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合并脑出血患者的效果评价

周微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 脑梗死, 脑出血, 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对脑梗死合并脑出血病人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会有怎样的效果.方法:首先选择经过我院精心治疗的2010年12月到2011年12月身有脑梗死加之脑出血的病人作为这次研究的主体,并且无区别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我们对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而对对照组采用一般性常规护理,经过一定时间的对比,重点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的心理焦虑、压抑以及存活和康复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SAS的评分为(49.81±6.83)分,SDS的评分为(47.24±5.22)分,而对照组依次是(56.73±9.63)分、(58.03±8.60)分,对比显示之下,观察组要低于对照组,我们认为差异具有统计意义.观察组明显身体康健率为38.00%,良好康健率为36.12%,总康健率为97.05%,而对照组依次是17.32%、20.00%、79.32%;除此之外,观察组的一般康健率为25.92%,死亡率却只有3.73%,而对照组依次为48.03%、21.74%,我们认为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对脑梗死合并脑出血病人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死亡率,值得广泛推广普及和应用.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当归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分析

    目的:当归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18例各科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当归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有效成分包括多种,其药理作用体现在对不同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较为突出的药用价值,后续工作中可予以推广.

    作者:夏燕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康复护理干预对骨科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效果及自理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干预对骨科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效果及自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来我院骨科进行治疗就诊的髋关节受损需要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70例,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以及参照组,两组患者均为35例,其中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依据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自理能力显著强于参照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效果,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医学的推广

    作者:宋丹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人性化护患沟通在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实施应用

    进行人性化护患沟通对医护人员相对缺乏,护患比例失调的基层医院来说,其作用更为重要.在其沟通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人性化、方位性、专业性等都种技巧来实现沟通效果,进而促进基层医院的持续性发展.

    作者:王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的临床效果探究

    目的 探讨血液检验应用于贫血鉴别诊断中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间,前来我院诊治的贫血患者60例的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含缺铁性贫血30例,地中海贫血30例,按照贫血病症归类为缺铁组、地中海组,另选30例前来我院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健康组形成对照,记录缺铁组、地中海组、健康组患者的平均红细胞比容(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红细胞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RBC/MCV检验结果并进行对比.结果 缺铁组RDW水平较地中海组、健康组更高,健康组HB、MCV、MCH水平较缺铁组、地中海组更高,地中海组RBC、RBC/MCV水平高于缺铁组、健康组,且HB水平高于缺铁组,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血液检验,能够明显区别患者有无贫血、为何种贫血,诊断效果较好.

    作者:胡蝶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门诊输液室2018年1月-2018年6月期间前来进行治疗的肺炎患儿52例进行本次的研究,按照患儿入院的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成护理1组与护理2组,每组患儿的人数为26例,分别对患儿进行常规护理以及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咳嗽消化时间、体位恢复时间以及肺啰音消失时间,同时对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患儿在使用不同的护理干预后,护理效果有显著的变化,护理2组的患儿啰音消失时间等显著降低,两组之间的护理满意度也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肺炎患儿在使用不同的护理干预后,效果有明显的变化,将优质护理干预应用到临床上是提高患儿护理质量的关键,也是降低患儿不良情绪的先决条件,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方法.

    作者:熊海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6年5月~2018年5月两年内,来我院进行治疗就诊的冠心病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以及参照组,两组患者均为60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的在此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进行联合治疗,依据两组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不同,对比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P<0.05,经卡方检验,卡方值为:,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相比于单独使用阿托伐他汀,患者的临床效果更好,值得临床中的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王丽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的临床价值

    目的 研究分析在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治疗中应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诊治的92例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均分为对照组(46例)和研究组(46例).对照组应用曲美他嗪单纯治疗,研究组应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发现,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的临床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孙亮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舒适护理在膀胱结石围手术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评价舒适护理在膀胱结石围手术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4月~2018年5月,泌尿外科收治膀胱结石手术患者90例,每入组1名对象,抽签分组,直至对照组、观察组各完成4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教育、症状控制、服务态度、住院环境管理、护理技术操作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膀胱结石围手术期治疗中的应用舒适护理,可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获得患者的好评.

    作者:姚淑如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胃癌肿瘤相关性贫血与胃癌病理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肿瘤相关性贫血与胃癌病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分析胃癌患者肿瘤相关性贫血与胃癌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病理组织学分型与贫血发生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大体类型、病理分期与贫血的发生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胃癌贫血程度构成比明显高于Ⅰ、Ⅱ期胃癌(P<0.05);不同分化程度胃癌中贫血程度构成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贫血与胃癌大体类型、病理分期间存在相关性,可以根据贫血的发生及贫血的程度大致估计胃癌的病理分期,因此贫血是胃癌的一个预后因素.

