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周围神经损伤晚期功能重建修复的疗效观察与体会

胡春鹤;金驰;徐屹;张晓;张栋栋;朱晓光;张桂生

关键词:周围神经, 损伤, 修复, 功能恢复
摘要:目的:探讨周围神经损伤晚期功能重建修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周围神经损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神经损伤修复方式,研究组采取新型修补方式.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效果的评定更加注重于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迫切需要筛选出佳的修复材料以及构建方案以满足组织工程神经移植以及功能康复的要求,达到对周围神经损伤后形态、结构修复与功能重建的目的.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规范化管道护理在泌尿外科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究泌尿外科治疗时,规范化管道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二零一五年七月到二零一五年十二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需要留置管道的二百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规范化管道护理方法,考察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患者满意程度达到百分之百,运用规范化管道护理方法治疗效果良好,患者无并发症出现.结论:在泌尿外科科室,对泌尿疾病患者使用规范化管道护理方法,可以规范医护人员的工作态度,强化职业风险意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张馨;乔玉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分析

    目的:探究下肢深静脉血栓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4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视为实验组,同期收治的下肢未发生病变的45例患者视为参照组,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并比较两组诊断的指标情况.结果:在GFV、SFV、PTV、MGV等值的比较中,实验组均要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V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GFV、SFV、POV的CDFI值方面,同参照组相比,实验组均要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应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中,效果明显,可以为诊治提供全面的资料,具有较高的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史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静脉麻醉在消化内镜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及价值分析

    目的:将静脉麻醉运用在消化内镜微创治疗患者中,观察及分析临床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此文分析资料源自2015年6月至2017年10月本院纳入后予以消化内镜微创治疗的60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予以分组的方法依据患者的麻醉方式,表面麻醉用于参照组(30例),静脉麻醉用于实验组(30例),统计和研究两组患者的依从性优良总计率、不良反应总计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依从性优良总计率比对参照组患者相关数据,P<0.05,证实组间数值的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计率比对于参照组患者相关数据,P<0.05,证实组间数值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消化内镜微创治疗患者中采取静脉麻醉展示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体现应用价值.

    作者:赵仕浩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端粒酶与HPV16/18 E6在宫颈病变中的关系及意义

    目的:探究16型人乳头瘤病毒(HPV16)E6蛋白和端粒酶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1].方法:选取235例2009年2月至2014年6月本院病理科石蜡包埋宫颈上皮内瘤组织,分为六组(17例腺癌组、101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35例CINⅠ级组、23例CINⅡ级组、25例CINⅢ级组及34例慢性宫颈炎组).采取SupervisionTM二步法对所有组织标本进行HPV16/18E6与hTERT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对比分析HPV16/18E6与hTERT蛋白表达情况及关系.结果:HPV16/18E6蛋白表达于上皮细胞胞浆中;蛋白阳性率依次为:慢性宫颈炎11.76%、CINⅠ25.71%、CINⅡ47.83%、CINⅢ44.00%、鳞癌60.40%、腺癌76.47%,P<0.05,各组差异有显著性.由宫颈炎至宫颈鳞癌,其阳性率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hTERT蛋白表达于细胞质与上皮细胞核中;蛋白阳性率依次为:慢性宫颈炎17.65%、CINⅠ31.43%、CINⅡ69.57%、腺癌70.59%、CINⅢ72.00%及鳞癌78.22%;P<0.05,各组差异有显著性.阳性率从宫颈炎到宫颈鳞癌随严重程度呈上升趋势,P<0.05,均呈正相关关系.hTERT与HPV16/18E6蛋白88例均为阳性者,70例均为阴性者,56例HPV16/18E6蛋白阴性而hTERT阳性者,21例HPV16/18E6蛋白阳性而hTERT阴性者,P<0.05,两者呈正相关系.结论:HPV16/18E6蛋白和端粒酶随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其阳性表达率呈上升趋势.HPV16/18E6蛋白和端粒酶在宫颈癌变过程中的阳性表达均呈正相关.可能是宫颈癌的早期事件,可作为宫颈癌前病变预后评估指标.

    作者:赵冰英;胡红彦;张丽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产妇焦虑和分娩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本文作者所在的医院研究的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于产妇的焦虑,还有产妇的分娩质量是否有形成重要的影响.方法:在医院收取的病历中选取120例的产妇进行实验观察,然后把60例产妇划分为实验组60例产妇划分为对照组.将划分为对照组的60例产妇进行常规护理模式,其次将划分为实验组的一半产妇进行产科的护理所研究模式的护理方式,然后将这两个组进行对比然后分析产妇的焦急情况,以及其临盆的质量等.结果:针对实验的结果来说,划分在对照组中产妇的焦急情况严重高于划分在实验组的产妇,而且对照组的产妇临盆时会感觉更疼一些.结论:本文作者所在的医院研究的产科的护理所研究模式对于产妇焦急和临盆的质量都是有一定帮助的.

