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惠
目的:观察微创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伴膀胱结石患者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8年5月,共有114例前列腺增生伴膀胱结石患者于本院行微创手术治疗,在围手术期,随机抽取57例标记为干预组,给予护理干预,另57例标记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伴膀胱结石患者时,将护理干预应用到其围手术期中后,可促进手术效果明显提高,利于患者术后良好康复.
作者:姚淑如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医院药品管理当中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实施常规的药品管理,在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实施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并在这两个时间段内各选200例采用高危药品治疗的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研究,将实施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前和实施后的高危药品配置差错发生率、不合理用药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实施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后,药品配置差错的发生率(5.00%)以及高危药品的不合理应用率(5.50%)均明显低于实施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前(发生率分别为11.50%、12.00%),前后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当前的医院药品管理当中,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可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可降低高危药品配置差错事件以及不合理使用高危药品的发生率,从而提高医院的药品配置质量以及合理用药率,值得推荐.
作者:张祥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医学检验专业的实验教学模式强调对学生医学综合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地培养,因此这一教学模式改革的核心是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故本文从阐述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现存问题入手,对于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分析.
作者:傅叶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手术治疗与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长以及术中出血量均比对照组优,且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9.76%)比对照组(29.27%)低,且P<0.05.结论 对腹股沟疝患者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进行治疗,不仅能改善各项手术指标,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杨旭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整体健康意识的增强,促使民众对预防保健的需求越来越高;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观念使护理对象从病人扩展到健康者的预防保健,工作场所从医院延伸到家庭社区;在激烈竞争的健康体检市场中,由于提供人性化工作环境,以人为本,关爱生命,营造温馨、舒适、安全、舒心的就医环境,实施人性化护理项目,满足顾客的健康服务需求,赢得了社会的信任,为更好地开展护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杨娜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的抑郁状态,并做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5年三月到2016年三月期间,100例接受治疗的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回复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者在治疗前,均采取抑郁量表评估患者抑郁情绪,同时制定护理措施进行护理,一个疗程之后评价本次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神经内科患者抑郁发生率高达46%,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的抑郁症状与很多因素有关,年龄与文化程度等等,都可能诱发患者抑郁.进行护理干预之后,脑出血患者的抑郁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患者的抑郁发生率.
作者:赵萌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对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病人98名,将这些病人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名病人.对照组采用的是传统的方式,研究组在采用传统方式的基础上实行舒适护理模式以及心理护理模式.对两组病人的护理情况做好记录并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病人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将两组病人的护理情况进行对比,两组病人在护理之后,观察组病人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研究表明,此次研究的护理模式具有很好的效果,明显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有所降低,有效的缓解了病人的悲观情绪,使病人的情绪稳定下来,而且病人在治疗后对护理工作有很高的满意度,此次研究的方式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曹炜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三种抗凝蛋白在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和脑梗塞患者易栓中的关系和影响作用.方法:将我院近几年来所收治的168位静脉血栓VTE和CI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中的对象,分析患者的年龄分布和血栓形成部位,并检测这些患者的PC、PS、AT活性水平.选择50位健康的人员组成对照组,并检测他们的PC、PS、AT活性水平,将两组检测出来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40~50年龄段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和脑梗塞患者非常容易发病,对于VTE患者来说,他们容易疲劳的地方是下肢静脉,而且下肢静脉处形成血栓的情况为普遍.将VTE患者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三种抗凝蛋白所呈现出来的差距都存在统计学意义;但是将脑梗塞患者同对照组进行比较后,仅有PS和PC两项活性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AT水平则不具有.将VTE患者同脑梗塞患者作比较,三种抗凝蛋白都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VTE患者而言,三种抗凝蛋白都会对其起到影响作用,但是对于脑梗塞患者而言,仅PC和PS两项抗凝蛋白会起到影响作用.
作者:陈秀晓;牛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对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探讨,并对应用体会进行总结.方法 将本院作为本次研究区域,从2015年3月到2017年10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患者中,选取8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这86例研究对象随即分为两组,每组43例患者,为其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中的脑卒中患者常规护理,而对观察组中的患者采用脑卒中综合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并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组中患者的护理中有效率为95.35%,而对照组中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3.72%,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67%,而对照组中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1.4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综合护理的方式应用于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的患者中,对癫痫症状有很好的控制作用,也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以及预后,综合性护理措施具有很高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王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神经内科的患者大都有意识障碍、运动障碍、认知障碍,其中大部分的患者都已经失去了自理能力,稍不留意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本文对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了探讨.
