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乐
目的:讨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核磁共振影像诊断价值.方法:抽取本院2016年5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划为对照组40例、实验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超声诊断,实验组患者使用核磁共振影像诊断,对比两组患者敏感性、特异性、诊断准确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敏感性为94.60%、特异性为97.27%、诊断准确率为100.00%;对照组患者敏感性为58.34%、特异性为82.77%、诊断准确率为90.00%.即两组患者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中,超声诊断虽可起到疾病诊断的目的,但无论是在敏感性,特异性,还是在诊断准确率等层面均较差于核磁共振影像诊断.
作者:曹一杨 刊期: 2018年第11期
为了更好的加强老年人疗养期间的护理安全.方法:通过对老年人疗养期间的不安全因素的评估,做好老年人疗养期间的不安全因素的评估,做好老年人护理安全的有效预防.结果:采取积极措施,增加了护理人员及患者的防范意识,减少或避免了现存或潜在的危险因素的发生.结论:积极做好老年人的安全护理,降低危险因素的发生率,创造安全,舒适的就医得环境,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薇;刘梦玉;倪钦玉;钱雯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医院的图书馆是医务人员获取专业知识、进行医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是开展临床教学和培养医学专业人才的关键阵地之一.因此,馆员清晰的自我定位和优质的职业道德能够进一步地发挥医院图书馆的作用,更好地服务医务人员.本文将通过实际的一些案例来阐述医院图书馆员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以及自我提升的相关措施,希望能给相关医护人员带来思考和一定的借鉴.
作者:马春燕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原发性良、恶性骨肿瘤患者应用DR、CT和MRI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3例在我院接受原发性良、恶性骨肿瘤诊治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DR、CT和MRI检查.结果:MRI恶性肿瘤检出率明显高于CT、DR检出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CT、DR恶性肿瘤检出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MRI、CT良性肿瘤检出率均明显高于DR检出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MRI、CT良性肿瘤检出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骨肿瘤良恶性检出率均较高,DR良性骨肿瘤检查率较低,CT良性肿瘤检出率较高.
作者:马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心理咨询与治疗发展至今,已被证实可以为多数来访者减少痛苦症状,解决人际问题,恢复工作表现,改善生活质量.但仍有5%~10%的来访者会在心理咨询中表现出恶化倾向.咨询恶化存在于各种理论流派、来访者群体和咨询形态的咨询中.尽管只是小部分的咨询失败,但阻止消极结果是心理咨询工作相当重要的主题,也是促进来访者福祉、提升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质量的必然要求.心理咨询效果的监控和管理是识别咨询恶化,减少咨询失败,提高心理咨询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
作者:白治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真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与护理.方法:将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积极有效的血糖控制,常规换药.观察组在上述传统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创面密闭负压吸引,比较两组换药次数,护理时间及治愈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换药次数平均分别为9.59±1.89和16.56±3.71,平均伤口护理时间为15.59±2.79h和25.12±4.14h,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愈率分别为85.19%和6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VSD对糖尿病足的治疗,有效减少换药次数与护理时间.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成耀荣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对护理干预对短暂性脑缺血发病病人的临床影响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在本院接受短暂性脑缺血疾病治疗的38位病人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护理干预的方式并对护理干预手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接受短暂性脑缺血疾病病人中,15人完全康复,11人有显著效果,2人治疗无效,治疗效果较好.结论:为短暂性脑缺血病人提供有效的护理方式,能够让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复发几率降低,让脑梗死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及致残率降低.
作者:马萌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医院针对加强骨科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会提高医院患者的康复信心和康复速度,增进医患之间的关系,加快病情康复的速度.我院针对12年的骨科创伤患者和15年的创伤患者进行了对照和比较,发现15年我院应用了风险管理之后满意度大大提升.由此而得出结论:创伤骨科护理工作中非常有必要实行风险管理,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医生和患者之间对生命的负责.本文通过探讨风险管理在骨科护理中的重要性和方法,为我国的医护行业做贡献.
作者:池智利;孙丽琴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健康教育作为提高病人住院适应能力和自我保健能力的一项措施,不仅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桥梁、促进病人得到良好治疗和康复的手段,同时对体现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促进医院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作用.利用平时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在实际工作穿插应用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邬玉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产后生活方式干预对降低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妇女发生2型糖尿病风险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成都市第十人民医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妇女43例作为对象,设为观察组,行产后生活方式干预.另选取成都市第十人民医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妇女43例作为对象,设为对照组,该组行常规护理,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血糖指标.结果:观察组的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血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妇女行产后生活方式干预,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后续工作中可予以推广.
