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心理障碍的影响

张燕

关键词:系统化护理干预, 慢性盆腔炎, 患者, 心理障碍
摘要:目的:分析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心理障碍影响.方法:在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我院收治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基于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行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产生的盆腔炎症状以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干预后发生的盆腔炎指数和对照组比较较低,治疗效果更高,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系统化护理措施应用到慢性盆腔炎患者心理障碍干预中,能够达到心理因素的有效缓解作用,也能保证临床效果的充分发挥.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

    目的:观察对于呼吸科危重症患者采取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与效果分析.方法:将在我院呼吸科就诊,近期(2016年01月-2016年12月时期)收治危重症患者71例设置为对照组,2017年01月运用风险管理于(2017年01月-2017年12月时期)收治另73例患者设置为护理组.将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护理风险事件、护理满意度、纠纷率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满意率为98.63%,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37%,护理纠纷率为0%,护理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满意率为84.51%,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6.90%,护理纠纷率为21.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呼吸科危重症患者运用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降低护理纠纷,效果理想.

    作者:吕彩凤;高丽锋;房婷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持续护理质量管理在内分泌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在内分泌科护理中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内分泌科进行住院治疗的11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持续的护理质量改进,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达到98.2%,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仅为81.8%,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操作方案正确率为72.7%,显著低于实验组的92.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内分泌科管理中对住院患者采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手段进行更加人性化的护理,使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得到了显著提高,具有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价值.

    作者:周冰含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干预对血管瘤患儿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干预对血管瘤患儿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某三甲医院住院治疗的血管瘤患儿1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研究组由随访小组成员对血管瘤患儿家属进行6个月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干预,对照组血管瘤患儿及其家属则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结果:出院后1个月、6个月,研究组患儿治疗服药依从性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家属对患儿治疗服药的依从性.

    作者:黄格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产前超声对筛查中孕期胎儿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的价值

    目的 研究分析产前超声对筛查中孕期胎儿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的实际意义.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医院接受产前超声筛查胎儿患有严重先天心脏病的中孕期孕妇共计90例,以超声筛查的情况为依据,来考虑是否继续或者终止妊娠,在孕晚期时增加超声的频率,进行随访;与此同时告知家属同意是否接受复查,一段时间后将产前筛查结果与产后超声复查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90例孕中期筛查畸形5例(5.56%),其中严重先天性心脏病15例(16.66%),其他先天性畸形者70例(77.78%);随访调查孕晚期严重先天性心脏病2例,其余畸形89例,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前超声对筛查中孕期胎儿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的实际效果良好,值得普遍推广.

    作者:许传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对老年脑梗塞导致痴呆的护理分析

    目的:护理和干预因为脑梗塞造成的老年痴呆患者,对护理的效果进行深度研究.方法:2014年4月到2015年5月,把本院的神经内科分成两组,144位脑梗塞造成的痴呆患者归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即常规的护理组和综合性的护理组两组,各组有72位患者.结果:常规的护理组可以达到90.3%的有效程度,综合性的护理组达到72.2%的有效程度,前者远大于后者,得到明显的差异和区别:前者和后者的家属满意程度是81.9%,94.4%,并不呈现相同趋势,在统计学上有很大的含义.结论:综合的护理对于脑梗塞造成的老年痴呆患者来说,可以改变他们的现状,有很好治疗效果,同时使家属亲戚安心.

    作者:赵萌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胸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胸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胸外科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35例和常规组33例,常规组采用经验评估及日常护理,实验组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患者病情加以评估,同时结合其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开展综合性护理,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不良症状严重程度及护理满意度对比.结果:与常规组相比,实验组住院时间较短、不良症状发生率也较低、总满意率较高,P<0.05.结论:对胸外科患者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缩短其自身住院时间,改善患者不良症状,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预后情况,有效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婧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精细化管理在提高医院办公室行政效能中的应用意义

    目的:分析精细化管理在提高医院办公室行政效能中的应用意义.方法:以本院10名办公室行政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采取常规管理,2017年实施精细化管理.对比2年科室满意度、服务投诉事件、工作能力.结果:2017年科室满意度高达100.00%,高于2016年,服务投诉事件从2016年12起降低至2017年3起,2017年,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效率、质量评分(89.56±2.24分、90.56±1.16分、93.45±1.20分)都高于2016年(p值<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可以使医院办公室行政效能提高.

    作者:郑万里;陈伟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分析护理管理路径在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预防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管理路径在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预防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性的原则,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乳腺癌根治术临床治疗的患者患例共60例,将其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主要观察对象,并在平均性原则基础上将患者划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上肢淋巴水肿预防护理,对两种不同护理模式下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3.3%);且实验组患者对于健康教育各方面内容掌握程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实验结果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护理管理路径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不同,上肢淋巴水肿预防护理手段的应用有效减少患者上肢淋巴水肿,临床价值和效用突出,值得推广.

    作者:姜成成;张欣;杨靖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治疗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融入麝香保心丸治疗路径,从血液流变学参数、治疗有效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在全血比粘度、全血比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参数的比较上,两组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的血液流变学参数的改善幅度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为73.7%,对照组显著低于实验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中,相比于常规西医治疗模式来说,应用麝香保心丸治疗路径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有效优化血液流变学参数,值得应用.

    作者:孙贵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心梗年轻化趋势下的自我预防及保健

    目的 观察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病因,做到提前预防及自我保健,降低青年急性心梗的发生率.

