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术前、术中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啶超前镇痛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许晖

关键词:术前、术中持续泵, 注右美托咪啶, 超前镇痛,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摘要:目的:分析术前、术中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啶超前镇痛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在2017年10月份到2018年8月份收治60例单侧上肢手术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使用术中持续泵注生理盐水结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予以续泵注右美托咪啶超前镇痛,对比两组患者在切皮、手术结束半小时后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化显著,统计学研究意义明显.结论:给予术前、术中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啶超前镇痛患者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获取的临床效果显著,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也能增强整体的安全性,临床推广价值广泛.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人性化护理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使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胃癌手术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与常规组(41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分别比较并分析两组胃癌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首次排气时间(39.54±4.19)h、住院时间(5.13±1.58)d、QOL评分(92.67±9.87)分均优于常规组(51.29±6.29)h、(7.95±2.65)d、(84.29±7.54)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胃癌手术患者而言,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确切,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与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杨洁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急诊创伤患者护理中应用规范疼痛评估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规范疼痛评估在急诊创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诊创伤患者,按照为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将其分入不同的两组,即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0例)、基于规范疼痛评估结果 进行针对性护理的研究组(40例).对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疼痛评分(1.12±0.37)分,对照组疼痛评分(2.46±0.64)分;研究组患者满意度97.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82.5%,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急诊创伤患者在护理中采取规范疼痛评估并基于评估结果进行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使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更加满意.

    作者:田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不同包扎方式对混合痔患者术后排尿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包扎方式对混合痔患者术后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混合痔患者6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包扎方式不同分为塔纱压迫组与敷贴覆盖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排尿功能.结果:敷贴覆盖组患者首次排尿时间及排尿通畅时间明显短于塔纱压迫组(P<0.05);塔纱压迫组患者在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为30.30%,导尿率为12.12%;敷贴覆盖组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为5.88%,导尿率为0.0%,塔纱压迫组患者在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及导尿率明显高于敷贴覆盖组(P<0.05).结论:混合痔术后采用伤口采用可粘贴敷料覆盖包扎方式,更有利于恢复患者的排尿功能,降低尿潴留及导尿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朱秉亮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SDSS评分影响评价

    目的:探讨分析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护理后BPRS评分、SDSS评分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的结果 ,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PRS评分、SDSS评分更低、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2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不仅改善了患者精神症状,还减轻了社会功能缺陷.

    作者:孙伟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α-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早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α-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60例;参照组采用α-干扰素治疗,实验组采用α-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实验组临床效果优于参照组,其不良反应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比参照组治疗方法更具有优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α-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可有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林沼君;代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腹腔镜下子宫全切与经腹子宫全切的临床的疗效比较研究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子宫全切与经腹子宫全切的临床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2015年12月到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4例行子宫切除患者,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2)与试验组(n=42),对照组施以经腹子宫全切方式,试验组施以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率、术后下床时间与术后排气时间等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与术后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疼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比于经腹子宫全切方式,腹腔镜下子宫全切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与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周淑娟;杨玉苹;金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不同麻醉方式在妊高症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在妊高症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选择对象为妊高症患者60例,时间在2017年4月直至2018年4月之间,根据电脑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均分3组,其中包括A组、B组和C组,分别开展静脉麻醉、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后对麻醉效果的差异性进行总结.结果:比对3组妊高症患者不同麻醉后的阻滞效果评分、阻滞时间和Apgar评分,C组较比A组、B组更优,组间相比较,P<0.05.比对3组患者的低血压发生率,C组显著低于A组、B组,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在妊高症剖宫产术中应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同时可降低低血压发生率,值得研究.

    作者:马彩军;刘哓华;王立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多学科协作模式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究多学科协作模式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我院进行糖尿病治疗的170例老年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分别行常规护理(常规组)及多学科协作模式护理(协作组),比较患者血糖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血糖均有所降低,且协作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且协作组及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分别为4.71%及21.18%,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多学科协作模式护理干预,能够更为有效的控制患者血糖,并降低其并发症发生几率,对促进患者症状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郭彧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对急诊心绞痛患者疼痛与焦虑情绪的影响和措施评价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急诊心绞痛患者疼痛与焦虑情绪的影响和措施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急诊心绞痛患者70例,依据数字随机表法,随机成立试验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价值.结果:对照组的HAMA评分、疼痛评分显著高于实验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总体满意度显著低于实验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心绞痛患者的病情,取得了尤为显著的护理效果,该方案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加强推广.

    作者:田鑫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医院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已经成为当今医疗行业现代化的标志也越来越影响医院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随着信息科学技术和医疗水平的发展,现代医院的信息化发展迅速,但是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作者:王祎罡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的临床探究与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急诊内科的治疗方法 和效果.方法:本次对象为我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98例,将其分成2组:常规治疗对照组49例,急诊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49例,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 .结果:试验组控制率为93.9%,比对照组的75.5%高,有统计差异(P<0.05);死亡率为2.5%,比对照组的12.2%低,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给予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急诊内科综合治疗,能改善心功能,降低复发率,值得学习和应用.

