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80例临床分析

吕平;赵敏;郝丽媛;刘建勇;胡伟光

关键词: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 索他洛尔, 炙甘草汤,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80例临床分析.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80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索他洛尔治疗,观察组采用索他洛尔联合炙甘草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率及心电图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率、QTd、QTc明显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显著,能促进心律恢复正常,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服务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泌尿外科护理临床用价值,提高优质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临床应用,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患者及家属的满意程度.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份至2012年5月份60位泌尿外科患者实例,通过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新的护理方式,并对护理人员进行监督、管理.结果;经实践证明,我们在使用优质护理服务后,2011年60例泌尿外科患者及家属满意程度比往年有所提高.结论;在泌尿外科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升护理人员素质,改善护理方法,提升护理质量,后达到提高泌尿患者及家属满意程度的基本目标.

    作者:岑菊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急性阑尾炎应用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采取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接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临床资料完整,愿意配合本研究,随机分组,各自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则接受保守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记录,并采取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临床有效率稍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能取得相似的效果,但保守治疗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更高,在基层医院可推广应用.

    作者:周全德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全面护理模式在胆结石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在围手术期对胆结石患者实施全面护理,能够对患者手术所需时间和术后住院观察时间所带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1日-11月30日,在我院住院并需要手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共80例,按照数字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在手术前、中、后,采用全面护理模式,对照组则采用一般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结果:通过统计学分析,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短,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全面护理模式优于一般护理模式.

    作者:张佳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脑动脉支架治疗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脑动脉狭窄多发生于高龄患者,早期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经皮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是治疗此病的一种新方法.然而,此种方法可发生某些并发症,重者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在进行脑动脉狭窄内支架成形术时,安全性是第一需要考虑的问题[1],因此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的临床护理必不可少,是提高患者治疗成功的关键.脑动脉支架置入治疗是目前治疗脑动脉狭窄的有效措施,具有创伤小和疗效肯定的特点.

    作者:郝睿;陈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人性化护理在老年食管癌放疗护理中心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人性化护理在老年食管癌放疗护理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老年食管癌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由于对照组,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食管癌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方案能增加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提高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娟;王学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与管理

    本文是对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管理防范进行研究,为全面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的质量,保证本院心血管内科护理的安全性.通过选取本院2015年一年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本次的主要研究对象,针对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实施管理防范措施,对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不良事件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共发生不良事件5例,发生率为8.33%,主要表现为用药问题、不良反应问题、护理满意程度问题.其中满意49例,基本满意9例,不满意2例,满意率为96.67%.结论:针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加强管理防范措施,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加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的责任意识,同时做好与患者之间的交流沟通工作,消除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作者:陈美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血液透析室护士职业损伤及自我防护

    目的 针对血液透析室内常见的危险源和科室护士常见的职业损伤问题,分析探索血液透析室护士需要进行的防护措施.方法 根据已发现的血透室护士职业损伤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防护措施.结果 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提升,减小了护士职业损伤的比率.结论 降低血透室护士发生职业损伤的重点在于提升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切实的落实各种防护措施,才能有效的降低职业损伤的几率.

    作者:姚亚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某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文化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相关性调查

    目的 了解本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现状,分析文化水平与血糖控制情况的相关性.方法 将本社区已建档的全部412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学历进行归类,将其中主动来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88例患者按学历进行分类,二者进行对比.结果 (1)文化程度较高的糖尿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的意识和参与程度愈高.(2)糖化血红蛋白正常患者文化程度较高.结论 学历较高者相对较易接受糖化血红蛋白知识,更具控制血糖的自觉性.

    作者:赖喆娆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麻醉在小儿疝气切除术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麻醉应用于小儿疝气切除术的效果.方法:小儿疝气切除术患儿100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氯胺酮全麻,观察组行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麻醉,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切皮时HR、SBP、DBP明显高于麻醉后,且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氯胺酮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疝气切除术应用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安全有效,明显减少患儿术后精神症状发生率,缩短患儿术后清醒时间,是一种较为经济、高效的麻醉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正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穴位自血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58例护理观查

    目的:观察穴位自血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对58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应用穴位自血疗法,每隔4-7天注射一次,7-10次为一个疗程.结果:经过穴位自血疗法治疗一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痊愈35例,占60%,显效22例,占38%;无效1例,占2%.总有效率98%.结论:穴位自血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肯定,方法简单.

