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康复对手外伤手部功能恢复的影响

徐芳

关键词:早期康复, 手外伤, 功能恢复, 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康复对手外伤手部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通过选取50例在我院进行手外伤治疗的患者,将其分为早期康复训练组以及对照组,每组25例,分别通过早期康复训练以及中晚期康复训练对其手功能的恢复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利用统计学分析找出二者之间的差距;结果:早期训练组在治疗前的TAM为51.09±19.02,治疗后的TAM为195.31±26.78,对照组在治疗前的TAM为51.12±18.85,治疗后的TAM为51.12±18.85.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袋鼠式护理应用于新生儿疼痛干预的研究现状

    目的:分析袋鼠式护理应用于新生儿疼痛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近两年我院收治的96例新生儿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护理要求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袋鼠式护理,两组干预后对效果对比.结果:对两组患者的NIPS评分进行分析,观察组的评分低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等对比,观察组的各项指标趋于正常,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新生儿疼痛患者给予袋鼠式护理指导,整体效果明显,符合当前实际要求,值得应用.

    作者:时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细节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对消化内科护理中细节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我国接收的86例消化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取细节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将护理10d和30d后患者的疼痛程度作为评价指标,两组患者在护理效果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自我护理责任感、技能、能力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消化内科患者的护理效果,使患者更加能够感受到亲情化、人性化的护理待遇,从而加快患者的恢复,故细节护理可以被应用在消化内科的护理工作当中.

    作者:张圆圆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浅析现代高中生对医学专业的看法

    在任何一个国家,救死扶伤都是医疗人员的职责,同时医学专业在每一个国家都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一个国家综合能力体现的一个方向就是国家医学水平的发展,那么想要保障人民健康就需要培养大量的医学专业性人才.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自身的身体健康状态越来越关注,同时医生的专业水平也被更多的人所关注.那么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生,应端正自己的态度并积极的投入到医学发展中,并提高自己对医学专业的理解,培养出正确医学观念的同时为国家的医学发展提供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刘子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缺铁性贫血护理中整体护理的实施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缺铁性贫血护理中整体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2月期间缺铁性贫血患者98例,根据数字表法将患者具体划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每组均49例,其中实验组进行整体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的比较时,实验组总满意度97.9%,相对较高于对照组,即79.5%,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铁性贫血患者临床护理中,对整体护理的实施,可以改善其临床护理效果,同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1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0例观察组和40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及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终显效26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15例显效,13例有效,1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0%,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为5%,低于对照组的27.5%,P<0.05.结论:舒适护理是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其尽快恢复.

    作者:谭洁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借助方便抽样法从本院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所接收诊治的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中抽取研究样本60例,均为单眼发病,通过随机分配设置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分配患者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额外给予复方樟柳碱注射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达到了90.0%,而对照组仅为66.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视力水平,与对照组相当,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提高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复方樟柳碱对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进行治疗,不仅能够获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水平.

    作者:郑庆庆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ZIM用于PICC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评价经B超引导下肘上佳位置选择法(ZIM)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效果.方法:将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患者将穿刺点选择在肘上1-7cm或14cm以上位置处;B组患者将穿刺点选择在肘关节上7-14cm处,均采用B超引导下完成PICC置管.B组在留置时间、穿刺成功率、生活质量评分、静脉炎发生率均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ZIM提供了一个系统和标准的方法,是可测量和复制的方法.在B超引导下使用赛丁格技术按照ZIM提供的中间绿色区间置入导管可以有效地提高穿刺成功率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何辉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冠心病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程序模式分析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程序模式进行探讨.方法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抽取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17例冠心病患者是自行来院就诊的,在院内接受常规急救治疗,设为对照组;有15例患者入院前经过急救医务人员实施急救治疗后再来院继续接受治疗,设为观察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对比讨论.结果对照组冠心病患者经过院内急救治疗和护理后死亡率为35.29%,观察组冠心病患者经过院前急救护理和院内急救治疗和护理后死亡率为13.33%,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具有明显差异,观察组冠心病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1.18%)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20.00%),且其治疗总有效率(52.94%)显著低于观察组(8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发病后,对其尽早采取正确的急救护理措施,以实施院前急救护理,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冠心病患者的急救成功率,还能够对院内后续治疗产生很大的积极作用.

