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防治肛肠病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

朱秉亮

关键词:肛肠疾病, 术后疼痛, 中西医结合疗法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病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观察分两组,即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00例),常规处理组(90例),观察其止痛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用长效止痛剂及中药洗剂肛门熏洗,常规处理组用去痛片、杜冷丁、曲马多等止痛药物.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完全止痛效果达65.50%,常规处理组占0%,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常规处理组止痛效果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肛肠病术后疼痛具有明显的止痛效果.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价值探析

    目的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8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给予参照组常规内科护理,给予实验组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的治疗依从性(95.35%)优于参照组(81.40%),P<0.05;且治疗总有效率(95.35%)明显高于参照组(79.07%),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依从性和疗效均较高,建议推广.

    作者:傅梅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2017年1月-2018年7月,我科采用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8例,女2例;年龄7~56岁.胫腓骨上段骨折3例,胫腓骨下段开放骨折7例;车祸伤6例;其中粉碎骨折伴严重软组织损伤2例,小腿中段完全离断伤2例.经2~2.5年随访,膝关节活动度恢复至伸直0°和屈曲120°范围,踝关节活动度恢复至背伸20°和跖曲30°范围,患者完全恢复至受伤前的行走功能.

    作者:石林林;吴珊珊;王晔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孤独症治疗方法的初步探讨

    孤独症(autism),又称自闭症或孤独性障碍(autistic disorder)等,是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developmental disorder,PDD)的代表性疾病.《DSM-IV-TR》将PDD分为5种:孤独性障碍、Retts综合征、童年瓦解性障碍、Asperger综合征和未特定的PDD.其中,孤独性障碍与Asperger综合征较为常见.

    作者:梁伟强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为了探寻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PDCA的使用效果.方法:通过收集15年全年我院消毒供应室使用PDCA循环管理共五十四份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14年全年使用PDCA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的资料作为对比,分析这两组终的管理效果.结果:通过对比得出研究组明显比对照组效果好,通过对比得出的差异较为明显,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护理中使用PDCA循环能够明显提升消毒工作的质量,不断提高消毒工作的效率,同时使得医患之间的满意度增加.

    作者:张文娜;马晨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多学科肺康复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多学科肺康复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于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2例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各46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多学科肺康复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肺功能明显改善,且各指标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多学科肺康复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肺功能,利于康复效果和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柳英;李映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临床药师对脂质性肺炎患者实施药学干预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以临床药师参与外源性脂质性肺炎患者治疗的案例分析为切入点,探讨药学干预的实施与内容.方法:结合临床工作典型案例,介绍临床药师实施药学干预的形式、内容及重点.结果:临床药师通过参与患者用药方案的设计及调整,找准切入点实施药学干预可以解决临床上的棘手问题.结论:临床药师实施药学干预能提高药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张俊俊;石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对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护理中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措施对病人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方式对该疾病的患者进行护理,并分别记录两组所有病人的护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发生相关并发症的几率比对照组低,所以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 通过研究表明,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预见性护理模式,对病人的负面心理有较好的减轻,减少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使病人能够较快的恢复健康,并且安全性高,这种预见性护理方式对临床治疗具有很好的帮助,可以进行广泛的应用.

    作者:任松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预防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预防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重症监护室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相关炎性因子指标情况、入住ICU时间、总住院天数及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病率与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终出现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为5%,低于对照组的20%,死亡率为2.5%,低于对照组的12.5%,P<0.05.在相关炎症因子指标方面,观察组患者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均比对照组更低,P<0.05,且ICU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更短,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重症监护室患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促进患者尽快恢复,降低死亡率.

    作者:孙雯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解析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干预

    目的:本文探讨关于临床中具备预知性的护理干预在针对于门脉高压性胃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病患时产生治疗效果,研究其护理干预是否可易科减少病患的频繁出血频次.方法:现将本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接收的84处该病患的病情进行解析,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把它们划分为试验组以及对照组,分别是42例.其中,试验组病患采用护理干预的方法,对照组人员则采用平时使用的常规护理,然后再比较两组人员的护理结果差异.结果:结果表明,试验组护理病患对护理工作的接受度都高于对照组.结论:采取预知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更好地降低出血的频次,该方法值得广大医护人员地大力推广及使用.

