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性化护理干预用于肾小球肾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李鸿毅

关键词:肾小球肾炎, 人性化护理干预, 心理状态, 并发症
摘要:目的:探析肾小球肾炎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肾小球肾炎患者予以分组研究,即参照组(n=39)、试验组(n=39).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参照组为20.5%,试验组低于参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肾小球肾炎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极高.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细节管理在骨科病人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探讨细节管理在骨科病人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78例骨科病人作为本次研究样本开展本次研究,依据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平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39)及研究组(n=39),给予参照组常规管理,给予研究组细节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差错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差错率2.56%、不良事件发生率0.00%、护理满意度(18.52±2.05)分、护理依从性(18.61±1.74)分均较参照组更优,且P<0.05,具有探讨分析价值.结论:细节管理应用于骨科病人护理管理中,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安全性,从而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更好的配合护理工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蒋婧;王净;魏娇;冯会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浅谈循证护理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循证护理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授课效果及对学生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2016-2017临床实习生共200名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 实验组学生循证护理教学前后对教学正性评价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教学法学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为(86.15±6.54)分,传统教学法学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为(78.56±7.32)分.两组学生平均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循证护理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科研协作能力等,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贾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

    目的: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患者时,不只是用一种药物,在使用阿托伐他汀的同时,也使用氯吡格雷,在联合使用这两种药物的同时,观察治疗的效果.方法:选自从2014年12月31日到2015年12月31日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这100名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为实验组,乙组为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每组的基本药物是一样的,另外对照组给予20mg阿托伐他汀钙和100mg拜阿司匹林肠溶片;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要服用75mg氯吡格雷.对照组和观察组的额外用药都是每天一次,连用两周,观察用药前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次数、脑梗死的发生率以及凝血功能、血小板的数量变化、患者的皮肤变化、消化道的情况、血脂和患者在空腹时的血糖浓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和各项数据比较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治疗更有效果,并且安全可靠.

    作者:钱丽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在医院护理过程中,人文关怀对重症监护患者的作用,并致力于提高医院护理工作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6年到2017年医院收治的100名重症监护病人,将这些病人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平均分为两组,每组有50人,这两组一组为观察组,另外一组为对照组.护理人员需要以人文关怀的护理方式来护理观察组的患者,而对于对照组的患者,则是按照以往的护理方式.在护理工作结束之后,便对这两组的患者进行调查,以了解到他们对护理效果的评价情况.结果:从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情况来看,观察组的患者情况更为良好,从患者的满意率来看,观察组的满意率也同样好过对照组.结论:在对重症监护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人文关怀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并能够让患者的心理情绪等得到有效的调节.

    作者:陈新乐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术前、术中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啶超前镇痛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术前、术中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啶超前镇痛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在2017年10月份到2018年8月份收治60例单侧上肢手术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使用术中持续泵注生理盐水结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予以续泵注右美托咪啶超前镇痛,对比两组患者在切皮、手术结束半小时后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化显著,统计学研究意义明显.结论:给予术前、术中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啶超前镇痛患者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获取的临床效果显著,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也能增强整体的安全性,临床推广价值广泛.

    作者:许晖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分析在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当中应用质量控制的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284例输血患者为此次实验研究对象,结合以随机奇数偶数法的分组方法,将他们分成实验组、参照组,参照组输血前仅采用常规检验程序,实验组则予以质量控制流程,对比两组安全事故发生情况、交叉配血不合格情况及患者输血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不合格样本率3.5%低于参照组的16.9%;实验组职业暴露、输血传染病、输血前后消毒等安全事故发生率显著要比参照组低,且患者满意度97.2%明显高于参照组90.8%(P<0.05).结论:在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当中应用质量控制流程,对提高输血治疗安全性、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提高患者输血满意度有着积极影响.

    作者:蓝云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用于医院药品管理的效果

    目的 研究医院药品管理当中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实施常规的药品管理,在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实施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并在这两个时间段内各选200例采用高危药品治疗的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研究,将实施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前和实施后的高危药品配置差错发生率、不合理用药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实施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后,药品配置差错的发生率(5.00%)以及高危药品的不合理应用率(5.50%)均明显低于实施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前(发生率分别为11.50%、12.00%),前后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当前的医院药品管理当中,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可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可降低高危药品配置差错事件以及不合理使用高危药品的发生率,从而提高医院的药品配置质量以及合理用药率,值得推荐.