    作者:胡群淑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浅谈基层医疗机构蒙药制剂的检验

    蒙医药是祖国伟大医药宝库中之瑰宝.蒙医药的理论独特,自成体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蒙药均取材予大自然,在人类扶天然物中寻找新药麴今天,显然,将蒙医药理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以先进方法分析蒙药成分,研究其药理药效,弄清它的治病机制,是发展和发扬蒙药的大好时机,亦为必经之路.这项研究工作开展较晚,蒙药取材广泛,包括植物、动物及矿物药等,有统计介绍,蒙药分为13类,约有1340余种.其中约有300余种为蒙医专用,中医不用或少用的药材,这300种药材中有半数以上不详其化学成分,不明其作用机制,但确有疗效,颇值得研究.

    作者:乌仁高娃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COPD稳定期做好肺康复护理对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肺COPD稳定期做好肺康复护理对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66例,平均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COPD的护理而研究组33例,则在COPD稳定期采取肺康复护理.经过8个月的治疗之后,以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肺功能情况作为评价标准.结果:肺康复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明显,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较实验组低,数据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一定时期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的肺功能恢复情况较对照组患者的肺功能恢复情况好,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OPD稳定期做好肺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玉洁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全程护理对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依从性、血氧饱和度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的影响效果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对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依从性、血氧饱和度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8例小儿哮喘患儿,按照入院号奇偶数按1:1比例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儿39例,全部患儿行雾化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血氧饱和度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就治疗依从率而言,观察组为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76.92%,P<0.05;相较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患儿血氧饱和度较高,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较早,P<0.05.结论:小儿哮喘雾化治疗过程中,全程护理干预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陈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阿立哌唑、喹硫平治疗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评定阿立哌唑、喹硫平治疗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接受诊治的60例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按住院登记的顺序将前3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后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喹硫平);观察组(实施阿立哌唑),对两组患者的PANSS得分、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NSS得分经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NSS得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采用阿立哌唑进行治疗其效果非常显著,不仅疗效好、安全性高,还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刘颖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心肌损害的临床诊治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对心肌细胞损害的临床诊治.方法:对1999年8月~2007年12月抢救治疗的CO中毒30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5例患者中,并发心肌损害117例,占38.3%.结论:急性CO中毒心肌损害的确诊应符合4个基本条件:①CO中毒的明确病史,和(或)血COHb定量10%以上;②心肌受损的临床症状和体征;③心肌酶学的改变;④心电图的改变.治疗上必须加强对心肌损害的严密观察,及时给予心肌保护药物,早期应用激素及高压氧可预防和治疗心肌损害.

    作者:庞敏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无痛胃镜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中的应用及护理配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EMR患者102例,早期胃癌25例,胃黏膜重度不典型增生32例,黏膜扁平隆起性病变4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25~61岁,平均48岁观察组男30例,女27例;年龄24~65岁,平均45岁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心肺肝肾疾病及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高书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讨论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16年5月-2018年4月期间病理学证实的35例甲状腺癌患者、35例甲状腺腺瘤患者,借助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方式,对CT征象予以鉴别,以此探讨其在两种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多层螺旋CT检查中,可对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单多发性、病灶直径、形状和钙化形态、CT值予以精准鉴别.例如:35例甲状腺癌患者,单发癌30例、多发癌5例;病灶直径约为0.4-5.2cm,中位数为1.5cm;CT值均在20-59HU,中位数为40HU,动脉期CT值为17-51HU,静脉期CT值为20-49HU.35例甲状腺腺癌患者,单发35个,多发13个;病灶直径约为0.9-4.9cm,中位数为1.7cm;CT值均在33-50HU,中位数为43HU,动脉期CT值为25-50HU,静脉期CT值为23-53HU.结论:在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患者中,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的使用,能够对二者征象予以精准鉴别,便于区分诊断,值得推广.

    作者:林静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1例原发性肝癌继发胸椎骨转移患者的护理

    原发性肝癌为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原发性肝癌常伴有肝区疼痛、肝 脏肿大、肝硬化征象、癌肿转移症状(如肺、骨、脑等转移)?.骨痛、贫血及发热是转移癌常见的临床表现.骨转移主要以腰椎、骶髂骨疼痛为多见,夜痛较明显,随病程进展会持续性加重,晚期患者胸肋骨及全身骨骼均可疼痛,甚至活动受限,出现病理性骨折.原发性肝癌骨转移本身极少导致患者死亡,但所导致疼痛及功能障碍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 2015年7月收治l例肝癌术后复发,继发胸椎骨转移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燕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出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74例脑梗死病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接受早期康复护理,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NIHSS评分以及C反应蛋白.结果 护理后,对照组的NIHSS评分以及C反应蛋白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临床疗效好,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董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