属对本次护理治疗表示基本满意,2例患者家属对本次护理治疗表示不满意,总体护理满意度为97.93%.结论:在治疗严重创伤患者的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护理配合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生的发生,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进一步加强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朱士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LPS诱导THP-1细胞释放蛋白表达的调节.方法:LPS(1μg/ml)诱导不同时间后,THP-1细胞上清液中蛋白含量变化及不同浓度LPS诱导THP-1细胞释放蛋白的表达和NF-κB的活性,LPS诱导THP-1细胞释放HMGB1蛋白核转位变化.结果:LPS组TNF-α 的含量均显著低于LPS组,处理LPS诱导THP-1细胞细胞上清液NF-κB的活性表达量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LPS可诱导THP-1细胞TNF-α表达增多及NF-κB活化,导致蛋白表达增多及核转位,能抑制THP-1细胞TNF-α表达及NF-κB活化,调节蛋白的表达及核转位.
作者:欧明涛;邓玉冉;彭兴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化痰通络散结方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分析.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治疗的94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保守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化痰通络散结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炎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74%,明显较对照组的78.72%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TNF-α、IL-6等炎性指标明显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通络散结方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明显,能够改善全身炎症状况,促进梗阻的解除,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云博;孙辉;王国胜;张伟利;李兰山;杜凤华;赵文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龙血竭乙醇液与云南白药气雾剂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因急性软组织损伤进行治疗的患者150例,并按治疗的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75例)采用龙血竭粉与75%乙醇液以1:2比例混合涂抹于患处,对照组(75例)采用常规云南白药气雾剂喷于伤口处.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起效时间、药物副作用.结果:两种方法均可以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但是采用龙血竭乙醇液治疗的实验组在治疗效果、起效时间均好于对照组,并且副作用小.结论:龙血竭乙醇液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可以快速起到消炎、化肿、止痛和促进组织愈合的效果.
作者:赵桂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为了解某医药类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吸烟行为的关系,为预防吸烟行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共抽取陕西中医药大学510名本科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压力知觉量表、医学生控烟与健康行为问卷为工具,进行现状调查.结果 (1)某医药类大学生吸烟行为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p<0.05),男性(21.8%)>女性(1.18%).(2)某医药类大学生压力大者(99%)>小部分正常者(1%),压力总分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紧张感这一维度在性别上有差异.(3)某医药类大学生心理压力和吸烟行为存在相关,尤其是女大学生.结论 某医药类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吸烟行为之间有联系,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高度重视心理压力高、紧张感强的女学生,学校管理部门应及时疏通学生的心理压力,以防止吸烟行为的发生.
作者:潘潇;张颖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口服头孢克肟颗粒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疗效,为小儿细菌性肠炎抗生素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小儿细菌性肠炎患儿60例,随机分成2组,头孢克肟治疗组30例,采用口服头孢克肟颗粒(或咀嚼片)治疗;阿莫西林治疗组30例,采用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疗效.结果:头孢克肟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阿莫西林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头孢克肟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具有较好临床疗效,而且安全性好.