    作者:张祥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吉奥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治疗效果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吉奥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独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吉奥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率为89.74%,对照组患者疾病控制率为71.79%.两组对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减少率38.46%、血小板减少率35.90%、恶心呕吐发生率为53.85%、生存质量(85.20±1.59)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局部复发率为10.2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吉奥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能够有效提高疾病控制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焉晓雁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胸部创伤患者中数字放射诊断技术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胸部创伤患者中数字放射诊断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将2017年1月份-2018年3月份收治的胸部创伤的患者92例为本次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接受诊断技术的不同分成两组,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放射诊断治疗,数字组患者实施数字放射诊断治疗,统计两组诊断创伤情况准确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结果:常规组患者创伤诊断准确率为79.63%,VS数字组创伤诊断准确率94.74%,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常规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96%,VS数字组5.26%的发生率,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数字放射诊断技术在胸部创伤临床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对患者的后期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路丽娜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不同方法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针对患有肝硬化联合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症状的患者行以不同的治疗方案的疗效展开讨论分析.方法:随机在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接诊的肝硬化联合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症状的患者中择取80名,将其依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参照组接受的是常规性的治疗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性治疗措施基础之上联合奥曲肽.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情况、不良反应,并做以讨论.结果:受到不同治疗措施的影响,研究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止血时间、输血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均显著优于参照组,均存在P<0.05的结果.结论:临床中,在常规性的治疗措施基础上联合奥曲肽进行治疗,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有较好的疗效,而且安全稳定,值得推广.

    作者:王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护理管理在小儿开胸手术后疼痛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在小儿开胸手术后疼痛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60例开胸手术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患儿各3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观察组强化护理管理措施,予以优质护理,并观察2组患儿经相应护理方案干预后的术后模拟视觉(VAS)评分、焦虑自评量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量表(SDS)评分、舒适度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开胸手术患儿的VAS评分、SDS评分、SAS评分、舒适度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护理管理措施,予以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苏润霞;吴永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浅谈老年人疗养期间的安全护理

    为了更好的加强老年人疗养期间的护理安全.方法:通过对老年人疗养期间的不安全因素的评估,做好老年人疗养期间的不安全因素的评估,做好老年人护理安全的有效预防.结果:采取积极措施,增加了护理人员及患者的防范意识,减少或避免了现存或潜在的危险因素的发生.结论:积极做好老年人的安全护理,降低危险因素的发生率,创造安全,舒适的就医得环境,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薇;刘梦玉;倪钦玉;钱雯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手术室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中常见易产生安全隐患的护理风险,并探讨对应的防范策略,为今后医院的手术室护理工作提供借鉴.方法:随机选取50例自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来我院进行手术的患者,分别对这50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病情访问,再在此基础上对医院的保存病例做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本研究发现手术室护理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患者群体较为特殊、护理人员编制不合理、护理人员业务能力差,本研究对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常见安全隐患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结论:开展手术室护理的常见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相关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消除医院的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提供理论指导,有助于提高患者在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并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服务质量的满意度.

    作者:林光秀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8年6月收治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25例,对所有患者采取精心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25例,经过细致的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出血护理、药物护理等护理措施,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皮肤粘膜出血点和瘀斑明显减轻或消退,鼻腔、牙龈出血消失,血小板有明显上升,平均住院时间为(12.5±2.9)d.结论:加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有利于促进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美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人性化护理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使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胃癌手术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与常规组(41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分别比较并分析两组胃癌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首次排气时间(39.54±4.19)h、住院时间(5.13±1.58)d、QOL评分(92.67±9.87)分均优于常规组(51.29±6.29)h、(7.95±2.65)d、(84.29±7.54)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胃癌手术患者而言,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确切,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与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杨洁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微创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术的体会

    目的:探究微创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术利用优质护理的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微创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实验组利用优质护理方法.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出现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术中提供优质护理,减少了术中出血量、缩短了手术时长、减少了卧床与住院时间,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出现几率.

    作者:李春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论述急诊监护病房的安全护理管理对策

    急诊监护病房(EICU)主要是为患者急诊时抢救和护理提供服务的.对患者病情变化有重要的意义,护理风险分析可以进一步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并不断学习先进的护理知识,提高对患者的护理水平,改善患者的病情.因此,根据实际情况,医院急诊病房要进行安全护理,以达到满意的康复效果.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EICU的安全护理进行了探讨.

    作者:夏妃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在不断深化,其中医院的财务内部控制在改革过程中,走了许多错误的曲折道路,也展现出很多问题.只有积极创设有效的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并且将其贯彻落实,才能使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真正行之有效,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继而探讨了新医改背景下对此类问题的对策研究.

    作者:李梦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体检人群对静脉采血护理服务的需求及改进措施的相关研究

    目的:评价体检人群对静脉采血护理服务的需求,归纳总结改进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到2016年11月入院体检人员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为一般的采血护理服务,实验组为改善后的采血护理服务.结果:体检人群对静脉采血服务的需求多为保证隐私安全、服务态度、服务质量、体检环境等,护理服务实验组人员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体检人群采血服务过程中,改善护理环境与服务效果能够提高人员满意度,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魏艳丽;梁月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划入联合组与参照组(n=30).参照组应用奥曲肽治疗,联合组应用奥曲肽与乌司他丁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显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参照组显效率为69.44%,联合组显效率为91.67%,数值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参照组治疗期间出现6例不良反应,联合组治疗期间出现2例不良反应,差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较好,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苏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