作者:王丽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对急诊科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HTN)及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老年HTN危象患者为受试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心理疏导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接受规范化药物降压治疗以及基础护理措施,心理疏导组患者在日常降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定期心理疏导.心理疏导3个月后,运用抑郁自评量表(S 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评估;分析并测量护理前后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结果:护理前两组HTN患者的S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护理后对照组与护理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心理疏导组SAS评分较护理前明显降低(t=3.871,P=0.01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29,P=0.019).护理前两组HTN病人的SDS评分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病人在护理前后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心理疏导组SDS评分较护理前显著下降(t=3.571,P=0.01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7.872,P=0.001).护理后两组HTN病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较护理前大幅度降低(P<0.05),心理疏导组护理后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疏导用于急诊科老年HTN危象患者能有效消除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同时有利于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使血压得到了改善,进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查晓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医院的图书馆是医务人员获取专业知识、进行医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是开展临床教学和培养医学专业人才的关键阵地之一.因此,馆员清晰的自我定位和优质的职业道德能够进一步地发挥医院图书馆的作用,更好地服务医务人员.本文将通过实际的一些案例来阐述医院图书馆员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以及自我提升的相关措施,希望能给相关医护人员带来思考和一定的借鉴.
作者:马春燕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评价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联合整形外科缝合技术治疗头皮缺损的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7年8月,医院接收了头皮缺损对象25例,纳入对照组,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处理,二期采用扩张头皮瓣修复缺损.2017年9月~2018年5月,医院接收了头皮缺损对象21例,纳入观察组,尽可能的应用整形外科的缝合技术.结果:观察组的缝合效果整体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率100.0%(21/21),对照组88.0%(22/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联合整形外科缝合技术治疗头皮缺损可以提升缝合的美容效果.
作者:王静;李坤;蔡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重症监护室护理中多元化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份我院重症监护室接收的18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多元化护理措施,对比两组华丽差错、医疗纠纷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护理差错和医疗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服务态度、技术水平、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等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者实施多元化护理干预,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黄蕾;周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构建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为急诊科单病种进行科学的护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课题组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专家访谈,初步构建了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护理质量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选取50名医疗、护理专家进行2轮专家咨询,并对咨询结果进行可靠性分析.结果 专家参与咨询的积极性很高(90%以上),专家权威系数为0.836,专家的协调程度较高,终确定3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47个三级指标.结论 通过德尔菲法构建的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具有科学性、可靠性.
作者:薛婷婷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30名内科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将30名护理人员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实验组,对对照组的护理人员采取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而对实验组护理人员则要采取风险防范式的护理管理方式,每组各15人.访问护理人员对两组患者护理情况的评价及认识,分别统计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发生风险的概率,观察护理人员对工作质量的认知.结果 采取风险防范式护理管理模式的小组,即实验组在护理人员认知评分、护理风险发生概率和工作质量认知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风险防范式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升护理效果,降低发生危险的几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葛巧丽;刘亚维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母乳中含有新生儿必须的营养成分,可以说是新生儿的佳食品.母乳喂养不仅对新生儿智力和身体发育有极大帮助,同时对产妇身体健康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勇惠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对食管癌患者自护能力、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应用电脑随机抽签法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食管癌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4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与观察组(40例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分别对两组食管癌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的自护能力评分(139.67±18.67)分、并发症发生率(2.50%)以及生活质量评分(59.36±5.69)分均优于常规组(112.69±20.34)分、(25.00%)、(50.67±6.57)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食管癌患者而言,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自护能力与生活质量,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值得推广.
作者:章淑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静脉输注是指治疗临床疾病和补充人体电解质的目的 .这是一种常见的以无菌溶液或液体输液进入人体的方法 ,这是常见的临床治疗方法之一.如何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以快的速度建设城市静脉通路,保证患者及时治疗和用药,减少患者的危害,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关注的问题之一.
作者:刘靖靖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医院的良好运作得益于财务的高效管理,因此,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必须要更加高效,更加科学.在新医改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从优化医院财务工作的成本核算方法角度入手,采用全成本核算制度,是加快我国医院管理升级的有效措施.因此,本文通过阐述全成本核算的内涵,说明医院财务工作中全成本核算的项目和流程,重点分析医院财务工作中全成本核算的意义,旨在为提高我国医院财务工作管理质量提出参考性的建议.
作者:南永青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