作者:陈全芝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分析心脑血管患者停服阿司匹林的原因,提出相应措施解决.方法:有目的的筛选在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接受治疗的心脑血管患者302例,根据是否有过停服阿司匹林经历分为两组,A、B组;B组患者为停用过阿司匹林的患者,对两组患者的年龄、男女比例、血压等进行统计学比较,以停药率和不良反应率为观察指标,分析患者停药的原因和危害,提出解决对策.结果:A组患者的平均用药时间长于B组,每天用药量多于B组;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24%,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4;A组停药率为13.9%,B组停药率为33.12%,因担心出现不良反应和认为没必要服药的患者分别约占11.91%、28.48%;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持续服药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大多数患者对于自己的病情认识不够盲目停药,有的患者因为担心不良反应的发生而停药.应该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教育,宣传疾病和药物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王文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门诊收治的难治性鼻出血患者实施鼻内镜下止血棉生物蛋白海绵联合局部填塞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门诊收治的难治性鼻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单纯填塞治疗,对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鼻内镜下止血棉生物蛋白海绵联合局部填塞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止血情况及再出血几率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门诊难治性鼻出血患者鼻内镜下止血棉生物蛋白海绵联合局部填塞治疗的疗效显著,近远期疗效均较好,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房红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模式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影响及其应用效果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本院80例糖尿病肾病实施血液透析患者,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随机分配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在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采用不同护理办法进行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舒适率及满意率较于护理前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通过对照组与观察组分析,观察组的满意率与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预后情况,从而提高患者的舒适率和满意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钟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引导式教育理念应用于脑瘫儿童护理中的康复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6月到2016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脑瘫患儿10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引导式教育理念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66.0%,观察组为9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引导式教育理念应用于脑瘫儿童护理中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对于改善患儿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丽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穿孔并弥漫性腹膜炎应用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106例小儿急性阑尾炎穿孔并弥漫性腹膜炎,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3例患儿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53例患儿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以及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更少(P<0.05);观察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和费用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生发生率仅有3.7%,对照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达13.2%(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穿孔并弥漫性腹膜炎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疗效确切,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参考.
作者:段春胜;周丽霞;朱旭光;王淼;李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康妇特栓联合中药治疗湿热型解脲支原体性宫颈炎临床体会.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98例湿热型解脲支原体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康妇特栓治疗,观察组采用康妇特栓联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妇特栓联合中药治疗湿热型解脲支原体性宫颈炎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芳;武玉倩;杨翠娟;王洪运;刘艳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手术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108例脑出血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与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手术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有效性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周庆祝;郑美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不同时期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语言、肢体康复的积极意义.方法:选取88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时期护理干预,分析2组患者语言、肢体康复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的语言功能评分和肢体功能评分均有所提高,护理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不同时期护理干预具有较好效果,可有效提升患者的语言、肢体康复速度,对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小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中应用呼吸机的护理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诊治的108例危重症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的106例患者院前急救中应用手动气囊辅助通气,观察组的108例患者院前急救中应用手提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比较两组患者的辅助通气成功几率.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中,98例治疗有效,有效率为90.7%;对照组患者中,80例治疗有效,有效率为75.4%;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应用手提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院前转运成功几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嘉茹;焦雪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与入院时及住院1周时不同病因分型及严重程度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将198例病人参考Sang Won Han等改良TOAST病因分型诊断标准进行脑梗死病因分型,分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和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入院时及发病1周时分别给予NIHSS评分,并依据NIHSS评分分为轻中重型(轻型≤5分,5分<中型<10分,重型≥10分).结果:研究结果显示高尿酸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入院时的病情严重程度有相关性,其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尿酸血症与非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无相关性,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1周时病情严重程度与高尿酸血症呈负相关性.结论:高尿酸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与脑梗死发病1周时的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作者:安惠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化浊方治疗IV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肾内科治疗的96例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在此基础上采用益气活血化浊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肾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BUN、Scr、UAER、24h尿蛋白定量明显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浊方治疗IV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显著,可延缓疾病的进一步恶化,改善肾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姚志艳;班伟;刘俊超;李国强;张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常规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疾病恢复等产生的影响;阐明两者的应用价值.方法:目标性选择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45例为对照组,45例为观察组随机分配;对照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方案;就患者满意程度、住院时间及费用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三个方面,对两组患者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从患者满意程度看,观察组患者(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82.22%);从住院时间和费用看,观察组患者均少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任一一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且严重程度小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P<0.05.结论:患者满意程度的提高、疾病的迅速恢复及经济负担的减轻均得益于临床护理路径措施的干预,对护理质量的提高和疾病预后均具有良好的正向促进意义,应用价值高值得广泛推行.
作者:马秸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