    作者:田梨;冯怡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ICU患者不同肠内营养方式的护理体会分析

    目的:针对ICU患者采用不同肠内营养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8年3月收治的112例需要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56例行以鼻肠营养肠内支持,对照组56例行以鼻胃营养肠内支持,对比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营养状况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ICU患者肠内营养支持,采用鼻肠营养肠内支持的方式,辅以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升治疗的安全性,该治疗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屠琼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早期胃肠道营养护理体会

    营养支持作为大面积烧伤病人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营养护理的好坏,将会直接决定患者的救治情况.本文主要分析了我院近几年来36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的营养支持和护理经验.现就严重烧伤病人肠内营养护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重要问题.

    作者:孙晓勤;闫广娟;付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93例

    目的:探究临床治疗新生儿黄疸,采用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新生儿科2009-2010年18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93例)、治疗组(93例),对照组给予蓝光照射治疗,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服茵栀黄口服液,对比治疗后两组患儿总体疗效、胆红素下降量/日及降至正常水平所需时间.结果:治疗组胆红素下降至102.6umol/L正常参考值所需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胆红素/日下降量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总有效率及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治疗新生儿黄疸,采用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的疗效显著,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娟蕾;杨松岩;齐亚宁;乔玲;陈洁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截血膏联合当归活血酒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截血膏联合当归活血酒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141例膝关节滑膜炎的患者进行分析,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有71例患者,采用截血膏联合当归活血酒进行治疗,对照组有70例患者,采用滑膜炎颗粒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后膝关节肿胀情况、WOMAC量表进行对照.结果:观察组患者膝关节肿胀程度改善率为76.06%,对照组患者膝关节肿胀改善率为54.29%,两组WOMAC量表评分同样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截血膏联合当归活血酒治疗膝关节滑膜炎,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膝关节的肿胀和疼痛情况,恢复关节运动功能,治疗安全性高.

    作者:左昌俊;左云周;樊帆;叶劲;梅贤忠;李云成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舒适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3月血液透析患者80例分两组,常规模式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舒适模式组采取舒适护理模式.就两组患者透析室环境满意度、透析护士服务满意度、透析知识认知满意度、透析过程SAS评分和透析依从性、代谢紊乱等血透过程不良现象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舒适模式组透析依从性明显高于常规模式组,P<0.05.舒适模式组代谢紊乱等血透过程不良现象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模式组,P<0.05.舒适模式组患者透析室环境满意度、透析护士服务满意度、透析知识认知满意度、透析过程SAS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模式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其血透知识认知,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李丽双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持续静脉泵入咪达唑仑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持续静脉泵入咪达唑仑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癫痫患儿,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常规护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情况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5.0%vs77.5%),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持续静脉泵入咪达唑仑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武丽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CT设备维修管理的主要方法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行业所使用的设备也越来越现代化,CT扫描设备作为临床治疗过程中常需要使用的一种重要设备,其是通过断层扫描,通过计算机获得患者患病部位的详细信息,CT扫描设备具有扫描用时短、获得图像清晰度高等优点.但是,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CT扫描设备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很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CT扫描设备发生故障.基于此,本文对CT扫描设备的维修与管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见解,以期为CT扫描设备的良好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任向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如何提高宫外孕的超声诊断

    宫外孕是指受精卵着床过程中发生异位造成的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病症,造成宫外孕的主要原因是卵子与精子结合后形成的受精卵着床在子宫体腔区域外.宫外孕的发生几率基本在百分之一左右,随着女性身体条件在近些年的发展变化,盆腔发生炎症的概率增加,宫外孕的发生率也在不断上升.宫外孕按受精卵的着床位置分类:主要有卵巢妊娠、腹腔妊娠、输卵管妊娠等,其中以输卵管妊娠为常见.当宫外孕患者以急腹症就诊时,一般具有病情危急、临床症状较为严重等特征.一般宫外孕的治疗可以采用保守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的方法,而准确地治疗宫外孕需要依赖于精准的诊断,超声检查作为临床医学上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提高了宫外孕的检出率.超声检查能对子宫及周围的状况进行扫查探测,对于宫外孕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研究超声诊断的基本处理方法,以及宫外孕本身的危害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并给出利用超声提高宫外孕诊断准确率的具体方法.

    作者:谭慧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ICU高危药物致静脉外渗的干预研究

    目的:观察高危药物在ICU使用过程中静脉外渗的干预效果.方法:2016年7月1日-----2016年9月31日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ICU对高危药物使用时根据患者静脉首先采取留置针穿刺输液为对照组.2016年10月1日----2016年12月31日针对高危药物临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实施护理安全使用:(1)根据患者病情情况和血管条件,一开始即使用中心静脉输液或患者血管条件允许首选留置针穿刺输液,但大剂量使用高危药物或连续性输注高危药物时,即走中心静脉输液;(2)增加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并考核;(3)建立规范使用高危药物制度及流程表和高危药物安全给药核查单;(4)对患者做好宣教.结果:实施高危药物护理安全使用后,静脉外渗发生率同常规使用时比较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9.52,P=0.037).结论:针对ICU患者在输注高危药物时采取高危药物安全使用可有效降低静脉外渗发生率,降低医护人员工作负担,保证患者安全用药.

    作者:黄如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六味补气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D4+CD25+Foxp3的影响

    目的:探讨六味补气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D4+CD25+Foxp3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干预基础上联合硝苯地平干预,研究组常规干预基础上联合六味补气胶囊治疗,观察患者CD4+CD25+Foxp3变化.结果:研究组CD4+CD25+Foxp3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六味补气胶囊的效果极为理想,患者CD4+CD25+Foxp3得到明显降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宋贝贝;武思羽;阎锡新;曹敬;刘晓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