    作者:李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肝硬化患者临床营养诊疗的价值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临床营养诊疗的价值.方法:选取研究对象为64例肝硬化患者,研究时间为2016年02月至2018年07月,按照营养风险筛查结果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存在营养风险)、对照组(无营养风险),各32例;且评估两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分析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指标及肝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数据,P值小于0.05.观察组治疗后ALB、PA高于治疗前数据,而TBIL、ALT、AST低于治疗前,P值小于0.05.结论:临床营养诊疗应用于肝硬化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改善肝脏功能的基础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马英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论现代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

    目前生物技术在时代进步的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在农业、医药等诸多的领域发展起来,逐渐深入到生活和生产的各个方面,可以看出这些领域直接关系到人类健康的诸多问题,同时也是有着诸多方面是公众本身就关注的问题.文章是结合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对现代生物技术展开分析和学习,并探讨当下一些比较热门的技术领域,这些技术都是与人类健康有着诸多方面的关系,同时也是未来引起人们对该领域的关注,促进生物技术在提升健康方面的作用价值发挥.

    作者:朱芷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舒适护理在膀胱结石围手术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评价舒适护理在膀胱结石围手术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4月~2018年5月,泌尿外科收治膀胱结石手术患者90例,每入组1名对象,抽签分组,直至对照组、观察组各完成4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教育、症状控制、服务态度、住院环境管理、护理技术操作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膀胱结石围手术期治疗中的应用舒适护理,可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获得患者的好评.

    作者:姚淑如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诊疗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诊疗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5例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对象,将同期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5例无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患者视为参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白蛋白、pH及Na+对比存在显著区别,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7.14%,参照组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为71.43%,差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相关性脑病需要及时治疗,患者的预后效果会受到较大影响,需要提升临床研究重视程度.

    作者:齐文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综合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综合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应用红白球抽签方法将在我院接受相应治疗的8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41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与观察组(41例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分别对比两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生理职能(59.28±4.26)分、社会职能(63.29±4.89)分、认知职能(59.74±4.29)分以及心理健康(69.54±5.21)分评分均高于常规组(54.29±4.19)分、(56.29±4.28)分、(49.12±3.29)分、(59.26±4.28)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而言,应用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综合生存质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恢复率,值得推广.

    作者:周慧慧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脑出血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究临床护理在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2018年1月~4月我科室诊治的120例脑出血患者资料,以均衡原则为基准,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施以临床护理与常规护理,评估2组护理满意状况、住院状况、FIM、Fugl-Meyer评分.结果 2组相较而言,观察组护理满意状况较佳(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较短、医疗费用及并发症较少(p﹤0.05);观察组FIM、Fugl-Meyer评分较佳(p﹤0.05).结论 在脑出血患者治疗中施以临床护理模式,可以显著缓提升护理满意状况,缩短住院及治疗时长、节省治疗费用,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独立运动肌体等功能,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因此,可以广泛实践与应用.

    作者:王玉芹;王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风险管理在口腔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风险管理应用于口腔科室护理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以我院口腔科2015年10月到2017年10月收治的患者132人为统计分析样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将风险管理纳入,对两组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交叉感染率、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违规操作行为次数少,护理资料合格率、消毒和隔离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应用于口腔科室护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任维彬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医疗应用现状研究

    随着近现代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医疗也相继的出现和不断的发展.何为智慧医疗,即是将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如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应用于医学方面,以此来更好的解决较为复杂的医疗问题.而本文从我国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医疗进行分析和研究,更好地展望我国的医疗事业.

    作者:阮丹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2018年1月我院子宫内膜癌患者90例,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式,观察组进行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疗效:手术中总出血量、清除总淋巴结数目、尿管拔除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手术前后患者卡氏分数、手术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中总出血量、清除总淋巴结数目、尿管拔除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卡氏分数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卡氏分数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疗效明显,可更好改善卡氏分数,加速康复.

    作者:郭晓庆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饮食、运动疗法联合缬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饮食、运动疗法联合缬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6年6月8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缬沙坦治疗,观察组予以饮食、运动疗法联合缬沙坦治疗,观察对比质量后2组血糖值、UAER(微量白蛋白排泄率)、β2-MG(尿β2微球蛋白)、Scr(血清肌酐)、BUN(血尿素氮)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PG、2hPG、HbAlc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UAER、β2-MG、Scr、BUN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饮食、运动疗法联合缬沙坦饮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效果明显,明显降低血糖,减少尿蛋白,缓解糖尿病肾病发展,可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玉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耳鼻喉科护理工作中使用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在耳鼻喉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1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90例)和个性化组(9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个性化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个性化护理,并比较不同组患者护理前后不良心理情绪、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个性化组和常规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个性化组患者SDS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和护理前(P<0.05);个性化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个性化组和常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3.7±3.8)分和(87.9±5.5)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服务不仅有助于改善耳鼻喉科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同时还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郭璐琼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