    作者:姚丽辉;李光瑜;孔翠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克霉唑与氟康唑联合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克霉唑与氟康唑联合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200例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单独使用克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使用氟康唑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复发性念球菌性阴道炎患者,在使用克霉唑治疗的基础上为患者使用氟康唑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红满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医辨证治疗腹痛患者24例

    目的:探讨腹痛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24例腹痛住院患者进行治疗研究,对不同病症患者施以不同的中医疗法,记录所有患者治疗期间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这24例患者在经过中医辨证治疗后,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患者对治疗服务满意度为91.67% 结论和传统治疗方法相比,对于腹痛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有利于帮助患者恢复身体机能,减少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机率,提高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李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富马酸喹硫平缓释片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富马酸喹硫平缓释片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岛津Inertsil C8色谱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0.05M磷酸氢二铵(5:50:45);检测波长为230nm,柱温为30℃,流速为1.0mL/min.结果富马酸喹硫平缓释浓度在0.1182~0.1773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r=0.9999)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1.73%.结论本方法专属强、准确度高,可用于富马酸喹硫平缓释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迎波;尹富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护理本科生工作期望值与实际满意度差异分析

    目的 研究护理本科生工作期望值与实际满意度差异,对实习学生的心理期望进行平衡.方法 选取参加心脏重症监护室的100位实习本科生,对其工作期望值与满意度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结果.结果 护理专业本科生在工作过程中的总满意度为18.52%,针对护理专业学生工作的操作能力、稳定性与特护贡献等方面的满意度为25.59%.结论 护理专业本科生在实习工作中存在着比较大的期望,与真实的工作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落差,应当对此积极指导,降低学生的心理落差,培养实用型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整体护理在慢性盆腔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整体护理在慢性盆腔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特选取我院收治的在慢性盆腔炎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7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护理路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融入整体护理干预路径.观察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在SAS评分、SDS评分的比较上,两组的焦虑抑郁情绪情况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实验组的在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6%,对照组为86.0%,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护理应用中,相比于常规的护理路径来说,应用整体护理干预路径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有效的优化焦虑抑郁情绪情况,值得应用.

    作者:陈书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不同病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的临床及肌电图特点分析

    目的:探析不同病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的临床及肌电图特点.方法:从本院机电室2014年05月~2016年12月底检查的不同病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病例中选择210例,对其临床特点和肌电图特点作回顾分析.结果:病程≤5年上下肢SSR出现概率(53.42%)高,病程x10年的肌电图正常概率(14.93%)低,差异均显著(P 0.05);病程x10年组的嵌压式、远端对称多发类型和自主性周围神经病的年龄分布相近,无显著差异(Px0.05).结论:病程因素对糖尿周围神经病有着影响,而年龄因素不相关,肌电图常规检查应予以推广.

    作者:靳重芳;邓斌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护理中危险因素的预防措施分析

    目的 讨论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中经常出现的危险情况,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方法 对本院神经外重症监护室所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然后对他们的临床资料采取回顾性研究,总结所出现的不正确护理状况,然后研究出现该状况的原因,创建完善的预防方案.结果:在研究的所有患者当中,所具有的护理不良情况一共17例,一共占据了护理工作的5.82%,而经常发生的危险因素则包括护理管理、护理人员、患者自己的问题.结论 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具有很多的危险因素,要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分析,然后制定出完善的预防方案,这样就能够让护理不良情况的出现可能性下降,从而确保患者的安全.

    作者:周宗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探析

    新时期,我国医疗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医院护理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全面、专业和人性化的服务水平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护理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妇产科护理中,更需要护理人员切身从患者角度出发,注重护理细节,提高护理水平.本文就妇产科中如何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进行深入探讨,努力促进医护关系的和谐发展.

    作者:杨淑利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所收治的100例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采取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护理,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具有十分可观的应用效果,通过护理,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显著提高.

    作者:张蕾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宫内节育器脱落临床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分析宫内节育器脱落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将宫内节育器脱落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宫内节育器未脱落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调取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个体因素、节育器类型、放置时间3方面,分析节育器脱落的原因.结果:观察组患者宫颈松弛者占比为38.91%、子宫肥大者占比19.35%、金属单环占比64.52%、宫形及T形占比分别为12.90%及22.58%、放置时间<3m者占比48.39%,3--6m者占比25.81%、6--12m及>12m占比分别为22.57及3.23%.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应于放置宫内节育器前,加强对患者个体因素的检测,尽量选择T形节育器节育.节育器放置3m内,应加强随访.

    作者:陈正雄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连续性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以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我院在2015年9月到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连续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与血糖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连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并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利于病情稳定发展.

    作者:程晓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接收的失眠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西医治疗,观察组接受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①观察组治愈25例,显效16例,好转5例,治疗有效率92.0%,对照组治愈8例,显效12例,好转18例,治疗有效率76.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观察组PSQI指数评分(9.9±1.4)分,对照组(18.9±1.9)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雲蕾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提高小儿静脉输液的顺从性、穿刺成功率、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提高小儿静脉输液的顺从性、穿刺成功率、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有100例实施静脉输液的患儿,来院时间为2017年1月~2017年12月,分为两组进行比对,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则利用针对性较强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依从性以及满意度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有效的、针对性较强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家长对护理干预的辅助效果,进而增加患儿的配合度,确保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提升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保证输液的顺利实施.

    作者:范文秀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肺康复护理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肺康复护理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近几年我院COPD稳定期患者88例,对比患者肺康复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及肺功能情况.结果:肺康复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较护理前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康复护理后患者的肺功能情况较之前明显有所好转,在数据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康复护理可以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罗钰坤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浅谈重症护理中亲情护理的应用与效果

    重症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除了患者自身的求生意识、医疗系统人员的不懈努力之外,对患者进行的亲情化干预同样能够对其治疗效果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对院内收治的80例重症患者进行调查,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特别进行了亲情化治疗干预,而对照组没有进行干预.两组患者治疗环节相同.分析证明亲情化护理对患者康复效果有促进作用.

    作者:田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