    作者:刘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预防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预防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重症监护室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相关炎性因子指标情况、入住ICU时间、总住院天数及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病率与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终出现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为5%,低于对照组的20%,死亡率为2.5%,低于对照组的12.5%,P<0.05.在相关炎症因子指标方面,观察组患者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均比对照组更低,P<0.05,且ICU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更短,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重症监护室患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促进患者尽快恢复,降低死亡率.

    作者:孙雯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浅析内科护理中护患沟通的应用

    内科护理中的护患沟通对于提升护理水平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分析了护患沟通的内涵、目的与影响因素,进而研究了了护患沟通的内容.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一系列促进护患沟通的方法,如建立护患信任桥梁、树立护患平等观念,采取预防性与治疗性的护患沟通相结合的模式,提高内科护理的质量.

    作者:王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分析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应用

    目的 研究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重症农药磷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治疗方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急救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阿托品用量、昏迷时间、胆碱酯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显示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为25%,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急救,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对临床护理路径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 选取78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n=39)和对照组(n=39),研究组使用的是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护理,将两组护理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从健康教育达标率来看,研究组要比对照组达标率高.就再入院率来看,研究组比对照组要低,差异小于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护理的效果非常显著.

    作者:李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危重患者的疗效探讨

    目的:研究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危重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4月我院采取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危重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方法,并通过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电解质生化指标(Cl-、Na+、K+、Ca2+、P3+)、血浆代谢指标(HCO3)、以及肾功能[血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来对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较治疗前相比,患者在经过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之后,其血浆代谢情况及肾功能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并且患者的电解质紊乱情况有了明显的好转.结论:对危重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的康复,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陈玉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老年高血压的护理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的效果.高血压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率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方法:本文重点介绍自2003年1月-2011年5月老年高血压患者38例的护理体会.结果: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帮助患者正确认识高血压病的治疗对减少和避免患者重要脏器的损害具有重要的意义.结论:作为护理人员应积极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引起高血压的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及高血压对机体的危害,指导患者调节自身饮食结构,戒烟限酒,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防便秘,控制好自身的少食高脂的食物.

    作者:戴玉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神经内科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医疗纠纷的发生呈上升趋势,神经内科急、危重及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多,也是医疗纠纷的高发科室.如何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问题.

    作者:李亚利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重度宫腔黏连分离术后应用球囊加透明质酸钠预防再黏连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球囊加透明质酸钠在重度宫腔黏连分离术后预防再黏连的效果.方法:选取114例重度宫腔黏连患者进行研究,均接受分离术治疗,并随机分为2组采用不同的方法预防再黏连,每组57例;对照组单纯应用球囊,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透明质酸钠,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再黏连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87.72%)高于对照组(73.68%),再黏连的发生率(17.54%)低于对照组(29.8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宫腔黏连行分离术后,运用球囊加透明纸酸钠可有效预防再黏连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章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如何加强手术室护理工作

    目的:加强手术护理工作,能够做好术前、后工作,提高手术的治愈率,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恢复.方法:主要就是研究我院2017年04月至2018年04月在医院内收治做手术的患者,收治病人为三十例,而随后就分成为两个不同的小组,然后将这部分病人分成为观察组、实验组,每组十五人,观察组在治疗上则采用传统方式来治疗,而实验组则采取在传统治疗方法为基础的前提下,辅以额外的护理治疗.结果:观察组的小组成员,术后恢复情况要比实验组恢复慢两天至三天.证明了采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辅以额外的治疗,那么能够提高手术康复率.

    作者:肖媛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患者应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39例在我院接受诊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所选患者首先接受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然后再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此次研究中,39例患者CTA接受检查共检出35例患者36个动脉瘤,DSA检查共检出35例患者37个动脉瘤,两种检查方式动脉瘤检出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CTA检出颅内动脉瘤平均直径为(6.43±2.67)mm、DSA检出颅内动脉瘤平均直径为(6.61±3.09)mm,两种检查方式颅内动脉瘤直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马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基于药性组合的归胃经中药的药理作用特征研究

    胃脏是人体主要的脏器之一,中医学中,胃是五脏之一,胃脏的各类疾病原因不同,治疗方式也存在差异.本文以各类文献为基础,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对归胃经中药的气、味特征进行统计,以统计结果作关联性分析,后做合理性的论证,对基于药性组合的归胃经中药药理作用进行系统化阐释,为后续胃脏疾病的治疗、用药等工作提供必要参考.

    作者:赵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