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菊红
目的:研究慢性肾衰患者血液透析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以2015年3月-2016年8月血液透析慢性肾衰患者90例随机分两组.常规护理组护理中应用常规护理,人性化护理组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液透析护理满意度;护理后情绪状态、透析依从性评分;护理前和护理后患者生存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人性化护理组患者血液透析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人性化护理组护理后情绪状态、透析依从性评分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护理前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人性化护理组生存质量评分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慢性肾衰患者血液透析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情绪状态,提高透析依从性和生存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王晓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是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防治工作形势非常严峻[1].2010年我国高血压指南中明确指出高血压可能造成心脏、血管、肾脏、眼底和脑等器官损害,提倡实现高血压的早期治疗,全程管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2].本文通过解析健康管理的定义、基本步骤和服务流程,以探讨健康管理在高血压人群中的应用.
作者:曾星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深入的系统评价.方法:利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等进行检索,然后将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纳入评价范围,然后使用RevMan5.1软件对相关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次共检索文献167篇,然后仔细阅读进行排除,终得到文章25篇.这25篇文章共涉及了25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8篇文章通过实验分析了单独使用独活寄生汤和其他治疗方式的效果比较,其余17篇文章分析了将独活寄生汤与针灸、拔罐以及推拿等中医治疗联合使用与西医治疗或者是针灸、拔罐以及推拿等中医治疗的效果比较.这25篇文章的治疗结果全部显示,使用独活寄生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效果比不使用独活寄生汤的治疗效果要好很多.而且还显示使用独活寄生汤的患者没有出现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是在这方面的相关实验研究的方法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提高.
作者:张旭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20例冠状动脉狭窄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6月直至2016年3月,并将冠状动脉狭窄患者按照不同诊断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观察组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结果:观察组冠状动脉狭窄患者检查后诊断符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陶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互为90°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中下1/3骨折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采用互为90°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中下1/3骨折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35~60岁,中位数41岁.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24个月,中位数13个月.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6~14个月,中位数6个月.均无断钉、感染、再骨折等并发症发生.参照Kolmert等[1]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定,优14例,良3例,可3例.结论:互为90°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中下1/3骨折,固定牢靠,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徐荣敏;洪明飞;陈国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脑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在临床上也被称为颅内占位性病变,目前临床并没有明确脑肿瘤具体的发病机制,近年来脑肿瘤的发病率也有明显升高的趋势.目的:分析脑肿瘤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该院42例脑肿瘤患者根据双盲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表(WHO-QOL-100)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存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干预前(P<0.05),但是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脑肿瘤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青;程永佳;王玉玲;唐向飞;赵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为了探究自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特点以及预后,研究了脑干出血部位、出血量、既往病史、临床特征对临床预后的直接影响.方法:对2015年2月-2016年2月的54例患者符合自发性脑干出血条件的患者的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综合治疗方式以及影响学表现,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54例患者当中,治愈2例,致残18例,死亡34例,病死率达到了62.96%.结论:脑干出血发病快、预后差.脑干出血的主要原因高血压病、意识障碍都是首发症状,严重的就是并发呼吸衰竭以及多脏器出现功能衰竭.意识和呼吸出现障碍的时间,严重程度和出血量部位有关,同时出血量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同时影响脑干出血预后的有关因素还包含了既往病史和临床特征.
作者:冯钰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对于因肺炎支原体感染而产生哮喘患儿的主要特点与不同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在医院自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就诊的因肺炎支原体感染而产生哮喘的患儿共有100例,将其平均划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应用药物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进行治疗,而研究组应用药物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展开治疗,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高峰流速、复发状况、抗体阳性状况与咳嗽症状恢复时长.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高峰流速与复发时长都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患者的复发比例、咳嗽症状恢复时长与抗体的阳性率都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于因肺炎支原体感染而产生哮喘的患儿应用药物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的治疗效果优异,能有效地降低复发率,加快咳嗽症状的恢复.
作者:张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13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先后采用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组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的异常病变检出率.结果:观察组缺血性ST-T异常改变、阵发性心房颤动、窦性停搏、房室肥大、阵发性室上速、期前收缩等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在诊断心血管疾病诊出率方面较常规心电图更高,且24h动态心电图为无创操作,可重复使用,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刘书娟;段彬彬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按需健康教育在产后访视中的应用效果,产妇在产后的健康得到满足,保证母婴双方身心健康.方法 选取2011年7-2012年7月期间共300例产后访视的产妇为实验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运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给予产妇出院前进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实行产后访视时按需进行健康教育,对比和观察两组产后访视健康教育的结果.结论 观察组母乳喂养率为89.67%,产妇对产后访视的健康满意率为97.33%,两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践表明,按需健康教育能更好地满足产妇身体健康的需求,对产妇掌握母婴保健基本知识技能有所帮助增强产后访视满意效果.
作者:陈敏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在输尿管结石URSL术中应用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科收治的输尿管结石URSL术患者9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8%,高于对照组82.2%(P<0.05).结论 在输尿管结石USEL术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作者:赵春红;尚庆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智能数字化手术室是数字化医院建设中关键的环节,在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作为实施手术的重要场所,手术室整体设计要求更加严格.为了能够满足现代化医学手术要求,必须构建无菌环境、高精度仪器设备、数据共享、智能化管理体系为一体的数字化手术室.
作者:杨琨;蔡亚欣;樊沛澍;赵玉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防控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患侧上肢体积增加情况显著轻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防控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值得推广.
作者:曹锐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导管标识在预防肿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肿瘤患者66例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1例,实施常规导管标识方法,研究组35例,采用改良导管标识方法,比较导管标识在预防肿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中的作用.结果:研究组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移位、以及导管相关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ICU住院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改良导管标识的附加功能,尽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够降低肿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魏淑艳;秦明祎;李晓锋;冯叶;尹彦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B超检查对小儿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100例小儿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患者,对小儿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患者实施B超检查,分析其的诊断价值.结果 患者检查后,诊断符合率为90%,由此可见,B超检查对小儿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诊断符合率较高.结论 采用B超检查对小儿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进行诊断,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在临床上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霍春光;张荣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分析随访护理对缓解成人癫痫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改善其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癫痫患者78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随访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患者的焦虑、抑郁度进行评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度评分均有一定程度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对照组(P<0.05).结论:对癫痫患者采用随访护理是有效降低患者焦虑、抑郁度,调节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不同时期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语言、肢体康复的积极意义.方法:选取88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时期护理干预,分析2组患者语言、肢体康复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的语言功能评分和肢体功能评分均有所提高,护理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不同时期护理干预具有较好效果,可有效提升患者的语言、肢体康复速度,对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小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中代谢性疾病与尿检异常及肾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4月我院健康体检人群的尿液检查及肾功能检查资料,共8000例,计算尿检异常及肾功能减退的检出率及其危险因素.结果 患病组的尿检异常检出率高于非患病组(P<0.05),但其肾功能减退检出率与未患病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空腹血糖受损、高尿酸血症和高脂血症合并糖尿病是尿检异常的危险因素,年龄、高尿酸血症、高三酰甘油症是肾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结论 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上述高危人群的宣教及体检,以便早期发现并有效控制疾病发展.
作者:王艳芳;张雪明;卢佳;卢芬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随着医学检验的飞速发展,医学检验与临床科室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医学检验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加强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和有效沟通显得尤为重要,有效的沟通可以获取更多有诊疗价值的信息和证据,从而提高诊断水平,指导临床治疗,也有利于进行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更有利于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的完美合作,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作者:师海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细节护理干预对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细节护理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GQOLI-74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GQOLI-74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细节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月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