    作者:吕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黄参方联合隔姜灸治疗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黄参方联合隔姜灸治疗性膝关节急性创伤滑膜炎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84例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黄参方联合隔姜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压痛、肿胀、功能障碍等症状评分明显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参方联合隔姜灸治疗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临床效果显著,利于膝关节症状的快速缓解,促进炎症、水肿的消除,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志辉;王英娟;王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浅谈糖尿病的饮食治疗

    糖尿病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性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饮食结构也随之改变,肥胖及糖尿病的发病率随之剧增.久病可引起患者许多系统的损害,功能缺陷甚至衰竭,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本文结合文献,总结糖尿病饮食治疗的目的、原则,并提出了饮食治疗的具体措施以及注意事项,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提供基础和重要的治疗手段.

    作者:黎德任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智能数字化手术室整体设计与实施

    智能数字化手术室是数字化医院建设中关键的环节,在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作为实施手术的重要场所,手术室整体设计要求更加严格.为了能够满足现代化医学手术要求,必须构建无菌环境、高精度仪器设备、数据共享、智能化管理体系为一体的数字化手术室.

    作者:杨琨;蔡亚欣;樊沛澍;赵玉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在康复科管理工作中的价值探析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在康复科管理工作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3年7月我院康复科未实行护理风险管理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照组;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实行护理风险管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通过分析护理过程中存在风险因素,制定对应的解决策略,探究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意义.结果:实行护理风险管理后,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明显降低,且护理满意度高,与实行前相比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在康复科管理工作中,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还可提升患者整体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谢翠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连续硬膜外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潜伏期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潜伏期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产科自然分娩的10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处理未采用任何麻醉药物,观察组于潜伏期行连续硬膜外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各产程时间及对产妇、新生儿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二、第三产程也短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疼痛程度、产后2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潜伏期分娩镇痛采用连续硬膜外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产程进程,提高自然分娩率,且对产妇及新生儿无明显不良影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苏志刚;刘素芳;孙静;赵艳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IHA和ELISA法用于慢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本文主要IHA和ELISA法用于慢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希望对慢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的诊断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选取2014年03月-2016年12月于我院进行检测的慢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200例作为本文的研究组,选择同期的100例健康人员作为参照组,两组人员均通过应用IHA和ELISA法检测,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资料,探究IHA和ELISA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慢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中IHA和ELISA法的敏感度分别为91.00%和98.00%,IHA和ELISA法的特异度分别为94.00%和100.00%,(P<0.05).而参照组和研究组在IHA中的血清阳性符合率分别为6.00%和91.00%,ELISA中的血清阳性符合率分别为0.00%和98.00%,(P<0.05).结论:IHA和ELISA法用于慢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之中,通过观察血清检测结果的阳性符合率,以及IHA和ELISA法的敏感度,才能进一步了解在慢性日本血吸虫病的检测之中ELISA法更加优于IHA法.

    作者:郑菊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预防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预防性护理控制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预防性护理,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感染发生情况,并对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现感染症状,观察组没有一例患者发生感染,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预防性护理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低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梁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探究

    目的 对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探究,为防止医院感染提供支持.方法 回顾研究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神经科住院接受治疗的10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设置其中发生医院感染的75例患者为感染组,没有受到医院感染的患者全部列为正常组,并对其危害因素以及感染率进行有效探究.结果 在1023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75例,感染率为7.3%.其中发生率高的为脑梗死占9.88%.为常见的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占33.87.%,其次为上呼吸道感染28.66%;共培养出病原菌110株,革兰阴性菌55株占50%,其中铜绿假单胞菌为多见占14.85%,格兰阳性菌33株占30%,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多见占11.88%,真菌22株占20%,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12.87%;年龄在60岁、合并糖尿病、基础疾病病史、有接受侵入性的诊断和治疗措施、有意识障碍以及住院在14天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危害因素有患者年龄、住院期限、原有疾病以及危害性操作等,需要对于医院加强感染管理,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以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等应对措施,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晴;刘德岐;片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细节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细节护理干预对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细节护理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GQOLI-74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GQOLI-74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细节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月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医院药学信息服务及其在药学实践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现代医药学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当今投入使用的药品种类繁多,其药品的成份、规格、使用说明、药效等药品信息复杂,加之药品革新速度快,因而,药品所覆盖的信息量也随之加大,导致在药学实践中用药人员必须要掌握足够多的药学信息才能在药学实践中合理运用.

    作者:汪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