作者:王灵芝;张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胆管腔内超声(Intraductal Ultrasonography,IDUS)及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pancreatic angiography,ERCP)作为诊疗胰胆疾病的一项新技术,极大的提高了胆胰管狭窄性疾病的诊疗水平及治疗效果.由于其操作难度大、手术风险高,手术器械的精密易损耗性,往往需要上台护士熟悉手术操作步骤,掌握娴熟的配合技巧,精通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 和维护才能使手术得以顺利开展.本研究中选择因胆管狭窄性疾病于我院行ERCP联合IDUS术的51例患者,对术中护理配合要点及经验、术后相关仪器设备的维护要点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毕晓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针对患有肝硬化联合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症状的患者行以不同的治疗方案的疗效展开讨论分析.方法:随机在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接诊的肝硬化联合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症状的患者中择取80名,将其依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参照组接受的是常规性的治疗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性治疗措施基础之上联合奥曲肽.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情况、不良反应,并做以讨论.结果:受到不同治疗措施的影响,研究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止血时间、输血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均显著优于参照组,均存在P<0.05的结果.结论:临床中,在常规性的治疗措施基础上联合奥曲肽进行治疗,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有较好的疗效,而且安全稳定,值得推广.
作者:王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精密器械清洗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本院在精密器械清洗质量控制中落实PDCA循环管理模式,收集清洗质量监控数据,共计1200件为观察组,并与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常规管理模式下清洗质量监控数据共计1200件为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不合格率.结果:观察组精密器械清洗质量控制中不合格率1.00%显著低于对照组4.33%,P<0.05.结论:在医院精密器械清洗质量控制中落实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进一步降低不合格清洗质量情况的发生,减少危险因素,利于降低成本,提高器械使用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蒙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随着新的医学模式的发展,四肢骨折病人的康复护理问题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作为一名预防工作人员我们更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促进病人骨折尽快康复,并减少骨折后遗症的发生,本文在这个方面做了一些研究,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余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现代临床手术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方式之一,治愈了很多患者,在临床上治疗效果明显.但是,由于手术治疗对患者的身体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会给患者带来许多并发症,在治疗肛肠疾病过程中,应用手术治疗也出现了许多临床并发症,其中尿潴留是肛肠疾病术后常出现的并发症,本文主要针对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使用正确的护理对策,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让患者更快恢复健康.
作者:杨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希望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去接触、了解、学习医疗科普知识,这使得医疗科普的呈现方式也随着时代潮流特点而不断变化.本文从阐述医疗科普特点、价值和意义入手,探讨了新媒体医疗科普推送的模式、形式、受众,研究了新媒体医疗科普推送潜在的优化方式.
作者:包昀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探讨细节管理在骨科病人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78例骨科病人作为本次研究样本开展本次研究,依据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平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39)及研究组(n=39),给予参照组常规管理,给予研究组细节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差错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差错率2.56%、不良事件发生率0.00%、护理满意度(18.52±2.05)分、护理依从性(18.61±1.74)分均较参照组更优,且P<0.05,具有探讨分析价值.结论:细节管理应用于骨科病人护理管理中,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安全性,从而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更好的配合护理工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蒋婧;王净;魏娇;冯会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ICU科室行气管切开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护理风险事故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肺部感染、护理风险事故的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ICU气管切开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护理风险事故的几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借鉴价值.
作者:张雪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加速康复外科对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的治疗效果,并对比加速康复外科治疗与普通治疗方法 对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围手术期临床治疗结果 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胃肠道恶性肿瘤治疗的60位病人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以随机分配的方式,将60位病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加速康复外科和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恶性肿瘤治疗.对比两组病人在住院后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将两组病人的ALB、CRB、CD4、CD8指标的变化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组比对照组的病人治疗效果更好,住院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更短,肛门排气和进食半流质时间更加提前,住院费用更低(P<0.01).结论:加速康复外科对于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手术的治疗效果更好,在临床医学中值得被广泛推广.
作者:范现英;刘晓晴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不同包扎方式对混合痔患者术后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混合痔患者6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包扎方式不同分为塔纱压迫组与敷贴覆盖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排尿功能.结果:敷贴覆盖组患者首次排尿时间及排尿通畅时间明显短于塔纱压迫组(P<0.05);塔纱压迫组患者在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为30.30%,导尿率为12.12%;敷贴覆盖组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为5.88%,导尿率为0.0%,塔纱压迫组患者在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及导尿率明显高于敷贴覆盖组(P<0.05).结论:混合痔术后采用伤口采用可粘贴敷料覆盖包扎方式,更有利于恢复患者的排尿功能,降低尿潴留及导尿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朱秉亮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