    作者:张雯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肝泡型包虫病的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肝泡型包虫病是一种病程进展缓慢的人畜共患性寄生虫病,手术完整切除病灶是根治该疾病的有效方法.目前术前诊断及术后疗效分析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方法进行评估.本文主要介绍肝泡型包虫病在不同影像学检查中的特点并分析其意义,为今后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潘徐彪;王宏宾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COPD缓解期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析社区护理干预对COPD缓解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5月间收治的50例处于COPD缓解期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其基础上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期间研究组患者疾病复发住院人次为10,住院率为40%,对照组疾病复发住院人次为19,住院率为76%;研究前对照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2.17±1.14,研究后评分为1.98±1.06,研究组则分别为2.09±1.18和1.79±1.07,研究组的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研究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病情得到缓解,COPD发作次数减少,生存质量得到提高,临床推广意义较大.

    作者:吴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羟基酪醇抗癌活性的研究

    羟基酪醇(HT)英文名为hydroxytyrosol,化学结构名称3,4-二羟基乙醇,是一种天然多酚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橄榄油和加工橄榄油产生的废水中.因其多为羟基酚类化合物而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羟基酪醇结构简单,分子量小,无毒副作用且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可以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因此,羟基酪醇抗癌活性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羟基酪醇的药理活性,主要是抗癌活性.

    作者:胥亦;孙宇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于妇科肿瘤患者的影响

    目前,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妇科肿瘤居于主要地位,这严重对正常女性的身体造成了威胁.虽然我国的医学技术正在不管改进,各种先进化医疗技术逐渐被引进中国的手术室中,医生能够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这些都可以大大的降低肿瘤恶化的可能性.但是肿瘤手术一旦开始,就意味着有风险存在,妇科肿瘤患者及其家属一方面需要担心手术的高额费用,另一方面担心手术能否成功.这种情况会给妇科肿瘤患者带来诸多压力,他们心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痛苦,这将会影响患者自身病情的恢复.在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以帮助他们减轻一些内心的烦闷与恐惧,让病人可以安心接受手术.本文针对优质护理服务对于妇科肿瘤患者造成的影响展开了讨论.

    作者:张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孕妇妊娠期心理护理探究

    目的:探究缓解妊娠期孕妇心理焦虑的有效干预手段.方法:分析妊娠期孕妇心理焦虑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孕妇消除了焦虑对分娩及育儿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结论:医护人员应该重视妊娠期孕妇的心理焦虑,有必要为孕妇提供心理支持及健康指导.

    作者:赵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MHD患者血管通路的护理进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进步,在饮食习惯上面和饮食结构上面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由于人们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使终末期肾病的发病率在逐渐提高.在临床治疗主要的治疗办法就是延续患者的生命,一般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对患者进行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是一种利用腹膜,或者是利用血液透析维持患者生命.良好的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基本,血管通路的功能和状态都得会患者产生严重的影响.经研究,要对患者血管通路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

    作者:次仁卓玛;郭小燕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分析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应用

    目的 研究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重症农药磷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治疗方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急救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阿托品用量、昏迷时间、胆碱酯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显示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为25%,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急救,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早期康复对手外伤手部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对手外伤手部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通过选取50例在我院进行手外伤治疗的患者,将其分为早期康复训练组以及对照组,每组25例,分别通过早期康复训练以及中晚期康复训练对其手功能的恢复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利用统计学分析找出二者之间的差距;结果:早期训练组在治疗前的TAM为51.09±19.02,治疗后的TAM为195.31±26.78,对照组在治疗前的TAM为51.12±18.85,治疗后的TAM为51.12±18.85.

    作者:徐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护患沟通性语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护患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入住我院手术室的100例患者.自愿参加研究的100名患者按照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强调护患语言沟通,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前焦虑评分和手术意识明显优于对照组.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作者:陈翠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金银花药用成分及现代临床药理分析

    目的:在研究金银花药用成分的基础上,对其临床药理进行分析,促进金银花价值的充分利用.方法:以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作为文献资料的主要查阅平台,提取与金银花相关的资料,并对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明确金银花的药用成分和药理机制.结果:有机酸类化合物、三萜皂类物质、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和无机盐类物质是金银花药物成分的主要构成部分.同时,金银花具有抗病毒、去火消炎、解热抗菌和良好的止血功效.结论:金银花具有十分重要的药用价值,可加大对金银花药用成分的开发力度,实现对相应疾病的有效诊治.

    作者:马怀坡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在阑尾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分析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在阑尾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急性阑尾炎患者均来自于我院2015年3月-2017年12月接收的普外科住院患者,一共60例,随机分组,各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保守治疗后,腹痛无改善,改为手术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结果:(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都能够有效地治疗急性阑尾炎,但是手术治疗可对急性阑尾炎进行根治,杜绝复发,而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应用价值高.

    作者:黄先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神经内科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医疗纠纷的发生呈上升趋势,神经内科急、危重及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多,也是医疗纠纷的高发科室.如何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问题.

    作者:李亚利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